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画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86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幅画:两个插着翅膀的天使,站在高高的山峰,在缭绕的云雾之间,观览着广袤的大地。风儿拂过,鸟儿掠过,他们是那样的惬意舒适,又是那样的神圣纯洁。其实这幅画没有太多特殊的技法,也不够娴熟,甚至显得很是稚嫩,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最有意义、最美的画!因为,在这幅画里藏着一个我和学生的美丽故事!
  清晰地记得,就是在上学期的一节美术课上,我给了孩子们一个特别的命题“假如我会飞”,让孩子们大胆地想象自己飞得很高很高,世间万物都变得那么渺小,只有自己才是最有力量的人,并用画笔描绘出这种感受。没过多久,她便举着这张画欣喜地跑到我的身边,指了指画上的那个站在山峰上的矮个儿的小天使,对我说:“这是我。”我赶忙称赞道:“你真勇敢。”接着,她又指指了小天使身边那个高个的天使,问我:“老师,她好看吗?”然后用期待又略带俏皮的眼神望着我。“当然,你画得太棒了。这么美,那一定是你妈妈吧?”我的话音未落,她的脸上就已经露出了诡异的笑容,好像我已中了她的圈套,她兴奋地提高嗓门得意地说:“老师,这个天使就是你啊!”说完立刻露出了很是灿烂的笑容。看着她,我笑了,带着甜蜜,带着欣慰,更带着爱!
  她,是一个乖巧的小姑娘,在二(2)班就读。初识她,还得从一年级的第一节美术课说起。那天,我如往常一般,预备将孩子们带到前楼四楼的美术室去上课。大部队在我的带领下,有序地前行着。可当走到二楼拐弯处时,突然身后传来一声尖叫:“老师,你快看,快看。”我迅速闻声望去,只见一个小姑娘双手紧紧地扶着楼梯里口的栏杆,双腿紧紧并拢,身体在不停地颤抖,小小的脸蛋上,眉毛紧锁。她用眼睛紧紧地盯着我,透露着急切的渴求和期盼,又仿佛在说“我不是故意的”。
  难道是身体不舒服?我看着她那张煞白的脸蛋,边猜测边疾步向前去询问:“怎么了,不舒服吗?”她望了望我,随后用眼睛努力瞅了瞅楼梯外口的栏杆,刚想张口却欲言又止。看着她躲躲藏藏、胆怯慌张的眼神,看着瑟瑟发抖的身体,我赶忙伸出手,轻轻地对她说:“别怕,有老师在。”瞬间,她紧紧地抓住了我的手,像立刻抓住了希望,抓得很紧很紧,我能感受到那种来自全身的力量。我小心翼翼地牵着她,鼓励道:“没关系,抬起你的腿,你一定行。”只见,她努力着,轻微地抬起一只脚。“很好,再来!”我又鼓励道。她努力站稳,又试图去抬起另一只脚。“你瞧,没有那么可怕吧?”我又顺势鼓励着。听了我的话,她悄悄抬起头,微微地笑了。我又一次看见了那双清澈的眼睛,那眼里多了几许自信。就这样,她拉着我的手,在一次次尝试和鼓励中,一步步努力地向前。
  终于到了教室门口,她显然变得轻松了许多,显得很是兴奋。还未等我开口,她便从我的掌心里迅速抽出她的小手,很是惊喜地望着我这个还算是陌生的老师,眨了眨大眼睛,笑眯眯地对我说了声“谢谢,老师”,随即转身离去。我惊讶了,但更多的是惊喜,惊喜于这个刚入学的孩子却给我如此礼貌的感谢。从此,我更关注这个让人百般怜爱的孩子——阳阳(化名)。
  我发现,她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其他孩子一样,没有丝毫的差异。我想,这应该仅仅是对高度的恐惧吧,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恐高症”吧!从教十余年,这可是我第一次遇见啊!多么可怜的孩子啊,我在心底悄悄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多多地关心她,呵护她!
  接下来的几周里,我总是记得拉上她的手,我们一起上楼,一起下楼。我们彼此都很自然,似乎有了一种默契。可好景不长,慢慢地我发现,每当我牵着她时,其他孩子都会有异样的眼神,有的是羡慕,有的是嫉妒,更有甚者,竟是嘲笑。我突然被这些复杂多变的眼神所惊醒——本是想多给予阳阳一些关怀,可因此让她受到不明的伤害,岂不是适得其反?也许,我应该摒弃这种“保姆式”的关怀,应该更多地培养她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决心啊。怎样才能让她摆脱这样的困境呢?我琢磨着,思索着。“不如让她做一只‘领头羊’吧!”突然我的脑子里迸出这个念头,或许是个不错的办法呢。
  于是,接下来的课上,我便安排让她站在队伍的最前端,成为全班同学的“领头羊”。为了安全起见,我又安排了一个比较能干的小姑娘陪同她一起走。果然,没有出乎我的意料,出于对环境的逐渐熟悉,出于内心那份自尊、自强,我居然发现,她走得很不错。虽然我依旧能从她缓慢又略显迟疑的脚步中感觉到一丝胆怯和慌张,但最终,她在小伙伴的陪同下,成功地做了一回“领头羊”,我终于看见了那“拨开乌云见日出”的笑容。
  “我已经成功了一半。”我在心底自豪地告诉自己,“那还有一半我还可以做些什么呢?”为了让她能够更快更完全摆脱心理的障碍,我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法子:课间里,我带着她和其他孩子在楼梯上做“蹦格子”的游戏;我带着她站在四楼的栏杆边模仿《泰坦尼克号》里的那个经典动作……后来,我又特意为她设计了那节“假如我会飞”的美术课。也就是在那节美术课上,我欣喜地看到了那个战胜恐惧,快乐如天使的阳阳,更让我意外收获了那份美丽的感动,收获了那张“最美的画”!
  (管红,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212003)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是高中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每个教育者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传递给学生的最佳时机。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高中的语文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更
跨文化沟通中的各种障碍都缘于文化和语言之不同。分析表明,文化差异必然造成跨文化沟通中的深层语言障碍。根据定义,凡是语音、语义、语法、语用、语言表达、语言认知上发生异常皆可算是一种语言障碍。  中外艺术交流跨文化语言障碍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人类进行抽象思维和描述世界的工具。语言是社会性的东西,它由一个文化的共同体所使用。不同文化的人具有不同的语言体系。语言既是文化的一
“当,当,当,孔子学院的钟声响了……”孙老师把我们带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杏坛。孔子,一个充满关怀心的家族成员。一位严师。一位一丝不苟又一身正气的学者官员。一位有爱心的邻居兼社会成员。也是“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中的一员,正和他的弟子们坐而论道。他们善语如春,教学自由而融洽,有效而优雅。  幸福!这是我在现场产生的直感。置身在《儿童论语》的课中。我仿佛看到一个古代教师的生存状
小何欣端坐于明亮的教室里,注视着像姐姐般亲切的老师,仔细聆听着她的每一句话,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因为不幸患上脑瘫,所以求学之路对于她,就更多了一份艰辛。但她是幸运的,金阊实小张开双臂接纳她,并特意安排了一位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老师做她的班主任。在金阊实小的小班化教育中,何欣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她如正常孩子一样成长,她说——      入学的喜悦  2008年,我已到了入学的年龄,但我前几年一直在石家
吴根越角造就了吴江“人杰地灵”的文化根基,吴风越韵承载了吴江“科教兴市”的宏伟蓝图。吴江,自古以来就是文人笔下的诗意栖息之地。北宋诗人陈尧佐曾经留下了这样的诗句: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诗人恋恋不舍的“秋风斜阳”之地便是吴江。西晋文学家张翰也因为“莼鲈之思”,毅然辞官回到吴江。这座享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的城市,之所以在古诗词里留下那么多的典故,归根结底因为其无处不在的“诗意”。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的应用。方法将来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输液治疗500例3岁以内的患儿按来门诊治疗的先后顺序排序,将单号者分为留置针组,双号者归为钢针组,两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尴尬:有些问题在课堂上费尽了很大的心力对学生引导、启发,步骤不可谓不有条不紊,方法不可谓不循循善诱,环节不可谓不循序渐进,语言不可谓不生动幽默,哎,可结果呢?总是有一些学生或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或是“茶壶里煮饺子——拿不出”,或是模棱两可、似懂非懂、云里雾里。是这些学生天生智力平平,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于是,我们尽职的老师们,急眼了,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