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札记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今教育对比
  现在一个孩子从6岁读小学开始算的话,大学毕业22岁,至少读16年书。其实如果读5年蒙学(包括洒扫应对进退、六艺对应的现代科目)、3年经史,然后游学2年,一共10年,将会培养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出来?
  用16年培养一个庸才,大人孩子一起遭罪(并非绝对,出庸才的几率较高),和用10年的时间去培养一个人才(也并非绝对,只是可能性很高,但至少是一个价值观、心智健全的人),孰优孰劣,显而易见。现在不乏优秀的传统教育机构,只是有勇气让孩子回归传统教育方式的家长不多罢了!
  说文理分科
  最近教育领域在探讨文理分合。合了又分,分了又合,实则无甚意义。在国学世界里,无文理划分之说。国学有文史哲,亦有医算农。阴阳五行更是无哲无文无理之笼统,放之四海而皆准,能延伸至各种学科。总之,文理分也好,合也好,总归是在术的层面打转。术业有专攻没错,但无论学文、学理,都需以安身立命之大道为根基。
  语文课的问题就很大。语文学来学去,总是在语言、文字、文学这些层面在打转。比如以前叫“国文”,学的东西就和传统经典智慧更贴切一些,干脆把“语文”课改成“国学”课,增加课时,按经史子集来学。然后砍掉一些没意义的科目,注重基础,少搞难题怪题,把时间挤出来。这样就很不错了!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比把心思放在文理分科上好多了!
  道本艺末
  人们对儒家经典的误解,从明清开始就很严重。比如《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对学习儒家经典的批判,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普通人对经典的认识。究其原因是作者自身才华横溢却未能借学习经典走上仕途。这很难说是个体的原因,因为明清人口增加,科举落地率也比唐宋时代增加了很多。有才走不上仕途很正常,但作者们往往会把怨气转嫁给儒家经典。
  曹雪芹借宝玉来大肆表达对《大学》《中庸》的憎恨,对于先接触《红楼》,后接触经典的人来说,是很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想法的。承认《红楼梦》确实是杰作,但过于推崇,害处也蛮大的。道为本,艺为末。这个规律还是不宜被颠倒的。学习传统文化也需要有个这个先后和次序。
  书宜少读
  网上曾流传一个段子,说现在的职场人士,上中学时,什么古文、抛物线、英语、辩证法、辛亥革命、风向暖流、能量守恒、化学元素表、染色体全会背。现在成了傻子,啥都不会,只会用电脑做表格。
  这是一个有点带教育讽刺味道的段子。很多人都不幸“中枪”。这种论调是对读书无用论的一种变相调侃,也不足为奇。我中学时,以不偏科著称。不仅文史哲学得好,而且英语、数学也玩得转。因此,每次考试总能名列前茅,稳坐钓鱼台。这种填鸭式的教育,让我深受其害。以致上大学时,竟然产生了读尽古今中外所有名著的荒谬想法。这种没有取舍的读书方式让阅读成为负担。
  读书要溯本求源,国学经典就足够受用一辈子了。书应该越读越少,反复翻看,而非贪多求全。经过一番取舍后,我把读书范围框定在儒道经典及诗词随笔上,将它们作为床头、案头读物,常读常新,指导人生。其他书偶尔随便翻翻,以作消遣。如此读书,边看边悟,且读且行,逍遥自得,如释重担,方知阅读是确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习经步骤
  近来,教育部发出了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的纲要。这说明,传统文化教育将在未来学校教育中受到极大的重视。从深度上来说,会影响到整个社会传统文化的理性回归的进程;从现实上来说,会影响到现在的学校教育、考试的内容,以及孩子的升学和就业机会。
  为了帮助各位朋友,特别是家里有小孩的朋友,能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接触、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我从《三字经》中整理出学习传统经典的顺序,并作了与时俱进修订,供大家参考:
  首先,学习蒙学,即洒扫、应对、进退和蒙学读物如《三字经》《弟子规》等。
  其次,学习《孝经》、“四书”、“五经”。
  最后,学习历史、诗文、音乐、书法、数学、外语,及其他现代科学、技艺。
  这是一个由本到末、有道到术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树立价值观,培养品行、习惯在前,学习具体的知识、技能在后的学习过程。是溯本起源的学习方法。或许值得借鉴。
  经典背诵
  背诵经典,好处很多的。但主要还是在于每一个个体能否意识到其作用。毕竟我们这一代小时候背了不少无意义的东西,让背书成为了痛苦的记忆。所以背与不背全在于自己。小孩子没有分辨能力,但记忆力好,多背经典是好事。
  一、背经典是价值观内化的过程。经典的文字一般文质并茂,有优化心灵的作用。
  二、从知识获取角度讲:记住的不一定是自己的,不记住永远是别人的。
  三、从学习方式上讲:摆脱书本的依赖,随时随地用经典去感悟人生。需要的时候,再去翻书,很多瞬间的感悟难以把握。人一天24小时,拿书的时间毕竟有限,不拿书的时候,回忆脑袋中记住的经典,也是在学习。
其他文献
◎客家人  作为一个客家人,在介绍自己时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疑问:“你是汉族吗?”  许多人都以为客家人也是一个民族,其实不然,客家人只是一个汉族民系。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中国基本上没有纯汉人了,中原地区的一支纯种汉人迁徙到了南方,他们自称为客家人,他们保留着中原汉民留下来的传统,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纯汉人。  客家人的祖先是黄河流域的汉人,东晋时因避乱而迁徙至赣水流域,又于唐末至北宋年间南移到
期刊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梁思成  唐韦应物有诗云:“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此首伤怀之作在我漫步北京新城时屡屡浮上心头。犹记梁思成公当年力主在北京老城外建造新城的方案遭否决后,北京古建筑如何在历次风风雨雨蹉跎反复之中沧海桑田。老人们大概不会忘记老城门,新人们却也无法从大量拷贝西方的写字楼上看到一
期刊
中国文明体系中,建筑文明似是最贫乏的一环。除了万里长城纯军事工程外,古中国缺少雄伟的城市,雄伟的宫殿,更缺少雄伟的民间房舍。宗教的寺院庙宇固然具有规模,但阴暗窒塞,只适合鬼神挤在一起,不适合人类正常生活。所谓飞檐琉瓦,雕梁画栋以及亭台楼榭巧妙的庭院布置,跟中国这么一个庞大帝国应有的磅礴心胸和气吞山河的气魄相较,好像巨人戴着其小如豆的礼帽,非常的不相称。事实上,一直到20世纪初叶,我们还可以看到,几
期刊
鲁迅、周作人、郁达夫、郭沫若、茅盾、巴金、沈从文、闻一多、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等,他们对待“魏晋文学”的态度,是不知“魏晋风度”可以是通向世界艺术的途径。  有人是纯乎创造艺术的,要他做事,他做了,照样把那件事做成艺术。委命者以为受命者完工了使命,其实是完全了艺术。魏拉士开支那幅《宫娥》,伟大的艺术!超越他的时代不知要多远,现在还远在时代前面呢。  艺术才能自是天赋,创造美,又是天赋中的天赋。富
期刊
阳明先生曰:“良知者,心之本体。”“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  从现代哲学意义上讲,笔者认为孔、孟、朱、王等儒门圣贤所研究的“人”是社会人,而非动物人或自然人。在他们看来,一个“人”与动物区别的不同之处,不在于人类比动物有更高的创造力和情感思维,而是人类天生具有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道德基因,也就是孟子所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他们认为良知良能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理性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灵上师。也许因为商业帝国的庞大,特别容易吞噬一个人的身心,阿里巴巴集团的成功,反而让马云的心灵更加空荡。这位商业奇才,两次跟所谓的道家大师李一和气功大师王林结识,都差一点酿成伪大师的帮凶。为什么?当今的中国古文化断层多年,没有扎实的文化根基,没有大智慧文化的种子,哪里会生长出大师的栋梁。钱学森生前呼唤大师的出现,正缘于此。人终归属于心灵的。越是权力、地位、财富、事业、名气大的人,
期刊
今年“4·20”四川雅安芦山7级地震,给当地造成了巨大损失,不仅水电气中断,房屋也几乎全部受损,包括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建筑。可是,在芦山地震震中龙门乡古城村却有一座百年老宅屹立不倒。该老宅建于清朝同治年间,上下两层,木瓦结构。与周围民房或倒塌、或开裂不同,老宅除了屋脊上掉下几片瓦片外,其他几乎完好无损。7户张姓人家震后在这里照常生活。  为什么历史悠久的古建筑仍能昂然屹立?这其中到底藏有怎样的奥秘?
期刊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牛郎织女的传说历经千年不衰,让被称为东方情人节的七夕成为最具浪漫色彩的中国传统节日。  然而,传统七夕怎样过,才算过足中国味?  流传了2000多年的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传说,已被中国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千百年来,诗人们更是创作出大量与此相关的脍炙人口的作品。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七月七日长生殿
期刊
◎由小见大  柳公绰从小就有点圣人的模样,非圣贤的书不读,在自我修养上“狠斗私字一闪念”,在别人看来不起眼的小事上,他却看得很重。有一年发生天灾,粮食欠收,老百姓多吃不饱饭,这在家境富裕的柳家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可柳公绰则不然,虽然衣食无忧,他却有一种“忧天下之忧”的情怀,自觉减少了粮食消费,每顿饭不超过一碗,只吃个半饱,一直到丰年,才恢复了原来的饭量。有人不太理解,曾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回答说
期刊
八月,犹觉夏日漫长,且让我们在诗中念想另一个季节,夏的暑热中会否感受到一丝冬的清凉……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作为松竹梅岁寒三友的竹,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竹文化。  竹不仅起源于中国,而且中国是竹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作为物质文化的竹,古代文人刘岩夫对竹的实用功能做了精辟的论述,竹之“及乎将用,则裂为简牍,于是写诗书彖象之辞,留示后代。微则圣哲之道,坠地而不闻矣,故后人又何所宗欤?至若簇而箭之,插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