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作文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考察内容,它不仅在考试的时候占分比重大,也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体现,而学生在小学阶段开始接触作文,教师如何在小学阶段就为学生打好作文基础是十分重要的。特就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采用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行阐述。先就运用层递式教学模式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进行讨论,然后从三个不同方面深入剖析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情况,旨在对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层递式教学模式;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4-01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75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作文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它在一张语文考卷中,所占的分值很大。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作文,作文一直以来都是语文学科的重点教学内容。作文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将他们在学习语文或者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运用到写文章里面去,独自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学习写作文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与思维能力,还能够完善他们的逻辑思考模式,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但是在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当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作文是一项侧重实践却比较耗时的任务,所以很多教师仅仅注重于课堂上单方面地给学生灌输一些理论方面的基础知识,却很少抽出些时间给学生进行写作的实践,甚至课下也很少布置作文任务,这样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不利于学生提升写作能力。而许多学生面对作文的时候往往有着畏难情绪,认为写作是一座难以攀越的学习大山,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十分需要采用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开展作文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一、运用层递式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意义
作文其实是一项侧重实践性的任务,所以同样的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即便是学生都认认真真听讲,然后懂得了这些道理,但是等到他们自己实际去写作的时候,未必就能写好。这就像影评家一样,影评家在分析电影的时候往往总能说得头头是道,精准地说出电影存在的问题,但如果实际让他们去拍摄电影,他们未必能拍得好。所以如何让学生将作文教学期间习得的词汇和修饰手法巧妙地运用到写作里面,一直都是让教师头疼的问题。
教师在实际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应该尽量将教学环节设计得清晰易懂,一步步带领学生梳理文章的创作思路,但由于作文教学本身就缺乏独立完善的教材进行支撑,这使得教师往往需要自行摸索,凭经验进行教学,在无形之中给教师增加了负担。除此以外,由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是一整套流程一一推进,但是学生往往会因为单方面听讲而觉得枯燥无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听课效率并不高,久而久之,这也会影响到学生之后独立写作的效率,甚至于一些学生会觉得作文是一项十分枯燥且难度较高的内容,对其产生畏难和厌烦情绪,使得作文的教学效率十分低下。
在这样的背景下,层递式教学模式迸入了我们的视野,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把作文写作的过程进行细致划分,分为词汇过程、文章大致框架搭建过程、文章具体内容扩充创造过程等多个细小步骤依次教学,教师分层次地教授学生写作,学生由浅及深地学习写作,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具有科学性与实效性,而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也具有逻辑性和科学性。层递式教学模式可以方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作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增强他们的写作自信,主动地将学习到的作文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里面,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效率。
二、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一)加强对于学生作文基本字词方面的教学
在小学语文开始作文教学活动之前,学生一般都已经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基础的词汇,并且有了一定的词汇运用能力,但这些都还处于很基础的水平。学生在进行学习字词时,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字词基本含义混淆和运用不当等现象,在作文中正确恰当地使用所学字词在无形之中又给他们增加了额外的压力,尤其是对于成语的领会与应用,一直以来都是多数学生学习时一时难以攀越的大山。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额外注意学生是否学会了正确表达与描述这些学会的字词。
在进行字词教学时,教师要做到的是引导学生去掌握字词的运用技能。比如说教师在教与季节有关的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就课文中所描述的季节,让学生们自己寻找词语来描绘它,因为语文学科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以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明确知道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大家可以充分开动脑筋,任何合理的词汇都是被允许的。这样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集思广益、对目前所知的字词进行使用以及归纳总结。但是教师也要在发现学生用词不当的时候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因为学生对于一些词汇可能存在着一知半解的情况,并不知晓其内涵,有时候就会出现错用现象。而对于修辞手法的教學,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自主想象和学习的空间,善于引导他们打开思路。
(二)巩固和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描述能力
教师在对作文进行进一步教学的时候,应当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与描述能力进行巩固和加强。观察能力是指对于生活的观察,即学生去观察生活中那些能够被他察觉和感知到的事物,描述能力则是指学生将前者所观察到的事物以及心里面所念所想的内容进行描写和叙述的能力。所以描述其实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经过内心的思考与加工以后,自主描述出来。
因为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是存在着不同的,所以他们在观察周一事物的方式是存在不同的,其后对于同一样事物的描述侧重点也是存在不同之处的。比如说观察同一张风景图片,有些同学会习惯采用由远及近的方式,先观察远处的风景,然后再慢慢将视线转移过来,开始观察近处的风景,但是有的同学就习惯采用由大及小的方式,他们会先观察在这一整张图片里面占据的比例较大的事物,然后再去观察占据比例较小的事物,这两种观察方式都是合理的,选用哪种取决于学生的个人想法,并且可能也还有着别的方式,但只要是有逻辑性的,那么都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对一些同学来说,他们一开始的时候什么也不懂,在观察方式上面没有什么逻辑性可言,存在章法与表达混乱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派上用场了。教师需要教授这些学生如何带有逻辑性地去观察事物,可以教他们多种方式,然后由他们自主选择一种较为习惯的观察方式,然后教师就可以逐步引导他们适应并且在之后都采用该种观察方式。这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加强观察能力与描述能力,为他们的写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说教师在上一些关于季节的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技术,在备课的时候找一些关于这个季节的图给学生展示,给学生在视觉上率先造成冲击,勾起他们的好奇心,再顺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的学习里面去。然后教师就可以布置课堂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将图片中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这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还能够强化他们的语言描述和运用能力,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春天这个季节,并记住自己用语言描述它的经历,等到下次写作中如果遇到此类题目,也能够将今日课堂所学所悟的实际运用起来。
(三)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对于作文教学来说,课堂的学习很重要,但是课后的总结与反思也十分重要,在作文教学课最后,教师可以抽几分钟时间带领学生对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并给学生布置课后的任务,让他们对课堂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就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目前掌握的词汇量有限,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词汇基础之上来尽可能地装饰自己写作的文章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巧妙利用修辞这些写作手法来增加文章的个人特色,而面对同样的词汇,不同的小学生经过加工和排列组合,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拓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写作的时候开动脑筋,进行头脑风暴,写出具有个人特色与创新性的好文章。
此外,教师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也要善于利用课后的时间,让学生们主动地去求知。比如说教师在上完一篇课文的时候,也可以就这篇课文给学生布置一个写作任务,让他们就课文的主题进行改写或者针对结尾进行扩写等,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善于思考与创新。而学生们在课后去完成这项任务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去参考和借鉴一些课外写作素材,这也帮助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了自主的学习与积累,对于写作来说,积累越多意味着他们可以用来写作的素材越多,这对他们的写作水平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
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凸显出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积极效果,进而帮助学生建立对于写作的自信,在平时就能够习惯写作,把写作当作一种陶冶情操的方式,这样在考试的时候遇到作文题目也能够临危不乱,不产生畏难情绪,将平时课堂上积累的,以及生活中学到的写作技巧都充分发挥出来,全方位地增强所写作文的影响力与感染力,教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综上所述,层递式教学模式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着十分重大的价值与现实意义,将其运用到作文教学中,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通过加强对于学生作文基本字词的教学、巩固和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描述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意识这些方式,循序渐进地提升作文的教学效率,让学生不再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爱上写作,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博.论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J].才智,2020(8).
[2]杨秀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法应用分析[J].科技风,2020(4).
[3]苏佃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探析[J].内蒙古教育,2020(3).
[4]王曙霞.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探讨[J].文学教育(下),2019(7).
[责任编辑 谷会巧]
关键词:层递式教学模式;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4-01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75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作文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它在一张语文考卷中,所占的分值很大。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作文,作文一直以来都是语文学科的重点教学内容。作文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将他们在学习语文或者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运用到写文章里面去,独自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学习写作文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与思维能力,还能够完善他们的逻辑思考模式,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但是在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当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作文是一项侧重实践却比较耗时的任务,所以很多教师仅仅注重于课堂上单方面地给学生灌输一些理论方面的基础知识,却很少抽出些时间给学生进行写作的实践,甚至课下也很少布置作文任务,这样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不利于学生提升写作能力。而许多学生面对作文的时候往往有着畏难情绪,认为写作是一座难以攀越的学习大山,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十分需要采用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开展作文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一、运用层递式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意义
作文其实是一项侧重实践性的任务,所以同样的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即便是学生都认认真真听讲,然后懂得了这些道理,但是等到他们自己实际去写作的时候,未必就能写好。这就像影评家一样,影评家在分析电影的时候往往总能说得头头是道,精准地说出电影存在的问题,但如果实际让他们去拍摄电影,他们未必能拍得好。所以如何让学生将作文教学期间习得的词汇和修饰手法巧妙地运用到写作里面,一直都是让教师头疼的问题。
教师在实际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应该尽量将教学环节设计得清晰易懂,一步步带领学生梳理文章的创作思路,但由于作文教学本身就缺乏独立完善的教材进行支撑,这使得教师往往需要自行摸索,凭经验进行教学,在无形之中给教师增加了负担。除此以外,由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是一整套流程一一推进,但是学生往往会因为单方面听讲而觉得枯燥无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听课效率并不高,久而久之,这也会影响到学生之后独立写作的效率,甚至于一些学生会觉得作文是一项十分枯燥且难度较高的内容,对其产生畏难和厌烦情绪,使得作文的教学效率十分低下。
在这样的背景下,层递式教学模式迸入了我们的视野,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把作文写作的过程进行细致划分,分为词汇过程、文章大致框架搭建过程、文章具体内容扩充创造过程等多个细小步骤依次教学,教师分层次地教授学生写作,学生由浅及深地学习写作,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具有科学性与实效性,而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也具有逻辑性和科学性。层递式教学模式可以方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作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增强他们的写作自信,主动地将学习到的作文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里面,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效率。
二、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一)加强对于学生作文基本字词方面的教学
在小学语文开始作文教学活动之前,学生一般都已经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基础的词汇,并且有了一定的词汇运用能力,但这些都还处于很基础的水平。学生在进行学习字词时,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字词基本含义混淆和运用不当等现象,在作文中正确恰当地使用所学字词在无形之中又给他们增加了额外的压力,尤其是对于成语的领会与应用,一直以来都是多数学生学习时一时难以攀越的大山。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额外注意学生是否学会了正确表达与描述这些学会的字词。
在进行字词教学时,教师要做到的是引导学生去掌握字词的运用技能。比如说教师在教与季节有关的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就课文中所描述的季节,让学生们自己寻找词语来描绘它,因为语文学科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以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明确知道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大家可以充分开动脑筋,任何合理的词汇都是被允许的。这样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集思广益、对目前所知的字词进行使用以及归纳总结。但是教师也要在发现学生用词不当的时候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因为学生对于一些词汇可能存在着一知半解的情况,并不知晓其内涵,有时候就会出现错用现象。而对于修辞手法的教學,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自主想象和学习的空间,善于引导他们打开思路。
(二)巩固和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描述能力
教师在对作文进行进一步教学的时候,应当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与描述能力进行巩固和加强。观察能力是指对于生活的观察,即学生去观察生活中那些能够被他察觉和感知到的事物,描述能力则是指学生将前者所观察到的事物以及心里面所念所想的内容进行描写和叙述的能力。所以描述其实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经过内心的思考与加工以后,自主描述出来。
因为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是存在着不同的,所以他们在观察周一事物的方式是存在不同的,其后对于同一样事物的描述侧重点也是存在不同之处的。比如说观察同一张风景图片,有些同学会习惯采用由远及近的方式,先观察远处的风景,然后再慢慢将视线转移过来,开始观察近处的风景,但是有的同学就习惯采用由大及小的方式,他们会先观察在这一整张图片里面占据的比例较大的事物,然后再去观察占据比例较小的事物,这两种观察方式都是合理的,选用哪种取决于学生的个人想法,并且可能也还有着别的方式,但只要是有逻辑性的,那么都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对一些同学来说,他们一开始的时候什么也不懂,在观察方式上面没有什么逻辑性可言,存在章法与表达混乱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派上用场了。教师需要教授这些学生如何带有逻辑性地去观察事物,可以教他们多种方式,然后由他们自主选择一种较为习惯的观察方式,然后教师就可以逐步引导他们适应并且在之后都采用该种观察方式。这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加强观察能力与描述能力,为他们的写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说教师在上一些关于季节的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技术,在备课的时候找一些关于这个季节的图给学生展示,给学生在视觉上率先造成冲击,勾起他们的好奇心,再顺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的学习里面去。然后教师就可以布置课堂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将图片中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这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还能够强化他们的语言描述和运用能力,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春天这个季节,并记住自己用语言描述它的经历,等到下次写作中如果遇到此类题目,也能够将今日课堂所学所悟的实际运用起来。
(三)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对于作文教学来说,课堂的学习很重要,但是课后的总结与反思也十分重要,在作文教学课最后,教师可以抽几分钟时间带领学生对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并给学生布置课后的任务,让他们对课堂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就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目前掌握的词汇量有限,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词汇基础之上来尽可能地装饰自己写作的文章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巧妙利用修辞这些写作手法来增加文章的个人特色,而面对同样的词汇,不同的小学生经过加工和排列组合,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拓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写作的时候开动脑筋,进行头脑风暴,写出具有个人特色与创新性的好文章。
此外,教师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也要善于利用课后的时间,让学生们主动地去求知。比如说教师在上完一篇课文的时候,也可以就这篇课文给学生布置一个写作任务,让他们就课文的主题进行改写或者针对结尾进行扩写等,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善于思考与创新。而学生们在课后去完成这项任务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去参考和借鉴一些课外写作素材,这也帮助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了自主的学习与积累,对于写作来说,积累越多意味着他们可以用来写作的素材越多,这对他们的写作水平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
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凸显出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积极效果,进而帮助学生建立对于写作的自信,在平时就能够习惯写作,把写作当作一种陶冶情操的方式,这样在考试的时候遇到作文题目也能够临危不乱,不产生畏难情绪,将平时课堂上积累的,以及生活中学到的写作技巧都充分发挥出来,全方位地增强所写作文的影响力与感染力,教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综上所述,层递式教学模式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着十分重大的价值与现实意义,将其运用到作文教学中,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通过加强对于学生作文基本字词的教学、巩固和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描述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意识这些方式,循序渐进地提升作文的教学效率,让学生不再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爱上写作,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博.论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J].才智,2020(8).
[2]杨秀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法应用分析[J].科技风,2020(4).
[3]苏佃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探析[J].内蒙古教育,2020(3).
[4]王曙霞.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探讨[J].文学教育(下),2019(7).
[责任编辑 谷会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