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考考试正由精英型选拔向大众型选拔过渡,高考试题难度也呈下降趋势,但试题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却在增强,高考文综政治主观性试题由知识立意为主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为主。一般来说,高考文综政治主观性试题可分为两种:文字材料型试题和图示材料型试题。每次考试后,许多学生都反映看着会但不知从何处着手,导致答案组织不全。那么该如何做好文综政治主观性试题、提高答案的命中率呢?下面笔者就谈谈此题型的解题技巧,供同学们参考。
一、文字材料型试题
[解题方法]
做好这类题,我们要做到“三审、一调用、一组织”。
1.审设问,这是做好这类题的前提和基础。
(1)审清设问所要求回答的知识范围。从知识体系看要求回答的知识是经济学、哲学还是政治学;从知识形态看要求回答的知识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
(2)审清没问所要求的问题指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包括“揭示什么现象”、”体现什么道理”、“有什么意义”等;为什么,包括“什么原因”、“必然性”、“为什么说”等;怎么办,包括“怎样做”、“怎样体现”、“启示我们要……”等。
(3)审清没问主体。经济学中,设问主体通常有政府、企业、个人等;政治学中。设问主体通常有国家、政党、国际组织、公民等。
(4)审清设问中陔问题所占的分值。分值的大小决定该题答案字数和答案要点的多少,要量分答题。
2.审材料,这是做好这类题的中心环节。
只有准确、深入地分析材料,才能准确地组织答案。
(1)读材料时应提炼出本段材料的中心思想。提炼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就等于抓住了材料的“灵魂”。
(2)要对材料进行分层。一般是一句或者两句是一层意思,要根据问题要求从每一层次中提炼出专业术语或者理论。
(3)在把握材料中显性信息的同时,还要结合本年度的时事热点和本年度中央的导向性政策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
3.审清材料和教材知识、理论的内在联系。
这是能否准确答题的根本保证。审题时必须立足教材,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核心理论的基础上,准确判明答题时要用教材中哪一课、哪一章节中的知识,要用教材中的哪几个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用不变的知识沉着应对千变万化的试题。
4.要熟练调用知识。
(1)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直接调用知识(关键词、关键句本身是学科基本概念,可直接调用)。
(2)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联系调用知识(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通过内在逻辑推理,找到可用知识)。
(3)概括具体信息,归纳调用知识(如材料展示的信息比较具体,与学科理论并不直接对应,则先归纳概括为本学科理论再调用)。
(4)依据设问,有效调用知识(依据材料的内容,我们可以归纳出很多知识信息,这时调用知识要严格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知识,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
5.科学、准确地组织答案。
在组织答案时应做到五“要”五“反对”。
(1)层次要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要点一段下来。
(2)表述要准确,语言术语化,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
(3)逻辑要严密,表述简洁化,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
(4)字迹要工整,卷面美观化,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
(5)要把握关键词,突出得分点,反对不分主次。
[典例精析]
例:(200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第38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灾面积达1.57亿亩。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拨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了显著成果。
材料二,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域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漫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A~_T-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严重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6分)
(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分)
(3)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12分)
(4)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8分)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文字材料型主观性试题,共设计了四个问题。
第(1)问考查的知识体系是经济常识的宏观调控知识,考查的知识形态是微观的“经济手段”,由此可知回答本题要用到“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这一知识;问题指向是“怎么办”,要求答措施;设问主体是政府(材料中提到国务院);分值是6分,由此可知答案要点在3个左右。联系教材可知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包括财政、货币、价格、税收、土地等。通过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材料一中提炼出对抗旱的“财政投入”,可从材料三中提炼出调节水价和提高节水技术。这样,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第(2)问考查的知识体系仍为经济常识,但考查的知识形态是宏观的“水资源与三大产业发展的关系”。问题指向是“怎样做”,其立意很清楚是要求学生答出“如何解决水资源节约利用与发展农业、工业的关系”。学生可联系当今时事背景“农业干旱”、“循环经济”、“生态环境”等热点问题展开思考,答案就容易组织了。
第(3)问中有两个设问,要求调用的知识是政治常识中的“国体、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原则”;问题指向是“为什么”、“怎么样”;设问主体是“政府”;所占分值12分,由此可知答案要点在6个左右。联系教材中国家制度理论,不难组织答案。
第(4)问中考查对象是“抗旱”;知识要求范围是“辩证唯物主义”;问题导向是“怎么办”;分值是8分,由此可知答案要点在4个左右。结合教材可知,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知识,联系材料中政府的做法和分析干旱的原因,基本可以肯定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或者矛盾特殊性)、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因果联系、发展观、实践观(认识论)可构成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1)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改革灌溉方式;运用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人们节约用水。(2)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要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确保粮食安全;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水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合理分配用水,保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3)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农民遇上严重旱害,需要国家帮助救灾,国家组织抗旱救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为了抗旱救灾,政府调动公共资源保证粮食生产,主要履行的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各级政府组织力量帮助农村抗旱救灾,体现的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4)坚持实事求是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认识抗旱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践观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抗旱措施;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把抗旱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并考虑抗旱活动对自然较近的和较远的影响。
二、图示材料型试题
图示材料型主观性试题具有扩大知识量、节约文字、减轻学生阅读负担等优点,近几年被命题专家所青睐。图示材料型主观性试题包括表格型材料题、曲线型材料题、图片漫画型材料题等。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和文字材料型主观性试题的解题方法一样,即“三审、一调用、一组织”,只是在审材料上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图示材料一般包括标题、图示和注释三部分。审图示材料时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审标题。标题反映图示的中心思想,指明图示的主要内容,在图示材料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审图示。图示一般会提供若干个元素,审图示时不仅要逐一分析每一个元素的用意,还要纵(通常比较变化)横(通常比较差距)分析元素之间的联系,不可漏掉一个元素。在分析每一个元素的基础上,还要对同一类元素进行合并。最后还要和材料涉及的相关时政热点、国家政策结合起来。
3.审注释。注释一般是对材料的补充说明,点明当前存在的问题或解决材料中存在问题的导向性语言。有的句子可以直接成为答案要点,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
总之,在解答高考文综政治主观性试题时,只要我们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三审、一调用、一组织”法,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提高答案的命中率,在高考文综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文字材料型试题
[解题方法]
做好这类题,我们要做到“三审、一调用、一组织”。
1.审设问,这是做好这类题的前提和基础。
(1)审清设问所要求回答的知识范围。从知识体系看要求回答的知识是经济学、哲学还是政治学;从知识形态看要求回答的知识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
(2)审清没问所要求的问题指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包括“揭示什么现象”、”体现什么道理”、“有什么意义”等;为什么,包括“什么原因”、“必然性”、“为什么说”等;怎么办,包括“怎样做”、“怎样体现”、“启示我们要……”等。
(3)审清没问主体。经济学中,设问主体通常有政府、企业、个人等;政治学中。设问主体通常有国家、政党、国际组织、公民等。
(4)审清设问中陔问题所占的分值。分值的大小决定该题答案字数和答案要点的多少,要量分答题。
2.审材料,这是做好这类题的中心环节。
只有准确、深入地分析材料,才能准确地组织答案。
(1)读材料时应提炼出本段材料的中心思想。提炼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就等于抓住了材料的“灵魂”。
(2)要对材料进行分层。一般是一句或者两句是一层意思,要根据问题要求从每一层次中提炼出专业术语或者理论。
(3)在把握材料中显性信息的同时,还要结合本年度的时事热点和本年度中央的导向性政策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
3.审清材料和教材知识、理论的内在联系。
这是能否准确答题的根本保证。审题时必须立足教材,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核心理论的基础上,准确判明答题时要用教材中哪一课、哪一章节中的知识,要用教材中的哪几个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用不变的知识沉着应对千变万化的试题。
4.要熟练调用知识。
(1)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直接调用知识(关键词、关键句本身是学科基本概念,可直接调用)。
(2)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联系调用知识(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通过内在逻辑推理,找到可用知识)。
(3)概括具体信息,归纳调用知识(如材料展示的信息比较具体,与学科理论并不直接对应,则先归纳概括为本学科理论再调用)。
(4)依据设问,有效调用知识(依据材料的内容,我们可以归纳出很多知识信息,这时调用知识要严格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知识,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
5.科学、准确地组织答案。
在组织答案时应做到五“要”五“反对”。
(1)层次要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要点一段下来。
(2)表述要准确,语言术语化,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
(3)逻辑要严密,表述简洁化,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
(4)字迹要工整,卷面美观化,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
(5)要把握关键词,突出得分点,反对不分主次。
[典例精析]
例:(200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第38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灾面积达1.57亿亩。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拨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了显著成果。
材料二,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域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漫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A~_T-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严重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6分)
(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分)
(3)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12分)
(4)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8分)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文字材料型主观性试题,共设计了四个问题。
第(1)问考查的知识体系是经济常识的宏观调控知识,考查的知识形态是微观的“经济手段”,由此可知回答本题要用到“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这一知识;问题指向是“怎么办”,要求答措施;设问主体是政府(材料中提到国务院);分值是6分,由此可知答案要点在3个左右。联系教材可知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包括财政、货币、价格、税收、土地等。通过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材料一中提炼出对抗旱的“财政投入”,可从材料三中提炼出调节水价和提高节水技术。这样,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第(2)问考查的知识体系仍为经济常识,但考查的知识形态是宏观的“水资源与三大产业发展的关系”。问题指向是“怎样做”,其立意很清楚是要求学生答出“如何解决水资源节约利用与发展农业、工业的关系”。学生可联系当今时事背景“农业干旱”、“循环经济”、“生态环境”等热点问题展开思考,答案就容易组织了。
第(3)问中有两个设问,要求调用的知识是政治常识中的“国体、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原则”;问题指向是“为什么”、“怎么样”;设问主体是“政府”;所占分值12分,由此可知答案要点在6个左右。联系教材中国家制度理论,不难组织答案。
第(4)问中考查对象是“抗旱”;知识要求范围是“辩证唯物主义”;问题导向是“怎么办”;分值是8分,由此可知答案要点在4个左右。结合教材可知,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知识,联系材料中政府的做法和分析干旱的原因,基本可以肯定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或者矛盾特殊性)、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因果联系、发展观、实践观(认识论)可构成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1)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改革灌溉方式;运用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人们节约用水。(2)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要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确保粮食安全;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水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合理分配用水,保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3)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农民遇上严重旱害,需要国家帮助救灾,国家组织抗旱救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为了抗旱救灾,政府调动公共资源保证粮食生产,主要履行的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各级政府组织力量帮助农村抗旱救灾,体现的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4)坚持实事求是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认识抗旱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践观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抗旱措施;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把抗旱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并考虑抗旱活动对自然较近的和较远的影响。
二、图示材料型试题
图示材料型主观性试题具有扩大知识量、节约文字、减轻学生阅读负担等优点,近几年被命题专家所青睐。图示材料型主观性试题包括表格型材料题、曲线型材料题、图片漫画型材料题等。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和文字材料型主观性试题的解题方法一样,即“三审、一调用、一组织”,只是在审材料上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图示材料一般包括标题、图示和注释三部分。审图示材料时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审标题。标题反映图示的中心思想,指明图示的主要内容,在图示材料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审图示。图示一般会提供若干个元素,审图示时不仅要逐一分析每一个元素的用意,还要纵(通常比较变化)横(通常比较差距)分析元素之间的联系,不可漏掉一个元素。在分析每一个元素的基础上,还要对同一类元素进行合并。最后还要和材料涉及的相关时政热点、国家政策结合起来。
3.审注释。注释一般是对材料的补充说明,点明当前存在的问题或解决材料中存在问题的导向性语言。有的句子可以直接成为答案要点,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
总之,在解答高考文综政治主观性试题时,只要我们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三审、一调用、一组织”法,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提高答案的命中率,在高考文综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