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的范畴不可胜数,从20世纪40 年代开始,叶圣陶在继承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首次提出“读整本书”观点,80年代顾黄初呼吁学术界关注叶圣陶的“读整本书”思想,一直到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部分的要求,再到如今温儒敏先生就语文统编教材中整本书阅读问题的意见等,语文阅读教学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汲安庆强调最接地气,最富个性化创造的语文阅读教学,“体性”“类性”“篇性”是必须正视的三个重要范畴。他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给人以教学实踐指导,这对于教师解读文本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确认语文的“体性”,解读《乡土中国》的言语形式
有学者认为:“阅读教学的终极意义是由解读走向解写,再走向言语、精神的创造。”见于当前语文课堂出现了一种“泛语文化”的倾向,许多语文教师尤其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导向,把精力聚焦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讨上,忽视了语文的“本体”所独有的技能与方法——言语形式的学习与运用。因此,汲安庆在《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正视的三大范畴》中谈到,所谓“体性”,在本质上就是通过文本的言语形式达到对其内在意蕴的把握。这就指导我们阅读文本必须关注文本的体性,要明确它的语言建构,明确它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何要这样写,只有经历了由形式到内容最终再返回形式的过程,把握文章的“体式”,才会区别于其他学科。
《乡土中国》是由费孝通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的学术著作。全书由三部分组成:重刊序言、14篇论文以及后记。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结构等各方面,是学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被列为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的整本书阅读教材。学习这本著作,从汲安庆阅读教学实效理论出发,我们必须了解著作的基本内容和章节结构,这篇著作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写得如何?它是作者从传统农村入手,研究中国基层生活,通过自己的田野调查和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了解,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了充分地思考和分析后,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通过阅读这本书,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这种方法让我们初步了解到《乡土中国》的整体思路,为运用言语形式达到其内在意蕴做了铺垫。
书中所写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体性”上,我们要把握的言语形式,他用最简单、最清晰的语言阐述中国社会的内核。比如第一章“乡土本色”,开篇就给我们点明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原因及特点,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切入,“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接下来从三个部分阐释“乡土本色”,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到这个社会是以什么为生再到社会性质,让我们知道乡下人的“土气”所占据的文化地位和中国乡土社会发展农业基础的特点,赞扬了乡土社会的“本色”——土气。又如第二章“文字下乡”中关于“愚”的解释:“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碎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用人们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方便了读者理解。但是它并不是完全采用让人们所容易理解的语言,比如第一章对“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的言语表达;再如书中关于“权力”四个概念的理解;第十章“无为”将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同意权利”;第十一章“长老统治”和第十三章“名实的分离”分别解释什么是“教化权力”以及什么是“时势权力”等,语言表达比较抽象,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这时就要多读几遍,调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积极思考,通过对言语表现形式知识的掌握和感悟,更好的走向言语存在,把握内在意蕴。如通过学习第一章关于“土”的言语表达,让学生认识到“土”在我们古老文化里所占据的地位,上升到意蕴层次后,再回归到文本中关于农业的探讨。第二章学习“愚”,让学生明白“愚”并不是智力不及人,而是知识不及人,引入文字下乡运动,激发他们的学习效能,通过这个效能回到文本关于文字部分的探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文本解读或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形式到内容再返回形式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区分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的体性与其他学科的差别。
二、重视文本的“类性”,掌握《乡土中国》的阅读方法
汲安庆说:“守住语文体性,仅是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稳境’。要想达致‘醇境’,还必须把握文本的类性。”“类性”就是文本的文类特征,是不同言语作品形式所形成的“体裁”。诗歌重在品味语言;散文重在“抒情”;小说重在把握人物、情节、环境;戏剧重在分析人物矛盾冲突。阅读文本时不要本末倒置,忽视文章的“类”型。但是文章体裁的依据作用并非都是绝对的,钱钟书说过:“文学有各种文体。大致有体,死守则自缚。贾谊的论文像赋,辛弃疾的词似论。真正的大家总是在文体形式上有突破创新。”而学术著作大多追求的是在相关领域或者某一专题上的探索与创造,强调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重在理论发现或解决实际问题。
《乡土中国》作为一部研究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论著,总的要求是读通、读懂,理解基本内容,并力求触类旁通,掌握学术著作的一般读法。教学生阅读,首先要有阅读的“预期”,这是一部学术著作,这种文体类别要求我们发现或解决实际问题,除了关注作者运用的材料、提出的概念,以及作出的理论阐释,还要看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什么创造,这种创造经历过怎样的探索,具有怎样的价值。如作者在序言中提到:“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社会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礼俗社会”“差序格局”“无讼”“无为政治”都是作者从大量的田野调查材料中提炼出来的,用以归纳某种现象。如第四章“差序格局”,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社会格局。作者在解释这个抽象概念时,运用比喻等方法,将“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作了比较。第六章和第七章“家族”“男女有别”。“家族在乡土社会里是一个事业性群体,凡是做事业的群体,纪律是必须维持的,纪律排斥了私情”。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为重要的表示。家族到家庭再到家庭中的男女关系,由此引出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乡土社会男女隔阂的原因。又如第八章“礼治秩序”,费孝通认为:“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的。这章主要说明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者从“人治”和“礼治”两者的不同概念入手,提出两者的区别在哪里。这些抽象概念逻辑紧密,具有很高的科学性、系统性,作者提出这些概念都是为了回答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这对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来说提供了思考价值,指引人们前行。 三、重视文本的“篇性”,感悟《乡土中国》的言语表现个性
汲安庆认为,篇性是指文本中体现的作者独特的言语表现个性和智慧,是作者个人独特的标识。他让这种独特的言语表达上升为作者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學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这种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影像。正如孙绍振先生说:“文本解读不应着眼于一望而知的表层的意象群落,而应着力于中层的情志脉络以及更为深层的形式规范。”强调阅读文本时,应该将文本融入到精神生命中去,让学生从言语中开启阅读智慧,增强他们的言语兴趣和热情,发现更加优秀的自我。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费孝通就着眼于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致力于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实地调查研究,这使他的学术道路从一开始就具有异常鲜明的本土性和现实性。他从中国社会结构本身出发诠释乡土社会的特性,深入基层社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以一种文化自觉让我们认识国家和人民。《乡土中国》全书分为14篇,以基层“村落”为中心,向外分出三条线,第一条线分析了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以个人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以家族为单位的事业群体——男女有别(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第二条线从维护社会的关系原理(礼治秩序)出发,分别阐释“无讼”——对传统规则的服膺,“无为”——横暴与同意的实施,“长老”——尊崇教化原则。第三条线从无需文字的熟悉社会——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分析社会本质的变化,表现为血缘向地缘转变、教化权力意志的“诠释”、欲望向理性的需要转变。这三条线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最终直指“乡土社会”这个概念。他揭示了中国乡土社会特有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经营模式,并以此为基础,之后提出了影响甚广的“江村经济”模式,指出了中国乡村社会的伦理结构。他的导师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江村”使“我们犹如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整个中国的缩影”。这些都源自于他在“后记”中提到的那时正注意中国乡村经济的起始。而后他另起灶炉,暂时撇开经济问题,专从社会结构本身出发来做实地的社区研究和社会结构的分析。大量的实地调查衍生出了《乡土中国》中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如“差序格局”“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为政治”等,奠定了中国社会学研究本土性和现实性的基调。
在论述文本的篇性特征时,汲安庆强调:“要通过其他文本或其他作者言语表现的独特智慧进行互照互证,或通过还原比较,进行不同运思、修辞等方面的比照,将作者自我言语表现力的高下、巧拙揭示出来,实现潜在创作主体与显在创作主体的互证才行。”如《乡土中国》第六章关于乡土社会中“家族”这个基本社群的解释,他认为这个社群普遍被称为“大家庭”,其实是“小家族”,而在《江村经济》中把它称作“扩大了的家庭”,言语表达的不一,显示了作者独特的智慧体系。而且在《生育制度》中作者认为抚育孩子的目的就在于结束抚育,它是以生育社群为基础,这个观念在《乡土中国》中提到过,家庭是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这种通过其他文本表达的作者思想,从侧面揭示了作者言语水平的高低,是作者个人独特的标识,指导我们如何更好地阅读文本。
如何用阅读理论去指导阅读实践,让阅读变得更加高效,这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借鉴汲安庆提出的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范畴,解读高中语文教材《乡土中国》,能让我们从理论上改进以往的阅读教学观念,这也是语文教师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需要关注的地方。
[作者通联: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一、确认语文的“体性”,解读《乡土中国》的言语形式
有学者认为:“阅读教学的终极意义是由解读走向解写,再走向言语、精神的创造。”见于当前语文课堂出现了一种“泛语文化”的倾向,许多语文教师尤其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导向,把精力聚焦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讨上,忽视了语文的“本体”所独有的技能与方法——言语形式的学习与运用。因此,汲安庆在《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正视的三大范畴》中谈到,所谓“体性”,在本质上就是通过文本的言语形式达到对其内在意蕴的把握。这就指导我们阅读文本必须关注文本的体性,要明确它的语言建构,明确它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何要这样写,只有经历了由形式到内容最终再返回形式的过程,把握文章的“体式”,才会区别于其他学科。
《乡土中国》是由费孝通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的学术著作。全书由三部分组成:重刊序言、14篇论文以及后记。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结构等各方面,是学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被列为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的整本书阅读教材。学习这本著作,从汲安庆阅读教学实效理论出发,我们必须了解著作的基本内容和章节结构,这篇著作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写得如何?它是作者从传统农村入手,研究中国基层生活,通过自己的田野调查和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了解,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了充分地思考和分析后,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通过阅读这本书,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这种方法让我们初步了解到《乡土中国》的整体思路,为运用言语形式达到其内在意蕴做了铺垫。
书中所写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体性”上,我们要把握的言语形式,他用最简单、最清晰的语言阐述中国社会的内核。比如第一章“乡土本色”,开篇就给我们点明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原因及特点,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切入,“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接下来从三个部分阐释“乡土本色”,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到这个社会是以什么为生再到社会性质,让我们知道乡下人的“土气”所占据的文化地位和中国乡土社会发展农业基础的特点,赞扬了乡土社会的“本色”——土气。又如第二章“文字下乡”中关于“愚”的解释:“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碎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用人们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方便了读者理解。但是它并不是完全采用让人们所容易理解的语言,比如第一章对“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的言语表达;再如书中关于“权力”四个概念的理解;第十章“无为”将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同意权利”;第十一章“长老统治”和第十三章“名实的分离”分别解释什么是“教化权力”以及什么是“时势权力”等,语言表达比较抽象,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这时就要多读几遍,调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积极思考,通过对言语表现形式知识的掌握和感悟,更好的走向言语存在,把握内在意蕴。如通过学习第一章关于“土”的言语表达,让学生认识到“土”在我们古老文化里所占据的地位,上升到意蕴层次后,再回归到文本中关于农业的探讨。第二章学习“愚”,让学生明白“愚”并不是智力不及人,而是知识不及人,引入文字下乡运动,激发他们的学习效能,通过这个效能回到文本关于文字部分的探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文本解读或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形式到内容再返回形式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区分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的体性与其他学科的差别。
二、重视文本的“类性”,掌握《乡土中国》的阅读方法
汲安庆说:“守住语文体性,仅是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稳境’。要想达致‘醇境’,还必须把握文本的类性。”“类性”就是文本的文类特征,是不同言语作品形式所形成的“体裁”。诗歌重在品味语言;散文重在“抒情”;小说重在把握人物、情节、环境;戏剧重在分析人物矛盾冲突。阅读文本时不要本末倒置,忽视文章的“类”型。但是文章体裁的依据作用并非都是绝对的,钱钟书说过:“文学有各种文体。大致有体,死守则自缚。贾谊的论文像赋,辛弃疾的词似论。真正的大家总是在文体形式上有突破创新。”而学术著作大多追求的是在相关领域或者某一专题上的探索与创造,强调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重在理论发现或解决实际问题。
《乡土中国》作为一部研究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论著,总的要求是读通、读懂,理解基本内容,并力求触类旁通,掌握学术著作的一般读法。教学生阅读,首先要有阅读的“预期”,这是一部学术著作,这种文体类别要求我们发现或解决实际问题,除了关注作者运用的材料、提出的概念,以及作出的理论阐释,还要看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什么创造,这种创造经历过怎样的探索,具有怎样的价值。如作者在序言中提到:“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社会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礼俗社会”“差序格局”“无讼”“无为政治”都是作者从大量的田野调查材料中提炼出来的,用以归纳某种现象。如第四章“差序格局”,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社会格局。作者在解释这个抽象概念时,运用比喻等方法,将“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作了比较。第六章和第七章“家族”“男女有别”。“家族在乡土社会里是一个事业性群体,凡是做事业的群体,纪律是必须维持的,纪律排斥了私情”。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为重要的表示。家族到家庭再到家庭中的男女关系,由此引出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乡土社会男女隔阂的原因。又如第八章“礼治秩序”,费孝通认为:“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的。这章主要说明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者从“人治”和“礼治”两者的不同概念入手,提出两者的区别在哪里。这些抽象概念逻辑紧密,具有很高的科学性、系统性,作者提出这些概念都是为了回答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这对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来说提供了思考价值,指引人们前行。 三、重视文本的“篇性”,感悟《乡土中国》的言语表现个性
汲安庆认为,篇性是指文本中体现的作者独特的言语表现个性和智慧,是作者个人独特的标识。他让这种独特的言语表达上升为作者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學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这种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影像。正如孙绍振先生说:“文本解读不应着眼于一望而知的表层的意象群落,而应着力于中层的情志脉络以及更为深层的形式规范。”强调阅读文本时,应该将文本融入到精神生命中去,让学生从言语中开启阅读智慧,增强他们的言语兴趣和热情,发现更加优秀的自我。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费孝通就着眼于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致力于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实地调查研究,这使他的学术道路从一开始就具有异常鲜明的本土性和现实性。他从中国社会结构本身出发诠释乡土社会的特性,深入基层社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以一种文化自觉让我们认识国家和人民。《乡土中国》全书分为14篇,以基层“村落”为中心,向外分出三条线,第一条线分析了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以个人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以家族为单位的事业群体——男女有别(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第二条线从维护社会的关系原理(礼治秩序)出发,分别阐释“无讼”——对传统规则的服膺,“无为”——横暴与同意的实施,“长老”——尊崇教化原则。第三条线从无需文字的熟悉社会——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分析社会本质的变化,表现为血缘向地缘转变、教化权力意志的“诠释”、欲望向理性的需要转变。这三条线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最终直指“乡土社会”这个概念。他揭示了中国乡土社会特有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经营模式,并以此为基础,之后提出了影响甚广的“江村经济”模式,指出了中国乡村社会的伦理结构。他的导师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江村”使“我们犹如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整个中国的缩影”。这些都源自于他在“后记”中提到的那时正注意中国乡村经济的起始。而后他另起灶炉,暂时撇开经济问题,专从社会结构本身出发来做实地的社区研究和社会结构的分析。大量的实地调查衍生出了《乡土中国》中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如“差序格局”“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为政治”等,奠定了中国社会学研究本土性和现实性的基调。
在论述文本的篇性特征时,汲安庆强调:“要通过其他文本或其他作者言语表现的独特智慧进行互照互证,或通过还原比较,进行不同运思、修辞等方面的比照,将作者自我言语表现力的高下、巧拙揭示出来,实现潜在创作主体与显在创作主体的互证才行。”如《乡土中国》第六章关于乡土社会中“家族”这个基本社群的解释,他认为这个社群普遍被称为“大家庭”,其实是“小家族”,而在《江村经济》中把它称作“扩大了的家庭”,言语表达的不一,显示了作者独特的智慧体系。而且在《生育制度》中作者认为抚育孩子的目的就在于结束抚育,它是以生育社群为基础,这个观念在《乡土中国》中提到过,家庭是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这种通过其他文本表达的作者思想,从侧面揭示了作者言语水平的高低,是作者个人独特的标识,指导我们如何更好地阅读文本。
如何用阅读理论去指导阅读实践,让阅读变得更加高效,这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借鉴汲安庆提出的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范畴,解读高中语文教材《乡土中国》,能让我们从理论上改进以往的阅读教学观念,这也是语文教师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需要关注的地方。
[作者通联: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