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相关论文
本文从视觉转向、朦胧诗与新时期的想象域重读北岛的《回答》。有别于以往的解读,文章认为北岛的《回答》召唤出了一种更为广阔的意......
袁可嘉作为九叶诗派中的“一叶”,和朦胧诗人一样活跃在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两者在创作背景大致相同的......
朦胧诗的崛起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文学对诗歌传统的一次超越性变革,一改之前形象明确、含义唯一的线性叙述风格,在主题上表现多义......
《神女峰》是1981年夏天舒婷在神女峰下而作的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背叛,是人的觉醒,女性的觉醒,是对男性枷锁的严正审判与摧毁。《神......
“朦胧诗”在“诗与非诗、含蓄与晦涩、传统与现代”等创作理念实践上为“后朦胧诗”时代的新诗创作奠定了较好基础。“后朦胧诗”......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所孕育而生的现代诗潮中,朦胧诗派的发展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朦胧诗的诞生标志......
朦胧诗派并非组织严密、具有统一艺术宣言的文学流派。舒婷之所以能从众多诗派同仁中脱颖而出,成为文学史上整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之......
本文在梳理当下朦胧诗研究在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等方面所呈现的趋势及不足的基础之上,试图首先论证朦胧诗研究中具有全局性、统摄性......
摘 要: 本文探究朦胧诗在文艺复兴时期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冲击而造成强烈震撼的原因;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特殊成就地位,并分析其短......
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诗歌是语文教学中最难教的。它偏重于抒情言志,情绪与感情是它的基础。与其他体裁不同,诗歌一般不直接告诉读者......
摘要:在“朦胧诗”论争甫发生的1980至1982年间,论争的核心尚不在青年诗人的叛逆性问题,而在他们是否有资格忝列“人民文学”传统。公......
摘要:朦胧诗自从产生之日起,一直都没有形成固定的形式,但因其独特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影响,形成一个崭新诗群。朦胧诗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
摘 要:20世纪80年代,维吾尔族的诗歌领域在内地汉族文学以及周边地区文学的影响下不断吸收新因素,朦胧诗的出现及其发展是最为典型的......
摘 要:北岛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诗人,作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中体现出一种理性批判意识,是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真实写......
浏览诗海,只要稍一留意,你就会发现,仅唐诗三百首,即有相当多的诗题是以景物直接命之的。大自然之风景层出不穷,小说、诗歌等无论怎么写......
(《文化的附加值》,李少君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第一版,定价:25元) 少君先生是一位诗人,这一点人所共知——在一个“文学”日益......
“有的小说是取悦于读者的,想看什么就给你写什么;但也有这样的写作者,写的原动力和意趣就是想把它写出来。”王小妮对《中国新闻周刊......
在蔡润田老师面前,我还是山西文坛从事文学评论与研究的一个新兵。新兵有机会参加《蔡润田文集》的研讨会,感到的,首先是前辈批评家对......
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历......
问:“朦胧诗”是1970年代末出现的新诗潮,您和北岛、舒婷、顾城等人都是“朦胧诗”代表诗人。差不多四十年过去了,您能对“朦胧诗”做......
新诗的演进与变革 新时期诗歌四十年.有一个基本是自然自发演进的过程.可以从中窥见诗歌的自由发生进程和艺术变化规律。这个过......
梁小斌:《梁小斌的诗》,《诗歌月刊》2018年第7期 2018年第7期的《诗歌月刊》推出关于“朦胧诗”代表诗人梁小斌的专题,刊出其诗作......
秋天来了。秋的丰盈与灿烂让我们欣慰,也让我們喜悦。我欣喜干我们的诗歌非常突出、非常浓郁的人文意识。我们的诗人,无论是“朦胧诗......
说起“朦胧诗”,人们一般会认为它是20世纪70年代的产物,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诞生过一位著名的朦胧诗人,他的有些诗意境繁复、......
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三代”诗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作为“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于坚的诗歌致力于生活当下,书写普通人的日常生存......
朦胧诗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个强大的存在,仅以现代派的纯艺术手法便在当代文学史中占据一席之地。其发生的历史背景特殊且复杂,在诗学......
摘要顾城的死以及他的诗歌创作留给人们很多的困惑、思考与争议。他的死与他的诗歌创作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他用诗歌编写一个童话......
摘 要: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锦瑟》被誉为朦胧诗的开山之作,它以含义隐晦,意境朦胧著称。以李商隐的个人经历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这......
朦胧诗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诗歌艺术流派。虽然它有很多缺陷遭到人们的批判,但作为时代的产物,仍然有它的强大生......
“朦胧诗”的兴起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相隔了一段时间的距离。但新文学传统中作为重要思想范型的内容如“人的文学”、“立意反抗”等......
在文学理论中,我们常从不同视角去品读文本的文学情怀,接近作者内心聚焦的文学世界,从而带来不同的感悟与收获。无论是小说还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