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高校大学英语课堂评价现状的不足,提出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融合的观点,并且就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过程性评价;必要性;实施方法
【作者简介】李胜男(1987- ),女,汉族,山东淄博人,山东大学硕士,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是各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取得良好学习效果是每一位大学英语任课教师长久以来追求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丰富的教学手段,多样的教学方法,更需要教师使用恰当的评价手段。
一、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现状与不足
以笔者任教的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为例,大学英语课程采用“平时分30% 期末考试成绩70%(百分制)”的评价机制。这一评价机制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反馈学生学习结果,教师教学状况。但是这种测试几乎等同于评价的评价方式,忽略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查,教学过程与评价相分离,具有滞后性。期末考试结束后的新学期,有可能任课教师不再教授同一专业同一班级学生,因此期末考试所反应出来的学生成绩参考价值有限,对于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也有限。这种评价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小,很难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容易使学习过程称为应付期末考试的功利性过程,是为了考试而临阵磨枪地学习。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学评估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因而十分有必要在大学英语课程中采用一种与终结性评价方式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评价方式。
二、过程性评价的内涵与价值
过程性评价是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的方式。过程性评价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风向标,教师根据评价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进度,也有利于学生根据反馈结果调整自己的学习动机、态度,努力程度,学习方法等与学习紧密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过程性评价不是忽略教学质量,教学结果的评价,而是更为强调教学过程,教学行为的评价。在课堂中使用过程性评价方式能够最大限度调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积极性,有利于营造灵活热烈的课堂氛围,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促进作用。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在课堂中使用过程性评价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不是临阵磨枪,一蹴而就的,提高英语听说能力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积累,因此关键是能找到一种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督促其不断努力的评价方法,因此使用强调教学过程,教学行为的过程性评价成为必然。
三、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方法
1.增强评价目标的实用性,着重训练听说能力。过程性评价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由于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所以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过程性评价也应以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评价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使听说能力的训练在教学设计中占据一定比例。
2.数据收集全面、严谨、即时。由于大学英语课堂的大班额问题,使学习数据的收集成为难题。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收集数据。分组要注意好、中、差生的平均分配(可参照上学期学生英语成绩或者入学英语成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座位,便于课堂管理。在多样的小组活动中实施数据收集,教师可以在短期内分辨表现优秀或较差的小组,每小组表现优秀或较差的学生。数据收集应全面,以听说为主,读写能力、作业完成质量、课堂发表状况也要占据一定比例;同事也应该注意数据收集的严谨性和即时性,即时标记并反馈每位学生的得分。
3.结果反馈注重人文关怀,正确引导。过程性评价能够监测教师教学状况,学生学习状况,要正确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到的反馈结果,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通过小组间开展的多种比赛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促进学生间开展良性竞争,提升英语学习动力。对于暂时表现不理想的学生个别谈心,了解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困难,积极鼓励;对于进步明显的学生听取其学习经验,进步原因;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求其精益求精,戒骄戒躁。
四、结语
本文根据目前高校大学英语课堂评价现状的不足,提出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融合的观点,并且就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改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传统评价方式,使其与过程性评价相融合,各占一定比例,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促进功能,使教师能够根据评价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學进度,学生能够提升学习英语积极性,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动机、努力程度。
参考文献:
[1]冯翠典,高凌飚.为什么要追求过程性评价与课堂教学的融合[J].基础教育课程,2010(5).
【关键词】大学英语;过程性评价;必要性;实施方法
【作者简介】李胜男(1987- ),女,汉族,山东淄博人,山东大学硕士,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是各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取得良好学习效果是每一位大学英语任课教师长久以来追求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丰富的教学手段,多样的教学方法,更需要教师使用恰当的评价手段。
一、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现状与不足
以笔者任教的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为例,大学英语课程采用“平时分30% 期末考试成绩70%(百分制)”的评价机制。这一评价机制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反馈学生学习结果,教师教学状况。但是这种测试几乎等同于评价的评价方式,忽略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查,教学过程与评价相分离,具有滞后性。期末考试结束后的新学期,有可能任课教师不再教授同一专业同一班级学生,因此期末考试所反应出来的学生成绩参考价值有限,对于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也有限。这种评价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小,很难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容易使学习过程称为应付期末考试的功利性过程,是为了考试而临阵磨枪地学习。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学评估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因而十分有必要在大学英语课程中采用一种与终结性评价方式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评价方式。
二、过程性评价的内涵与价值
过程性评价是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的方式。过程性评价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风向标,教师根据评价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进度,也有利于学生根据反馈结果调整自己的学习动机、态度,努力程度,学习方法等与学习紧密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过程性评价不是忽略教学质量,教学结果的评价,而是更为强调教学过程,教学行为的评价。在课堂中使用过程性评价方式能够最大限度调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积极性,有利于营造灵活热烈的课堂氛围,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促进作用。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在课堂中使用过程性评价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不是临阵磨枪,一蹴而就的,提高英语听说能力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积累,因此关键是能找到一种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督促其不断努力的评价方法,因此使用强调教学过程,教学行为的过程性评价成为必然。
三、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方法
1.增强评价目标的实用性,着重训练听说能力。过程性评价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由于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所以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过程性评价也应以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评价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使听说能力的训练在教学设计中占据一定比例。
2.数据收集全面、严谨、即时。由于大学英语课堂的大班额问题,使学习数据的收集成为难题。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收集数据。分组要注意好、中、差生的平均分配(可参照上学期学生英语成绩或者入学英语成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座位,便于课堂管理。在多样的小组活动中实施数据收集,教师可以在短期内分辨表现优秀或较差的小组,每小组表现优秀或较差的学生。数据收集应全面,以听说为主,读写能力、作业完成质量、课堂发表状况也要占据一定比例;同事也应该注意数据收集的严谨性和即时性,即时标记并反馈每位学生的得分。
3.结果反馈注重人文关怀,正确引导。过程性评价能够监测教师教学状况,学生学习状况,要正确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到的反馈结果,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通过小组间开展的多种比赛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促进学生间开展良性竞争,提升英语学习动力。对于暂时表现不理想的学生个别谈心,了解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困难,积极鼓励;对于进步明显的学生听取其学习经验,进步原因;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求其精益求精,戒骄戒躁。
四、结语
本文根据目前高校大学英语课堂评价现状的不足,提出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融合的观点,并且就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改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传统评价方式,使其与过程性评价相融合,各占一定比例,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促进功能,使教师能够根据评价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學进度,学生能够提升学习英语积极性,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动机、努力程度。
参考文献:
[1]冯翠典,高凌飚.为什么要追求过程性评价与课堂教学的融合[J].基础教育课程,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