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浇灌 用心照料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政策。让有一定学习能力的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享受与正常同龄人平等的义务教育。同时,政策上也提出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的学习成绩不计入班级平均成绩,免除了学校和老师的后顾之忧。然而,特殊儿童虽然享有平等的教育,是否就真正融入了这样平等的学习氛围,并真正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呢?笔者所教班级就有这样一位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谈谈如何正确对待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
  关键词: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问题;重视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56-02
  作为一名老师,教育学生是我们的本职工作。然而,当一名特殊儿童出现在你的课堂中,说实话,许多老师都无奈地表示不知道怎么教,更不知道该教他们什么。在过去的两年里,在我的课堂上,就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儿童——他,智力落后,有语言障碍,一般只能发出两个音节。课间活动精力比较旺盛,但一到上课,就萎靡不振,好像整天睡不醒似的,一坐下来就想睡。在平时的课堂上,只要他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我会借助简单问题让他回答,与他交流,并及时给予肯定。或是通过游戏、画画让他读简单的字词,但不一会儿的时间,他就将知识忘光光了。一次次的教学无果,我失望,我无奈,我挫败,渐渐的,有了放弃的念头。但我提醒自己,应该正视特殊儿童的教育,我开始反思……以下是我在教育特殊儿童时出现的一些问题。
  1.是否公平对待特殊儿童。当班里出现这样一位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时,我们老师就在他的脸上贴上了标签——“特殊儿童”。从本质上我们就将他与其他孩子分了类。渐渐地,班级里的同学,学校的师生们,就对他“特殊照顾”了。上课不用听、作业不用写、地不用扫、校徽不用戴、两操不用做等一些他能做的和不能做的统统免之。因此,当我们与他们沟通时,常常出现了这样的回答,“我不会”、“我不用”、“我不要”等等。让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2.是否重视教育特殊儿童。回顾自己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的教学方式来看,显然,教学结果是无效的。归根结底,是我的不重视造成的。我对特殊儿童的学习任务无目标、无要求,没有制定适合他的教学计划,没有采取恰当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没有追踪他的学习成效。我只是在一节40分钟的语文课上,挤了几分钟给他,让自己觉得没有忽视他,而我更多的时间是教育其他孩子,让他们“吃饱”、“嚼烂”,忽略了小义的“吃不饱”、“嚼不烂”,最终导致小义在学习上“一无所获”。
  3.是否关爱关注特殊儿童。“关爱特殊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站在教育事业的前线,我们意识到了,我们也做了许多事,只是我们做的不够。特殊儿童的特殊,还在于他们的家庭。这些特殊儿童的家长们,也是十分自卑的,不喜欢与他人讲述自己孩子的缺憾,也不希望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的孩子及他们的家庭。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影子。当孩子无法从其父母身上得到重视,感受到爱。而老师与同学是除了其父母之外,与他接触最多的人群。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与帮助,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那么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这些特殊儿童在随班就读时又该做哪些改变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每一个,不管是正常或是特殊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虽然很大程度上带给我们老师一定的教学压力与难度。如何让特殊儿童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在校园生活中获得快乐,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教育难题,也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教育难题。
  一、一视同仁,从接纳开始
  (一)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
  教师要尊重特殊儿童,并对特殊儿童给予特别的关注。特殊儿童对于我们老师付出的辛勤劳动可能无动于衷,对于我们给予的关心爱护可能毫无感动,但他们比正常的孩子更需要爱。我们要抱着无私、不求回报的态度去爱孩子,成为特殊儿童的精神支柱。
  (二)同学要理解这样的同伴
  班主任、科任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做好全班同学的思想工作,帮助普通儿童接纳特殊儿童。教育他们要主动与特殊儿童交往。孩子都有照顾弱小的心理,我们可以简单介绍特殊儿童的情况,让大家认识到特殊儿童的不幸,让他们以照顾弟弟、妹妹的方式与其沟通,交往。
  二、因势利导,从激趣开始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玩是所有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游戏活动来组织学生学习,并化解在学习中难以理解的知识,这样才能让特殊儿童或是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在较为清爽的环境中学得快乐,记得扎实。
  2.直观教学,激发特殊儿童的学习积极性。特殊儿童空间认知能力差,感知事物往往以直观形象为主,其实大多数低段儿童也是如此,采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能较容易将抽象的文字通过声音、图像等方式展现出来,把难以理解的知识用直接的方式展现在他们面前。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降低难度,激发学习斗志。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是一种特殊教育,在和其他孩子接受同等教育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对他的教学要求不能与正常儿童一样,否则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们要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特殊学生的教学质量要依照特教教学目标进行评估,可以从口头、书面、操作等方面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要扩大,尽可能地接近合格线。
  三、无私奉献,从关爱开始。
  1.家校联系,关注成长。对于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学会自理,学会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特殊儿童的家庭特殊,但作为老师,应尽可能的要让家长明白,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指导和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与补充。
  2.赞扬鼓励,关爱心灵。特殊儿童入学后,由于学习能力差,经常遭受学习失败的打击,容易造成消极的想法,表现出厌学、畏惧等心理问题。然而,他们更多地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赞扬、鼓励与肯定。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特殊儿童的闪光点,哪怕是读对了一个字,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甚至是做好姿势,听课认真,都可以成为表扬的对象,及时在班里表扬,获得大家的认同,体验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特殊儿童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爱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的心灵,使断翅的雏鹰也能在天空翱翔。特殊儿童犹如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他们需要阳光,更需要雨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捧着一颗真挚的心,播撒一份特殊的爱,让沃土中的根儿茁壮,枝条更繁,叶儿更绿,花儿更美,果儿更甜![1]
  参考文献:
  [1]范玉明.播撒特殊的爱——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体会点滴[J].吉林教育(综合版),2007,(11).
其他文献
摘要:翻译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由于英语与汉语文化背景的不同,在英语转译为汉语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多信息流失的情况。信息的流失不仅遗失了源语言(source language)语义的传递,破坏了特有的意境,同时也削弱了源语言的文学性,因此在目标语中(target language)对文化信息进行补偿(compensation)就十分重要。本文以《消失的地平线》
摘要: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以其操纵、改写源语的特点,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比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家族》及其译本,透析了译者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使用的女性主义翻译,凭借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再建了更鲜明的人物形象,并凸显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以文本翻译为媒介,让西方世界听见中国女人的声音。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人物形象;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
摘要: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在职业院校人才质量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建成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本文从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功用,建设模式的原则、类型、方式方法、优缺点,以及各种建设模式的选择作了充分的论述。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031-06  一、引言  教育部在《关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大学物理》课程各个教学环节中,如何使学生在系统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创新;物理教学;科学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88-02  21世纪大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在培养民族创
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课堂气氛的渲染,学生主动性的调动,课堂效率的提高,主要靠教师良好的教学设计和严密的教学组织。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除了有深厚的汉语言文学理论功底以外,更重要的还要能将基于文学的修养通过自身的言谈表达出来,感染学生,在这个意义上说,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就是音乐会奏响的第一支乐曲,观众被触动、被震撼,被陶醉,进而想聆听更美
摘要:隐喻具有独特的人文文化魅力,儿童隐喻性陈述是个人儿童观的表达。本文对当下儿童隐喻性陈述进行收集整理,将其分为两个维度——时间之维与实物之维进行列举和分析,指出了当下不同的儿童隐喻性陈述存在的根源是站在成人的视角看待儿童。  关键词:隐喻;儿童观;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148-03  一、引言  “隐喻”一词的西文词源来自
摘要:阅读古典名著对于认识古代社会,提升文学修养,提高语文能力都有积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受其华丽的语言、鲜明人物个性的塑造、精彩的细节,探究充满想象空间的结局。让学生真正触摸经典、感受经典的脉动,在阅读经典中,真正地“享受”经典所具有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语言;人物个性;细节;结局;享受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09
摘要:如今的孩子有很多家人宠着,孩子很容易形成不良个性,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该如何教育?其实只要我们教育者细心观察、细心发现孩子的特点,找到切入口,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对他们的行为及时反馈强化,就能有利于幼儿是非能力的提高、自信心的培养,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呵护;需要;反馈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256-02  孔子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使得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培养不再仅仅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也逐渐融入本科教育教学。本文对独立学院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探索性地提出了计算机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转型发展;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4-0161-03  一、加强新华学院计算机类学生实践能力
摘要:美术欣赏课在中职教学实践过程中,受教材限制,教学内容往往脱离学生生活实践经验,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中职美术欣赏课应贴近学生生活及如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美术欣赏;中职;生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58-02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美术欣赏课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