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是一个充满奥妙的系统。我们身上有一亿亿个细胞。每个细胞中的零件比波音747飞机里的零件都多。面对如此复杂的系统,出现认识上的误区似乎就在所难免了。
误区 吃钙片就能改善骨质疏松
健康的骨骼是机体长期调节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的骨质结构很像铁链。铁链上紧扣的小“铁环”包括钙、镁、磷、锌等矿物质元素。所以,即使我们有了充足的钙,如果其他矿物质元素不足,骨质还是会变得脆弱疏松。另外,钙的吸收还要依靠维生素D这样的营养素来起催化作用。
钙的吸收还受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的影响。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仅能够给我们提供大量的维生素和骨骼需要的矿物质,还会促进体液酸碱平衡,有效调节钙的吸收和排泄。
钙片的剂型对补钙的影响也很大。市面上的很多补钙产品都是碳酸钙或者是牡蛎贝壳磨粉制成的。这类补钙产品吸收率比较差,需要较大的剂量才能达到效果。有条件的话,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吸收率高的钙片,以提高效果。
另外,千万不能忘记锻炼的重要性。适量的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促进机体的代谢平衡来达到膳食平衡。这样能促进钙和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同时,锻炼还会增强肌肉的力量,可以起到保护骨骼的作用。
误区 纳米保健品是最新科技产物
纳米,如同厘米、分米和米一样,是长度的度量单位。1纳米是一百万分之一毫米。从上世纪70年代起,科学家们提出了“纳米技术”的概念。在工业上,特别是在电子产品上,纳米技术获得了许多有用的或有趣的成果。
现在,也有很多科学家正在探索采用纳米技术解决医学问题。比如,合成新的药物,开发细胞机器人或细胞生物计算机等。这些研究叫做“纳米医学”。例如,有人正在研究用纳米粒子包裹的智能药物。希望它们进入人体后,可以主动搜索并攻击癌细胞或修补损伤组织。
不过,迄今为止,纳米医学还处于初期研究阶段。从纳米医学到临床实际使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目前,还没有一种采用纳米技术生产的药品被权威机构批准用于临床治疗。媒体宣传的所谓用纳米技术制成的消毒、杀菌、抗感染的纳米颗粒,多是一种噱头。
有些厂家声称,它们生产的磁疗器械、护具、服饰、寝具,可以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流通。同时还能消除疲劳,缓解疼痛,增强生命活力。这些所谓的“纳米保健品”,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
误区 长期吸烟的人突然戒烟,反而会得大病
“长期吸烟的人,忽然戒烟,反而会得大病。”这种误解,可能是由于人们错误地颠倒了“因果关系”产生的。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已经被大量的科学研究所证实。研究成果也已经得到绝大多数医生的认可。因此,如果一个人被诊断得了某种严重的疾病,比如冠心病、肺病、癌症等,医生通常会劝他戒烟。这种情况下,他也容易遵从医生的劝告去戒烟。对于很多不了解前因后果的人来说,可能会认为这个人得病是戒烟引起的。
还有一类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很多人在生病以后,吸烟的欲望会降低,甚至完全不想吸烟。就像生病后常会有食欲降低一样。如果这种“烟欲”下降发生在其他症状之前,就连病人本人,也可能误认为得病是由于“戒烟”引起的。
当然,也有些完全偶然的情况。有一位患者,下定决心戒除了多年的烟瘾。一个多月后,却不幸被诊断出肺癌。他的很多朋友同事便相传,这个人得了肺癌,是因为戒烟的缘故。
实际上,肺癌从发生到能被诊断出来,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发生并被诊断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位患者肺癌的发生和他戒烟的关系,几乎是零。
吸烟者戒烟后一段时间内,会遭受戒断症状的困扰。包括强烈的烟瘾、易怒、注意力不能集中、烦躁不安等。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一般会在几天到几周内逐渐减轻消失。
误区 喝酒能够御寒、祛风湿
我国许多古代医书都有酒能驱寒的记载。民间也有很多类似的传说。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北欧寒冷地区,也有类似的说法。这种说法为什么这么流行?这是因为,对多数人,酒精会让皮肤和其他浅表的动脉扩张,使皮肤温度升高。短时间内就会产生温热的感觉。
喝酒真的能驱寒?实际上,喝酒后,皮肤血管扩张,反而会加速体内热量的流失。而且,酒精会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人体在寒冷条件下的产热反应。有些人酒劲过后,会感到脊背发凉,就是这个原因。豪饮之后,冻死路边的报道,也不少见。因此,饮酒并不能真正“驱寒”。
那么,喝酒祛风湿呢?可信吗?我们国家一般将关节疼痛或伴有红肿的一类疾病称为“风湿”。酒精有较轻的麻醉作用,能减轻痛觉。这可能是人们相信饮酒可以祛风湿的原因。中医治疗风湿性疾病,常采用“药酒”,或者以酒为引。
现代医学中,慢性“关节炎”性疾病,最常见的有四种: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近10多年来,“痛风”性关节炎在我国也明显增加。
酒精对这些关节炎都没有治疗作用。相反,酒精还是诱发痛风发作的重要原因。
误区 感冒是受凉引起的
普通“感冒”是我们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成年人,平均每年约有4~6次感冒。儿童通常一年感冒9~10次以上。在英文中,感冒也叫“寒冷”(cold)。
但是,医学上所说的普通感冒,主要是指由某些病毒(最常见的是鼻病毒)感染引起的较轻的上呼吸道感染。这是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染引起的。最主要的是通过“手”接触传染。所以,勤洗手,尽量不用手接触口、鼻、眼,是减少感冒的最有效途径。
“着凉”本身,并不会引起感冒。很多人“受凉”之后,会产生黏膜反应。例如出现鼻塞、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这些症状在回到温暖的环境后,会很快消失,并不算真正的“感冒”。但是,这可能是人们将受凉和感冒联系起来的原因。
还有一种假设,就是人受凉后,抵抗力会降低,容易被传染上感冒。这种假设目前还没有得到科学研究的证实。
我们汉语的“流行性感冒”,也含有“感冒”这个词。流行性感冒是由一类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通常有全身性症状,比如发热、肌肉疼痛比较明显。流行性感冒和“受凉”基本上没什么关系。
误区 饿了容易引起低血糖
低血糖症是指血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的情况。成年人血糖低于2.8毫摩尔/升(大约50毫克/分升)时,可以认为是血糖过低。
不过,低血糖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个体差异很大。常见的症状有饥饿感、软弱无力、面色苍白、头晕、心慌、脉快、出冷汗、肢体颤抖等。严重时会出现精神症状,甚至昏迷死亡。
现在,低血糖最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患者使用某些降糖药时,用量过大。还有些相对少见的疾病,也会引起严重的低血糖,比如胰岛素瘤。
饥饿会引起和上述低血糖反应相似的症状。但是,正常人短期饥饿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短期不进食后,人体首先会动用体内肝脏和肌肉中储存的血糖。然后动用人体内的脂肪,甚至肌肉蛋白,将其转化为血糖,保持血糖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
因此,如果检查发现确实有低血糖,要仔细查找原因。比如是否是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危人群,不能完全归咎于“饥饿”。
误区 吃钙片就能改善骨质疏松
健康的骨骼是机体长期调节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的骨质结构很像铁链。铁链上紧扣的小“铁环”包括钙、镁、磷、锌等矿物质元素。所以,即使我们有了充足的钙,如果其他矿物质元素不足,骨质还是会变得脆弱疏松。另外,钙的吸收还要依靠维生素D这样的营养素来起催化作用。
钙的吸收还受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的影响。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仅能够给我们提供大量的维生素和骨骼需要的矿物质,还会促进体液酸碱平衡,有效调节钙的吸收和排泄。
钙片的剂型对补钙的影响也很大。市面上的很多补钙产品都是碳酸钙或者是牡蛎贝壳磨粉制成的。这类补钙产品吸收率比较差,需要较大的剂量才能达到效果。有条件的话,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吸收率高的钙片,以提高效果。
另外,千万不能忘记锻炼的重要性。适量的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促进机体的代谢平衡来达到膳食平衡。这样能促进钙和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同时,锻炼还会增强肌肉的力量,可以起到保护骨骼的作用。
误区 纳米保健品是最新科技产物
纳米,如同厘米、分米和米一样,是长度的度量单位。1纳米是一百万分之一毫米。从上世纪70年代起,科学家们提出了“纳米技术”的概念。在工业上,特别是在电子产品上,纳米技术获得了许多有用的或有趣的成果。
现在,也有很多科学家正在探索采用纳米技术解决医学问题。比如,合成新的药物,开发细胞机器人或细胞生物计算机等。这些研究叫做“纳米医学”。例如,有人正在研究用纳米粒子包裹的智能药物。希望它们进入人体后,可以主动搜索并攻击癌细胞或修补损伤组织。
不过,迄今为止,纳米医学还处于初期研究阶段。从纳米医学到临床实际使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目前,还没有一种采用纳米技术生产的药品被权威机构批准用于临床治疗。媒体宣传的所谓用纳米技术制成的消毒、杀菌、抗感染的纳米颗粒,多是一种噱头。
有些厂家声称,它们生产的磁疗器械、护具、服饰、寝具,可以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流通。同时还能消除疲劳,缓解疼痛,增强生命活力。这些所谓的“纳米保健品”,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
误区 长期吸烟的人突然戒烟,反而会得大病
“长期吸烟的人,忽然戒烟,反而会得大病。”这种误解,可能是由于人们错误地颠倒了“因果关系”产生的。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已经被大量的科学研究所证实。研究成果也已经得到绝大多数医生的认可。因此,如果一个人被诊断得了某种严重的疾病,比如冠心病、肺病、癌症等,医生通常会劝他戒烟。这种情况下,他也容易遵从医生的劝告去戒烟。对于很多不了解前因后果的人来说,可能会认为这个人得病是戒烟引起的。
还有一类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很多人在生病以后,吸烟的欲望会降低,甚至完全不想吸烟。就像生病后常会有食欲降低一样。如果这种“烟欲”下降发生在其他症状之前,就连病人本人,也可能误认为得病是由于“戒烟”引起的。
当然,也有些完全偶然的情况。有一位患者,下定决心戒除了多年的烟瘾。一个多月后,却不幸被诊断出肺癌。他的很多朋友同事便相传,这个人得了肺癌,是因为戒烟的缘故。
实际上,肺癌从发生到能被诊断出来,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发生并被诊断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位患者肺癌的发生和他戒烟的关系,几乎是零。
吸烟者戒烟后一段时间内,会遭受戒断症状的困扰。包括强烈的烟瘾、易怒、注意力不能集中、烦躁不安等。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一般会在几天到几周内逐渐减轻消失。
误区 喝酒能够御寒、祛风湿
我国许多古代医书都有酒能驱寒的记载。民间也有很多类似的传说。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北欧寒冷地区,也有类似的说法。这种说法为什么这么流行?这是因为,对多数人,酒精会让皮肤和其他浅表的动脉扩张,使皮肤温度升高。短时间内就会产生温热的感觉。
喝酒真的能驱寒?实际上,喝酒后,皮肤血管扩张,反而会加速体内热量的流失。而且,酒精会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人体在寒冷条件下的产热反应。有些人酒劲过后,会感到脊背发凉,就是这个原因。豪饮之后,冻死路边的报道,也不少见。因此,饮酒并不能真正“驱寒”。
那么,喝酒祛风湿呢?可信吗?我们国家一般将关节疼痛或伴有红肿的一类疾病称为“风湿”。酒精有较轻的麻醉作用,能减轻痛觉。这可能是人们相信饮酒可以祛风湿的原因。中医治疗风湿性疾病,常采用“药酒”,或者以酒为引。
现代医学中,慢性“关节炎”性疾病,最常见的有四种: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近10多年来,“痛风”性关节炎在我国也明显增加。
酒精对这些关节炎都没有治疗作用。相反,酒精还是诱发痛风发作的重要原因。
误区 感冒是受凉引起的
普通“感冒”是我们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成年人,平均每年约有4~6次感冒。儿童通常一年感冒9~10次以上。在英文中,感冒也叫“寒冷”(cold)。
但是,医学上所说的普通感冒,主要是指由某些病毒(最常见的是鼻病毒)感染引起的较轻的上呼吸道感染。这是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染引起的。最主要的是通过“手”接触传染。所以,勤洗手,尽量不用手接触口、鼻、眼,是减少感冒的最有效途径。
“着凉”本身,并不会引起感冒。很多人“受凉”之后,会产生黏膜反应。例如出现鼻塞、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这些症状在回到温暖的环境后,会很快消失,并不算真正的“感冒”。但是,这可能是人们将受凉和感冒联系起来的原因。
还有一种假设,就是人受凉后,抵抗力会降低,容易被传染上感冒。这种假设目前还没有得到科学研究的证实。
我们汉语的“流行性感冒”,也含有“感冒”这个词。流行性感冒是由一类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通常有全身性症状,比如发热、肌肉疼痛比较明显。流行性感冒和“受凉”基本上没什么关系。
误区 饿了容易引起低血糖
低血糖症是指血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的情况。成年人血糖低于2.8毫摩尔/升(大约50毫克/分升)时,可以认为是血糖过低。
不过,低血糖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个体差异很大。常见的症状有饥饿感、软弱无力、面色苍白、头晕、心慌、脉快、出冷汗、肢体颤抖等。严重时会出现精神症状,甚至昏迷死亡。
现在,低血糖最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患者使用某些降糖药时,用量过大。还有些相对少见的疾病,也会引起严重的低血糖,比如胰岛素瘤。
饥饿会引起和上述低血糖反应相似的症状。但是,正常人短期饥饿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短期不进食后,人体首先会动用体内肝脏和肌肉中储存的血糖。然后动用人体内的脂肪,甚至肌肉蛋白,将其转化为血糖,保持血糖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
因此,如果检查发现确实有低血糖,要仔细查找原因。比如是否是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危人群,不能完全归咎于“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