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道飞奔的彩虹条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k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聊天时,对方动不动就打来“哈哈哈哈哈”几个字,“哈”的数量不等,这是敷衍还是真正开心地在笑?
  答:“哈”字的数量通常与心情的波动程度相关。老一辈通常仅使用“哈哈”,那是发自内心的笑。如果一个严肃正经的成年人发一串“哈哈”,嗯,那一定是输入法自动补齐的。因此以下猜测仅适用于某些年轻人。当对方发一个“哈”时,他试图表达一种真诚,传达“你刚刚讲的这个笑话好冷啊,其实一点也不好笑,但我还是礼貌性地回复你一下”的意思,比如“挺搞笑的哈”“你说的对哈”。当对方发出“哈哈”时,仅仅是想缓解气氛,传达“我的嘴角稍微上扬了那么一丢丢,但我的内心还是波澜不惊的”的意思,常见用法是跟在生硬回答前方作为点缀,比如,“哈哈,好的”“哈哈,不客气”,削弱一下生硬客套的语气。当对方发出字数不固定的“哈哈哈哈哈……”,表达“好好笑哦,你太棒啦,但是关我什么事”之意,其实,他是面无表情的。再给你说几个有意思的:哈哈哈刀哈哈哈(笑里藏刀);哈哈哈泪哈哈哈(笑中带泪);哈哈哈齿哈哈哈(笑不露齿)。哈哈哈哈哈,真是太好笑了(冷漠脸)。
  问:为什么那些跑步的衣服大多数是亮色?花花绿绿的,穿着亮橘色亮绿色就像要去指挥交通。想买件颜色正常平时也能穿的运动服,有那么难吗?
  答:真正坚持运动的人不会像你这么纠结吧,除了专业运动员,其他人随便一身休闲装就能去操场上跑步。而对假装在运动的人来说,最大的精力是花在挑选运动装备上,可很多时候到各家运动用品店逛一圈,最后以“算了还不如家里那件旧T恤”而告终。关于为什么运动装一定要是亮色的,人们普遍猜测是因为亮色显得富有活力且易于辨识避让,户外运动出于安全考虑也总是要把衣服和鞋设计成亮色的,此外还有人认为这其实就是为和“平时穿的衣服”做出明显的区分,用显眼的颜色暗示“这人要运动”。看,那亮丽得闪瞎一双钛合金眼的橘色,穿在身上是多么的酷炫、多么的豪迈。在操场上,你就像是飞奔的彩虹条,格外炫目;在人群中,你就是那一道光,你就是那唯一的向往,极具辨识力。想在平时穿运动服?不好意思,你只能永远尴尬,永远热泪盈眶。
  问:如何成为一个“万人迷”?就是全班人都觉得她很好的那种。
  答:“万人迷”要永远保持微笑,爱笑的女孩运气总不会太差,保持微笑会受到人们的疼爱。生气时对自己说“好气哦,但还是要保持微笑”。同样的,狂喜时对自己说“好想跳起来哦,但还是要保持平静”,毕竟你只是想当一个安静的女子。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会主动地去合群,去爱上一切团体活动,不拒绝任何人的请求,这样你才会给别人一种“哇,大好人耶”的感觉。同学忘带钱包了问你借钱,你微笑着伸出援手。其实那十块钱你是准备吃午饭用的,你逼不得已只好问别人借十块钱吃饭。但你又不好意思对别人提出任何请求,于是你吭哧吭哧为对方准备了一千个合理的借口,又为自己准备了一千个伤心的理由。因此,你问别人借钱的开场白是这样的:“你是不是在学习呀?感觉你挺忙的哈。其实我要拜托你的也不是啥要紧事儿,你呢也別紧张,说出来真是不好意思,要不是今天发生了点事儿,我压根不会麻烦你。其实我的确有点不好意思开口,今天有个同学问我借了十块钱,但是那十块钱是用来吃午饭的,我不好意思拒绝就给他了。所以现在……怎么说呢……”还没等你说完,对方扔给你十块钱。觉得憋屈?既然目标是“万人迷”,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问:我长得比较瘦小,经常受到班里男生的欺负,他们把我书包里的东西倒出来,把我的作业本撕碎了扔进垃圾桶,经常在我后背贴上污秽的字条,故意把我的凳子藏起来……这就算了,他们偶尔还打我的头。
  答:被欺负的孩子通常性格温和抑或懦弱,也可能身体上有一些特征(比如瘦小、特别胖等等),也可能不明缘由,仅仅是因为看不顺眼。但最重要的是,他们欺负你第一次,你没有反抗。一而再再而三,他们觉得你太好欺负了,谁都能过来欺负你一下。而欺负你的目的就是不断从你的痛苦中获得“我很强大”的感觉。但你要清楚一点就是没有人应该受到欺负。对付欺凌的最好办法是勇敢地站出来捍卫自己,气势上不能软弱。恃强凌弱者只欺负那些他们认为不会站出来捍卫自己的孩子。他们撕掉你的作业本时,不要一声不吭地算了,站起来当着全班同学质问,或者当着对方的面,眼神坚定地警告他“再撕一次试试”,传递出“我也不好惹”的信息。他们再故意藏起你的凳子,告诉老师,明确指出是谁藏的,为什么藏你的凳子。至于打头这个事,已经算是肢体欺凌了,忍气吞声的结果可能是进一步的暴力。回家把父母叫过来,当着全班同学,理直气壮地指出哪个同学打你,让他自己说清楚为什么打你,是因为好欺负还是其他原因,警告他下次再打你会怎么怎么样。遇到任何事都不要瞒着家长,不要忍不要自己扛更不要做傻事。不进一寸,也不失一毫。
  问:最近洗手总觉得洗不干净,关了门也要回头检查一遍,我是不是得了强迫症?
  答:现在几乎每个人都说自己有强迫症,十个人有八个爱洗手、爱整理、老觉得自己没锁门、走路不能踩地砖缝。除此之外还有——上网强迫症、不想学习强迫症、爱刷微博强迫症、单曲循环强迫症、换头像强迫症……事实上很多人对强迫症的看法有误解,强迫症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多了。真正的强迫症会导致很多严重的症状,如紧张、焦虑、心悸甚至神经绷紧,而这些症状会一直持续,以至于干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强迫症发作时,心跳会加快或者出汗。就拿反复洗手这个事儿来说,真正的强迫症患者会把一天大部分的时间用来洗手,他知道不该这样反复洗手,但所有企图让自己停下来的努力都没用。他洗手的时候很痛苦,但他没办法控制自己。再就是检查门窗,真正的强迫症患者会这样:即使迟到被骂也要回家检查,不是普通人的一遍两遍三遍,他们可以检查十遍,不回去检查就会心乱如麻甚至严重抽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是极度痛苦的甚至带着世界末日来临的心情。所以如果你仅仅是多洗几次手或者必须把书摆整齐,那不是强迫症,那是一种癖好。
其他文献
盛世挽歌  李存勖本不姓李,他出身于西突厥沙陀部,本姓朱邪,祖父朱邪赤心因平叛有功,被赐国姓李。到了父亲李克用一代,更是被封为晋王,镇守一方,好不威风。  这本是无上的荣耀。但很可惜,李存勖出生的时候,大唐帝国早已失去了百年前恩泽四海、万国来朝的辉煌,宛如西山落日,奄奄一息,君王沉溺声色,文武不堪大用,说是一摊扶不上墙的泥巴,也不为过。  公元907年,梁王朱温势力进一步扩大,皇帝李祝徒有虚名,坐
期刊
我们的“家庭生活”  ●最近学习太拼了,眼睛都累花了。周五晚上回家,顺便买了瓶眼药水。坐在沙发上,把眼药水点上,然后闭目养神片刻。一睁开眼睛,坏了,一片漆黑,突然什么都看不到了。我大声喊妈,说买到有毒的眼药水了,我瞎了。然后,我听见老妈说:“你最近是读书读傻了吧,停个电把你吓成这样!”  ●这天做完作业,闲着没事,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我问老妈:“什么是幸福?”老妈扭头对老爸说:“我想吃苹果。”老爸
期刊
“他只要出门,哪怕天气很好,也总要穿上套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他的伞装在套子里,怀表装在灰色的鹿皮套子里,有时他掏出小折刀削铅笔,那把刀也装在一个小套子里。就是他的脸似乎也装在套子里,因为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总而言之,这个人永远有一种难以克制的愿望——把自己包在壳里,给自己做一个所谓的套子,使他可以与世隔绝,不受外界的影响。现实生活令他懊丧、害怕,弄得他终日惶惶不安。”
期刊
小事一:笔记这把利器  笔记,在学习时是很重要的存在,如果知识还没进入你的大脑,那么它至少应该存在于你的笔记里。书本是初学时的思维,要准备考试,还是要看笔记,那是一个整理后的综合思维。那么问题来了,笔记怎么记?  根据过来人的总结,我把笔记视作绸缎,它应当是顺滑的,是一个流畅的知识体系记录。高考后面的大题分基础级和难度级,基础级就是考知识体系,只要捋顺了框架,答这一部分还是有把握的。笔记还可以说成
期刊
寒假回到母校与学弟学妹们聊天时,恰逢他们期末考试结束。我听到他们的彷徨与疑惑,大都是关于不尽如人意的成绩,关于迷雾一样未知的未来。  当我试着与他们讲一时的分数并没有那么重要时,着实遭到了不少反驳的声音,说期末成绩与名校夏令营或是自主招生的名额或多或少有挂钩,甚至有几个可爱的孩子直白地讲我是已经过了那段水深火热的日子,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  可是,分数真的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重要么?  渐渐发现,对考
期刊
提示:本文系河南郑州七中高二(5)班余无畏同学家长,在一次学校大会上的发言。当家长发言完毕,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学生、家长、老师都被发言所震撼。这位家长的话,道出了今天家校需要努力的方向。大家都说,有这样的家长,还愁孩子不能成才吗?  说到咱学校,七中是官称,“第七监狱”是昵称,换言之就是严。这个严是严格,严而有格;这个严是严谨,严而有序。听我这么讲,你们会撇嘴冷笑吧!  你们肯定渴望宽松、渴
期刊
再次踏入母校大门正值冬季,裹着厚重棉衣的高三学生在课桌前埋头苦学的模样让我仿佛穿越回了四年前,那种满身坚定的力量好像如今都能感受到。  从一个年级垫底的“差生”到步入“985”大学的“别人家的孩子”,我如同一个神话故事般流传于亲戚朋友之间,以至于过年时节走亲访友之际我面对声声夸赞都有些无所适从。  论经验之谈实在不敢当,今天我只想分享些许自己的感悟,尽一己之力为面临高考的同学们传递一股力量。  自
期刊
我站在金台路上,看着那渐晚的夕照。只希望时间再重来一次。熟能生巧,到时候。我可能就没有那么难过了了,真的。  昨天傍晚,我在同事家开会,她突然指着窗外,说天啊,今天的云好美。  我冲到阳台,看着几片硕大的云层被连在一起,深深浅浅,在夕阳的照耀下氤氲成奇特的红色,像是油画,又像是梦境,好不真切。我拿着手机,拼命地想要留住那一刹那的美景,突然就想到了“金台夕照”,莫名其妙地,认定这是我在北京见到的最美
期刊
春终于来了,小心地一點一点地来了,像在寻找什么,从枯了一冬的枝上,从绿水岸边。或许,春要寻苞打开一段美妙的旅程,春要寻花开的声音,春要寻你归来的脚印。  我与春,一直相见恨晚。那么多年那么多年,恨少年不懂韶光贱,恨岁月开花我不在场。  如今一回首,只感少年忽然离我去。而今十年冬雪一地白,十年单衣披雪,只为了终有一天心能柔软可盼春归。像盼着一首词,坐花香,坐月色,来到窗前。像盼着一个人,身边的人,或
期刊
周末的午后,我一边翻着手边刚买来的新书,一边品着朋友快递来的新茶。真想让时间定格在眼前这一秒。适逢假期,学生也少,不如提前收工,去影院选一部刚上映的好片。  走到门口,看见一个穿着校服的学生站在那儿。她右手紧握着左手的食指,齐刘海下面是那种期待和无助交织在一起的眼神。她看着我,咬了咬下嘴唇说:“如果您有事儿要出去,我就耽误您十分钟。”  我把她让进了办公室,充满善意地看着她。她说,其实我的问题很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