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已确定2005年至2015年为世界水日国际行动10年,主题是“生命之水”。2010年世界水日的主题定为水质量,其目标是:“水质的挑战和机遇的交流”。通过应对水管理过程中日益增多的水资源质量方面的挑战,提高人们对维持健康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的认识。鼓励世界各国政府、组织、社区和个人积极关注水质量议题,开展如水资源污染预防、清洁和恢复活动,提高人们对水资源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水资源质量和数量同等重要。
为庆祝淡水资源议题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被提出来讨论,联合国大会指定1993年3月22日为第一个世界水日。之后,世界水日于每年3月22日举行,提醒人们关注淡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宣传可持续的淡水资源管理。2010年3月22日前后举行一系列有关水资源质量的全球性活动;在全球关键性政治活动中,开展政策对话,促成全球承诺,解决水资源质量、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等方面的挑战;采取行动来积极应对水资源质量方面的挑战。
从年初云南、贵州等地大旱,到中国少得可怜的人均水资源的保有量,水危机正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继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人类面临的危机就是水。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淡水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已有29%的人正在饮用不良水,其中有7000万人正在饮用高氟水。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达400多亿元。如果有一本大自然的资产负债表的话,人类的财务状况必定是满目疮痍。当金融体系崩塌的时候,有些国家可以通过加印纸币来应付,但自然体系一旦崩塌,我们则无处可去。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文明离不开水。目前,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主要是淡水资源,但它仅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2.5%,而且其中大部分以无法使用的冰山形式存在于极地,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实际上非常有限。与此同时,水资源过度使用、水污染和浪费等使人类面临的水危机不断加剧。2010年世界水日到来之际,身处首都的我们尤其希望引起人们重视:北京现已沦为世界级贫水城市。
由于全球变暖带来的干旱和高温,1800万人居住的首都北京正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据《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预测,2010年,北京缺水将达16.15亿m3,远大于2008年密云水库的最大蓄水量,曾经有着五大水系约100余条河流的北京,由于用水量惊人,地下水持续下降,使得住在卢沟桥边的居民已经无法再从永定河取水。2008年北京人均水资源只有212m3,比极度缺水的以色列还要少160m3,仅为全国人均的1/10,世界人均的1/40。在全世界的首都当中,北京的水资源总量已列在100位之后。北京水问题专家王建说:“平水期北京周边‘十库九旱’,‘有河皆于’;枯水期颐和园昆明湖、圆明园福海以及北大未名湖等都曾干涸见底;上世纪70年代还曾水流湍急的永定河,如今真的‘永定’了。”
现在的北京严重缺水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当下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很难想象曾经的北京城怎样被各条水脉滋养。我们熟悉的是春天的沙尘暴,夏天的桑拿天和秋冬的干旱。但是,当看到北京三十年来的温度和降水数据时,变暖的现状已经确定无疑。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升温1℃,要保持一样的湿润水平,需增加5%的降水,升温2℃,则需增加9%的降水,升温3℃,13%……数据的真实性表示,温度升高,蒸发量加大是北京缺水的又一大成因。
由于干旱和地表水不足,地下水被严重超采,地下水位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迅速下降,枯水年北京境外来水也很少,所有这些不仅减少了水的自然补给,而且人工无法进行有效调节。目前,永定河上游的三泉湾,华北有名的神头泉,随着大型电厂的开发,两眼大泉断流了。东榆林、大泥湾、册田三座水库,截流后的河道都干旱无水。洋河、洪塘河、清水河都干了!就连发源于北京延庆黑汉岭的妫水河,水也少得可怜。从城市人均水资源变化看,未来的形势不容乐观。北京1949年人口400万,年人均水资源1000m3;2008年北京常住人口1695万人,加上流动人口超过1800万,年人均水资源仅为212m3。严峻的形势提醒我们,干旱造成北京河湖缺水,短期内会直接影响到河流水质安全,长期而言将影响到流域生态环境安全。
中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m3,排在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之后,列世界第四;但按人口平均为世界水平的1/5,被列入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全国耕地年均受旱面积4亿亩,669座城市中400多座缺水,影响人12/4000万,造成工业经济损失2000亿元人民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计,2025年前后,全球大多数国家和人口将陷入水荒,首当其冲的是中国。
大自然存在一个精妙的水循环和自净系统。只是这个系统由于人类的干扰已经濒临失衡,不仅人类生活的质量因此下降,地球的生命维持系统也在日益受损。
为庆祝淡水资源议题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被提出来讨论,联合国大会指定1993年3月22日为第一个世界水日。之后,世界水日于每年3月22日举行,提醒人们关注淡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宣传可持续的淡水资源管理。2010年3月22日前后举行一系列有关水资源质量的全球性活动;在全球关键性政治活动中,开展政策对话,促成全球承诺,解决水资源质量、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等方面的挑战;采取行动来积极应对水资源质量方面的挑战。
从年初云南、贵州等地大旱,到中国少得可怜的人均水资源的保有量,水危机正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继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人类面临的危机就是水。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淡水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已有29%的人正在饮用不良水,其中有7000万人正在饮用高氟水。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达400多亿元。如果有一本大自然的资产负债表的话,人类的财务状况必定是满目疮痍。当金融体系崩塌的时候,有些国家可以通过加印纸币来应付,但自然体系一旦崩塌,我们则无处可去。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文明离不开水。目前,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主要是淡水资源,但它仅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2.5%,而且其中大部分以无法使用的冰山形式存在于极地,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实际上非常有限。与此同时,水资源过度使用、水污染和浪费等使人类面临的水危机不断加剧。2010年世界水日到来之际,身处首都的我们尤其希望引起人们重视:北京现已沦为世界级贫水城市。
由于全球变暖带来的干旱和高温,1800万人居住的首都北京正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据《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预测,2010年,北京缺水将达16.15亿m3,远大于2008年密云水库的最大蓄水量,曾经有着五大水系约100余条河流的北京,由于用水量惊人,地下水持续下降,使得住在卢沟桥边的居民已经无法再从永定河取水。2008年北京人均水资源只有212m3,比极度缺水的以色列还要少160m3,仅为全国人均的1/10,世界人均的1/40。在全世界的首都当中,北京的水资源总量已列在100位之后。北京水问题专家王建说:“平水期北京周边‘十库九旱’,‘有河皆于’;枯水期颐和园昆明湖、圆明园福海以及北大未名湖等都曾干涸见底;上世纪70年代还曾水流湍急的永定河,如今真的‘永定’了。”
现在的北京严重缺水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当下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很难想象曾经的北京城怎样被各条水脉滋养。我们熟悉的是春天的沙尘暴,夏天的桑拿天和秋冬的干旱。但是,当看到北京三十年来的温度和降水数据时,变暖的现状已经确定无疑。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升温1℃,要保持一样的湿润水平,需增加5%的降水,升温2℃,则需增加9%的降水,升温3℃,13%……数据的真实性表示,温度升高,蒸发量加大是北京缺水的又一大成因。
由于干旱和地表水不足,地下水被严重超采,地下水位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迅速下降,枯水年北京境外来水也很少,所有这些不仅减少了水的自然补给,而且人工无法进行有效调节。目前,永定河上游的三泉湾,华北有名的神头泉,随着大型电厂的开发,两眼大泉断流了。东榆林、大泥湾、册田三座水库,截流后的河道都干旱无水。洋河、洪塘河、清水河都干了!就连发源于北京延庆黑汉岭的妫水河,水也少得可怜。从城市人均水资源变化看,未来的形势不容乐观。北京1949年人口400万,年人均水资源1000m3;2008年北京常住人口1695万人,加上流动人口超过1800万,年人均水资源仅为212m3。严峻的形势提醒我们,干旱造成北京河湖缺水,短期内会直接影响到河流水质安全,长期而言将影响到流域生态环境安全。
中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m3,排在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之后,列世界第四;但按人口平均为世界水平的1/5,被列入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全国耕地年均受旱面积4亿亩,669座城市中400多座缺水,影响人12/4000万,造成工业经济损失2000亿元人民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计,2025年前后,全球大多数国家和人口将陷入水荒,首当其冲的是中国。
大自然存在一个精妙的水循环和自净系统。只是这个系统由于人类的干扰已经濒临失衡,不仅人类生活的质量因此下降,地球的生命维持系统也在日益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