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小泉就是明朝出生于甘肃山丹、后来定居于秦州(今天水)的一代理学宗师周蕙。周蕙,字廷芳,自号小泉。关于周蕙的文字记载,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实在是少之又少。清代哲学家黄宗羲编纂的《明儒学案》,大概是最早记述周小泉的文本文献了。《明儒学案》卷七《河东学案》(上)有周小泉的学说著述。《明儒学案》成书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是明代210位学者学术观点和师承关系的综合性学术概览。对周小泉着墨最多的,还是《山丹县志》。《山丹县志》有他的人物略传,近600字。据资料显示,《中国名人志》和《甘肃历史名人》对其也有收录。有关周小泉更详细的文字记录,现在确实已经是很难挖掘了。
周小泉少时家贫,无力求学,十七八岁的时候,便投身为伍。他先后服役的地方是甘肃的临洮、兰州、清水等地。明中叶时期的兰州,已成为西北地区仅次于西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个偶然的机会,先生听到段坚讲述《大学》,遂从师于他,从此与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大家都知道部队里有个叫周蕙的军人很有学问。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镇陕总兵吴谨的耳朵里。吴谨虽是个武官,却非常爱才,便派人去请周蕙,希望他能做自己的私塾先生,教育自己的孩子。照理说,一个下级军官能得到上级首长的器重和青睐,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好事情。但周蕙婉言谢绝了长官的邀请。“我为军人,军务在身。若有战事,召之即往;若为人师,怎能随时应召呢?”这是周蕙没有答应吴谨的谢词,也是《山丹县志》里的一句原文。周蕙退伍后,居住的地方是秦州北乡(今天水麦积区)一个叫小泉的地方,于是,周蕙自号小泉。
此后,周小泉便潜心钻研理学。优越的自然环境,浓烈的文化氛围,心态怡然的静养,良师益友的交流,使得先生在理学方面有了更深的造诣。于是,便有同好和学者前来拜访交流,知名者如陕西渭南学者李锦、薛敬之等。据说薛敬之非常钦佩小泉先生的好学精神和渊博学识,后来自己开馆授业的时候,常常以小泉先生的人品素质、道德学问为榜样教导他人。“周先生躬行孝弟,其学近于伊、洛,吾以为师。吾所以有今日者,多先生之力也。”关学以薛敬之为宗。薛敬之的弟子之一就是关中学派主要人物吕槽。由此可见小泉先生的人品素质和道德学问。
明代成化戊子年(1468年),段坚去了秦州,专程到小泉先生的住处造访,未遇。段坚留诗而去。其二云:
白云封锁万山林,卜筑幽居深更深。养道不干轩冕贵,读书探取圣贤心。何为有大如天地,须信无穷自古今。欲鼓遗音续绝后,关闽濂洛待君寻。(《山丹县志》)段坚-周蕙-薛敬之为师承关系,薛敬之是关学的重要人物。河东之学经由薛敬之传播,成为明代关学中兴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
周小泉在秦州可谓尽人皆知,名满天下。但真正让秦州人民称道的,并不是他博得的声名。
周小泉依照理学学说,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制定了一套与时相符的新的理学礼制和婚丧礼仪。
秦州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文化最厚重的一片土地。小泉先生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二十多年。一个理学大师生活的地方,自然也就成了名流贵族、高官巨贾、乡绅豪杰常来常往的地方。一些乡绅富豪想来攀附捧场,都被他一一拒请不往。一次,巡按杜礼征视察甘肃,来到了秦州,慕名前去拜访周小泉,先生就给杜礼征讲解《太极》《先天》二图。在讲解和交流期间,小泉先生自始至终没有涉及其他话题,而且丝毫没有阿谀奉承的态度。这件事在秦州广为流传。
天水在民国初期编纂过一部《天水三字经》,这是一部介绍天水历史文化的普及读物,内容丰富,易读上口。这部书第二篇“人物”卷,收录了对天水做出巨大贡献的帝王、贤隐、名将、显宦等,小泉先生荣列“贤隐”。“贤隐”收录了三人,分别是东汉的郭整、晋朝的杨柯和明朝的周蕙。由此可见,小泉先生在天水的名望和影响极大。
周小泉少时家贫,无力求学,十七八岁的时候,便投身为伍。他先后服役的地方是甘肃的临洮、兰州、清水等地。明中叶时期的兰州,已成为西北地区仅次于西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个偶然的机会,先生听到段坚讲述《大学》,遂从师于他,从此与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大家都知道部队里有个叫周蕙的军人很有学问。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镇陕总兵吴谨的耳朵里。吴谨虽是个武官,却非常爱才,便派人去请周蕙,希望他能做自己的私塾先生,教育自己的孩子。照理说,一个下级军官能得到上级首长的器重和青睐,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好事情。但周蕙婉言谢绝了长官的邀请。“我为军人,军务在身。若有战事,召之即往;若为人师,怎能随时应召呢?”这是周蕙没有答应吴谨的谢词,也是《山丹县志》里的一句原文。周蕙退伍后,居住的地方是秦州北乡(今天水麦积区)一个叫小泉的地方,于是,周蕙自号小泉。
此后,周小泉便潜心钻研理学。优越的自然环境,浓烈的文化氛围,心态怡然的静养,良师益友的交流,使得先生在理学方面有了更深的造诣。于是,便有同好和学者前来拜访交流,知名者如陕西渭南学者李锦、薛敬之等。据说薛敬之非常钦佩小泉先生的好学精神和渊博学识,后来自己开馆授业的时候,常常以小泉先生的人品素质、道德学问为榜样教导他人。“周先生躬行孝弟,其学近于伊、洛,吾以为师。吾所以有今日者,多先生之力也。”关学以薛敬之为宗。薛敬之的弟子之一就是关中学派主要人物吕槽。由此可见小泉先生的人品素质和道德学问。
明代成化戊子年(1468年),段坚去了秦州,专程到小泉先生的住处造访,未遇。段坚留诗而去。其二云:
白云封锁万山林,卜筑幽居深更深。养道不干轩冕贵,读书探取圣贤心。何为有大如天地,须信无穷自古今。欲鼓遗音续绝后,关闽濂洛待君寻。(《山丹县志》)段坚-周蕙-薛敬之为师承关系,薛敬之是关学的重要人物。河东之学经由薛敬之传播,成为明代关学中兴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
周小泉在秦州可谓尽人皆知,名满天下。但真正让秦州人民称道的,并不是他博得的声名。
周小泉依照理学学说,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制定了一套与时相符的新的理学礼制和婚丧礼仪。
秦州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文化最厚重的一片土地。小泉先生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二十多年。一个理学大师生活的地方,自然也就成了名流贵族、高官巨贾、乡绅豪杰常来常往的地方。一些乡绅富豪想来攀附捧场,都被他一一拒请不往。一次,巡按杜礼征视察甘肃,来到了秦州,慕名前去拜访周小泉,先生就给杜礼征讲解《太极》《先天》二图。在讲解和交流期间,小泉先生自始至终没有涉及其他话题,而且丝毫没有阿谀奉承的态度。这件事在秦州广为流传。
天水在民国初期编纂过一部《天水三字经》,这是一部介绍天水历史文化的普及读物,内容丰富,易读上口。这部书第二篇“人物”卷,收录了对天水做出巨大贡献的帝王、贤隐、名将、显宦等,小泉先生荣列“贤隐”。“贤隐”收录了三人,分别是东汉的郭整、晋朝的杨柯和明朝的周蕙。由此可见,小泉先生在天水的名望和影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