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u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回家真好》片段,让学生欣赏:好想加快步伐/往熟悉的方向回去/有一个家能够回去真好/家人的爱永远不减少/关切的慰问或安慰的拥抱/受伤后是最好的治疗/有一个家能够回去真好/家的温暖是不会熄灭的光芒/让我又重燃了希望……
  师: 歌曲表达了什么感情?你听了有什么话要说?(师生共同引出:家是“快乐的城堡”,是“心灵的港湾”,是“精神的后花园”等)
  师:回家的感觉真好!然而你们知道吗?对有的人来说,回家并不意味着幸福、快乐,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去窥探一位老人回家后的心灵世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86页——(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二、 交流预习情况
  
  1. 理解课题:十五从军征(15岁尚未成年即参加军队,出征)
  2. 指名读文,全班同学思考:你从诗中知道了什么?
  ◆关于本文的出处,教师可辅助解释“乐府”之意,介绍郭茂倩与乐府诗:(出示)乐府原指汉代设置的掌管宫廷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规模较大;后来,人们把魏晋时期至唐朝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宋代有个叫郭茂倩的学者,是位有心人,他搜集汉魏以迄唐、五代的乐府歌辞,总成一书,题作《乐府诗集》。
  ◆对于汉代“十五从军”之现象,教师给予必要的时代背景方面的介绍:一个老兵从军竟长达整整六十五年,并不是作者的有意夸张。在封建时代,士兵服役的年限常常是由封建统治阶级随心所欲决定的。例如《宋书》所载宋亮对宋文帝所说的话即可说明这一情况。(出示)“伏见两府兵士,或年几八十,而犹伏隶;或年始七岁,而已从役。”可见老兵的遭遇不是封建时代的个别现象,而是具有代表性和富有典型意义的。
  3. 你在预习中克服了哪些障碍?
  ① 字音方面例如:冢(zhǒnɡ)、窦(dòu)、舂(chōnɡ)、羹(ɡēnɡ)等;② 难写易错的字词如:冢、窦、舂、羹;③ 说说你知道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4. 你还有什么疑问?教师让学生充分地质疑问难,畅所欲言,然后带着这些疑问进行下一步学习。
  
  三、 解读诗歌
  
  1. 理解诗意
  (1)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① 让学生计算出“十五”到“八十”经历的时间。② 理解:始、阿。(“始”透露出作者对老兵“‘早’出‘晚’归”的深切同情,亦含有对封建统治者的抨击;“阿”是发语词,无实际意思,但可以补足音节,使句子读起来完整顺口)
  (2)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① 理解“累累”。(同“垒垒”,是重重叠叠,一个挨一个的样子)② 引导学生体会“乡里人”答话的婉转、用心的良苦。(“乡里人”对老兵已经破亡无存的“家”用“松柏”之语道出,为的是不致于刺伤老兵的心)
  (3)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① 理解“旅谷”“旅葵”。(“旅”同“稆”。“旅谷”指野生谷物等植物不种自生;“旅葵”,指野生的开大花的葵菜,亦称冬葵)② 从两句诗可以看出什么?(老兵的亲人死去很久了,所谓的“家”早已荒芜凄凉,乡邻的话让老兵失望,哀伤倍增)
  (4)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① 理解“舂”。(舂:把稻谷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去糠皮或捣碎)② 体会“羹饭一时熟”后,老兵却不知道与谁共同享用的悲苦心情。
  (5)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 带着对诗歌的深入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四、 研读课文,探究“留白”
  
  1. “十五”到“八十”之间的时间跨度很大,但文中并未告诉我们任何相关的信息,请你发挥想象进行填充,说说老兵可能是怎样度过这段人生时光的。
  2. 老兵的家里到底有几个亲人?为何都不见了?
  3. 课文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通过描述古代从军65年的老兵回归家乡时悲苦的心情,控诉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教育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国泰民安、和谐稳定的生活)
  
  五、 练一练
  
  在深入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诗歌改写成一篇内容具体,感情浓烈的文章。题目自拟。
  [补充说明]
  ① 在导课环节,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交流事先收集到的有关“回家”或“思念家乡(家人)”的名句佳段。例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这种方式,可操作性强,不仅复习平时“经典诵读”积累的语言,同时也为新课的学习铺垫、加温。
  ② “留白”是文艺创作和欣赏的术语,有的学生可能有所隔膜,我们可以举例子说明,如南宋马致远的《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小舟,舟上一个渔翁在垂钓,没有一丝水,然而我们在欣赏这幅画时却有烟波浩淼水澹澹之感,因为画家通过画面留下的空白,激发人们的遐想,以少总多,以约驭博,从而创造出让人回味无穷的意境。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西滨小学)
其他文献
[编者按]滕衍平,徐州市铜山县三堡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从教以来,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小学语文优秀青年教师、徐州市农村优秀园丁、徐州市青年骨干教师,荣获铜山县名教师、十佳教师的称号。2008年,获全国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    一、 字词导入,营根固本    1. 课文我们都熟读了,在学习课文之前,先看一看这些词语,能不能读好。媒体出示——  读准字音  刁难 择菜 左邻右舍 三伏盛夏
一、 交流资料,有效提取信息    1. 课前同学们查阅了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资料,现在我们用简洁的语言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  2. 学生简介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3. 李时珍要完成这么一部伟大的著作可不容易呀!今天,我们走近李时珍,一起来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自己搜集的资料,目的有二:一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到的鼓励学生搜
一、 复习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通读了课文,对石榴的叶子、花朵和果实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情况。你能准确地认读以下的词语吗?(出示:郁郁葱葱 热闹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清爽无比)你们可以自己先轻声读一读。  2. 老师把这几组词语放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学生根据词语,简要描绘石榴的叶子、花朵与果实)  【点评】在导入环节,借助词语复习引导学生观察石榴的不同部
一、 走近黄果树瀑布,读出印象,读出感受    师: 如果说庐山瀑布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令人惊叹的话,那黄果树瀑布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美好的印象呢?(结合课题板书句式:黄果树瀑布真__________!)  生: 默读课文后回答: 黄果树瀑布真壮观!(美丽、宽、气势非凡、雄伟……)  【点评】 请学生用一个形容词来表达读了课文后,对黄果树瀑布的整体印象,这其实是一个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
恰到好处的阅读提问,是开启阅读门径,拓展阅读空间,引领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一把钥匙;反之,则会误导,把阅读引入狭道窄巷,或置于云雾山中。对于《成语故事》中《滥竽充数》的阅读教学,我曾听过三位老师的不同提问,三种提问引发出三种不同的教学效果。下面是三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读书思考:南郭先生为什么要混进乐队?又为什么要逃走呢?想象他逃走后的心理活动并为他设计出路。  生:南郭先生混进
一、 充分感知语言,呈于象,会于心    首先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质疑:厄运指什么?是谁遭到了厄运?他有着怎样的信念?让学生带着这些悬念进入初读。学生读后,再次围绕课题讨论,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  师:同学们,厄运打不垮谁的信念?  生:厄运打不垮谈迁的信念。  师:厄运打不垮谈迁怎样的信念?  生:厄运打不垮谈迁写史书的信念。  生:厄运打不垮谈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的信念。  师:“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