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子形式教学的三个切入点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王荣生教授指出:“文言文的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往往就是作者言志载道的关节点、精髓处。”“言文合一”的文言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的奥妙体悟作者所言之“志”、所载之“道”。以下两篇论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了在文言文教学中通过分析句式、人称等运用的变化帮助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
   摘   要:在文言文教学中,解读句子形式是展开文言文言语形式教学的有效路径。文言文句子形式教学,可从骈句的变化、虚词的添加、特殊句式這三个角度引导学生阅读与理解文言文,帮助学生体会作者运用言语形式表情达意的方法,领会作者运用某一种句子形式的真实意图。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句子形式;言文合一
  近年来,“言文合一”的文言文教学从理念到实践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推崇。王荣生教授在《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中指出:“文言文的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往往就是作者言志载道的关节点、精髓处。”[1]然而,时下的文言文教学,对于“言”的形式的理解更多地局限于字词形式,关于“炼句”的探讨与研究还较为缺乏。句子形式同样承载着作者的“志”与“道”,某些特殊句子形式往往是作者别有用心的表现。以下笔者着重探讨通过关注句子形式的变化来体认文言作者所言之“志”、所载之“道”。

一、在骈句的变化中感受语言的丰富内涵


  (一)字数转换
  骈体文相对于散体文而言,特别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常由四字句、六字句构成。由于骈文注重形式技巧,有时讲究过度,往往使内容的表达受到束缚。所以,那些骈散交织的文章往往被推为上品。一线教师在教学骈文时也着重将关注点落在“骈散交织”的句式特点上。然而,即使在骈句内部,善于抓住句子形式这一表现形式的作家也会通过字数的变化传情达意。
  南朝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被视作骈体文中写景的精品。作者善于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句式,不“因言害意”,即使同是骈句,也富于变化。
  《与朱元思书》中写山,以动写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六个四字句,使静态的山动了起来,四字句的短促有力,赋予动态的山一种特殊的力量。而后“以声写静”,从“视觉的动态转化为听觉的喧响”[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六个句子由四个四字句与两个六字句构成,与上文的纯四字句相比,在句子形式上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变化处,往往可以成为我们解读文本的一个切入点。以下是以这个句子的字数变化为切入点的教学片段:
  师:“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句话为什么不用四字句?改成“蝉转不穷,猿叫无绝”,不是前后句子结构更一致吗?
  生1:改为“蝉转不穷,猿叫无绝”,缺少了“千”“百”,就无法表现出蝉鸣与猿叫声延绵不绝的特点。
  生2:六字句比四字句显得舒缓,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已沉醉于这山水之间了。
  生3:大自然的乐章有很多声部,用四字、六字在结构上形成不同的节奏,就像音乐不同的声部一样,这样朗读起来就像在聆听大自然的音乐一样。
  师:所以啊,句式的选择是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吴均不愧是行家里手,句式的变化都有他的用意,用四字、六字的不同句式,在音韵上传达山上泉响、鸟鸣、蝉叫、猿啸等各种美妙动听的声音,仿佛交汇成一支优美和谐的大自然交响曲!
  四字句在节奏感上表现得更为短促有力,六字句显得舒缓悠扬。简单的字数变化,对朗读语速、内涵、意境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以这个细微的角度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学生就能结合自己的朗读体验与阅读理解,从言语间获得更为丰富的内涵,真正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二)骈散句
  字数不同的骈句转换值得关注,而字数相同的骈散句一样是值得推敲玩味的教学点。骈句首先是对偶句,它讲究结构相似、音韵和谐,并不是字数同为四字句或六字句都为骈句。对于骈散交织句式的赏析,字数相同的骈散句在教学中容易被忽略。
  对刘禹锡的《陋室铭》骈散交织的语言风格的教学,教师更多会关注最后一句“孔子云:‘何陋之有’”与前文四字骈句的结合使用这一特点,而往往容易忽略同为四字句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与前两句骈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句子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用比兴手法引出“陋室”;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虽同为四字句,但它显然是一个散句。在变化之处,不妨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以便引起学生在句式特点上的一点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讨论:如果把这句散句改成与前两句结构一致的骈句,效果是否会更好?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改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室不在华,有德则馨。
  修改后的四字骈句在结构与音韵上与前两句更为和谐统一,但稍作品味,便会发现这个骈句比原文的散句所传达的意蕴欠缺了许多。刘禹锡的《陋室铭》意在借歌颂陋室来传达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趣味,即人只要学识格调高雅非凡,即使居所简陋也自有风流。“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散句突出了“吾”的品德高尚之重要意义,强调了自己超越世俗的情趣使“陋室不陋”。这种意图远非骈句所能表达。
  所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与前文字数相同的散句,既做到了音韵和谐,又能有效地传达出传统文人在世俗中依然保持高尚人格的精神追求。
  通过以上两个教学片段,我们可以发现,基于初中学生的学情,对骈文的教学显然不必过度地讲解骈文的特点,但是,也不应只停留于“骈散交织”这一评价的标签式学习。引导学生寻找学习骈句的突破口,关注字数变化,理解“骈散交织”的真正内涵,学生才会潜入文本,从句子形式的角度获得语言的丰富内涵。

二、从虚词中体会诗歌蕴藉的情感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历来被称道为怀古伤今诗歌的佳作。蒋勋赞此诗将“整个生命意识放大到巨大的空间之中”,从而传达出一种“巨大的苍凉感”[3]。那么,这种“巨大的苍凉感”是否只与诗句中的“天地”“怆然”这些词有关呢?
  笔者在教学此诗时,学生有一个发现:唐诗以七言、五言诗为主,而这首诗却是由两个五言句、两个六言句组成的,即三、四两句诗分别多了“之”与“而”两个虚词。这个发现很独特,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展开了探讨。
  师:这个发现很有意思,我们大家不妨一起来讨论一下。三、四两句分别多了哪个字?
  生1:之,而。
  师:哦,是两个虚词,虚词没有什么确指的意思,我们把它们删去,再来读读,大家觉得如何?
  [学生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悠悠,独怆然涕下。]
  生2:感觉很奇怪。好像后面两句读得太快了,没感觉了。
  师:大家从《登幽州台歌》原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3:诗人登上古代选拔贤才的幽州台,发出感慨,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无奈、难过。
  师:很好,那如果去掉了“之”“而”这两个虚词,大家朗读的时候,感受到的是什么?
  [学生小组内再读,讨论交流。]
  生4:去掉了这两个虚词,虽然“天地”“悠悠”“怆然涕下”这些词都没有变,但感觉读起来节奏感很强,好像感觉不到诗人有多么地无奈,反而给人一种他想要去努力改变现状、去做一些事情的感觉。
  生5:“之”与“而”让我们在朗读的时候放慢了速度,让我们感觉到诗人胸中抑郁不得志的那股气在慢慢地吐出来,以至于默默地流下眼泪。他好像在这广阔的天地中,就自己一个人慢慢地吟诵这样的诗句,他非常悲伤、孤独。这样慢慢的节奏,将诗人那种难过、孤独又无计可施的心情更好地表现出来了。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两个没有实义的虚词,在传达诗歌情感上却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阅读古诗,我们以往更多地是借助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而《登幽州台歌》这首诗让学生发现还可以借助虚词来体会诗歌蕴藉的情感,以及虚词在变换语气、调整节奏、传达语意上有着其独特的妙处。有过这样的学习经历,学生下次再遇到虚词的时候,或许就会多一层思考,从而逐渐习得一种阅读与理解文言文的经验。

三、從否定句中体会文章的气势


  韩愈的《马说》是一篇说理文,其用比喻说理,通过描述千里马的遭遇,类比现实中人才不得重用的现象。朗读此文时,读者能感受到文中一股不平之气。细细体会就能发现,其中大量否定句的运用,使文章呈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正如林纾所言:“通篇用‘不知’字,有千钧之力。”[4]韩愈开篇指明“伯乐不常有”,感慨社会上不识贤能之士的现象比比皆是;然后用十个否定句,感慨贤能之士无法得到善待;最后以“其真不知马也”一句作结,感慨没有识才的伯乐,就难以出现贤能之士。
  学生初读此文,对文中用千里马比喻贤才这一点容易理解,但对文章一唱三叹的意境和不平之气的理解,则需要教师引导。而该文十三个否定句,就是帮助学生体会文章气势的抓手。以下是相关教学的一个片段:
  [疏通字词、了解文章大意后,教师布置小组探究活动:(1)朗读课文,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2)再次细读,小组讨论,找出让你体会到这一心情的具体句子或字词。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并呈现探究结果。]
  生1:我们读课文的时候,感受到作者有一种不平之气。我们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而”字,还有“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无马邪”这两个反问句中,感受到作者替千里马(也就是真正的贤才)鸣不平。
  师:这一组同学很不错,他们关注到了虚词“而”和两个反问句。在以前的课中,我们也发现过,虚词有的时候也有巨大的威力。请你们朗读这三个句子,读出不平之气。
  [学生朗读。]
  生2:老师,我们小组在讨论的时候,有一个特别的发现:这篇课文中有很多“不”字,比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等,我们数了一下,有十一个“不”字,而且有两处都是三个“不”字句连用,形成排比句,读起来很有气势。
  师:这个不叫“不”字句,叫作——
  生齐:(和老师一起说)否定句。
  师:这一组同学的这一发现很独特,我们大家不妨一起来看看,该文总共有多少个否定句?这么多否定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
  生3:课文有十三个否定句,除了用“不”字表否定的十一句以外,还有“天下无马”和“其真无马邪”两句。我们觉得,这么多否定句写出了作者对千里马得不到赏识、人才得不到重用的慨叹与无奈。
  生4:我们组发现,否定句连用可以形成一种强烈谴责的语气,比如“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三个否定句连用,表现千里马的待遇连一般的马都不如,强调了作者对千里马所遭受的这种不公平待遇的控诉。还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三个否定句形成排比句,写出了作者对不知马、残害千里马的各种行为的抨击。
  生5:作者写《马说》是为了批判社会上不重视人才、不善待人才的现象,十三个否定句,可以加强这种批判的力量。
  师: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有对否定句的总体的感觉,也有具体的分析,还结合了文章中心思想进行阐述。我们以前也说过,选择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是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密不可分的。大家已经把这一点熟记于心了,非常好!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旗手之一的韩愈,写文章“不平则鸣”。在《马说》中,韩愈用大量的否定句向读者传达了内心的不平之气,也使文章营造出一唱三叹的意境,这就是否定句强大的语言力量。在教学中,把十三个否定句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去关注其传达出的内容上的信息以及语势上的感受,可以快速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生通过朗读、讨论、体会这些否定句,能感受到充溢在韩愈胸中的不平之气,这样也就抓住了该文的关键。
  作者的写作意图决定着句式的选择,句子形式的教学能帮助学生搭建“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之间的平台。骈句变化、虚词运用与特殊句式是我们开展文言文句子形式教学的三个切入点,它们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句子所承载内涵的支架,也是学生获得作品更为丰富内涵的必经通道。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多采用比较法,不同字数、不同形式的句式对比,能帮助学生体会作者运用语言形式表情达意的方法,领会作者运用某一种句子形式的真实意图。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
  [2]孙绍振.在骈体的约束中抒写情志——读《与朱元思书》[J].语文建设2013(6):47.
  [3]蒋勋.蒋勋说唐诗[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12.
  [4]林纾.古文辞类纂[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56.
其他文献
介绍了网络安全在远程故障诊断信息化系统中的项目背景,对系统涉及的敏感数据业务环节的信息安全,保密技术进行了分析。系统运用VPN的专用性,建立起安全的网络通路,同时运用PKI/CA
心理辅导课是目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而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和研究心理辅导课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学校心理辅导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带动和促进素质
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是指电气人员通过电气试验,在设备投入之前或运行中了解掌握设备的绝缘情况,以便在故障发展的初期就能够准确及时地发现并处理。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是电
【摘 要】一名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
【摘 要】在初中阶段,体育通常都被视为副科,不被师生重视。加上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学策略不能联系实际,为初中体育的教学带来了不少问题。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学科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我结合近期开展的教学研讨会,着重就初中体育教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學质量 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一片钢板弹簧,因为铁匠在其冷却之后持续用铁锤敲打,虽然当时铁匠不知道他这个行为所造成的影响。但是我们现在知道了,这个钢板弹簧的使用寿命提高了600%以上!在卷簧、螺旋弹
【摘 要】当今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阶段地理课堂教学的融合,是教育工作者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在现代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营造比较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信息技术可以让原本比较抽象的内容以更加形象和生动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将内容以更加简单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本文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的经验,通过对信息技术与
【摘 要】网络教学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师生远程互动来实现学习的一种现代化教学形式,它的实质是个别教学。网络教学综合了很多教学模式的优点。实践证明,它对整个教育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有着很好的发展前途。  【关键词】政治 多媒体信息 利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93  在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倡导新理念、教学
从2015-2018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来看,任务驱动型写作试题的命制逐步成熟,并在写作任务的价值趋向、驱动方式、考查方向等方面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在价值趋向上,从注重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