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法特的剩余价值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年来,巴勒斯坦内部仍然存在分歧,巴以冲突的解决没有看到更多曙光,而阿拉伯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巨大变革。此际,再次对阿拉特法死因提出质疑、高调追问真凶,对这一事件本身的意义就可以做出不同解读
  2004年,阿拉法特虎落平阳,在巴黎贝尔西军医院窄窄的病榻之上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一个月。
  八年的光阴转眼过去,巴以冲突的解决没有看到更多曙光,而阿拉伯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巨大变革。
  平时冷若冰霜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突然跳出来为阿拉法特鸣冤。7月初,半岛电视台播放了一段50分钟38秒的新闻纪录片,标题让人血脉贲张,《什么杀死了阿拉法特》。
  “什么或谁杀死了阿拉法特?这也许是个伪命题,但可能有另一个真相,将震惊世界,但现在我们还一无所知。”在加沙工作的巴勒斯坦人穆罕默德·马斯里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曾为多家外媒在巴以地区采访提供翻译。
  检测结果不能作为非常有效的证据
  “9个多月前,在苏哈帮助下,我们英文频道对阿拉法特死因秘密展开深度调查。苏哈交给我们—份阿拉法特的病历,以及一些遗物,包括他去世前不久穿的衣服、用过的牙刷、帽子以及黑白格子头巾。我们委托瑞士洛桑大学放射物理研究所对这些遗物进行化验,结果让人大吃一惊——遗物中含有过量的钋210。”半岛电视台驻巴勒斯坦拉姆安拉分社社长瓦利德-奥马里介绍了纪录片拍摄的前因后果。
  洛桑大学的法医中心曾为联合国和国际刑事法庭提供过法医学证据,也曾受托调查过英国戴安娜王妃等公众人物的死因。
  研究所的负责人弗朗索瓦·波乔德,是阿拉法特遗物检测的主要参与者。尽管不愿透露更多细节,但他还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检测结果指向了之前的‘中毒说’,但并不能作为非常有效的证据。还要等待开棺验尸的结果。”
  历时近半年的检测,结果换来了更多的疑问。“从今年2月到6月底,我们对他的衣物进行破坏性检测,并反复进行DNA比对。”放射物理研究所的发言人达西·克里斯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发现的钋210含量,是足够杀死一个人的量的20倍。
  钋毒是刺客首选。
  钋210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稀有放射性核素,于1898年为居里夫妇发现,并以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拉丁文:Polonia)命名。不幸的是,由于实验室感染,她女儿后来成为首批死于钋毒的人。
  钋210毒性是氰化物的2.5亿倍,一颗尘粒大小就足以取人性命。2006年,俄罗斯前特工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在伦敦政治避难期间神秘死亡,死因是他22天前喝下被投放钋元素的茶水,体内钋210剂量达致死剂量的10倍有余,这是钋元素致死最知名案例。
  在参与检测的帕斯卡尔博士的描述中,钋210的含量每138天就会减弱一半。“如果他真的是中毒的话,那么现在的残留物追溯起来应该是当年含量的1%。”帕斯卡尔博士说。
  半岛电视台拍摄这部纪录片是否得到卡塔尔政府的支持,他们为什么把阿拉法特遗物直接送往放射性实验室而不是普通实验室,难道提前预知阿拉法特可能因放射性物质致死?
  “多年来,半岛电视台一直关注阿拉法特的死因。我也无法判断这是基于新闻敏感还是政治敏感。你可能从不同角度来揣度节目为何制作、为何播出,但播出的效果还是巨大的。”曾在半岛电视台工作的法国记者索昂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在中东这块地缘政治复杂、民族矛盾纠结的地方,凭借巨大的能源储量和强大的金融实力,卡塔尔作为一个只有120万人口的半岛国家,近年来屡屡在中东乃至世界外交舞台上得分。而在政府支持下,1996年才成立、总部位于多哈的半岛电视台,得到阿拉伯各国认可,也很快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媒体,对卡塔尔外交博弈自然起到助推作用。
  不知不觉间,在“半岛”镜头中,多哈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了。
  死因背后的“内斗说”
  2009年7月,也是半岛电视台,也是关于阿拉法特死因的一则报道,曾让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陷入尴尬。
  “2003年,阿巴斯曾与以色列前总理沙龙、美国前副国务卿威廉·伯里斯以及美国国家情报局官员秘密会见,密谋对阿拉法特下毒。”卡杜米说。
  卡杜米是巴解组织元老、阿拉法特的战友,但与阿巴斯长期不和,住在国外。他在接受半岛电视台专访时说的这段话,当时引发严重后果,节目播出后三天,巴民族权力机构就以节目带有煽动性、有失公正为由,中止半岛电视台在约旦河西岸地区落地。
  《什么杀死了阿拉法特》同样将矛头屡次指向阿巴斯领导的巴民族权力机构,这次出镜讲述的是穆罕默德·拉希德。
  穆罕默德·拉希德是遗老派代表,曾担任阿拉法特的经济顾问。今年6月,他因为贪污罪被缺席判处15年监禁。
  他的密友巴前安全高官穆罕默德·达赫兰也被逐出了权力中心。穆罕默德·达赫兰2011年6月被法塔赫以走私武器为罪名开除党籍。
  穆罕默德·拉希德曾表示,将披露阿巴斯全部“罪证”。半岛电视台纪录片中引用为阿拉法特治疗的医生的话说,阿拉法特离世是“政治事件”,而非“医疗事件”,应该向“拉姆安拉方面”(巴民族权力机构)详细了解。
  尽管苏哈提出的尸检要求有悖穆斯林传统,但在洛桑大学放射物理研究所报告出来的第二天,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就表示,同意对阿拉法特开棺验尸。
  7月6日阿巴斯紧急飞往巴黎会晤美国务卿希拉里,就死因调查一事进行沟通。
  美国称调查可能影响巴以和谈,希望看到巴方的让步,而阿巴斯则坚持联系瑞士洛桑放射物理研究所,请他们派专家组来验尸。美国《時代》周刊认为,阿巴斯此举是要澄清自己的嫌疑。
  继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所领导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已准备好与各方合作,以确定前主席阿拉法特的死因后,控制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也要求巴民族机构牵头成立一个全国委员会,查实元凶。
  在阿拉法特在世时,哈马斯并不愿意承认他的领袖地位。
  2004年,阿拉法特逝世直接促使哈马斯冲向政治前线,与法塔赫的内斗明朗化。阿拉法特一直是阻碍哈马斯成为巴主流政治势力的最大障碍,而2006年,哈马斯在议会选举中获胜。从那时起,就有人揣测哈马斯那些年是不是也着力“加速”阿拉法特生命的终结。   今年5月,法塔赫与哈马斯就组建过渡政府和启动大选等事宜达成一项执行和解协议的共识,巴中央选举委员会被允许在加沙地带为筹备大选开展工作。这将是巴勒斯坦白2006年以来首次地方选举。
  法塔赫一直为重回加沙而努力。随着地方选举逐渐临近,法塔赫高调调查阿拉法特死因一事,也是借助已故领导人威信,在地方选举中增加对抗哈马斯的筹码,增强加沙民众对法塔赫的认同感。
  “可见,争斗一直存在。实际上自2007年来,哈马斯与法塔赫是分裂的,虽有表态重新联合,但没有实际效果。”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绍先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围绕阿拉法特死因重掀波澜的背后,有浓重的巴内部政治斗争的意味。
  8月6日,巴勒斯坦外交部新闻官员阿布·加泽尔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在对待已故领袖阿拉法特的问题上,“哈马斯和法塔赫有共识。在政治诉求上,两者有差异。但我们面对共同的问题,要维护共同的国家。”他认为,阿拉法特的死因最终会天下大白,但需要国际社会的公正的关注。
  瑞士专家没有收到邀请
  也有人怀疑“内斗”的说法。钋210是非常昂贵的毒药,此前为数不多的案例,动手者都疑似为国家专政部门,且还是大国、强国,而巴任何政治派别都没这么阔绰。
  以色列,这个阿拉法特与之抗争较量一辈子的国家,自从阿拉法特去世后就一直没有摆脱“幕后真凶”的质疑。
  用纽约大学国际法专家菲利普-奥尔斯顿的话说,“在这起案件中,虽然没有证据,很明显大家都在怀疑以色列,以色列有核能力,想必能够产生出钋元素。”
  “以阴谋论为根据建立的伪证是可笑的,这种消息适合在喜剧频道播放,而不是作为新闻播出。”此番再度面对指责,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明确反驳。
  包括以色列开放大学政治学教授德尼斯·沙比特在内的一些专家都认为,生前遭以色列围困两年之久的阿拉法特早已大权旁落,在世不但不会对以构成威胁,反而符合以色列利益:“囚禁”阿拉法特,使得巴勒斯坦武装分子轻易不敢对以发动自杀式恐怖袭击;只要阿拉法特活着,就能为以色列“带来”和平,以色列怎能要了阿拉法特的命?
  是否有必要惊扰长眠的阿拉法特,仍然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7月22日,巴勒斯坦首席談判代表埃雷卡特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说,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下属的阿拉伯和平倡议委员会同意成立国际调查委员会,以调查前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的真正死因。
  巴勒斯坦阿拉法特死因调查委员会主席陶菲克·塔亚拉维却对媒体表示,虽然巴方为下一步调查制定行动计划,但对安葬在约旦河西岸拉姆安拉的阿拉法特进行开棺验尸,“为时过早”,因为该委员会还在进行“联络工作”。
  阿拉法特墓地位于一个有军队把守的国家陵墓,由数块巨大的耶路撒冷石砌成。“政治家有各种目的。但怀念阿拉法特的普通巴勒斯坦人,关心死因调查,只是想获得一个说法,一个真相,仅此而已。”穆罕默德·马斯里说。
  8月2日,洛桑大学放射物理研究所的负责人弗朗索瓦·波乔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没有收到任何参与对阿拉法特进行开棺验尸的邀请。
其他文献
有研究表明,美国18—34岁这个年龄段以网络代替汽车的比例比任何年龄段都高。也许同样重要的是,年轻人越来越把汽车当成日常工具,而不是什么“美国梦”的象征,不是非追不可的时髦。  在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风行英伦之时,如果说将来富人多是瘦子,穷人多是胖子,谁都会觉得是异想天开。脑满肠肥、大腹便便,是那时典型的富人形象。如今呢,肥胖症席卷发达国家,而在这些国家中,穷人中的肥胖症最为严重。走进富人区,
“有的小说是取悦于读者的,想看什么就给你写什么;但也有这样的写作者,写的原动力和意趣就是想把它写出来。”王小妮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小说应该有各种各样的写法,不然写作还有什么趣味。”  从第一小节“陈晓克今天手痒”开始,没有任何过渡,最快捷地进入到那个特殊年代特有的语境。她就这样写“意趣”,她承认自己最新出版的知青题材小说《方圆四十里》,“主要写味道,靠味道带出时代和人性”,虽然她也写了众多劳作
欧洲富国挪威,作为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石油输出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连续多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位于“全球人类发展指数排行榜”之首。挪威人日子过得平心静气,生活富裕,但不忘乎所以,即使有贫富之差,也不足以造成社会矛盾,慈善业不作为宣传工具,而是社会公德。这跟挪威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贵族政治、执政党奉行平等精神和近些年在民间流行的《詹特律法》有关。  所谓《詹特律法》,是挪威作家山
“我就想问问他到底是怎么生活的?是为什么?”8月17日下午,卫华谈起周克华的时候,不断提出这样的疑问。  卫华是长沙市刑侦支队第一大队教导员,自2009年10月14日长沙南郊公园枪杀案起,他已追缉周克华近3年。  周克华已被击毙。这个亡命九年,背负十条人命的悍匪再也无法回答这些疑问。他的死亦给中国严重刑事犯罪档案留下一系列谜团:他何时嬗变成为一个杀手?为何连环作案?如何屡次逃脱追捕也是一个谜。  
“应该历史地看待文强”——当文强7月7日被执行死刑后,重庆市公安局长王立军如是说。回顾文强这一生,我们看到了一个腐败官员的生命之弧。  在不到30岁的时候升任县委副书记。刚过40岁就做到直辖市重庆的公安局副局长。不久,力擒悍匪张君将文强推向了自信的顶点。在“张君在我脚下”的豪气中,文强逐渐迷失了自己。  对于文强一步步走向人生终点的制度原因,一些媒体已经开始反思。这篇文章,作者试图通过独特的视角,
好消息:姜黄素保护大脑功能    咖喱、姜黄等食物在印度因其保健功效而被称为“神粉”,新近的科学研究表明,这类食物的确对大脑功能有益。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员徐英博士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上述食物中的提取物姜黄素具有改善脑神经功能,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延缓大脑衰老等作用。研究发现,姜黄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和神经保护效果。此项研究结果发表在《脑研究》和《神经药理学》杂志上
根据法令,外侨离境时,每人只准带3套新衣,连同旧的不超过10套;鞋子4双,包括拖鞋。所带物品必须在14天前呈送查验。冰箱、打字机、钢琴等11种物品不准带出,  1966年4月,35岁的中国新闻社摄影部记者、印尼华侨张茂新,南下广州黄埔港。他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登上了停靠在珠江口的中国第一艘远洋船——光华轮。  来自新华社、中新社等新闻单位的记者,和中国华侨事务委员会(简称中侨委)的工作人员一起,组
上世纪90年代他是站在个人立场向强权呐喊,争取人格尊严的自由主义学者,12年的沉寂后,摩罗从自由主义向民族主义悄然调头……    “中国人没有所谓的国民劣根性。”摩罗坐在自己的客厅里认真地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道。他面前的桌上摆放着—个月前刚刚出版的新作《中国站起来》。书从书名到装帧都让人嗅到《中国不高兴》中的民族主义气息。书中,摩罗对于“五四”精英大加讨伐,激动地宣称“五四”精英是“身在中国,
自从看了陈怀恩导演的《单车环岛日志》,曾经无数次幻想吹着太平洋的风骑行台湾的样子。2012年,当台湾吹起东北季风的时候,我们终于上路了。  我们一行四人,两男两女,从台北捷安特店租了山地自行车,沿着台湾海岸,顺时针方向骑行,计划经宜兰、花莲、台东、垦丁、屏东、高雄、台中,回到台北。  宜兰苏澳镇是苏花公路的起点,它用长长的坡道迎接我们的到来。中午炙热的太阳把路面晒得滚烫,疾驰而过的车辆掀起热浪,让
近来整个金融业资金供应紧张,中小企业纷纷求告于民间借贷解决急需资金的供应。这造成借贷利息率高涨,企业负担加重,极不利于他们的生存和成长。讨论民间借贷的文章一篇接一篇,但是如何看待民间借贷,是赞成或反对,态度模糊,模棱两可。一方面认为,它解决了在我国僵化的正规金融之外有了一条给中小企业融资的出路,另一方面又怕规模越来越大,可能发生风险。它在体制外运作,还有扰乱金融秩序的嫌疑。因为没有理出问题的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