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这些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从凭票购买紧张商品,到物质丰盈;从低矮的平房住进宽敞的楼房……
改革开放这些年,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
改革开放这些年,你在变,我在变,他在变,那些发生在无数普通人身上的小故事,写就了一个国家发展前行的大景观。
20世纪70年代末,国人穿的衣服几乎是统一的三种颜色:灰色、蓝色和黑色,因当时的经济条件太差,一般只会用灰色的土布和兰色的卡其布做衣服,买布还需要布票。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服饰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大家埋藏了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在服饰上得以释放。
我印象最深的是,改革开放后,全家的穿衣打扮开始从买布自己裁剪缝纫逐步发展到逛商店购置成衣。我记得当时还曾经利用出差机会到北京王府井,上海的淮海路和南京路为家人购买较为时尚的皮鞋和服装。
后来,穿衣更是突破了单一的颜色,品种讲究多样化,款式趋向时髦化,制作强调精彩化,布料达到高档化,就连中老年人也穿上了花格衬衣和牛仔裤。
进入20世纪80年代,女孩子的连衣裙流行色调鲜艳的大花,款式越来越丰富,男孩子也不落后,除了头发抹蜡油,还开始烫发、留小胡子,大格子花衬衫要翻一个大大的白领口,下身穿的是兜腚提臀、裤腿大大得像敞开的大喇叭花一样的喇叭裤,走起路来一阵风。
那时年轻人最时髦的打扮就是大花格衬衫配大喇叭裤,三接头皮鞋配飞机头发型,蛤蟆镜配进口双喇叭立体声双卡收录机。一路上收录机的音量会开到最大,满大街都是港台音乐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美酒加咖啡”“夜来香”……
如今,用“布票”的年代早已成為历史。人们不仅突破了经济和计划的限制,添置衣服也渐渐随心所欲。服装的颜色绚丽多彩,式样千变万化,种类繁多,正装、晚装、休闲装、运动装、家居服等等,应有尽有,以致于现在很多人都在为换季清理衣柜而烦恼。过去是“一衣多季”,现在是“一季多衣”,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城镇居民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吃“皇粮”的购粮本,上面写明家庭成员人数、姓名,当然吃粮都是定量供应,市民28斤,学生30斤,而且粗细粮有比例,细粮很少,以粗粮为主。《购粮本》 的功能除了买粮,还是每月到粮店领粮票的凭证。
那年月的 《购粮本》 和 《城镇户口本》 一样重要,是城镇市民的标志。市民如若到另一个城市工作或生活,在迁移户口的同时,还要迁移一种特殊关系叫“粮食关系”。没有“粮食关系”等同没有饭吃。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每月凭本购粮的日子是最幸福的一天,那天,也是粮店最热闹的时候,一家大小推着四轮小孩代步车,带上两三个瓶子,七八个大小不同的袋子,别提有多高兴了。
每月供应的细粮很少,粗粮比例多,花样也多,有玉米面、高粱面、小米、黄豆、绿豆和江米等,冬天还供应红薯、山药干、粉条之类。
一本 《购粮本》 跟了我们十几年,直到90年代初,粮食放开供应,粮票装进历史的口袋,长达几十年的“票证经济”最终落下帷幕,成为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吃粮记忆。
1979年,改革开放后的首个除夕夜,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第一次出现了消失20年的交谊舞场面,这无疑敲开了交谊舞被封冻的冰面。
1979年在广州东方宾馆出现了国内第一座音乐茶座,随后从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开始,舞厅迅速风靡大江南北。
当时各大公园、各个舞厅均可见到跳交谊舞的人群。伴随着邓丽君的歌曲,用卡式磁带机播放的流行音乐,祖国大江南北掀起了蹦嚓嚓、蹦嚓嚓的交谊舞热潮。每逢周六、周日、节假日,单位大礼堂小广场总要举办交谊舞会,“舞会”也成了年轻人中那时最时髦和最有吸引力的词。
不过,交谊舞讲究男女配合,身体接触比较多。而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思想普遍保守,即便是再大胆开放的年轻人,和并不熟识的异性搭档跳交谊舞时,动作也会比较僵硬。
20世纪90年代初,舞厅正式进入到最为繁荣的发展阶段,大量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的青年走进舞厅,当然也有因为跳交谊舞两口子打架后闹意见的,也有青年男女跳交谊舞搞对象的,这都属正常。
20世纪90年代末,交谊舞早已不是青年男女用来交友、展示青春释放活力的时髦玩意,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喜欢上这种能够舒缓身心愉悦性情的活动,于是“交谊舞”开始演变成一种全民健身式的运动项目。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老少爷们悄不叽儿地流行起喝扎啤。尤其到了夏季伏天,餐桌上不摆两扎生啤,好像缺点什么似的。
因此休班在家或者家中来客,人们都会拎着保温壶,或提着塑料桶,去附近副食店排队打扎啤。于是,一到夏季,家家盛热水的暖瓶就临时成了盛扎啤的家伙什儿,胡同里出现了男女老少拎着各式暖瓶的壮观场面。大小副食店门前拎着暖瓶排队打扎啤,成为那个年代夏天一景。
那时,啤酒分生啤和熟啤,生啤较熟啤价格实惠 (五六毛钱左右一升),颜色透明,刚刚酿造出厂,口感新鲜,并且含有活性酵母菌,有更丰富的氨基酸和可溶蛋白,营养更全面。
打来扎啤再配上几碟小凉菜,白糖西红柿,凉拌土豆丝,凉皮儿黄瓜和油炸虾皮儿……邀朋唤友,岂不乐乎?
在扎啤供应紧张的年代,排长队是小事,大大小小的饭馆琢磨用各种花招,限制人们一次性购买扎啤的数量,以保证更多的人可以买到扎啤,缓解供求矛盾。其中一招就是“喝扎啤,得搭菜”,即买一扎生啤,必须配香肠、花生米,否则不卖。
不过,就是搭菜也拦不住人们喝扎啤的热情,大家宁肯买了凉菜吃不了扔掉,也离不开生啤,也要喝个痛快。说到底,还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比过去更加懂得享受生活,也开始有条件享受生活了。 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啤酒生产进入快车道,啤酒酿造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啤酒的品种、口味、规格越来越多样化。拎着暖瓶排队打扎啤、买啤酒搭凉菜的情景早已翻篇,今天,啤酒已经成了寻常之物,再也不需要排队去买了。
改革开放这些年,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
改革开放这些年,你在变,我在变,他在变,那些发生在无数普通人身上的小故事,写就了一个国家发展前行的大景观。
蛤蟆镜、喇叭裤、双卡录音机里摇摆青春
20世纪70年代末,国人穿的衣服几乎是统一的三种颜色:灰色、蓝色和黑色,因当时的经济条件太差,一般只会用灰色的土布和兰色的卡其布做衣服,买布还需要布票。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服饰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大家埋藏了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在服饰上得以释放。
我印象最深的是,改革开放后,全家的穿衣打扮开始从买布自己裁剪缝纫逐步发展到逛商店购置成衣。我记得当时还曾经利用出差机会到北京王府井,上海的淮海路和南京路为家人购买较为时尚的皮鞋和服装。
后来,穿衣更是突破了单一的颜色,品种讲究多样化,款式趋向时髦化,制作强调精彩化,布料达到高档化,就连中老年人也穿上了花格衬衣和牛仔裤。
进入20世纪80年代,女孩子的连衣裙流行色调鲜艳的大花,款式越来越丰富,男孩子也不落后,除了头发抹蜡油,还开始烫发、留小胡子,大格子花衬衫要翻一个大大的白领口,下身穿的是兜腚提臀、裤腿大大得像敞开的大喇叭花一样的喇叭裤,走起路来一阵风。
那时年轻人最时髦的打扮就是大花格衬衫配大喇叭裤,三接头皮鞋配飞机头发型,蛤蟆镜配进口双喇叭立体声双卡收录机。一路上收录机的音量会开到最大,满大街都是港台音乐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美酒加咖啡”“夜来香”……
如今,用“布票”的年代早已成為历史。人们不仅突破了经济和计划的限制,添置衣服也渐渐随心所欲。服装的颜色绚丽多彩,式样千变万化,种类繁多,正装、晚装、休闲装、运动装、家居服等等,应有尽有,以致于现在很多人都在为换季清理衣柜而烦恼。过去是“一衣多季”,现在是“一季多衣”,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购粮本》 的记忆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城镇居民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吃“皇粮”的购粮本,上面写明家庭成员人数、姓名,当然吃粮都是定量供应,市民28斤,学生30斤,而且粗细粮有比例,细粮很少,以粗粮为主。《购粮本》 的功能除了买粮,还是每月到粮店领粮票的凭证。
那年月的 《购粮本》 和 《城镇户口本》 一样重要,是城镇市民的标志。市民如若到另一个城市工作或生活,在迁移户口的同时,还要迁移一种特殊关系叫“粮食关系”。没有“粮食关系”等同没有饭吃。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每月凭本购粮的日子是最幸福的一天,那天,也是粮店最热闹的时候,一家大小推着四轮小孩代步车,带上两三个瓶子,七八个大小不同的袋子,别提有多高兴了。
每月供应的细粮很少,粗粮比例多,花样也多,有玉米面、高粱面、小米、黄豆、绿豆和江米等,冬天还供应红薯、山药干、粉条之类。
一本 《购粮本》 跟了我们十几年,直到90年代初,粮食放开供应,粮票装进历史的口袋,长达几十年的“票证经济”最终落下帷幕,成为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吃粮记忆。
交谊舞跳起来
1979年,改革开放后的首个除夕夜,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第一次出现了消失20年的交谊舞场面,这无疑敲开了交谊舞被封冻的冰面。
1979年在广州东方宾馆出现了国内第一座音乐茶座,随后从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开始,舞厅迅速风靡大江南北。
当时各大公园、各个舞厅均可见到跳交谊舞的人群。伴随着邓丽君的歌曲,用卡式磁带机播放的流行音乐,祖国大江南北掀起了蹦嚓嚓、蹦嚓嚓的交谊舞热潮。每逢周六、周日、节假日,单位大礼堂小广场总要举办交谊舞会,“舞会”也成了年轻人中那时最时髦和最有吸引力的词。
不过,交谊舞讲究男女配合,身体接触比较多。而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思想普遍保守,即便是再大胆开放的年轻人,和并不熟识的异性搭档跳交谊舞时,动作也会比较僵硬。
20世纪90年代初,舞厅正式进入到最为繁荣的发展阶段,大量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的青年走进舞厅,当然也有因为跳交谊舞两口子打架后闹意见的,也有青年男女跳交谊舞搞对象的,这都属正常。
20世纪90年代末,交谊舞早已不是青年男女用来交友、展示青春释放活力的时髦玩意,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喜欢上这种能够舒缓身心愉悦性情的活动,于是“交谊舞”开始演变成一种全民健身式的运动项目。
排队打扎啤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老少爷们悄不叽儿地流行起喝扎啤。尤其到了夏季伏天,餐桌上不摆两扎生啤,好像缺点什么似的。
因此休班在家或者家中来客,人们都会拎着保温壶,或提着塑料桶,去附近副食店排队打扎啤。于是,一到夏季,家家盛热水的暖瓶就临时成了盛扎啤的家伙什儿,胡同里出现了男女老少拎着各式暖瓶的壮观场面。大小副食店门前拎着暖瓶排队打扎啤,成为那个年代夏天一景。
那时,啤酒分生啤和熟啤,生啤较熟啤价格实惠 (五六毛钱左右一升),颜色透明,刚刚酿造出厂,口感新鲜,并且含有活性酵母菌,有更丰富的氨基酸和可溶蛋白,营养更全面。
打来扎啤再配上几碟小凉菜,白糖西红柿,凉拌土豆丝,凉皮儿黄瓜和油炸虾皮儿……邀朋唤友,岂不乐乎?
在扎啤供应紧张的年代,排长队是小事,大大小小的饭馆琢磨用各种花招,限制人们一次性购买扎啤的数量,以保证更多的人可以买到扎啤,缓解供求矛盾。其中一招就是“喝扎啤,得搭菜”,即买一扎生啤,必须配香肠、花生米,否则不卖。
不过,就是搭菜也拦不住人们喝扎啤的热情,大家宁肯买了凉菜吃不了扔掉,也离不开生啤,也要喝个痛快。说到底,还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比过去更加懂得享受生活,也开始有条件享受生活了。 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啤酒生产进入快车道,啤酒酿造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啤酒的品种、口味、规格越来越多样化。拎着暖瓶排队打扎啤、买啤酒搭凉菜的情景早已翻篇,今天,啤酒已经成了寻常之物,再也不需要排队去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