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受众本位与新闻专业主义的统一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视接受美学下的受众本位
  
  如果把新闻看成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读者可以成为新闻传播的受众,那么接受美学研究法中对于读者的高度重视折射出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新闻的价值是否由受众决定。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并非是给定的客观认识对象,它也只有在读者能动的阅读活动中才能获得现实的生命,变成活生生的艺术。文学历史是文学被读者接受的历史,决定文学作品历史地位和价值的主要因素是读者的接受意识。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一样是文字产品,但是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它的价值决定因素是重要性、显著性、新鲜性、接近性、趣味性。然而,判断以上五个特性的标准又是依据什么呢?重要性是对谁重要?显著性是跟谁比显著?新鲜性为什么强调新鲜?接近性又是接近的准?趣味性是满足谁的趣味?广大的匿名的受众!这样,问题就陷人了窘境。
  接受美学之所以把文学作品的生命赋予读者,因其有一个“审美空间”。新闻作品毕竟和文学作品还是不一样的,它具有客观的纪实性,不像文学那样运用各种修辞以隐晦。要依赖读者的“审美翻译”,而是致力于直白陈述。事实永远只有一个,新闻的主要功能就是告知,新闻就是要把这个事实告知广大受众。那么,广大受众为什么要接受这个事实?如何才能更好地接受这个事实?这就是新闻价值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新闻的价值是其为更清楚地传达一个事实而具有的优越性。
  受众因素只是一个很片面的参照因素,以其为指导精神,定会歪曲新闻的价值内涵。打一个比方,扇子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扇风,但考虑到销售市场,很有可能会在扇子上做很多修饰,你能说买扇者是为了买那些修饰?然而现在的市场经济下,包装艺术确实会让人产生买椟还珠之情,那我们只能说商家又生产了另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具有使用价值的。
  新闻的产生是否是受众的创造。接受美学认为,读者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在能够影响甚至决定文学作品在不同时期的评价和地位,而且还表现在它能够间接地影响文字的生产,接受过程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反作用。
  在接受美学中,伊塞尔借用了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和社会学家长尔麦恩海姆的“期待视野”概念。如果把原有作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出现后读者的理解之间的不一致称为“审美距离”,姚斯认为“审美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所以,在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作者为了扩大这种距离,会极力揣摩读者的“期待视野”,在作者的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含的读者”。
  受众对于新闻的产生的影响又有多少呢?首先,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新闻的产生是对客观事实的忠实记录。其次,受众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接受者和参与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施拉姆曾指出,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里就餐,媒介只是在为受众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饭菜,至于受众吃不吃、吃什么、吃多少,媒介无能为力。而为了让受众“吃”并且“多吃”,媒介从受众角度出发,力求提供“适销对路”的信息产品、对受众无原则的“有求必应”、将“受众本位”绝对化为“纯粹满足受众需要,一味争取受众市场”的思想是幼稚的。
  
  新闻专业主义中考虑受众的“接受”与否
  
  就新闻传播的历史事实来看,“传播者本位”长期占据主导的地位。但是,当新闻传播媒介越来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对象、越来越依赖广大接受者的选择而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时候,以传播者为本位的观念和实际的做法就很难顺利地运行了。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其行业性、专业性理论体系逐步完善,新闻专业主义理论的提出貌似使得“传播者本位”的意识回升。
  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一种信念,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我们应理解到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的科学内涵。
  接受美学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在讨论读者研究的重要性时,对创作与接受的关系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以致给人造成忽视创作与作品研究的印象,反映到新闻传播活动中。即是传者对受众辩证关系的真空。其实,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下也考虑读者的“接受与否”。
  新闻专业主义加强了新闻工作者对自我职业形象——追求真理、服务社会的心理需求。新闻工作者将专业的规定内化为对自己的约束,在具有商业和政治双重性质的机构中,他们认为媒介承担着警戒和守望社会的监视职责,相信进步、理性、普遍的真理或标准,强调自己是公共利益的保卫者。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主要取决于读者能动的接受意识,文学的功能建筑在作品的社会效果之上。由此,我们可以说受众本位与新闻专业主义统一于社会效益。一则新闻的刊发会引起怎样的社会舆论。而新闻议题的设置正是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受众参与新闻传播活动的科学适度与媒介对受众的科学传播,都是为了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而努力。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全日制自考生的学生特点,探讨自考生辅导员如何帮助自考生提高自我认识,结合学生工作帮助全日制自考生成长,解决全日制自考生在校期间遇到的一些困难。强调以生为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11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其中强调: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大都“宅”在教室和家里“一心只读圣贤书”,缺少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的意识,总是耕了课堂的地,荒了自然的田。我国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也常是“光打雷不下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向后靠”, 很多学校和
校园媒体与社会媒介一样,是新闻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中介物.但校园媒体却不够成熟和完备,存在很多弊病,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校园媒体资源需要加强融合、优势互补、突出整
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时刻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以德育创新为动力,以行为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强化班级管理为突破口,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抓手”,建立健全德育评价机制,德育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现结合自已多年工作经验来谈一谈怎么搞好小学生
只要有学校的存在,就需要有学校后勤保障.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始终伴随着学校后勤工作的及时跟进,学校后勤
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而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可以看出班主任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时刻感受到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事初中班主任工作以来,感受颇深,其中体会最深的是觉得如今的学生比过去成熟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能根
我国是一个经历了两千多年漫长封建专制和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的国家,可谓“官本位”和人治思想根深蒂固,“公民权利意识”先天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公民权利意识的形成奠定了社会基础,但我们决不能坐等公民权利意识的自然增长。为了加快社会主艾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提升构建和谐社会的层级,各种媒体及广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1994年8月11日(94)新出期655号文,获准公开发行.批文下达后,原湖北省教委副主任袁继凤先生、陶醒世先生慨然为题写贺辞,武汉大学李国平先生(时年85岁高龄)
通过对拓展训练的起源与发展,拓展训练的必要性和对垦区大学生价值的体现,认为把拓展训练纳入垦区体育课程体系顺应当代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不仅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创新,
“草根”(grassroots)一词,随着网络的普及化、传播媒介的广泛化。越来越深人人心。有人说,如今已是“草根当道”的时代。搜索互联网两大引擎——百度和Google,到2009年5月底,有关草根的搜索结果分别高达980万和786万篇。“草根”给新闻界引来了“草根新闻”之说。那么,“革根新闻”的魅力到底何在呢?    “草根新闻”    草根大多指平民百姓、群众、消费者或网民。他们的个人实力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