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吉野家和真功夫,两家都是卖快餐的,开店经常离得很近,生意也都还不错,李先生牛肉面和加州牛肉面,也离得不远。肯德基和麦当劳更是直接开对门,这是一种共生共赢的营销之道。这就是餐饮业特有的“共生现象”。
一、餐饮业特有的“共生现象”:邻居间的生意
同类对门开店,看似竞争,销量却不低。
这里面的理论是一种商圈理论:拉面馆聚集在一起、米饭馆开在一起,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他们三个开在同一条街上的相邻,就会构成快餐的一个小型的商圈。
大众往往对于“哪里有吃的”这个问题较为敏感,而对于“哪里有麦当劳/肯德基”这个问题就没有那么上心了。而他们三个共生的小的商圈恰好会给大众一个印象“我们这里卖食物,而且有很多家卖食物的店!快来买呀!”
于是大众在想要找食物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那条街,想到那条街上有n家店。
这不但不会使彼此产生竞争,使对手销量降低,反而会使二者的销量多于各自开店的销量。
如果单独开一家店话,顾客往往会担心,会不会没座位了,会不会排队的人很多,会不会今天不开门等等。相比较那边n家店,顾客总会想那边反正有个店,总有一款适合我——去那边。
所以,一般情况下,麦当劳和肯德基是要开在一起的,构成一个小的商圈。
二、餐饮共生,降低宣传成本
我们常常见到的美食一条街、酒吧一条街、建材一条街等经营模式,貌似很不合理,但恰恰表现出商家的高明之处。
可以先作一个注释,假设肯德基在某处先开一家店,为了让消费者知道,肯德基需要投入资金做宣传,当消费者都知道这个地方能够吃到肯德基时,麦当劳在它的附近开一家店,由于目标客户重合、业务性质相同,麦当劳和肯德基基本上能够完整替代。
于是,当消费者都在肯德基就过餐后,看到附近还有一 家麦当劳,就会想下次可以去吃麦当劳。这时,麦当劳没花任何宣传费就让消费者知道了麦当劳的存在。同样,要是麦当劳先在某处开了一家连锁店,肯德基也会采取同样的策略。
如此,两家都省了大笔的市场推广和宣传成本。
三、聚合开店,产生磁铁效应
商家们聚合选址,相互竞争不可避免。企业要想在聚合经营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完善自己的“个性”。例如麦当劳、肯德基等连锁企业,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树立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形象,才有竞争力。
若是聚合经营中的每家餐厅都能够做到这一点,不仅可以避免恶性竞争,还可以发挥互补优势,形成“磁铁”效果,不但能够保有现存的消费群,还能够源源不断地吸引新的消费者加入进来。
四、聚合经营,还能产生“规模”效应
丰富的种类满足了顾客选择比较的需求,顾客不用东奔西跑,实现了 “一站式”消费。同行业的大量聚集,实现了区域最小差异化,为消费者实现“货比三家”的比较购物建立了良好基础。经营商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会不断进行自身的调整,在谋求自身优势的同时,也会让普通消费者受益。
下面,我们仔细分析一下麦当劳、肯德基聚合开店的意义。
划分商圈——通过打分来确定类型
麦当劳和肯德基总开在一起,首先源于他们对于商圈划分的“英雄所见略同”。以肯德基为例来看一下这类西式快餐店的严格选址过程。
最被看重的划分商圈。肯德基计划进入某城市,会通过自己的选址决策小组来收集这个地区的资料。有些资料是免费的,有些资料需要花钱去买。把资料买齐了,就开始规划商圈。
商圈规划采取的是记分的方法,例如,这个地区有一个大型商场,商场营业额在1 000万元算一分,5 000万元算5分,有一条公交线路加多少分,有一条地铁线路加多少分。这些分值标准是多年平均下来的一个较准确经验值。
通过打分把商圈分成好几大类,以北京为例,有市级商业型(西单、王府井等)、区级商业型、定点(目标)消费型、还有社区型、社区商务两用型、旅游型等。
选择商圈——保证开一家成功一家
选择商圈即确定目前重点在哪个商圈开店,主要目标是哪些。在商圈选择的标准上,一方面要考虑餐馆自身的市场定位,另一方面要考虑商圈的稳定度和成熟度。餐馆的市场定位不同,吸引的顾客群不一样,商圈的选择也就不同。
例如马兰拉面和肯德基的市场定位不同,顾客群不一样,是两个“相交”的圆,有人吃肯德基也吃马兰拉面,有人可能从来不吃肯德基专吃马兰拉面,也有反之。马兰拉面的选址也当然与肯德基不同。
而肯德基与麦当劳市场定位相似,顾客群基本上重合,所以在商圈选择方面也是一样的。
商圈的成熟度和稳定度也非常重要。比如规划局说某条路要开,在什么地方设立地址,将来这里有可能成为成熟商圈,但肯德基一定要等到商圈成熟稳定后才进入。如果说这家店三年以后效益会多好,但对现今没有帮助,这三年难道要亏损?肯德基投入一家店要花费好几百万,当然不冒这种险,一定是比较稳健的原则,保证开一家成功一家。
采集数据——进行严格聚客点测算
什么是聚客点测算?例如,北京西单是很成熟的商圈,但不可能西单任何位置都是聚客点,肯定有最主要的聚集客人的位置。肯德基开店的原则是:努力争取在最聚客的地方和其附近开店。
人流动线又是怎么样的呢?在这个区域里,人从地铁出来后是往哪个方向走等等,这些都派人去掐表,去测量,有一套完整的数据之后才能据此确定地址。
比如,在店门前人流量的测定,是在计划开店的地点掐表记录经过的人流,测算单位时间内多少人经过该位置。除了该位置所在人行道上的人流外,还要测马路中间的和马路对面的人流量。马路中间的只算骑自行车的,开车的不算。是否算马路对面的人流量要看马路宽度,路较窄就算,路宽超过一定标准,一般就是隔离带,顾客就不可能再过来消费,就不算对面的人流量。
肯德基选址人员将采集来的人流数据输入专用的计算机软件,就可以测算出,在此地投资额不能超过多少,超过多少这家店就不能开。
规划商圈——用聚客点衡量成熟度
聚客点的选择也影响到商圈的选择。因为一个商圈有没有主要聚客点是这个商圈成熟度的重要标志。比如北京某新兴的居民小区,居民非常多,人口素质也很高,但据调查显示,找不到该小区哪里是主要聚客点,这时就可能先不去开店,当什么时候这个社区成熟了或比较成熟了,知道其中某个地方确实是主要聚客点才开。
为了规划好商圈,肯德基开发部门投入了巨大的努力。以北京肯德基公司而言,其开发部人员常年跑遍北京各个角落,对这个每年建筑和道路变化极大,当地人都易迷路的地方了如指掌。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北京肯德基公司接到某顾客电话,建议肯德基在他所在地方设点,开发人员一听地址就能随口说出当地的商业环境特征,是否适合开店。
肯德基与麦当劳市场定位相似,顾客群基本上重合,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条街道一边是麦当劳,一边是肯德基,这就是双方采取的跟进策略。因为麦当劳在选择店址前已做过大量细致的市场调查,挨着它开店不仅可省去考察场地时间和精力,还可以节省许多选址成本。反之,麦当劳也会在选址时做出同样的考虑,从而跟进肯德基。因此,同一条街上,看见麦当劳又看见肯德基就不奇怪了。
同行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形成了一种利益共同体,因此,需要维护同行的合法利益,用正当手段和对手竞争。
竞争对手之间不是消灭竞争,而是走向“竞合”,将竞争对手的资源为我所用。良性竞争才能做大市场蛋糕,共同发展。合作竞争并不意味着要消灭竞争,它只是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促使企业间的关系发生新的调整,从单纯的你死我活的对抗竞争走向双赢的合作,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竞合”。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处。“一山不容二虎”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我们不能够独步天下时,就请选择和对手携手共进,就像麦当劳和肯德基一样,大家在竞争中互相提升自己的实力,在竞争中甩开和其他对手的差距,使双方在竞争格局中赢得先机。
商业世界本来就是应该是一种共赢文化,只有共同把蛋糕做大,才能实现多赢。
一、餐饮业特有的“共生现象”:邻居间的生意
同类对门开店,看似竞争,销量却不低。
这里面的理论是一种商圈理论:拉面馆聚集在一起、米饭馆开在一起,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他们三个开在同一条街上的相邻,就会构成快餐的一个小型的商圈。
大众往往对于“哪里有吃的”这个问题较为敏感,而对于“哪里有麦当劳/肯德基”这个问题就没有那么上心了。而他们三个共生的小的商圈恰好会给大众一个印象“我们这里卖食物,而且有很多家卖食物的店!快来买呀!”
于是大众在想要找食物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那条街,想到那条街上有n家店。
这不但不会使彼此产生竞争,使对手销量降低,反而会使二者的销量多于各自开店的销量。
如果单独开一家店话,顾客往往会担心,会不会没座位了,会不会排队的人很多,会不会今天不开门等等。相比较那边n家店,顾客总会想那边反正有个店,总有一款适合我——去那边。
所以,一般情况下,麦当劳和肯德基是要开在一起的,构成一个小的商圈。
二、餐饮共生,降低宣传成本
我们常常见到的美食一条街、酒吧一条街、建材一条街等经营模式,貌似很不合理,但恰恰表现出商家的高明之处。
可以先作一个注释,假设肯德基在某处先开一家店,为了让消费者知道,肯德基需要投入资金做宣传,当消费者都知道这个地方能够吃到肯德基时,麦当劳在它的附近开一家店,由于目标客户重合、业务性质相同,麦当劳和肯德基基本上能够完整替代。
于是,当消费者都在肯德基就过餐后,看到附近还有一 家麦当劳,就会想下次可以去吃麦当劳。这时,麦当劳没花任何宣传费就让消费者知道了麦当劳的存在。同样,要是麦当劳先在某处开了一家连锁店,肯德基也会采取同样的策略。
如此,两家都省了大笔的市场推广和宣传成本。
三、聚合开店,产生磁铁效应
商家们聚合选址,相互竞争不可避免。企业要想在聚合经营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完善自己的“个性”。例如麦当劳、肯德基等连锁企业,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树立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形象,才有竞争力。
若是聚合经营中的每家餐厅都能够做到这一点,不仅可以避免恶性竞争,还可以发挥互补优势,形成“磁铁”效果,不但能够保有现存的消费群,还能够源源不断地吸引新的消费者加入进来。
四、聚合经营,还能产生“规模”效应
丰富的种类满足了顾客选择比较的需求,顾客不用东奔西跑,实现了 “一站式”消费。同行业的大量聚集,实现了区域最小差异化,为消费者实现“货比三家”的比较购物建立了良好基础。经营商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会不断进行自身的调整,在谋求自身优势的同时,也会让普通消费者受益。
下面,我们仔细分析一下麦当劳、肯德基聚合开店的意义。
划分商圈——通过打分来确定类型
麦当劳和肯德基总开在一起,首先源于他们对于商圈划分的“英雄所见略同”。以肯德基为例来看一下这类西式快餐店的严格选址过程。
最被看重的划分商圈。肯德基计划进入某城市,会通过自己的选址决策小组来收集这个地区的资料。有些资料是免费的,有些资料需要花钱去买。把资料买齐了,就开始规划商圈。
商圈规划采取的是记分的方法,例如,这个地区有一个大型商场,商场营业额在1 000万元算一分,5 000万元算5分,有一条公交线路加多少分,有一条地铁线路加多少分。这些分值标准是多年平均下来的一个较准确经验值。
通过打分把商圈分成好几大类,以北京为例,有市级商业型(西单、王府井等)、区级商业型、定点(目标)消费型、还有社区型、社区商务两用型、旅游型等。
选择商圈——保证开一家成功一家
选择商圈即确定目前重点在哪个商圈开店,主要目标是哪些。在商圈选择的标准上,一方面要考虑餐馆自身的市场定位,另一方面要考虑商圈的稳定度和成熟度。餐馆的市场定位不同,吸引的顾客群不一样,商圈的选择也就不同。
例如马兰拉面和肯德基的市场定位不同,顾客群不一样,是两个“相交”的圆,有人吃肯德基也吃马兰拉面,有人可能从来不吃肯德基专吃马兰拉面,也有反之。马兰拉面的选址也当然与肯德基不同。
而肯德基与麦当劳市场定位相似,顾客群基本上重合,所以在商圈选择方面也是一样的。
商圈的成熟度和稳定度也非常重要。比如规划局说某条路要开,在什么地方设立地址,将来这里有可能成为成熟商圈,但肯德基一定要等到商圈成熟稳定后才进入。如果说这家店三年以后效益会多好,但对现今没有帮助,这三年难道要亏损?肯德基投入一家店要花费好几百万,当然不冒这种险,一定是比较稳健的原则,保证开一家成功一家。
采集数据——进行严格聚客点测算
什么是聚客点测算?例如,北京西单是很成熟的商圈,但不可能西单任何位置都是聚客点,肯定有最主要的聚集客人的位置。肯德基开店的原则是:努力争取在最聚客的地方和其附近开店。
人流动线又是怎么样的呢?在这个区域里,人从地铁出来后是往哪个方向走等等,这些都派人去掐表,去测量,有一套完整的数据之后才能据此确定地址。
比如,在店门前人流量的测定,是在计划开店的地点掐表记录经过的人流,测算单位时间内多少人经过该位置。除了该位置所在人行道上的人流外,还要测马路中间的和马路对面的人流量。马路中间的只算骑自行车的,开车的不算。是否算马路对面的人流量要看马路宽度,路较窄就算,路宽超过一定标准,一般就是隔离带,顾客就不可能再过来消费,就不算对面的人流量。
肯德基选址人员将采集来的人流数据输入专用的计算机软件,就可以测算出,在此地投资额不能超过多少,超过多少这家店就不能开。
规划商圈——用聚客点衡量成熟度
聚客点的选择也影响到商圈的选择。因为一个商圈有没有主要聚客点是这个商圈成熟度的重要标志。比如北京某新兴的居民小区,居民非常多,人口素质也很高,但据调查显示,找不到该小区哪里是主要聚客点,这时就可能先不去开店,当什么时候这个社区成熟了或比较成熟了,知道其中某个地方确实是主要聚客点才开。
为了规划好商圈,肯德基开发部门投入了巨大的努力。以北京肯德基公司而言,其开发部人员常年跑遍北京各个角落,对这个每年建筑和道路变化极大,当地人都易迷路的地方了如指掌。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北京肯德基公司接到某顾客电话,建议肯德基在他所在地方设点,开发人员一听地址就能随口说出当地的商业环境特征,是否适合开店。
肯德基与麦当劳市场定位相似,顾客群基本上重合,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条街道一边是麦当劳,一边是肯德基,这就是双方采取的跟进策略。因为麦当劳在选择店址前已做过大量细致的市场调查,挨着它开店不仅可省去考察场地时间和精力,还可以节省许多选址成本。反之,麦当劳也会在选址时做出同样的考虑,从而跟进肯德基。因此,同一条街上,看见麦当劳又看见肯德基就不奇怪了。
同行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形成了一种利益共同体,因此,需要维护同行的合法利益,用正当手段和对手竞争。
竞争对手之间不是消灭竞争,而是走向“竞合”,将竞争对手的资源为我所用。良性竞争才能做大市场蛋糕,共同发展。合作竞争并不意味着要消灭竞争,它只是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促使企业间的关系发生新的调整,从单纯的你死我活的对抗竞争走向双赢的合作,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竞合”。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处。“一山不容二虎”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我们不能够独步天下时,就请选择和对手携手共进,就像麦当劳和肯德基一样,大家在竞争中互相提升自己的实力,在竞争中甩开和其他对手的差距,使双方在竞争格局中赢得先机。
商业世界本来就是应该是一种共赢文化,只有共同把蛋糕做大,才能实现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