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实操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其活动范围日益增大,与社会的接触也渐渐密切起来,爸爸妈妈越来越不能像婴儿期那样周到、全面地限制和保护孩子的安全了。面对社会和环境中的种种安全隐患,最佳的应对就是孩子本身具备安全意识和防御能力,能够自主判断和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危险因素。
  
  户 外 篇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情景扫描:今年年初,三绑匪在广州以让人带路为名绑走小学生王某,向其家长勒索10万元,而王某有吃有喝有电脑游戏玩,竟浑然不知自己被绑。检察官在公诉时表示,当前校园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学校和家长应经常进行安全教育,教孩子们学会观察,不要轻易接触陌生人,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南方都市报》
  车站、超市、商店、游乐场等公共场所人流又多又杂,家长一定要看紧孩子,若不得已需要暂时离开,应叮嘱孩子警惕陌生人的搭讪,不予应答或说:“我妈妈马上就回来。”无论如何不能跟陌生人走,必要时大喊救命或朝保安亭奔跑。
  ◎红灯停,绿灯行
  情景扫描:“路上没车,妈妈我们赶快冲过马路吧!”“不行,闯红灯是十分危险的行为,我们要等到绿灯亮了才能从人行横道过马路。”
  家长平时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则,时刻提醒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宁让一分不抢一秒。同时要教会孩子熟悉各种交通指示牌和公共交通秩序,比如不能攀爬地铁闸门、小心跌落轨道、行车时不能将头手伸出窗外等等。
  ◎走失或迷路后冷静求助
  情景扫描:妈妈在边讲故事边给小明传授安全知识:“如果你和妈妈走失了,以下哪个选择正确?1、陌生人说带你找妈妈;2、哇哇大哭到处乱找妈妈;3、找警察叔叔求助?”小明:“我会选3!”“对,小明真聪明!”妈妈赞赏道。
  当孩子有了一定沟通和记忆能力后,家长就应把家里电话住址、父母姓名等告诉孩子,一旦走失,这些信息能够方便孩子求助。此外还要叮嘱孩子迷路后要冷静,避免被坏人利用,可以原地等候父母来找或求助警察,甚至可以借用电话打给父母。
  户外安全锦囊:1、有困难找警察。2、遵守公共秩序。3、远离猫狗毒虫等小动物。4、不要鲁莽,避免招惹是非。5、躲避暴雨、雷电、台风等自然灾害。
  
  家 庭 篇
  ◎认识危险源,防止烧伤、烫伤
  情景扫描:珊珊正踮着脚尖准备把桌上的热水壶挪下来给自己倒水喝,妈妈见状连忙拿起水壶,给珊珊倒了一杯热水,一边让她感受杯子上蒸腾而出的水蒸气,一边说:“凡是冒着热气的东西都会烫伤宝宝,以后一定要小心,知道吗?”
  类似的方式还可以教会孩子认识割伤、夹伤、烧伤等危险信号,完全禁止孩子接触危险源并不能让他具备真正的安全意识,家长应该让孩子在安全的范围内感受到高温、火种、利器等等的危害,才能提醒孩子远离危险源,避免擅自使用导致意外伤害。
  ◎判断安全性,小心高处跌落
  情景扫描:浩浩和小伙伴在家里玩打仗游戏,厮杀正欢时,俩人竟爬到阳台围栏上追逐,楼下就是几十米落差的水泥地,可把妈妈吓坏了,连忙把两个孩子哄下来。浩浩还满不在乎地说:“反正有防盗网,怕啥!”
  孩子都喜欢登高爬低,好动与好奇常常使他在玩耍中忘了危险。因此家长要教孩子认识和辨别危险的地方和动作,如不要从窗台上俯身下望,不要从高处跳下、不要逆爬滑梯或头朝下滑梯等等,用事例和实践帮助孩子判断自己的行动能力和行为安全。
  ◎正确使用利器和电器
  情景扫描:妈妈用过剪刀后一时忘了收好,玲玲看到了,饶有兴趣地拿起剪刀观察研究,妈妈看到后吓坏了,大声喝止:“不许碰!”玲玲猛然受惊,手上一松,剪刀应声落下,戳伤了玲玲的脚。
  现代家庭中利器、电器必不可少,完全禁止孩子探索和使用是不现实的,所以家长必须提前让孩子接触并了解各种家用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用电安全,比如正确开关电暖气、插插座、关煤气等等。此外家里的利器要收纳好,视孩子的年龄大小和实际情况逐步教会其使用,最好先用模拟玩具示范操作。
  家庭安全锦囊:1、不要把玩细小易碎的物品;2、没有把握的操作请大人帮忙;3、父母不允许的事情不要冒险做;4、好奇和好强要在安全的范围内实现。
其他文献
从弧线到圆圈  在多尼亚画画过程里,我发觉他的小手变得特别灵活,在使用筷子、剪刀等小工具上尤为突显;再者是对数字书写的领悟,很快就掌握了0~9的正确写法。  从一两岁开始,多尼亚会有意识地在纸上画点点道道,由于手与肘的关节反复运动,促进了手的灵活度。随着年龄增长,手的活动范围增大,能够以肘为轴心左右往返运动,他开始能将点点道道画成一道弧线。到两三岁的时候,肩和肘也开始能够做流畅的协调运动了,笨拙的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由一点一滴的细节构成的,但细节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细节决定成败,教育专家认为,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孩子教育培养的整个过程。孩子的良好品质与习惯,不仅来自日常生活中每个细节的酝酿,也充分反映了父母对孩子生活细节的关注与介入程度。成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是主导,孩子是主体,主导者一定要有注重细节的观念,教育孩子,理当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
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个子越来越高,可他们爱的能力却越来越让我们担忧。几年前的虐猫事件曾经触怒众颜,前段时间网上又出现了更让人发指的虐兔视频,那些长相可人的青春女子面带微笑,却残忍地将一只只无辜的小生命扼杀。自私,冷漠,强烈的自我意识膨胀,像一条条有毒的藤,缠绕着孩子原本纯洁的心灵。  所以,在关注着孩子的智力体格健康发展的同时,我决定要关注另一个越来越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爱的教育。     爱
所谓拼学,就是由一批热心人士发起或家长们自发联合起来,将各方的有效资源进行最大化整合利用,自主参与管理和指引,亲力亲为地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学有玩、劳逸结合、轻松自由的“类集体”环境,让孩子自由地学与玩。究竟这种资源共享的教养智慧是如何创造性地被开发并发展起来的?其背后又反映出怎样的时代需求和家长心声?且让我们听听来自各方的解读声音——  “拼学”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探索:从教育模式的发展历史来看,“
和宝宝在雨天的路上走,我心烦溅到米色裤子上的泥巴点,担心阳台上没收的床单和可能进一步加大的雨势,催促着他,步履匆匆。  他举着小伞紧跟着我,忽然,在背后惊喜地喊:“妈妈,你刚才把一只苍蝇踩在了脚底下。你好厉害!”  我一怔。只有孩子,才能细腻地看到这种景象吧,也只有孩子,才会对这种景象产生惊叹和兴味吧。  雨中的苍蝇翅膀濡湿,狼狈低飞到地面,被我一抬足踩到纯属巧合,孩子从中却看出妈妈的“厉害”。 
孩子吃零食,宜疏不宜堵。否则,孩子会因为得不到而更加渴望。我们不妨结合一些小规矩、小计划、小游戏,让小零食成为孩子童年的美好记忆。我对犇犇吃零食的原则大概是这样的:  不带头吃也不去储备  不想让孩子吃的东西就别让他接触,垃圾食品不要主动买回来,更不要带头吃。犇犇在家提出吃零食,首推水果,其次是酸奶,再就是面包、糖果等,至于其他色素含量高或者是油炸的“垃圾食品”,在家里是肯定找不到的。渐渐地,犇犇
美国幼儿园很注意培养孩子关注和参与慈善的意识,让他们学会做一个善良的,有爱心的人。自从女儿上幼儿园之后,时不时从幼儿园捎来倡议募捐的传单,才发觉倡导慈善捐助是很多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的自发行动,捐不捐都随意,既不强制,也不攀比,更不以捐的多少衡量爱心的大小,因为爱心是无价的。但不管是捐钱还是捐物,只要数额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家长一般都会参加的,还乐意让孩子也参与其中,从中明白:关爱,助人,分享都是爱
故事一:  “我也是弟弟啊!”  多多家里来了个小客人——两岁多的乐乐。多多对乐乐很友好,将自己的玩具、图书等都拿出来分享。可没过一会儿,两个小朋友就开始你争我夺,结果多多将乐乐推了个四脚朝天。乐乐大哭。  “多多,你干什么?玩得好好的,干嘛欺负弟弟?”妈妈应声跑来。  “谁欺负他了,他抢我的玩具啊!”  “他是弟弟呀,你就不能让让他?”  “我也是‘弟弟’呀,我为什么要让他?”  这句话让妈妈大
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成人之后,梦想往往被认为是不成熟的表现,而在童年时代,梦想则常常被看作胡思乱想。但是,在经历了50多年的人生体验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对于儿童来说,梦想可能就是理想和太阳,是决定其命运的力量,甚至会成为最神奇的成长发动机。  今天的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总想把孩子推进成才流水线:名牌幼儿园→名牌小学→名牌中学→名牌大学→出国读名牌博士……怎么能容忍孩子痴痴梦
最近总有人让我开幼儿园或亲子班,一方面反映了大家对我的盲目信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小恶魔家长们的急切需求。既然有需求就表明有市场,于是乌托邦低龄幼儿园畅想计划,这就开始粉墨登场——  混龄天堂就是玩儿  假如我开个幼儿园,首先准入年龄就放低,从妈妈产假结束就收,收到可以上公立园为止,就是为没有条件做全职妈妈的家长,提供一个比让阿姨单独看靠谱,比让老人单独看有趣,比让你自己看省事,同时孩子也喜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