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提高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以黑板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且不能够单纯的让学生去接受知识,也不能够在教学中依赖于模仿别人和过去记忆,而是要通过对学生的动作和学习要求进行分析、观察、猜想和推理,以换位思考法为依据来置身于学生位置,来考虑教学方法和目标,使得教学能够合理正常的进行,并且引导学生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进行浅谈,旨在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化学教学;思维能力;探讨
  剖析高中生化学能力,不难发现其中的思维能力尤其重要,因为它综合了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等四种能力。而高中化学知识又是思维活动核心内容和工具,学习高中化学,知识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随着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互相依存,是高学生提升化学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化了化学教学与思维之间的联系,客观地说化学教学其实质就是思维教学,高中学生在教师教导下,激发其思维活动以便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帮助高中生独立思考并解决所涉及的化学问题。下面就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实践,谈谈培养和提高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体会。
  一、 创设化学问题思维情境,开发高中生的思维能力
  通常状态下,高中化学教学,大多数教师喜欢利用提出相关的化学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又引导学生共同解决的过程,利用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已经成为化学教学惯例。分析每堂高中化学教学课,不论是整堂课堂教学,还是其中的某一环节,教师们往往会花大量的时间来创设化学问题情境。当然,水平高低也在创设化学情境中体现出来。水平高的能够满足高中化学教学实际和社会发展、日常生活密切的情境,帮助高中生融入其中,适应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帮助高中生将学习新的知识的能力发挥到极致,科学地引导高中生将思维能力集中到其兴趣点上,全面激发高中生化学思维能力和满足学好高中化学的欲望。
  二、 创设不同层次化学问题,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必须跳出传统以黑板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规避让学生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现象发生,更不能在教学中模仿别人成功的范例和学习过去记忆,而必须主动引导高中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会面对化学问题,能够做到科学地进行分析、观察、猜想和推理,教师要站在高中生的位置来设计化学教学过程和制订教学目标,让高中化学教学更加符合实际需要。教师根据化学课程教学实际,可以围绕课堂教学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探究性活动,来引导和激励高中生养成研究型学习习惯。培养高中生利用化学学习的机会,掌握思考、交流和探索的技巧,从而掌握化学思维能力。
  三、 利用一题多解化学实例,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精选合适的化学题目是教师必备的技术,必须创造条件深度发掘其内在规律,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采用对比和联想等方法解决化学学习上的问题,注意引导高中生拓展解题思路,掌握解题规律。其结果可以做到拓宽高中生的化学思维,也可以锻炼出其内在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例如,化学试题24 mol H2S在30 mol O2中燃烧,可得SO2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维来解这道题。
  解法一:常规解法。解法二:用原子守恒定律的方法来解。解法三:用待定系数法。解法四:直接配平法。解法五:关系式法。解法六:十字交叉法。解法七:差量法。解法八:电子守恒法。解法九:逆向推导法。解法十:观察法。通过一题多解这样的训练方式来促使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多向思维,指导高中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解题思路,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从而掌握到最基础的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形成网络帮助记忆,有利于学生顺利将所学知识建立联系。选择一题多解,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抓住問题的本质,掌握其运行规律,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思维习惯。
  四、 利用反思方式进行归纳,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思维活动核心及动力归结为反思。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教师必须将每一道例题进行讲解时反思总结是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反思才能帮助高中生打通新旧知识间通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发现其中存在的一般规律,发现问题产生的本质,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知识形成规律,从而提升解题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例如,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向思维,很容易地就可以找到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这样养成不断反思的思维习惯,可以面对一道题进行,也可以面对一堂课,还可以是面对一章节内容进行反思,完全是围绕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以及化学思想提升而进行的。
  五、 将抽象问题转化为直观问题,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教学,重点应放在概念、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研究以及化学反应规律等方面,将有利于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可是,往往涉及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高中生缺乏生活经验,抽象思维能力弱,听课存在困难。学好抽象知识,离不开反复的感性知识的学习,感知认识是学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而直观教学是完成化学抽象思维能力形成的途径。由直观到抽象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培养高中生化学思维能力一朝一夕很难完成,教师在思想上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培养过程,必须坚持持之以恒,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循序渐进,最终才会有所成效。
  参考文献:
  [1]常素芳.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强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4(3Z):206.
  [2]舒畅.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再认识[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1.
  [3]王后雄.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化学教学,2008(7):27-32.
  [4]李娜.浅议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学中国人,2015.
  [5]周瑞沛.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什么[J].化学教与学,2011(11):37-38.
  [6]陈岩,张朝燕,周巧姝.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8).
  作者简介:
  胡占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对初中地理学科进行观察之后,发现此门学科其实兼具文理学科的特点,其综合性极强。所以,教师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的时候,需要对课程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以注重。为了使学生的此种能力得到提高,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注重开展地理活动、引入实际生活知识以及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来使得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关键词:初中地理;综合实践能力;提升策略  教师在教学初中地理知识的时候,会选择性地
摘 要:牛顿第二定律主要验证外力F和质量m与物体加速度a的关系,在人教版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的单车纸带打点法通过斜面来平衡摩擦力。此次可以通过对实验器材的改进来减少误差,还可以通过对实验进行整体的改进。  关键词:牛顿第二定律;单车纸带打点法;平衡摩擦力;实验器具改进;整体改进  一、 引言  在高中物理必修一中提到了使用单车纸带打点法,但是由于条件限制,部分学校没有气垫导轨,所以只能通过斜面来平
本文对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探讨。本研究采用SonoVue一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新技术对4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检查,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10例,肝转移
摘 要:高中物理在高中学科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今在新一轮中学课程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实施的影响之下,导学案教学被认为是培养与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最有效方式。学生的学习不是单纯地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需要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其利用自身原有的储备知识对新的知识进行理解。问题驱动下导学案的运用,给高中物理教学带来新的面貌。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对于问题驱动
摘 要:生物学科的教学是我国现代教育教学体系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就生物本身而言,它对于提升学生逻辑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与形成作用。而在生物课的教学中,生物教育理念是很关键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储备生物知识,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文化理念,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物课的教育理念也是服务于学习生物知识。同时,生物教育理念也包含了生物教学中近乎所有的必备能力。所以生物教育理念对初中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及组成部分,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因而有效实施实践性教学也就十分重要,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使教学质量及水平得以有效提升,使教学能够得到更理想效果,因而物理教师应当对思维导图进行合理应用,以便对学生进行更好培养,促使其实现更好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思维导图;应用  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