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学中多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的方式,体验性学习可按人体的功能、认知客体内容、学习的类型等分成多种形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文章作者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了几种适合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如视觉学习体验,感触觉体验,动手实践体验等,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关键词: 中学美术教学 视觉学习体验 感触觉体验 动手实践体验
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习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显而易见,作为走进新课程的美术教师,必须重新审视新课程内容:它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四大领域。我们通过积极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可以看出,不论是造型表现还是欣赏评述课,新课标都赋予了新教材更多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的方式。
我就对教学体验活动中的视觉学习体验、感触觉体验、动手实践塑造体验等作分析。
一、视觉学习体验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乏味,如果将电化教学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比如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就是一场视觉体验的盛宴。我曾上过一节《清明上河图》的欣赏课,课前先安排学生了解画面内容,由于书上的画面很小,而我恰好收集了这幅画的仿制品,于是事先布置在美术室里,上课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被占据了半个教室的画面给惊住了,学习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然后是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逐层推进,边看边听边组织讨论画面。这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享受了一回视觉大餐。
二、感触觉体验
我们知道每一种学习的过程都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并且是被动的,所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再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有趣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初中美术教材进度常常与季节相吻合,比如在上《在树木的变化中寻找季节》这一课时,正好是春天,我事先把校园里一些形状、姿态较好的树木拍摄下来做成课件,在课上利用几分钟时间观摩,简单介绍,然后就带领学生带着工具到校园里写生,这样一方面可以愉悦学生的身心,另一方面是改变了固有的学习环境,使之成为开放的教育,比闷在教室里对着书本画树效果更好,学生的感官也更直接,表现题材也更广。利用活生生的树木来进行教学产生的教育效果是坐在教室所不能达到的。对着事先物色好的树木,展开画架,老师边讲边刻画,线条的轻重、枝干的取舍都在纸上一一展现。很多学生在用线条造型树木时总把树干画得光滑笔直,这时就建议学生仔细观察,再用手触摸一下树皮,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教学中利用一切可能给学生创设一些感触觉体验学习的情景、学习氛围,它所带来的效果是教师课堂上说教换不来的。如我在上《模仿自然的色彩游戏》第二课时,就直接让学生带上工具到校园的树林边集合,布置学生找寻天然的小石子、枯树叶等,然后就地模仿,把模仿色涂在作业本方框里,旁边放上模仿物体,并现场批改,比赛看谁色彩画得最逼真、自然、纯厚。在这种伸手可及的自然环境里,学生的表现欲很强,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根本就没有被动可言。首先大自然所展现的色彩就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分辨、感受的,其喜好、厌恶也就是感觉的结果。
美术课堂运用这种感触觉学习的方式很多,我们只要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程度相融合,再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景,就能让学生在预设的学习活动中得到体验感悟,从而获取知识。
三、动手实践体验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实践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活动,是在感知觉体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的体验,逐步获得对知识的感悟和认知。再通过动手实践制作的体验,检验感知觉的认识,最终获得主动创造与成功愉悦的体验。
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就是动手操作,即练习法。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之目的的一种方法。这种练习包括视觉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的操作练习等。如初二美术有泥塑课,在上这样的课之前,我总是对学生说后面有几节课是玩泥巴,学生一听总是很高兴,因为现在的课业很紧,让他们在课上玩肯定高兴。于是准备工作也做得很好,课余就急切地捏起了泥巴。我课前先拍摄制作好的泥塑动物造型与原来学生制作的泥塑作品,制成课件,在课上播放,让学生在惊叹之余又跃跃欲试。课上简单地分析之后,我选取课件中的一个热带鱼在实物展示平台上边讲边操作:先塑大型,头部、身体、尾部等,头、身体部分厚实点,尾、鳍等单薄一些,再用泥塑刀具体表现各部分细节,可采用挖、切等手段完成,最后与课件中实物图片比较,让学生感受它栩栩如生的造型。此时学生早已迫不及待,不等我发完动物图片,大家就都跃跃欲试了,有的选北极熊,有的选蟒蛇,有的选鳄鱼,有的选我刚才做的热带鱼。只见做蟒蛇的一会儿就搓好了由粗到细的蛇身,在纸上利索的盘绕三圈多,尾巴从中间翘起,然后开始制扁扁的头,张开的大口等;另一个同学是做凶猛的鳄鱼,鱼身、四肢和张开的尖嘴都已成型,正用工具在制作粗糙的皮肤;本来金鱼的造型比较复杂,因为它的身体比较柔软,而且褶皱多,难以操作好,我不建议学生做,可是一个学生却第一个把金鱼的造型递到了我面前,让我震惊不已,当我把它放上展示平台时,赢得了满堂的掌声,这条金鱼嘴角有点上翘,好像在微笑一般,眼珠突出,肚皮鼓鼓的,褶皱多而圆滑,造型真是太完美了,连我都自叹不如……只能给予由衷的赞叹。在美术教学的设计应用领域阶段,这种动手实践体验的机会是很多的,教师所应做的就是提供学生自我展现的平台、主动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本来枯糙的学习过程成为有趣的、展现自我才华的过程,并使学生最终获得成功愉悦的体验。
其实美术教学中采用体验性学习的方式还有很多,各种体验学习方法既是独立的,又互相关联,不可能是纯粹单一的状态,因为学生主体本身就是一个利用各种感官和大脑进行学习的复合体。各个感官的学习功能既不能互相替代,又无法分离。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多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既要注重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又要使每一堂美术课都切实有效地展开;既让成为主体的学生对它产生极大的兴趣,又从中感悟体验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美学概论.
[2]艺术概论.
关键词: 中学美术教学 视觉学习体验 感触觉体验 动手实践体验
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习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显而易见,作为走进新课程的美术教师,必须重新审视新课程内容:它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四大领域。我们通过积极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可以看出,不论是造型表现还是欣赏评述课,新课标都赋予了新教材更多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的方式。
我就对教学体验活动中的视觉学习体验、感触觉体验、动手实践塑造体验等作分析。
一、视觉学习体验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乏味,如果将电化教学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比如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就是一场视觉体验的盛宴。我曾上过一节《清明上河图》的欣赏课,课前先安排学生了解画面内容,由于书上的画面很小,而我恰好收集了这幅画的仿制品,于是事先布置在美术室里,上课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被占据了半个教室的画面给惊住了,学习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然后是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逐层推进,边看边听边组织讨论画面。这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享受了一回视觉大餐。
二、感触觉体验
我们知道每一种学习的过程都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并且是被动的,所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再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有趣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初中美术教材进度常常与季节相吻合,比如在上《在树木的变化中寻找季节》这一课时,正好是春天,我事先把校园里一些形状、姿态较好的树木拍摄下来做成课件,在课上利用几分钟时间观摩,简单介绍,然后就带领学生带着工具到校园里写生,这样一方面可以愉悦学生的身心,另一方面是改变了固有的学习环境,使之成为开放的教育,比闷在教室里对着书本画树效果更好,学生的感官也更直接,表现题材也更广。利用活生生的树木来进行教学产生的教育效果是坐在教室所不能达到的。对着事先物色好的树木,展开画架,老师边讲边刻画,线条的轻重、枝干的取舍都在纸上一一展现。很多学生在用线条造型树木时总把树干画得光滑笔直,这时就建议学生仔细观察,再用手触摸一下树皮,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教学中利用一切可能给学生创设一些感触觉体验学习的情景、学习氛围,它所带来的效果是教师课堂上说教换不来的。如我在上《模仿自然的色彩游戏》第二课时,就直接让学生带上工具到校园的树林边集合,布置学生找寻天然的小石子、枯树叶等,然后就地模仿,把模仿色涂在作业本方框里,旁边放上模仿物体,并现场批改,比赛看谁色彩画得最逼真、自然、纯厚。在这种伸手可及的自然环境里,学生的表现欲很强,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根本就没有被动可言。首先大自然所展现的色彩就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分辨、感受的,其喜好、厌恶也就是感觉的结果。
美术课堂运用这种感触觉学习的方式很多,我们只要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程度相融合,再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景,就能让学生在预设的学习活动中得到体验感悟,从而获取知识。
三、动手实践体验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实践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活动,是在感知觉体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的体验,逐步获得对知识的感悟和认知。再通过动手实践制作的体验,检验感知觉的认识,最终获得主动创造与成功愉悦的体验。
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就是动手操作,即练习法。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之目的的一种方法。这种练习包括视觉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的操作练习等。如初二美术有泥塑课,在上这样的课之前,我总是对学生说后面有几节课是玩泥巴,学生一听总是很高兴,因为现在的课业很紧,让他们在课上玩肯定高兴。于是准备工作也做得很好,课余就急切地捏起了泥巴。我课前先拍摄制作好的泥塑动物造型与原来学生制作的泥塑作品,制成课件,在课上播放,让学生在惊叹之余又跃跃欲试。课上简单地分析之后,我选取课件中的一个热带鱼在实物展示平台上边讲边操作:先塑大型,头部、身体、尾部等,头、身体部分厚实点,尾、鳍等单薄一些,再用泥塑刀具体表现各部分细节,可采用挖、切等手段完成,最后与课件中实物图片比较,让学生感受它栩栩如生的造型。此时学生早已迫不及待,不等我发完动物图片,大家就都跃跃欲试了,有的选北极熊,有的选蟒蛇,有的选鳄鱼,有的选我刚才做的热带鱼。只见做蟒蛇的一会儿就搓好了由粗到细的蛇身,在纸上利索的盘绕三圈多,尾巴从中间翘起,然后开始制扁扁的头,张开的大口等;另一个同学是做凶猛的鳄鱼,鱼身、四肢和张开的尖嘴都已成型,正用工具在制作粗糙的皮肤;本来金鱼的造型比较复杂,因为它的身体比较柔软,而且褶皱多,难以操作好,我不建议学生做,可是一个学生却第一个把金鱼的造型递到了我面前,让我震惊不已,当我把它放上展示平台时,赢得了满堂的掌声,这条金鱼嘴角有点上翘,好像在微笑一般,眼珠突出,肚皮鼓鼓的,褶皱多而圆滑,造型真是太完美了,连我都自叹不如……只能给予由衷的赞叹。在美术教学的设计应用领域阶段,这种动手实践体验的机会是很多的,教师所应做的就是提供学生自我展现的平台、主动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本来枯糙的学习过程成为有趣的、展现自我才华的过程,并使学生最终获得成功愉悦的体验。
其实美术教学中采用体验性学习的方式还有很多,各种体验学习方法既是独立的,又互相关联,不可能是纯粹单一的状态,因为学生主体本身就是一个利用各种感官和大脑进行学习的复合体。各个感官的学习功能既不能互相替代,又无法分离。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多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既要注重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又要使每一堂美术课都切实有效地展开;既让成为主体的学生对它产生极大的兴趣,又从中感悟体验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美学概论.
[2]艺术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