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里,绝大多数小朋友都将迎来“大丰收”新年礼物、除夕压岁钱、拜年“有礼”……孩子们有了一些可以自己支配的钱。那么,家长该怎样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学会管理钱财,培养理财能力,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我们邀请几位家长讲述自己的教育体会,希望能给读者朋友一些启发。
幼儿理财教育的困惑和希望
赵女士(中学教师儿子6岁):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幼儿理财教育无疑是个陌生的领域和崭新的课题,可是,作为新一代的家长应当知道并了解孩子金钱意识的发展水平,及时引导,及时调控,培养孩子科学的理财观念和较强的理财能力,这对孩子将来跻身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理财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不知道在日常生活里、从对金钱的接触与感受中教会孩子正确对待金钱、运用金钱,学习自尊、自立,导致今天许多家庭在消费上常常让子女牵着鼻子走。更糟的是,许多孩子早早就染上了追求高消费、好攀比、求虚荣的不良习气。可以说,幼儿理财教育不仅是一种生存教育,而且是一种素质教育,也是现代幼儿教育的当务之急。
吴先生(社科研究者女儿3岁):重视亲情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亲情能为下一代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能使家庭和睦、社会稳定,但亲情表达不当,反而会影响和妨碍孩子成长。比如,有些家庭富裕的年轻父母,常以给零花钱和买高档衣物、玩具等表达亲情,表示对孩子的“爱”。于是,孩子往往得寸进尺,要求越来越高:广告上有的要买,别人有的也要买,总要比别人高一等,以此来炫耀自己。另有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够宽裕,但为了满足孩子的高消费,为了不使别人“瞧不起”,父母节衣缩食,满足孩子的需求,导致有些孩子根本不体贴父母。
不难想象,如果这些孩子从小就能接受正确的理财教育,也许就不会如此了。在美国,母女上餐馆各买各的单,成年子女向父母借钱立契约、打借条的事很平常。中国突出的是“亲情”,美国突出的是“经济”: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是为孩子好,不过,孰长孰短,见仁见智。
由于我们疏忽了理财教育,很多孩子到了青年,甚至成年之后,还缺乏正确的理财观;不知道怎样买东西才是合理消费:吃了亏也不知该怎么办:毫无支配与管理金钱的能力;不是寅吃卯粮,就是成为“铁公鸡”。一个孩子如果缺乏较好的理财能力,恐怕再完善的理财计划也无法让他积累财富。不仅如此,还会影响其将来的事业与人格发展,甚至会走上歧途。
李女士(幼儿园教师女儿5岁):我认为,理财能力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从小培养理财能力,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增强责任心和节约意识,促进良好习惯和品德的养成,而且还会促进幼儿一生的发展,增强其适应社会与发展自我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需之举,也是幸福人生计划的良好的开端。
从幼儿思维发展特点来看,3岁以后,幼儿基本具备了简单的守恒、推理能力,这为理财教育提供了智力基础。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来看,4~5岁的孩子具备初步的调节、计划能力,而且乐于尝试理财活动,有简单的理财打算,并在实施过程中随时调节自己的行为。有研究表明,幼儿能够初步体会到父母赚钱养家的辛苦,从而引发自身情绪反应,初步形成节约的意识。这说明幼儿完全有能力接受理财教育。对此,我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有着深刻的体会。
王先生(社区干部儿子4岁):应当加大对幼儿理财教育的宣传,使之走进每个社区、每所幼儿园和每个家庭。就家庭理财教育而言,需要家长引导幼儿制订科学理财计划,着力培养自主理财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必进行过多地说教,而应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具体生活情境实施教育。此外,家长还可以选择模拟生活场景的亲子游戏,比如买玩具、坐车旅游、花钱购物等,真正做到让幼儿理财教育回归生活、亲身体验。
幼儿理财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宣女士(共青团干部女儿7岁):泰戈尔有句名言:“鸟翼系上了黄金,这鸟便永远不再在天上翱翔。”孩子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若主宰国家未来的是贪图享受、奢靡腐化的一代人,那这个国家的未来将不堪设想,更不要说提升国力,发展经济了。作为父母,我们理应教育孩子养成简朴的美德。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简朴的作风比较难培养、难保持,这就要看父母的耐心和持久性了。
如何培养孩子的简朴作风呢?我建议父母自身要勤俭节约,起到榜样作用,平时应鼓励孩子简朴地生活,给孩子一些简单的玩具,要常给孩子讲一些勤俭持家的故事和道理。
黄先生(记者儿子5岁):现在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零花钱该不该给。对此,我曾经作过随机采访。有的说该给,因为从小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可使其将来很好地适应社会,有的说不该给,理由是金钱会污染孩子纯洁的心灵,使他们过早沾上“铜臭”,容易导致对金钱的贪婪及生活上的奢侈。
其实,关键不在于给或是不给,而在于孩子能否管理好零花钱。家长给零花钱时一定要进行教育让孩子知道钱来之不易。可讲讲自己的工作情形,让孩子知道家长工作辛苦、挣钱不易,同时让其懂得只有劳动才有收获。给零花钱要有合理的付给方法,限制数额地给,不要有求必应: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实际用途和支配能力,定时定量给:指导孩子正确使用零花钱,例如帮孩子制订一个使用零花钱的小计划等。
姜先生(电视节目主持人儿子5岁):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朋友和老师,它可把抽象的、复杂的概念转化成幼儿能理解的情节。因此,在故事中让幼儿去认识金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如《十一个爸爸》、《神笔马良》、《金银岛》、《小神探捉贼记》等都是大家熟悉的故事。我在讲述这些故事时,总要告诉孩子金钱虽然宝贵,但必须取之有道,用之有节,不应该过分沉迷于金钱。
鲁女士(企业高管女儿6岁):储蓄是少儿理财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长可和孩子一起决定为什么而存钱,存多少钱。存钱的目的可以是多项的,比如为买礼物而存钱,为某个特定的节日而存钱,也可引导孩子为贫困的人们而存钱。存钱的数目不要定得过大。孩子如果了解把钱存起来,是为了以后买他们真正想要或需要的东西,他们就喜欢存钱,并在存钱的过程中学会编列预算、记账等理财技能。
有些家长会有意识地带着孩子一起去银行,这种做法很好。当孩子五六岁时,你就可以试着让孩子有个“银行初体验”,用孩子自己的名字开户。在这过程中,将步骤、细节以及一系列的专用名词,如开户、密码、利息等进行解释,让孩子对银行和存款有初步的了解,这对他将来理财有很大的帮助。
幼儿理财教育的困惑和希望
赵女士(中学教师儿子6岁):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幼儿理财教育无疑是个陌生的领域和崭新的课题,可是,作为新一代的家长应当知道并了解孩子金钱意识的发展水平,及时引导,及时调控,培养孩子科学的理财观念和较强的理财能力,这对孩子将来跻身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理财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不知道在日常生活里、从对金钱的接触与感受中教会孩子正确对待金钱、运用金钱,学习自尊、自立,导致今天许多家庭在消费上常常让子女牵着鼻子走。更糟的是,许多孩子早早就染上了追求高消费、好攀比、求虚荣的不良习气。可以说,幼儿理财教育不仅是一种生存教育,而且是一种素质教育,也是现代幼儿教育的当务之急。
吴先生(社科研究者女儿3岁):重视亲情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亲情能为下一代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能使家庭和睦、社会稳定,但亲情表达不当,反而会影响和妨碍孩子成长。比如,有些家庭富裕的年轻父母,常以给零花钱和买高档衣物、玩具等表达亲情,表示对孩子的“爱”。于是,孩子往往得寸进尺,要求越来越高:广告上有的要买,别人有的也要买,总要比别人高一等,以此来炫耀自己。另有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够宽裕,但为了满足孩子的高消费,为了不使别人“瞧不起”,父母节衣缩食,满足孩子的需求,导致有些孩子根本不体贴父母。
不难想象,如果这些孩子从小就能接受正确的理财教育,也许就不会如此了。在美国,母女上餐馆各买各的单,成年子女向父母借钱立契约、打借条的事很平常。中国突出的是“亲情”,美国突出的是“经济”: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是为孩子好,不过,孰长孰短,见仁见智。
由于我们疏忽了理财教育,很多孩子到了青年,甚至成年之后,还缺乏正确的理财观;不知道怎样买东西才是合理消费:吃了亏也不知该怎么办:毫无支配与管理金钱的能力;不是寅吃卯粮,就是成为“铁公鸡”。一个孩子如果缺乏较好的理财能力,恐怕再完善的理财计划也无法让他积累财富。不仅如此,还会影响其将来的事业与人格发展,甚至会走上歧途。
李女士(幼儿园教师女儿5岁):我认为,理财能力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从小培养理财能力,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增强责任心和节约意识,促进良好习惯和品德的养成,而且还会促进幼儿一生的发展,增强其适应社会与发展自我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需之举,也是幸福人生计划的良好的开端。
从幼儿思维发展特点来看,3岁以后,幼儿基本具备了简单的守恒、推理能力,这为理财教育提供了智力基础。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来看,4~5岁的孩子具备初步的调节、计划能力,而且乐于尝试理财活动,有简单的理财打算,并在实施过程中随时调节自己的行为。有研究表明,幼儿能够初步体会到父母赚钱养家的辛苦,从而引发自身情绪反应,初步形成节约的意识。这说明幼儿完全有能力接受理财教育。对此,我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有着深刻的体会。
王先生(社区干部儿子4岁):应当加大对幼儿理财教育的宣传,使之走进每个社区、每所幼儿园和每个家庭。就家庭理财教育而言,需要家长引导幼儿制订科学理财计划,着力培养自主理财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必进行过多地说教,而应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具体生活情境实施教育。此外,家长还可以选择模拟生活场景的亲子游戏,比如买玩具、坐车旅游、花钱购物等,真正做到让幼儿理财教育回归生活、亲身体验。
幼儿理财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宣女士(共青团干部女儿7岁):泰戈尔有句名言:“鸟翼系上了黄金,这鸟便永远不再在天上翱翔。”孩子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若主宰国家未来的是贪图享受、奢靡腐化的一代人,那这个国家的未来将不堪设想,更不要说提升国力,发展经济了。作为父母,我们理应教育孩子养成简朴的美德。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简朴的作风比较难培养、难保持,这就要看父母的耐心和持久性了。
如何培养孩子的简朴作风呢?我建议父母自身要勤俭节约,起到榜样作用,平时应鼓励孩子简朴地生活,给孩子一些简单的玩具,要常给孩子讲一些勤俭持家的故事和道理。
黄先生(记者儿子5岁):现在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零花钱该不该给。对此,我曾经作过随机采访。有的说该给,因为从小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可使其将来很好地适应社会,有的说不该给,理由是金钱会污染孩子纯洁的心灵,使他们过早沾上“铜臭”,容易导致对金钱的贪婪及生活上的奢侈。
其实,关键不在于给或是不给,而在于孩子能否管理好零花钱。家长给零花钱时一定要进行教育让孩子知道钱来之不易。可讲讲自己的工作情形,让孩子知道家长工作辛苦、挣钱不易,同时让其懂得只有劳动才有收获。给零花钱要有合理的付给方法,限制数额地给,不要有求必应: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实际用途和支配能力,定时定量给:指导孩子正确使用零花钱,例如帮孩子制订一个使用零花钱的小计划等。
姜先生(电视节目主持人儿子5岁):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朋友和老师,它可把抽象的、复杂的概念转化成幼儿能理解的情节。因此,在故事中让幼儿去认识金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如《十一个爸爸》、《神笔马良》、《金银岛》、《小神探捉贼记》等都是大家熟悉的故事。我在讲述这些故事时,总要告诉孩子金钱虽然宝贵,但必须取之有道,用之有节,不应该过分沉迷于金钱。
鲁女士(企业高管女儿6岁):储蓄是少儿理财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长可和孩子一起决定为什么而存钱,存多少钱。存钱的目的可以是多项的,比如为买礼物而存钱,为某个特定的节日而存钱,也可引导孩子为贫困的人们而存钱。存钱的数目不要定得过大。孩子如果了解把钱存起来,是为了以后买他们真正想要或需要的东西,他们就喜欢存钱,并在存钱的过程中学会编列预算、记账等理财技能。
有些家长会有意识地带着孩子一起去银行,这种做法很好。当孩子五六岁时,你就可以试着让孩子有个“银行初体验”,用孩子自己的名字开户。在这过程中,将步骤、细节以及一系列的专用名词,如开户、密码、利息等进行解释,让孩子对银行和存款有初步的了解,这对他将来理财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