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以才立,文以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文化人才是文化建设高质量的根本支撑,大家大作是文化建设高质量的显著标志。江苏自古崇文重教,不论是过去还是当代,都涌现出一批德艺双馨的文化大家、名家。进入新发展阶段,更大力度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锻造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为推动全省文化建设高质量走在前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坚持党管人才,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提升文化人才集聚力
做好新时代江苏文化人才工作,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人才工作的领导,更大力度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推動文化人才治理体系现代化。
注重战略引领。江苏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从1996年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到2006年提出建设文化强省,从2006年提出“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三强”目标到2011年提出“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新三强”目标,一直把文化人才队伍强作为重要内容。2015年,在“新三强”基础上提出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三强两高”目标。2018年,又把构筑精品创作高地作为战略目标,发展为“三强三高”新目标。其中,文化人才队伍强既是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目标之一,又对三大高地建设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
强化整体设计。在江苏省委宣传部、省人才办联合印发的《江苏省“十四五”文化人才发展规划》中,强调统筹做好文化艺术、社科理论、新闻出版、文化产业四大领域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在培养层次上,按照文化名家、文化英才、文化优青三个层次,着力推进紫金文化名家筑峰、紫金文化英才培育、紫金文化优青储备三大计划。在培养方法上,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通过实施名师带徒、创新大赛等方式,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活力迸发的文化人才队伍,构建开放包容、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现代文化人才发展治理体系。
凝聚工作合力。建立江苏文化人才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委领导牵头,省委宣传部统筹协调,组织、人社、财政、教育部门和省直宣传文化系统各相关单位、各设区市参加。大力推动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定期研究文化人才工作,对省属文化企业集团人才工作进行考核。推动各设区市按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10%比例设立文化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坚持精准施策,增强工作质效,提升文化人才竞争力
强化高质量文化建设的人才支撑,就必须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坚持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健全文化人才发展机制,创新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实施紫金文化名家影响力提升行动,培养一批文化名家。先后有41人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29名高水平文化人才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开展“江苏紫金文化奖”评选活动,共评出“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38人,“江苏社科名家”26人。实施紫金文化英才培育行动,先后有249人入选省“五个一批”人才。遴选社科理论、新闻出版、文化艺术、文化创意英才400人。开展“名师带徒”计划,每年拿出专门经费,选聘文化艺术名师、徒弟各100名,进行“一对一”培养。实施紫金文化优青储备行动,3年内选拔1200名左右年龄原则上在40周岁以下的紫金文化优秀青年人才,进行文化人才基础性培养。
以人才引进为突破。在“双创计划”中,针对文化艺术类人才出台特殊支持政策,持续增加文化人才创新(创业)类申报人数,先后有60余人成功入选文化类“双创计划”资助人选。实施省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省外高层次文艺人才,已累计引进青年优秀文艺人才57人。此外,各设区市加大文化人才引进力度,南京市先后引进俄罗斯室内乐演奏亚历山大·皮扬科夫斯基团队等19个文化人才工作室。苏州市通过全球引进人才组建苏州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民乐团,累计演出400多场,足迹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
以人才培训为关键。制定各类文化人才培训计划,建立健全分类培训、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文化人才教育培训机制。每年选派近百名文化人才分别参加“爱国·奋斗·奉献”精神教育培训班,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时代发展(人文社科)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人才能力素质。组织文化人才创新能力培训,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高处再攀高”,提升文化人才创造力
当前,我们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在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厚植人才优势,必须打造全链式人才发展模式,推动文化人才“高处再攀高”。
打造高素质队伍。紧紧围绕在全国率先建成文化强省的目标任务,全力打造思想文化引领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文艺精品创作高地。引导文化人才大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以精品奉献人民、以明德引领风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建立分层次、分领域的培养体系,打造文化人才培养的标志性项目和品牌。增强文化人才培训的系统性、协同性。组织开展跨单位、跨领域的文化人才培训。区分体制内外不同文化人才成长需求的差异性,加强业务能力培训,不断提高文化人才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构建高效能机制。打造文化人才留苏、来苏、回苏的政策支持链,加强对体制外文化人才的吸纳,推动各类人才深度嵌入江苏发展、省域治理、对外传播等工作中。完善柔性引才机制,通过加强荣誉激励等手段,吸引更多外地优秀文化人才到江苏进行创作,生产更多具有江苏标识的文化成果。打破文化人才“单干户”多的碎片化状态,建立紫金文化名人工作室,打造高层次文化人才成果展示平台。注重名师大家的传承、名师大家的团队建设,持续推进“名师带徒”计划,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文化人才团队。依托江南文化研究、大运河文化研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分别打造一流的文化人才高地。
营造高品质生态。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深化人才评价改革的意见,坚持以德才兼备评价人才、以社会贡献评价人才、以前瞻性和发展性评价人才,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让文化人才各得其所、才尽其用。推动各类文化人才品牌集成、价值叠加,形成“名家研名家、名家演名家、名家写名家、名家画名家”的工作格局。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适时打造G42沪宁沿线文化人才项目,共建共享区域内各类文化人才资源。推进人才工作“放管服”改革,完善文化人才现代治理体系,通过国际化的“至高服务”,加快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鲜明江苏标识的人才发展生态。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干部(人才工作)处]
责任编辑:苏胜利
坚持党管人才,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提升文化人才集聚力
做好新时代江苏文化人才工作,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人才工作的领导,更大力度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推動文化人才治理体系现代化。
注重战略引领。江苏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从1996年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到2006年提出建设文化强省,从2006年提出“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三强”目标到2011年提出“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新三强”目标,一直把文化人才队伍强作为重要内容。2015年,在“新三强”基础上提出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三强两高”目标。2018年,又把构筑精品创作高地作为战略目标,发展为“三强三高”新目标。其中,文化人才队伍强既是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目标之一,又对三大高地建设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
强化整体设计。在江苏省委宣传部、省人才办联合印发的《江苏省“十四五”文化人才发展规划》中,强调统筹做好文化艺术、社科理论、新闻出版、文化产业四大领域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在培养层次上,按照文化名家、文化英才、文化优青三个层次,着力推进紫金文化名家筑峰、紫金文化英才培育、紫金文化优青储备三大计划。在培养方法上,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通过实施名师带徒、创新大赛等方式,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活力迸发的文化人才队伍,构建开放包容、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现代文化人才发展治理体系。
凝聚工作合力。建立江苏文化人才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委领导牵头,省委宣传部统筹协调,组织、人社、财政、教育部门和省直宣传文化系统各相关单位、各设区市参加。大力推动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定期研究文化人才工作,对省属文化企业集团人才工作进行考核。推动各设区市按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10%比例设立文化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坚持精准施策,增强工作质效,提升文化人才竞争力
强化高质量文化建设的人才支撑,就必须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坚持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健全文化人才发展机制,创新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实施紫金文化名家影响力提升行动,培养一批文化名家。先后有41人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29名高水平文化人才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开展“江苏紫金文化奖”评选活动,共评出“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38人,“江苏社科名家”26人。实施紫金文化英才培育行动,先后有249人入选省“五个一批”人才。遴选社科理论、新闻出版、文化艺术、文化创意英才400人。开展“名师带徒”计划,每年拿出专门经费,选聘文化艺术名师、徒弟各100名,进行“一对一”培养。实施紫金文化优青储备行动,3年内选拔1200名左右年龄原则上在40周岁以下的紫金文化优秀青年人才,进行文化人才基础性培养。
以人才引进为突破。在“双创计划”中,针对文化艺术类人才出台特殊支持政策,持续增加文化人才创新(创业)类申报人数,先后有60余人成功入选文化类“双创计划”资助人选。实施省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省外高层次文艺人才,已累计引进青年优秀文艺人才57人。此外,各设区市加大文化人才引进力度,南京市先后引进俄罗斯室内乐演奏亚历山大·皮扬科夫斯基团队等19个文化人才工作室。苏州市通过全球引进人才组建苏州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民乐团,累计演出400多场,足迹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
以人才培训为关键。制定各类文化人才培训计划,建立健全分类培训、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文化人才教育培训机制。每年选派近百名文化人才分别参加“爱国·奋斗·奉献”精神教育培训班,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时代发展(人文社科)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人才能力素质。组织文化人才创新能力培训,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高处再攀高”,提升文化人才创造力
当前,我们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在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厚植人才优势,必须打造全链式人才发展模式,推动文化人才“高处再攀高”。
打造高素质队伍。紧紧围绕在全国率先建成文化强省的目标任务,全力打造思想文化引领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文艺精品创作高地。引导文化人才大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以精品奉献人民、以明德引领风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建立分层次、分领域的培养体系,打造文化人才培养的标志性项目和品牌。增强文化人才培训的系统性、协同性。组织开展跨单位、跨领域的文化人才培训。区分体制内外不同文化人才成长需求的差异性,加强业务能力培训,不断提高文化人才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构建高效能机制。打造文化人才留苏、来苏、回苏的政策支持链,加强对体制外文化人才的吸纳,推动各类人才深度嵌入江苏发展、省域治理、对外传播等工作中。完善柔性引才机制,通过加强荣誉激励等手段,吸引更多外地优秀文化人才到江苏进行创作,生产更多具有江苏标识的文化成果。打破文化人才“单干户”多的碎片化状态,建立紫金文化名人工作室,打造高层次文化人才成果展示平台。注重名师大家的传承、名师大家的团队建设,持续推进“名师带徒”计划,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文化人才团队。依托江南文化研究、大运河文化研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分别打造一流的文化人才高地。
营造高品质生态。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深化人才评价改革的意见,坚持以德才兼备评价人才、以社会贡献评价人才、以前瞻性和发展性评价人才,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让文化人才各得其所、才尽其用。推动各类文化人才品牌集成、价值叠加,形成“名家研名家、名家演名家、名家写名家、名家画名家”的工作格局。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适时打造G42沪宁沿线文化人才项目,共建共享区域内各类文化人才资源。推进人才工作“放管服”改革,完善文化人才现代治理体系,通过国际化的“至高服务”,加快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鲜明江苏标识的人才发展生态。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干部(人才工作)处]
责任编辑:苏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