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民办高校创业文化的培育对于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民办高校创业文化的基本理论、概念界定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阐述民办高校创业文化的基本内涵,为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民办高校;创业文化;基本内涵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0-0064-02
創业教育在我国各大高校广阔展开,民办高校也不甘落后,对创业教育的主题不断深化。而创业文化承载着传播文化,达到化人的目的。创业文化对于创业教育的发展有著极其深刻的作用,对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液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民办高校创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对民办高校创业文化模式的构建提供帮助。
1 民办高校创业文化的基本理论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包括文化。现今这个社会,文化和政治交融,因此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推动我国的综合国力。
1.1 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这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所在。在经济社会的时代里,国家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步发展都离不开创新以及高科技的发展。而文化作为一种载体在传播和继承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包含着创新。
1.2 民办高校创业文化的理论系统。
民办高校的创业文化包括了四个部分,分别是创业物质文化、创业制度文化、创业行为文化和创业精神文化。
创业物质文化是指跟创业有关的所有物质设备,包括为创业提供的场所、资金支持和最终的创业成果;创业制度文化是指民办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一切活动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创业行为文化是指民办高校组织实施,比如民办高校组织的有关创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创业培训以及创业大赛;创业精神文化是指创业过程中学生的精神情况,包括他们的价值取向和学校为学生提供创业氛围。
2 民办高校创业文化概念界定
要研究民办高校创业文化需要先弄清以下几组概念。
2.1 创业与创业文化。
广义的创业即开创新事业,任何一个在极度不明确的情况下开发新产品和新业务的人都是创业企业家,无论他本事是否意识到,也不管他身处何地。因此创业涉及的领域比较多,不同的学科都可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出发,进行创业。
文化是人类在发展的长河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人类所创造的所有器物,也包括人类的思想所产生的宗教、文学、哲学、艺术等。
综合各观点,创业文化是文化领域中特定的部分,主要是与创业有关的一些意识形态、文化气氛,包括人们在创造价值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体系、思想观念和心理素质,左右着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做事的方式。主要指个体、组织对创业的认识,包括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客观的创业环境对创业文化有影响,同时,创业文化对人的主观体验又有影响;第二,创业文化重视整体的氛围;第三,创业文化与其所在地的经济情况也有一定的关联。
2.2 民办高校创业文化与企业创业文化。
民办高校创业文化是指民办高校教师和学生组织开展的各项跟创业有关的活动,比如创业教育课程,由学校组织各类创业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这四个部分分别指向创业文化的四个方面,物质文化指创业文化静态的部分,精神文化则是创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行为文化是创业文化的动态表现,最后制度文化则是对创业文化的一种制约。
企业创业文化则是将创业者的创业精神融入到创业企业的当中,包括企业理念、导向和个体层面,之后形成一种创业企业的文化。
民办高校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创业文化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让他们了解创业过程中应该承担的风险,加强创业者的社会责任感,于此同时,使创业者的社会道德观念、责任感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完成为国家、集体和社会不断创新的远大目标和宏伟志向。
3 民办高校创业文化的主要内容
民办高校创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特点、原则和功能四个方面。
3.1 目标。
民办高校的创业文化培养的目标包括理论基础目标、情感认知目标和实践探索目标三部分。其中理论基础目标是核心,要求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培养创业精神,在现有的条件下创新,具备吃苦耐劳、克服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情感认知目标是引导学生实现创业的客观条件,包括了解目前的创业情况,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原理和一些经济学的常识,法律的相关知识等。实践探索目标则是引导创业成功的客观条件。通过对创业情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组建创业团队,有效的识别创业机会、整合利用创业资源达到实现创业的目的。
3.2 特点。民办高校创业文化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创业文化所处的时代特征,同时也要考虑文化的共性;二是创业文化与创业活动的本质相结合。针对这两个特征,民办高校创业文化应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具备敢于挑战的理性精神。对于未知领域要勇敢去探索,不怕失败,敢于用创新的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积极培养自身的创业精神。理性精神包括科学精神,这是一种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价值取向。这种精神能够推动民办高校形成它独有的创业文化。
二是中西文化融会贯通的理念。我国的创业文化正经历从“外来品”到“本土化”的过程,不能一味否定西方文化,创业文化的起源也是来自西方,必须在这种中西文化贯通的基础上,逐渐丰富起属于我们自己的创业文化,兼并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形成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创业之路。
3.3 原则。民办高校创业文化须贴合民办高校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应遵循持续发展的原则、层次区分原则、创新性培养原则、强化渗透原则、注重开放原则五项原则。
4 结语
民办高校创业文化的构建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它对于高校创业品质、学生创业素养和创业精神的构建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民办高校对学生的创业素养的培养具有普遍的意义,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推出各种创业实践活动,比如创业大赛等。这为民办高校创业文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也加强了民办高校对全社会对创业信息的整合的力度。塑造创业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创业型人才,对提高民办高校学生创业的兴趣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席升阳.中国创业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70-76
[2] 杨洪玉.创业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点[J].长白学刊,2007,(03)
[3] 陶元,胡晓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业文化建设与创业教育的融合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7,(03)
作者简介:宋蓓(1982-),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
关键词: 民办高校;创业文化;基本内涵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0-0064-02
創业教育在我国各大高校广阔展开,民办高校也不甘落后,对创业教育的主题不断深化。而创业文化承载着传播文化,达到化人的目的。创业文化对于创业教育的发展有著极其深刻的作用,对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液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民办高校创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对民办高校创业文化模式的构建提供帮助。
1 民办高校创业文化的基本理论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包括文化。现今这个社会,文化和政治交融,因此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推动我国的综合国力。
1.1 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这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所在。在经济社会的时代里,国家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步发展都离不开创新以及高科技的发展。而文化作为一种载体在传播和继承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包含着创新。
1.2 民办高校创业文化的理论系统。
民办高校的创业文化包括了四个部分,分别是创业物质文化、创业制度文化、创业行为文化和创业精神文化。
创业物质文化是指跟创业有关的所有物质设备,包括为创业提供的场所、资金支持和最终的创业成果;创业制度文化是指民办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一切活动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创业行为文化是指民办高校组织实施,比如民办高校组织的有关创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创业培训以及创业大赛;创业精神文化是指创业过程中学生的精神情况,包括他们的价值取向和学校为学生提供创业氛围。
2 民办高校创业文化概念界定
要研究民办高校创业文化需要先弄清以下几组概念。
2.1 创业与创业文化。
广义的创业即开创新事业,任何一个在极度不明确的情况下开发新产品和新业务的人都是创业企业家,无论他本事是否意识到,也不管他身处何地。因此创业涉及的领域比较多,不同的学科都可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出发,进行创业。
文化是人类在发展的长河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人类所创造的所有器物,也包括人类的思想所产生的宗教、文学、哲学、艺术等。
综合各观点,创业文化是文化领域中特定的部分,主要是与创业有关的一些意识形态、文化气氛,包括人们在创造价值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体系、思想观念和心理素质,左右着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做事的方式。主要指个体、组织对创业的认识,包括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客观的创业环境对创业文化有影响,同时,创业文化对人的主观体验又有影响;第二,创业文化重视整体的氛围;第三,创业文化与其所在地的经济情况也有一定的关联。
2.2 民办高校创业文化与企业创业文化。
民办高校创业文化是指民办高校教师和学生组织开展的各项跟创业有关的活动,比如创业教育课程,由学校组织各类创业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这四个部分分别指向创业文化的四个方面,物质文化指创业文化静态的部分,精神文化则是创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行为文化是创业文化的动态表现,最后制度文化则是对创业文化的一种制约。
企业创业文化则是将创业者的创业精神融入到创业企业的当中,包括企业理念、导向和个体层面,之后形成一种创业企业的文化。
民办高校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创业文化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让他们了解创业过程中应该承担的风险,加强创业者的社会责任感,于此同时,使创业者的社会道德观念、责任感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完成为国家、集体和社会不断创新的远大目标和宏伟志向。
3 民办高校创业文化的主要内容
民办高校创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特点、原则和功能四个方面。
3.1 目标。
民办高校的创业文化培养的目标包括理论基础目标、情感认知目标和实践探索目标三部分。其中理论基础目标是核心,要求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培养创业精神,在现有的条件下创新,具备吃苦耐劳、克服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情感认知目标是引导学生实现创业的客观条件,包括了解目前的创业情况,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原理和一些经济学的常识,法律的相关知识等。实践探索目标则是引导创业成功的客观条件。通过对创业情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组建创业团队,有效的识别创业机会、整合利用创业资源达到实现创业的目的。
3.2 特点。民办高校创业文化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创业文化所处的时代特征,同时也要考虑文化的共性;二是创业文化与创业活动的本质相结合。针对这两个特征,民办高校创业文化应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具备敢于挑战的理性精神。对于未知领域要勇敢去探索,不怕失败,敢于用创新的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积极培养自身的创业精神。理性精神包括科学精神,这是一种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价值取向。这种精神能够推动民办高校形成它独有的创业文化。
二是中西文化融会贯通的理念。我国的创业文化正经历从“外来品”到“本土化”的过程,不能一味否定西方文化,创业文化的起源也是来自西方,必须在这种中西文化贯通的基础上,逐渐丰富起属于我们自己的创业文化,兼并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形成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创业之路。
3.3 原则。民办高校创业文化须贴合民办高校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应遵循持续发展的原则、层次区分原则、创新性培养原则、强化渗透原则、注重开放原则五项原则。
4 结语
民办高校创业文化的构建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它对于高校创业品质、学生创业素养和创业精神的构建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民办高校对学生的创业素养的培养具有普遍的意义,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推出各种创业实践活动,比如创业大赛等。这为民办高校创业文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也加强了民办高校对全社会对创业信息的整合的力度。塑造创业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创业型人才,对提高民办高校学生创业的兴趣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席升阳.中国创业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70-76
[2] 杨洪玉.创业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点[J].长白学刊,2007,(03)
[3] 陶元,胡晓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业文化建设与创业教育的融合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7,(03)
作者简介:宋蓓(1982-),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