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问题与困惑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这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陶先生最珍爱孩子,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崇尚创造、勇于开拓,是我国创造教育的伟大先驱。他研究总结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今的教学,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们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纷纷掀起了向陶行知先生学习的热潮。
但在创新实践中,仍会遇到一些困难,有时难免产生疑虑和困惑。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案例——
《长征》——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壮丽诗篇,虽只有56个字,却记载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教师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学生读了,但是语气中并没有表现出红军战士大无畏的精神。“大家想一想,红军战士巧渡金沙江时是怎样的情景呢?”教者随机一动,想出了一招,意在启发学生的想象,创设较为真实的情景,为朗读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对于学生而言,凭空想象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的场面,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讨论讨论,推选出最优秀的朗读高手。”教者大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又想出了一“绝招”。效果怎样呢?几个优等生读得是兴趣盎然,理所当然的赢得了教师的夸奖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这个案例乍看上去,没有什么值得质疑的:传统的教育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自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教育方式是缺乏创造性的教育,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而这堂课恰恰把学生放在了首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完全符合新课改精神,与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也不谋而合。
但也有人提出:这样的教学能不能称得上是创造性地指导学生朗读?这样的教学是不是有效的?
二、分析和诊断
一开始,教者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冷”与“暖”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也可以说是教学中的一大亮点。但教者没有把握好时机,匆匆让学生讨论。学生是合作学习了,却是被迫无奈的,根本谈不上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课堂是热闹了,却仅仅是几个优等生的舞台,没有真正实现以全体学生为主体。所以,这种合作学习是无效的,这样的课堂是苍白无力的,不可能碰撞出思维创新的火花。
就《长征》这篇课文来说,教者可以准备些相关的图片资料,在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形象想象 “卢沟桥烽火”、“巧渡金沙江”等战斗的激烈场面,想象红军战士过草地、爬雪山时遇到的种种艰难之后,进行全文范读。试想,浑厚的嗓音加上激昂的配乐,学生怎能不于瞬间真切感受到“暖”与“冷”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学生再次朗读,此时的那份感动定是溢于言表。
至此,可能又有人要提出不同的看法:教师范读,这已是老掉牙的方法了。这样做,不就是与大师的创新思想相悖而行吗?在当今呼唤素质教育改革浪潮中,岂可再用?
我的答案是:可以!完全可以!
创新点又体现在哪里?就在于教师找准切入点,把握好读的时机,把读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比如,在学生预习课文时,教师捧起书本与学生一起大声读,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长期坚持,就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从而不断提高读书的兴趣,学生心中也会刻下深深的烙印:学习语文,少不了朗读。我想:这比教师千遍百遍强调朗读的重要性要有效得多。
再比如说,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内容丰富多彩,或深沉委婉,或欢畅愉悦,或豪迈悲壮。但有部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离得较远,教师为何不痛痛快快地来一番导读,为接下来的教学减轻负担?
讲读课文中,当学生体会不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读得不到位时,教师充满感情的读可以帮助学生感悟文本,缩短学生和文本间的距离,使学生快速地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去,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困惑到豁然,我们明晰了概念,经历了教育大师精神的洗礼,更应该深刻认识到:创新并不代表着抛弃传统教育的一切观念和方法。朴实中的创新,往往是精彩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言行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去探索,而非简单的复制。在课改征途中,我们必须明确目标,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及时改进,才能取得成功!
(责编 夏 天)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这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陶先生最珍爱孩子,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崇尚创造、勇于开拓,是我国创造教育的伟大先驱。他研究总结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今的教学,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们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纷纷掀起了向陶行知先生学习的热潮。
但在创新实践中,仍会遇到一些困难,有时难免产生疑虑和困惑。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案例——
《长征》——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壮丽诗篇,虽只有56个字,却记载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教师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学生读了,但是语气中并没有表现出红军战士大无畏的精神。“大家想一想,红军战士巧渡金沙江时是怎样的情景呢?”教者随机一动,想出了一招,意在启发学生的想象,创设较为真实的情景,为朗读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对于学生而言,凭空想象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的场面,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讨论讨论,推选出最优秀的朗读高手。”教者大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又想出了一“绝招”。效果怎样呢?几个优等生读得是兴趣盎然,理所当然的赢得了教师的夸奖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这个案例乍看上去,没有什么值得质疑的:传统的教育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自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教育方式是缺乏创造性的教育,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而这堂课恰恰把学生放在了首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完全符合新课改精神,与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也不谋而合。
但也有人提出:这样的教学能不能称得上是创造性地指导学生朗读?这样的教学是不是有效的?
二、分析和诊断
一开始,教者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冷”与“暖”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也可以说是教学中的一大亮点。但教者没有把握好时机,匆匆让学生讨论。学生是合作学习了,却是被迫无奈的,根本谈不上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课堂是热闹了,却仅仅是几个优等生的舞台,没有真正实现以全体学生为主体。所以,这种合作学习是无效的,这样的课堂是苍白无力的,不可能碰撞出思维创新的火花。
就《长征》这篇课文来说,教者可以准备些相关的图片资料,在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形象想象 “卢沟桥烽火”、“巧渡金沙江”等战斗的激烈场面,想象红军战士过草地、爬雪山时遇到的种种艰难之后,进行全文范读。试想,浑厚的嗓音加上激昂的配乐,学生怎能不于瞬间真切感受到“暖”与“冷”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学生再次朗读,此时的那份感动定是溢于言表。
至此,可能又有人要提出不同的看法:教师范读,这已是老掉牙的方法了。这样做,不就是与大师的创新思想相悖而行吗?在当今呼唤素质教育改革浪潮中,岂可再用?
我的答案是:可以!完全可以!
创新点又体现在哪里?就在于教师找准切入点,把握好读的时机,把读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比如,在学生预习课文时,教师捧起书本与学生一起大声读,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长期坚持,就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从而不断提高读书的兴趣,学生心中也会刻下深深的烙印:学习语文,少不了朗读。我想:这比教师千遍百遍强调朗读的重要性要有效得多。
再比如说,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内容丰富多彩,或深沉委婉,或欢畅愉悦,或豪迈悲壮。但有部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离得较远,教师为何不痛痛快快地来一番导读,为接下来的教学减轻负担?
讲读课文中,当学生体会不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读得不到位时,教师充满感情的读可以帮助学生感悟文本,缩短学生和文本间的距离,使学生快速地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去,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困惑到豁然,我们明晰了概念,经历了教育大师精神的洗礼,更应该深刻认识到:创新并不代表着抛弃传统教育的一切观念和方法。朴实中的创新,往往是精彩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言行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去探索,而非简单的复制。在课改征途中,我们必须明确目标,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及时改进,才能取得成功!
(责编 夏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