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6日:我国首条特高压输电线路投运那一刻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hua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月6日,我国第一条起于山西长治、经河南南阳止于湖北荆门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投入运行。当合闸的指令下达后,强大的电能沿着千里银线跨越太行与伏牛两座大山、穿越黄河和汉江两条大河,闪电般地到达湖北华中电网。这一刻标志着我国在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特高压输电核心技术和设备国产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一世界首条运行电压最高、输电能力最大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打通了我国华北向华中送电的通道,实现了“煤从空中走”和能源资源的跨区域化配置。
  特高压输电是远距离、大容量输送电能的最佳方式,被誉为“电力高速公路”。特高压是指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的电压等级。特高压输电是在超高压输电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通常,电网输电主要以交流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为主。这种超高圧输电不仅输电量小,更重要的是无法实现远距离输送。特别是对于我国来说,在能源资源丰富的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建燃煤电站、水电站、太阳能电站和风电站,然后将强大的电力送到能源需求集中的东、中部,由于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的距离长达1000~3000千米,超高压输电是难以实现的,而特高压输电就成为最优选择。
  特高压输电技术在世界上发展很快,主要是因为它比超高压输电具有以下明显优势:一是1000千伏持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输送功率接近600万千瓦,约为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的4~5倍;二是±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能力可达1000万千瓦,是±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的3倍多;三是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在输送功率与超高压相同的情况下, 可将最远送电距离延长3倍,而其损耗只有超高压交流输电的25%~40%;四是在输送同样功率的情况下,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比建设超高压输电路可节约60%的土地资源。

  我国研发特高压技术起步较早。1986年,我国开始立项研究交流特高压输电技术。到1994年,在武汉高压研究所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百万伏级特高压输电研究线段。2006年,我国第一条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开工兴建,全长654千米。通过这条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输送,化石能源严重匮乏的湖北接收了大量来自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的电量,极大缓解了湖北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据统计,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湖北用电极为紧张时期,首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向湖北输送电量达9.85亿千瓦时,相当干一个大型火电站发电能力;2010年全年,向湖北输送了70多亿千瓦时的电量,相当于输送350万吨煤。2011年,我国又对首条特高压输电工程进行扩建。
  我国在特高压输电工程上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和创新成果:首先,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包括系统集成、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设备制造、调试试验和运行维护等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全套技术标准和试验规范,并制定了世界首個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标准体系。其中多项研究成果和技术标准被国际大电网会议组织(CIGRE)和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等国际权威组织采纳,而且我国特高压交流电压被确定为国际标准电压。
  第二,自主创新建成目前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交流输电工程,而且运行稳定可靠。
  第三,在特高压交流输电大型电力设备的抗地震技术、大电网运行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率先在世界上掌握了特高压大容量输电系统集成技术。
  第四,自主研制成功双柱特高压变压器等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特高压交流输电新设备,指标优异,性能稳定。
  在首条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开建不久,我国第一条云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并很快投入运行。至此,我国已全面掌握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核心技术和整套设备的制造能力,并在大电网控制保护、智能电网、清洁能源接入电网等领域取得了世界级的创新成果。
  目前, 美国、日本、意大利等世界工业强国在特高压交流输电的研发和实验方面都没有取得成功,我国已成为一枝独秀。早在2014年,我国就有2条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和4条特高压直流线路在运行,而且还有3个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在建。
  我国国家电网已完成在“十二五”(2011年~2015年)期间建设的连接大型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三纵三橫”特高压输电网规划,即建设纵横各三条的特高压交流输电骨干网架和14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构成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能源配置格局,使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协调发展,输电线路总长度达到4万千米,基本建成以特高压输电网为骨干的网架以及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
  2018年8月,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穿越长江综合管廊隧道正式贯通。这一关键工程是全球首次将大直径盾构隧道应用于电力管廊工程,也是长江上首条集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等市政管线的综合管廊,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廊”,并创造电力工程建设和隧道盾构施工史上的多项世界第一。其中,由于采用金属导电杆输电并将其封闭于接地的金属外壳中,通过压力气体绝缘,使整条隧道无一水渗漏点。这是现代世界电力建设史上的独创。
  2019年5月,从青海省海南州至河南省驻马店的我国首条清洁能源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基础试点浇筑。它也是世界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特高压输电工程。这项作为全国电力发展“十三五” 规划的重点工程,将对于优化国家能源结构,提升西部经济增长,促进大气污染防治和助力脱贫攻坚等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崔金泰)
其他文献
爱尔兰是全世界结婚率最低的国家,作为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國度,这个国家是禁止离婚的。所以,在爱尔兰流行不婚和晚婚。那是不是禁止离婚就是永远不能分开呢?答案是否定的,确切地说是规定时间之内不许离婚。该国实行期限婚姻制,男女双方在缔结婚约时可根据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协商决定婚姻关系的期限,婚姻期限从1年到100年。期限届满,婚姻关系即告终止,但双方当事人可延续婚姻关系。
在生活中,双黄蛋似乎很少见,因此,如果连续打开好几个双黄蛋,一定会令人感到很惊奇。2010年,英国一位家庭主妇从超市买了一盒共6个鸡蛋,你猜发生了什么?这6个鸡蛋竟然都是双黄蛋!要知道平均每1000个鸡蛋里才有一个双黄蛋。这不算什么,2016年6月,一位新西兰主妇竟然连开12个双黄蛋,这种极小概率事件也会发生,真的让人瞠目结舌。同时,也许有人会想,这些双黄蛋是不是人为制造的呢?  双黄蛋的形成  
2017年4月26日上午9时许,我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以下简称航母)的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在拖曳牵引下,002型航母缓缓移出船坞,停靠码头。出坞下水是航母建设的重大节点之一,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航母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002型航母是我国第二艘航母,由我国自行研制,2013年11月19日开工,2017年4月26日下水,2018年5月13日完成首试。经过几年的建造和多
3000年前中国人已使用墨  迄今为止,中国墨发端于何时何地尚无定论。早在商周时期,墨就已经作为一种黑色颜料开始用于书写。近代以来,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一些有关墨的文物陆续被发现,这些直接或间接的考古证据为人们大致勾勒出了墨的起源和发展轨迹。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用朱砂和墨书写文字的痕迹。在甲骨文上书写的文字,红色是朱砂,墨色是碳素单质,这证明朱砂和墨在商代就被用来书写文字了。文献记载与出土
1957年10月5日——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公路新藏公路建成通车  1957年10月5日,新藏公路建成通车,这条公路以新疆叶城为起点,西藏阿里地区的噶大克为终点,全长1179千米。  新藏公路是继川藏公路、青藏公路之后,进入西藏的第三条公路,全程平均高度在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海拔5500米,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公路。新藏公路不仅海拔高,而且是路况最艰险的公路,全线几乎所有路段均为高寒缺氧的无人区,
无线充电技术并不是一项新兴的技术。早在 1890 年,克罗地亚的发明家、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就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把地球作为导体,在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建立起低频共振,利用环绕地球的表面电磁波来远距离传输电力,并且将这一设想付诸于实践。  虽然这项研究最终因经费被撤、危险系数过高等原因终止,但却为人们打开了无线充电技术梦想的大门。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研究人员沿着特斯拉的脚步,对该技术进行了很多探索,也
▲ 中国空间站设想图(图源:CGTN) 1.中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  人类航天最难的技术莫过于载人航天。1961年,苏联和美国率先突破并全面掌握这项技术,之后一直处于垄断地位,直到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飞船才打破这项垄断。时至今日,中、美、俄依然是仅有的三个全面独立掌握各项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对于载人航天技术而言,建立长期在轨、多人驻留的空间站是最终目标。2021年春,中国将向这
2017年7月3日夜晚,国家大科学装置—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东方超环传出捷报: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标志着EAST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运行持续时间达到百秒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突破,表明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在稳态运行物理和工程方面走在国际前列,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和未来
石头算得上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东西,随处可见,很少有人真正去留意它们。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石头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对于这样一个看似极其简单的问题,在地质学史上曾经掀起过“水火不容”的激烈纷争。古希腊的水火之说  在人們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当科学还没有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时,很多人试图从传说中寻找答案。关于岩石的成因,很多学者一开始就是从传说中的大洪水来研究的,如女娲补天、大禹治水、诺亚方舟等,在诸多古代
不久前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度,中国在海外留学的学生有126万人,约占世界国际留学生总数的25%。这意味着每4个国际留学生中,就有1个是中国的海外留学生。《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著。据报告统计,截至2015年,中国留学生数量占美国、加拿大兩国留学生总人数的比例均超过30%。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为代表的汉语影响范围内的国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