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黑人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丹芙为例,分析了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黑人女性主体性的缺失和建构问题,探讨了莫里森对该问题的看法:黑人妇女只有充分认识自身价值,寻求经济和精神上的独立,并且团结黑人社区尤其是黑人妇女,才能获得救赎,建立自己的主体性。
关键词: 小说《宠儿》 丹芙 黑人女性主体性 建构
托妮·莫里森是世界文学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对当代文学尤其是黑人女性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托妮·莫里森一直关注着美国黑人女性的主体性存在状态。她的小说《宠儿》通过讲述一桩杀婴案,力图展示在白种主流文化侵蚀和传统男权制压制下黑人妇女主体性的缺失,描摹她们觉醒后探索和重塑主体性的努力。莫里森从其黑人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呼吁广大非洲裔美国妇女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植根于黑人传统民族文化来重构主体性意识,并号召黑人女性乐观地面对生活,在反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斗争中团结起来,为自己的权利奋战建构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黑人女性主体。
一、黑人女性主体性的缺失
在奴隶制下,黑人妇女被视为白人统治者的私人财产和生育机器,她们被剥夺了选择配偶的权利和做母亲、女儿的权利,丧失了命名权和受教育权。长期的性别主义、种族主义及阶级压迫使黑人女性处于社会的边缘,被迫在夹缝中艰难地求生存,成长成被压抑和扭曲的自我,遭遇了严重的身份危机,逐渐丧失了自我意识。正如莫里森在书中所述:“任何一个白人,只要他脑子里突然闪过的一个什么念头,就会夺走你的整个自我。不仅是要奴役、杀戮或者残害你,还要玷污你。玷污得如此彻底,让你都不可能再喜欢你自己。玷污得如此彻底,能让你忘了自己是谁,而且再也不能回想起来。”
《宠儿》的背景是1873年的美国重建时期。1863年林肯总统的《解放黑奴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非裔美国黑人在法律意义上结束了被奴役的身份,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奴隶制话语却顽强地生存于后奴隶制时代。白人对黑人长期的野蛮的文化掠夺,使黑人完全丧失了话语权,淡化了黑人民族的价值观,削弱了黑人的民族意识。性别歧视和种族制度对黑人女性造成的身体的伤害和心理的扭曲,使她们难以从惨痛的过去中解放出来,无法获得心灵上的真正的自由。面对苦难的过去和残酷的现实,黑人女性所期待的是获得人身自由后心灵世界的完整和独立。在这个争取自由的曲折而漫长的历程中,黑人女性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与痛苦。莫里森在小说《宠儿》中突破传统文学经典中黑人女性的刻板模式,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揭示了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下黑人妇女的复杂精神世界,积极建构了黑人女性的主体意识。
二、丹芙的主体性的建构
丹芙是一个聪明、害羞、善于内省并且敏感的女孩,她是小说中最充满希望的角色。作为塞丝仅存的孩子,丹芙象征着未来。正是从丹芙的身上我们看见了非裔美国人边缘化的社会身份的瓦解。
虽然只有十八岁,但丹芙的行为却没有实际年龄那么成熟。事实上,她的内心很脆弱,对蓝石路124号外面的世界很恐惧。丹芙的痛苦是她的孤独感。悲剧之后,塞丝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中,没有人和丹芙讲话。塞丝尽可能不提及过去,她认为这样就可以使丹芙不再受到伤害,然而这使丹芙无法和塞丝交流,无法进入塞丝的内心世界,被迫把自己视为这个家庭的外来者。年幼的她无法理解塞丝的杀婴之举,母亲杀婴的暴力行为经常在她脑中萦绕。母亲的暴力行为使她自我封闭,把自己束缚在姐姐被杀的房子里,双耳失聪,与外界隔绝。黑人社区没有帮助塞丝,也没有孩子和丹芙玩。丹芙认为其他人一定都蔑视她,她害怕外界社会,和黑人社区失去了联系。与其他黑人同胞,尤其是与黑人女性同胞的分离,使丹芙深感孤独。在丹芙身边,没有先辈讲述他们的文化、他们的根和他们的经历,没有人能够倾听她的需要,也没有人告诉她怎样在黑人社区中生活,怎样在白人社会中求得生存。因此,童年时生长在恐惧和孤独中的丹芙,其精神世界沉陷于严重的文化断层和身份危机之中,这时的丹芙在家庭和社区中都无法找到自我,其主体性自然不能健康发展。
丹芙认为她的存在需要别人的注视来认可。宠儿的出现使丹芙得以从宠儿的注视中确立自己的主体性。宠儿的注视满足了她被认可、被注意的欲望。对于丹芙来说,“那真可爱。不是被盯视,也不是仅仅被看见,而是被另一个人兴致勃勃不加评点的眼睛拉进视野”。她不再是处在被人忽略的角落里。在宠儿的注视中,丹芙找到了自己的主体性,她发现自己已“别无他求”。当她和宠儿来到冷藏室里,宠儿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时,丹芙绝望地大哭起来,她感觉自己也在消融,认为自己也要随之消失了。在此过程中,丹芙失去了情感的寄托,失去了自我。
正是宠儿对塞丝的控制导致丹芙最终走出124号的大门去寻求帮助。随着宠儿对母亲的索取变得贪得无厌、永不满足时,眼看塞丝就要被宠儿侵蚀掉,丹芙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她由原先的保护宠儿变为保护塞丝免受宠儿的吞噬。然而,丹芙意识到单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走出困境的,保护母亲的唯一出路就是鼓起勇气,走出院子,向社区寻求帮助。对于丹芙而言,下定决心走出124号的大门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塞丝曾告诉丹芙:外面的世界很险恶,曾发生了很多不幸的事情,并且当丹芙再次接近外界时,那些不幸依然会发生。与外界隔绝了多年,丹芙很难适应社会,但她从祖母的鼓励中找到了走出124的力量:贝比·萨克斯曾鼓励她的孙女走出124号。丹芙的这次冒险是成功的,曾经一度因为嫉妒而冷漠的社区的黑人们打破了他们固有的傲慢,积极地伸出援助之手。人们把肉和鸡蛋放在她们门前的树桩上,帮助塞丝和丹芙度过了生活的难关。她们赶走了宠儿,使塞丝摆脱了与宠儿的斗争和心灵的重压。迈出124号后,丹芙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认为很庞大的东西却是那么的渺小,才逐渐对世界有了真正的了解。
丹芙意识到不仅是塞丝,而且她自己的命运都取决于能否找到一份工作,她开始感到自我的存在,有了自我概念。丹芙很快找到了两份工作:在鲍德温家上夜班,在一家衬衫工厂上白班。在黑人社区的帮助下,丹芙上了一些课程为成为一名大学生做准备。最终,丹芙有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前途,她成了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丹芙真正融入了社区,她意识到“她需要有个自我,需要去期待、去保存”。当保罗·D说:“嗯,如果你要我的看法……”时,丹芙果断地拒绝了:“我不要,我有我自己的。”丹芙话语中的自信标志着她的成熟,也体现了她主体意识的建立。丹芙逐渐走上了经济上的独立和精神上的自由。她不再需要在母亲和宠儿的注视中来寻找自我,也否认了对男性的依附。她建构的是全方位的主体性,即在性别、家庭、种族和社会等方面都平等、自由和独立的主体。
在黑人社区尤其是黑人妇女的帮助下,丹芙从一个腼腆、害羞的女孩转变为一个成熟的女性,发展了独立的主体意识。作为新一代黑人女性的代表,在她身上可以看到黑人女性的希望和民族的希望。作为非裔美国人的新一代,她将冲破障碍,重塑自我,迎接光明的未来。
在《宠儿》中,莫里森号召黑人女性要自尊、自重、自爱,认识到黑人自身的价值,意识到“自己才是最宝贵的”。黑人社区帮助塞丝驱除了代表白人社会对黑人的残害与奴役的“宠儿”,使塞丝获得了新生,也使丹芙走进了社会,找到了工作,拯救了母亲。黑人主体性的建构离不开黑人社区,没有黑人社区的帮助和引导,黑人妇女就不可能争取到合法权利,建立自身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M].晓征,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托尼·莫里森.宠儿[M].潘岳,雷格,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
[3]王家湘.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4]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2.
[6]周春.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 小说《宠儿》 丹芙 黑人女性主体性 建构
托妮·莫里森是世界文学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对当代文学尤其是黑人女性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托妮·莫里森一直关注着美国黑人女性的主体性存在状态。她的小说《宠儿》通过讲述一桩杀婴案,力图展示在白种主流文化侵蚀和传统男权制压制下黑人妇女主体性的缺失,描摹她们觉醒后探索和重塑主体性的努力。莫里森从其黑人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呼吁广大非洲裔美国妇女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植根于黑人传统民族文化来重构主体性意识,并号召黑人女性乐观地面对生活,在反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斗争中团结起来,为自己的权利奋战建构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黑人女性主体。
一、黑人女性主体性的缺失
在奴隶制下,黑人妇女被视为白人统治者的私人财产和生育机器,她们被剥夺了选择配偶的权利和做母亲、女儿的权利,丧失了命名权和受教育权。长期的性别主义、种族主义及阶级压迫使黑人女性处于社会的边缘,被迫在夹缝中艰难地求生存,成长成被压抑和扭曲的自我,遭遇了严重的身份危机,逐渐丧失了自我意识。正如莫里森在书中所述:“任何一个白人,只要他脑子里突然闪过的一个什么念头,就会夺走你的整个自我。不仅是要奴役、杀戮或者残害你,还要玷污你。玷污得如此彻底,让你都不可能再喜欢你自己。玷污得如此彻底,能让你忘了自己是谁,而且再也不能回想起来。”
《宠儿》的背景是1873年的美国重建时期。1863年林肯总统的《解放黑奴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非裔美国黑人在法律意义上结束了被奴役的身份,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奴隶制话语却顽强地生存于后奴隶制时代。白人对黑人长期的野蛮的文化掠夺,使黑人完全丧失了话语权,淡化了黑人民族的价值观,削弱了黑人的民族意识。性别歧视和种族制度对黑人女性造成的身体的伤害和心理的扭曲,使她们难以从惨痛的过去中解放出来,无法获得心灵上的真正的自由。面对苦难的过去和残酷的现实,黑人女性所期待的是获得人身自由后心灵世界的完整和独立。在这个争取自由的曲折而漫长的历程中,黑人女性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与痛苦。莫里森在小说《宠儿》中突破传统文学经典中黑人女性的刻板模式,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揭示了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下黑人妇女的复杂精神世界,积极建构了黑人女性的主体意识。
二、丹芙的主体性的建构
丹芙是一个聪明、害羞、善于内省并且敏感的女孩,她是小说中最充满希望的角色。作为塞丝仅存的孩子,丹芙象征着未来。正是从丹芙的身上我们看见了非裔美国人边缘化的社会身份的瓦解。
虽然只有十八岁,但丹芙的行为却没有实际年龄那么成熟。事实上,她的内心很脆弱,对蓝石路124号外面的世界很恐惧。丹芙的痛苦是她的孤独感。悲剧之后,塞丝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中,没有人和丹芙讲话。塞丝尽可能不提及过去,她认为这样就可以使丹芙不再受到伤害,然而这使丹芙无法和塞丝交流,无法进入塞丝的内心世界,被迫把自己视为这个家庭的外来者。年幼的她无法理解塞丝的杀婴之举,母亲杀婴的暴力行为经常在她脑中萦绕。母亲的暴力行为使她自我封闭,把自己束缚在姐姐被杀的房子里,双耳失聪,与外界隔绝。黑人社区没有帮助塞丝,也没有孩子和丹芙玩。丹芙认为其他人一定都蔑视她,她害怕外界社会,和黑人社区失去了联系。与其他黑人同胞,尤其是与黑人女性同胞的分离,使丹芙深感孤独。在丹芙身边,没有先辈讲述他们的文化、他们的根和他们的经历,没有人能够倾听她的需要,也没有人告诉她怎样在黑人社区中生活,怎样在白人社会中求得生存。因此,童年时生长在恐惧和孤独中的丹芙,其精神世界沉陷于严重的文化断层和身份危机之中,这时的丹芙在家庭和社区中都无法找到自我,其主体性自然不能健康发展。
丹芙认为她的存在需要别人的注视来认可。宠儿的出现使丹芙得以从宠儿的注视中确立自己的主体性。宠儿的注视满足了她被认可、被注意的欲望。对于丹芙来说,“那真可爱。不是被盯视,也不是仅仅被看见,而是被另一个人兴致勃勃不加评点的眼睛拉进视野”。她不再是处在被人忽略的角落里。在宠儿的注视中,丹芙找到了自己的主体性,她发现自己已“别无他求”。当她和宠儿来到冷藏室里,宠儿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时,丹芙绝望地大哭起来,她感觉自己也在消融,认为自己也要随之消失了。在此过程中,丹芙失去了情感的寄托,失去了自我。
正是宠儿对塞丝的控制导致丹芙最终走出124号的大门去寻求帮助。随着宠儿对母亲的索取变得贪得无厌、永不满足时,眼看塞丝就要被宠儿侵蚀掉,丹芙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她由原先的保护宠儿变为保护塞丝免受宠儿的吞噬。然而,丹芙意识到单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走出困境的,保护母亲的唯一出路就是鼓起勇气,走出院子,向社区寻求帮助。对于丹芙而言,下定决心走出124号的大门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塞丝曾告诉丹芙:外面的世界很险恶,曾发生了很多不幸的事情,并且当丹芙再次接近外界时,那些不幸依然会发生。与外界隔绝了多年,丹芙很难适应社会,但她从祖母的鼓励中找到了走出124的力量:贝比·萨克斯曾鼓励她的孙女走出124号。丹芙的这次冒险是成功的,曾经一度因为嫉妒而冷漠的社区的黑人们打破了他们固有的傲慢,积极地伸出援助之手。人们把肉和鸡蛋放在她们门前的树桩上,帮助塞丝和丹芙度过了生活的难关。她们赶走了宠儿,使塞丝摆脱了与宠儿的斗争和心灵的重压。迈出124号后,丹芙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认为很庞大的东西却是那么的渺小,才逐渐对世界有了真正的了解。
丹芙意识到不仅是塞丝,而且她自己的命运都取决于能否找到一份工作,她开始感到自我的存在,有了自我概念。丹芙很快找到了两份工作:在鲍德温家上夜班,在一家衬衫工厂上白班。在黑人社区的帮助下,丹芙上了一些课程为成为一名大学生做准备。最终,丹芙有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前途,她成了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丹芙真正融入了社区,她意识到“她需要有个自我,需要去期待、去保存”。当保罗·D说:“嗯,如果你要我的看法……”时,丹芙果断地拒绝了:“我不要,我有我自己的。”丹芙话语中的自信标志着她的成熟,也体现了她主体意识的建立。丹芙逐渐走上了经济上的独立和精神上的自由。她不再需要在母亲和宠儿的注视中来寻找自我,也否认了对男性的依附。她建构的是全方位的主体性,即在性别、家庭、种族和社会等方面都平等、自由和独立的主体。
在黑人社区尤其是黑人妇女的帮助下,丹芙从一个腼腆、害羞的女孩转变为一个成熟的女性,发展了独立的主体意识。作为新一代黑人女性的代表,在她身上可以看到黑人女性的希望和民族的希望。作为非裔美国人的新一代,她将冲破障碍,重塑自我,迎接光明的未来。
在《宠儿》中,莫里森号召黑人女性要自尊、自重、自爱,认识到黑人自身的价值,意识到“自己才是最宝贵的”。黑人社区帮助塞丝驱除了代表白人社会对黑人的残害与奴役的“宠儿”,使塞丝获得了新生,也使丹芙走进了社会,找到了工作,拯救了母亲。黑人主体性的建构离不开黑人社区,没有黑人社区的帮助和引导,黑人妇女就不可能争取到合法权利,建立自身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M].晓征,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托尼·莫里森.宠儿[M].潘岳,雷格,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
[3]王家湘.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4]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2.
[6]周春.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