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时候,我们会对商家的涨价感到出奇的愤怒,但是,当愤怒的情绪影响了价格,或许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加糟糕的,甚至是令我们难以承受的后果。
你涨价,我不爽
对大多数人来说,涨价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如果是缓慢且浮动不大的物价普遍上涨,虽然我们心中也会抱怨两句,但却不会有什么太过负面的情绪;不过若是突然的、大幅度的涨价,则很可能引起人们的愤怒。
比如最近两年,由于雾霾天气的影响,全国各地的口罩销售得异常火爆,而其价格也是一涨再涨。据报道,有些药店甚至将一次性口罩的价格上涨了一倍有余,这种“趁火打劫”式的行为,令市民感到极为气愤,纷纷谴责这些商家贪得无厌,赚黑心钱。迫于舆论的压力,这些药店最终将口罩的价格降回了原价,
口罩还只是小问题,让我们把视线推回到十年前。当时申遗的浪潮刚刚兴起,中国的很多旅游景点都申遗成功了,这本来应该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但是,随着这些景点挂上了“世界遗产”的标签,地位不一样了,身价也水涨船高,有关部门认为,这些地方的门票价格也该涨一涨了。这一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无数市民联名发表抗议,认为门票涨价是一种强盗行为,是一种无良的商业行为。如果一定要涨价,那么“世界遗产”将会变成“世界遗憾”,伤害人民的感情。最终,涨价风波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在一片抗议声中平息了下去。
其实,不只是这种非正常的人为涨价会引起人们的愤怒,不公平的工资浮动同样也会引发愤怒。比如不久前,河北省某农村合作社就公布了全体员工的工资调整计划,虽然整体上看,所有人的工资待遇都有所提高,但是领导们涨工资的幅度远远超出普通员工,这立刻引起了骂声一片。
但是,仔细想想,这些引发了愤怒的涨价,是否完全是不合理的呢?
供求规律PK道德标准
对经济学略有涉猎的人都应该知道,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这是一个所有经济学书籍中都会阐述的定理。那么,以这个定理来分析,由于雾霾天气的影响,人们对于口罩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甚至超出了供给的数量,导致这种商品的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稳定市场,使供求再次达到平衡,那么理性的商家就应该提升商品的价格。价格提高了,需求量自然会下降,这样就使得供求在一个新的点上达到了平衡。
景点涨价其实是同样的道理。由于申遗成功,景点名声大噪,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数量骤增,景点本身承载力有限,导致供不应求。理智地看,这时涨价可以减少客流,从而减轻景点的环境压力,有利于景点长期环境保护,并且使供求关系再次回到平衡。因此涨价的行为本就无可厚非。而员工工资调整幅度不同,也和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有关,虽然不排除以权谋私的可能,但是不同岗位的职能不同,收入不同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所有人都能用所谓的“理性经济人”的观点来看待问题,那么也就不会闹出各种“民愤事件”了,但问题就出在,世界上根本没有完全理性的人,是人就有自己的情感,就有自己的好恶。人们往往是用道德标准,而不是供求规律,来评判交易的合理性。
由于便宜的商品会使消费者受益,因此在商品供过于求而导致降价时,所有人都喜闻乐见,愿意去接受这个现实;但是昂贵的商品却会让消费者花更多钱,这时人们就不愿再去管什么是否供过于求的问题了,反而是用道德标准来判定商家“黑心无良”、“趁火打劫”,并通过舆论反作用于商家,使商家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销售策略,从而维护原来的较低价格。
在人类社会,长期以来人们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它往往比供求规律更加有力,一旦供求规律遭遇道德标准的攻诘,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选择屈服。
迫不得已的饥饿销售
当需求不断高涨,供应却无法与之一起提高,而且提高价格以降低需求量这个唯一可以解决问题的道路,却被道德的巨剑拦腰斩断,商家要怎么做才能既不损害自己的利益,又不伤害买家的感情呢?
最先找到答案的,是一直走在时代尖端的科技企业。众所周知,苹果公司的新产品在上市之初,一直使用一种被我们命名为“饥饿销售”的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将生产规模严格控制在比市场容量小20%~30%的范围内,限量供应,通过断货的方式来提升产品的人气,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的注意力,以使得产品在初期能有一段较长的时间,保持较高的价位,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这种销售方法的高明之处在于,苹果公司并没有通过“提价”来维持供求平衡,而是在一开始,就给产品定了一个高价,这一方面让自己的产品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另一方面,又通过断货,不断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拉长产品在最高价位能够停留的时间,使自己的公司获得足够多的利益。
其实,与其说这是一种精明的销售方式,不如说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销售方式,是科技企业在供求规律与道德标准间寻求到的一个平衡点。很明显,虽然同样为企业赚取了更多的利润,但是消费者对于饥饿销售并没有产生什么太大的负面情绪。人们往往不介意等待,却不愿意让商家收取足以消除供需差距的高昂价格。只要商家因供不应求而提价,等待它的就必然是贪婪无耻的谴责,而如果价格没有变化,那么等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公平”,让生活质量骤降
很明显,饥饿销售法是奏效的,但是它能够使用的范围并不广泛,比如餐饮业、超市都没有使用这种方法的条件——餐馆天天没菜、超市天天没货,这样的话生意也就不用继续做了。因此绝大部分商家的选择是,宁愿不管供求规律,也不能让自己站在道德的对立面。这样一来,在很多明明可以涨价、应该涨价的时候,商品的价格却没有出现明显的增幅。换句话说,道德标准战胜了供求规律,消费者用道德标准,维护了自己心中的“公平”。但是,这种“公平”真的对我们有益吗?
从微观角度来看,这种表面上的公平,直接降低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这话是怎么说的呢?想想看,我们通过美食微博或美食栏目,发现了一家非常棒的小餐馆,那里价格公道、菜量大、味道好、环境也不错,因此,有无数人涌向了那个小餐馆。 现在,小餐馆面临着非常艰难的选择,来这里的客人实在是太多了,如果现在涨价,可能会减少一部分客人,使饭馆回复到以前的状态,但这样无疑会使自己的口碑下降,并且伤害老主顾的感情;如果不涨价,人越来越多,很多人等位,餐厅中乱哄哄的,就餐环境下降,而且人一多,上菜速度也变慢了,服务员也忙不过来,食客们能够享受到的服务质量大幅度下滑。为了口碑,小餐馆绝对不能选择马上大幅度涨价,那么只好一切维持原状,委屈顾客在喧闹嘈杂的环境中用餐了。
仔细想想,“公平”的价格看似使消费者获利了,但实际却是以牺牲消费者的生活质量为代价的。
道德,抑制经济繁荣
如果仅仅是人多一点倒还罢了,但是再进一步思考,我们会发现,道德扭曲了正常的供求规律,导致了价格僵化现象,而价格僵化,却是经济衰退的一大诱因。
其实不难理解,如果严格参照市场供求关系来定价,那么商品的价格就应该像股票的价格一样,一天一变,甚至一小时、一分钟一变。但是这明显是不具有可操作性的,因此卖方一般会在定价时,就考虑到原料和其他成本的价格浮动,在合理的范围内制定出一个令买卖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并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使用这一价格。
然而,这种定价却并非应该一成不变,而是应该随着一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比如不同季节,某些原料价格发生巨大改变时,其加工品的价格应该随之进行调整。但是由于害怕调价引发消费者的不满,导致其对自己进行道德批判,从而影响自己的口碑,因此商家却不敢随意改变自己的价格,只能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
这样一来,就损害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环节的进行。而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曾说过,“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如果供给受挫,那么需求也将同样受到打击。供给规模不变甚至减小,需求又停滞不前,长此以往,整个社会的经济衰退也就不难预见了。反之,商家因供不应求提升价格,收入增加,他们自然会想要扩大生产,增加供给,这样一来,供给和需求也能再次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则是优质的平衡,所有人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价格也会自然而然地降下来。
这样一分析,我们突然发现,过分地追求我们心目中的“公平”,用道德的眼光来评判供求规律引发的价格变动,并用舆论来阻止这样的变动,从根本上看也许并不是一场胜利,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因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对正常的市场秩序的破坏,最终也会损害我们自己的利益。
控制住心中对于涨价的愤怒,供求规律自然会还我们一个“公道”。
你涨价,我不爽
对大多数人来说,涨价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如果是缓慢且浮动不大的物价普遍上涨,虽然我们心中也会抱怨两句,但却不会有什么太过负面的情绪;不过若是突然的、大幅度的涨价,则很可能引起人们的愤怒。
比如最近两年,由于雾霾天气的影响,全国各地的口罩销售得异常火爆,而其价格也是一涨再涨。据报道,有些药店甚至将一次性口罩的价格上涨了一倍有余,这种“趁火打劫”式的行为,令市民感到极为气愤,纷纷谴责这些商家贪得无厌,赚黑心钱。迫于舆论的压力,这些药店最终将口罩的价格降回了原价,
口罩还只是小问题,让我们把视线推回到十年前。当时申遗的浪潮刚刚兴起,中国的很多旅游景点都申遗成功了,这本来应该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但是,随着这些景点挂上了“世界遗产”的标签,地位不一样了,身价也水涨船高,有关部门认为,这些地方的门票价格也该涨一涨了。这一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无数市民联名发表抗议,认为门票涨价是一种强盗行为,是一种无良的商业行为。如果一定要涨价,那么“世界遗产”将会变成“世界遗憾”,伤害人民的感情。最终,涨价风波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在一片抗议声中平息了下去。
其实,不只是这种非正常的人为涨价会引起人们的愤怒,不公平的工资浮动同样也会引发愤怒。比如不久前,河北省某农村合作社就公布了全体员工的工资调整计划,虽然整体上看,所有人的工资待遇都有所提高,但是领导们涨工资的幅度远远超出普通员工,这立刻引起了骂声一片。
但是,仔细想想,这些引发了愤怒的涨价,是否完全是不合理的呢?
供求规律PK道德标准
对经济学略有涉猎的人都应该知道,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这是一个所有经济学书籍中都会阐述的定理。那么,以这个定理来分析,由于雾霾天气的影响,人们对于口罩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甚至超出了供给的数量,导致这种商品的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稳定市场,使供求再次达到平衡,那么理性的商家就应该提升商品的价格。价格提高了,需求量自然会下降,这样就使得供求在一个新的点上达到了平衡。
景点涨价其实是同样的道理。由于申遗成功,景点名声大噪,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数量骤增,景点本身承载力有限,导致供不应求。理智地看,这时涨价可以减少客流,从而减轻景点的环境压力,有利于景点长期环境保护,并且使供求关系再次回到平衡。因此涨价的行为本就无可厚非。而员工工资调整幅度不同,也和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有关,虽然不排除以权谋私的可能,但是不同岗位的职能不同,收入不同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所有人都能用所谓的“理性经济人”的观点来看待问题,那么也就不会闹出各种“民愤事件”了,但问题就出在,世界上根本没有完全理性的人,是人就有自己的情感,就有自己的好恶。人们往往是用道德标准,而不是供求规律,来评判交易的合理性。
由于便宜的商品会使消费者受益,因此在商品供过于求而导致降价时,所有人都喜闻乐见,愿意去接受这个现实;但是昂贵的商品却会让消费者花更多钱,这时人们就不愿再去管什么是否供过于求的问题了,反而是用道德标准来判定商家“黑心无良”、“趁火打劫”,并通过舆论反作用于商家,使商家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销售策略,从而维护原来的较低价格。
在人类社会,长期以来人们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它往往比供求规律更加有力,一旦供求规律遭遇道德标准的攻诘,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选择屈服。
迫不得已的饥饿销售
当需求不断高涨,供应却无法与之一起提高,而且提高价格以降低需求量这个唯一可以解决问题的道路,却被道德的巨剑拦腰斩断,商家要怎么做才能既不损害自己的利益,又不伤害买家的感情呢?
最先找到答案的,是一直走在时代尖端的科技企业。众所周知,苹果公司的新产品在上市之初,一直使用一种被我们命名为“饥饿销售”的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将生产规模严格控制在比市场容量小20%~30%的范围内,限量供应,通过断货的方式来提升产品的人气,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的注意力,以使得产品在初期能有一段较长的时间,保持较高的价位,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这种销售方法的高明之处在于,苹果公司并没有通过“提价”来维持供求平衡,而是在一开始,就给产品定了一个高价,这一方面让自己的产品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另一方面,又通过断货,不断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拉长产品在最高价位能够停留的时间,使自己的公司获得足够多的利益。
其实,与其说这是一种精明的销售方式,不如说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销售方式,是科技企业在供求规律与道德标准间寻求到的一个平衡点。很明显,虽然同样为企业赚取了更多的利润,但是消费者对于饥饿销售并没有产生什么太大的负面情绪。人们往往不介意等待,却不愿意让商家收取足以消除供需差距的高昂价格。只要商家因供不应求而提价,等待它的就必然是贪婪无耻的谴责,而如果价格没有变化,那么等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公平”,让生活质量骤降
很明显,饥饿销售法是奏效的,但是它能够使用的范围并不广泛,比如餐饮业、超市都没有使用这种方法的条件——餐馆天天没菜、超市天天没货,这样的话生意也就不用继续做了。因此绝大部分商家的选择是,宁愿不管供求规律,也不能让自己站在道德的对立面。这样一来,在很多明明可以涨价、应该涨价的时候,商品的价格却没有出现明显的增幅。换句话说,道德标准战胜了供求规律,消费者用道德标准,维护了自己心中的“公平”。但是,这种“公平”真的对我们有益吗?
从微观角度来看,这种表面上的公平,直接降低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这话是怎么说的呢?想想看,我们通过美食微博或美食栏目,发现了一家非常棒的小餐馆,那里价格公道、菜量大、味道好、环境也不错,因此,有无数人涌向了那个小餐馆。 现在,小餐馆面临着非常艰难的选择,来这里的客人实在是太多了,如果现在涨价,可能会减少一部分客人,使饭馆回复到以前的状态,但这样无疑会使自己的口碑下降,并且伤害老主顾的感情;如果不涨价,人越来越多,很多人等位,餐厅中乱哄哄的,就餐环境下降,而且人一多,上菜速度也变慢了,服务员也忙不过来,食客们能够享受到的服务质量大幅度下滑。为了口碑,小餐馆绝对不能选择马上大幅度涨价,那么只好一切维持原状,委屈顾客在喧闹嘈杂的环境中用餐了。
仔细想想,“公平”的价格看似使消费者获利了,但实际却是以牺牲消费者的生活质量为代价的。
道德,抑制经济繁荣
如果仅仅是人多一点倒还罢了,但是再进一步思考,我们会发现,道德扭曲了正常的供求规律,导致了价格僵化现象,而价格僵化,却是经济衰退的一大诱因。
其实不难理解,如果严格参照市场供求关系来定价,那么商品的价格就应该像股票的价格一样,一天一变,甚至一小时、一分钟一变。但是这明显是不具有可操作性的,因此卖方一般会在定价时,就考虑到原料和其他成本的价格浮动,在合理的范围内制定出一个令买卖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并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使用这一价格。
然而,这种定价却并非应该一成不变,而是应该随着一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比如不同季节,某些原料价格发生巨大改变时,其加工品的价格应该随之进行调整。但是由于害怕调价引发消费者的不满,导致其对自己进行道德批判,从而影响自己的口碑,因此商家却不敢随意改变自己的价格,只能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
这样一来,就损害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环节的进行。而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曾说过,“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如果供给受挫,那么需求也将同样受到打击。供给规模不变甚至减小,需求又停滞不前,长此以往,整个社会的经济衰退也就不难预见了。反之,商家因供不应求提升价格,收入增加,他们自然会想要扩大生产,增加供给,这样一来,供给和需求也能再次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则是优质的平衡,所有人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价格也会自然而然地降下来。
这样一分析,我们突然发现,过分地追求我们心目中的“公平”,用道德的眼光来评判供求规律引发的价格变动,并用舆论来阻止这样的变动,从根本上看也许并不是一场胜利,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因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对正常的市场秩序的破坏,最终也会损害我们自己的利益。
控制住心中对于涨价的愤怒,供求规律自然会还我们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