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情境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exxf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想要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就必须要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数学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内容,选用多样化的方式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此吸引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通过创设几个有效的情景,结合实际的教学知识构建出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有效情景 教学情景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31-01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把创设情景作为起点,建设于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朦胧阶段,对周边的事物认知度还不够。所以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需要教师在把日常生活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数学教学。使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创建生活情境、故事情境以及活动情境等等有效的教学情境,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
  一、创设充满趣味性的“生活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想要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则要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动力,这是一种提升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比如在教学分类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拿出在课前准备的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最喜欢的一些物品——彩色笔(绿色、黄色、黑色……),车子图片(轿车、货车、自行车……),幾何图片(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动物图片(小猫、小狗、大象……)等。然后教师就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都带了这么多好看的东西,那么你们具体知道要怎样分类摆放吗?”然后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激发,进行相互的讨论。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把这些图片进行分类的摆放。这种教学情境是把生活情境建设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数学知识的简单和快乐,进而就建设了高效的数学课堂。
  二、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
  小学生一般对故事都十分的感兴趣,并且不厌其烦。所以,用故事的方式進行教学情境的建设,能够使学生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通过相关的数学故事以及数学典故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反映,用这种故事创设教学的情境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加法和减法的时候,可以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入:“兔子和乌龟在比赛的途中,在赛道上总共设置了10 个小节点作为标准,最后一个节点就是终点,兔子在跑步的时候以为可以比过乌龟,所以在经过第6 个节点的时候就呼呼的睡大觉,以致于后来被坚持不懈的乌龟赢得了胜利。”然后就问学生:“同学们,用你们的智慧帮帮小兔子吧,小兔子还要经过多少个节点才能够到达终点?”一段学生们比较熟知的故事还有生动的形象,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会其中的问题产生疑问,然后心甘情愿地进行解答。其中故事创设出最好的数学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就对加减法有了深入的认知。
  三、创设“交流情境”,让学生讨论数学
  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一切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索。要和其他同学相互交流和合作学习。教师给一个问题让学生们自己思考或者探究,这样小学生就能够在数学这个学科上感受到乐趣所在。
  比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正方体分成两个一样的图形,然后让学生们试试可以分出几种。让学生和小组的同学一起相互交流并且合作,然后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学生就会马上来兴趣,在小组中进行热烈的讨论,通过相互的交流画出了很多的分法。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问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规律?学生就会带着疑问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小组的学生相互合作研究。最后终于发现其中的相关规律。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学生谈论问题中发现问题的所在时,教师应该鼓励其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索。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之处,进而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了培养。
  四、创设“竞争情境”,让学生获得进取的快乐
  在小学阶段的每个学生都有着极强的好胜心,教师要在教学中抓住这个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比如在问问题的时候,看谁能够最先想到答案并且回答出来;在进行数学口算的时候,看谁能够最先的解答出来;在进行运算的时候,看谁能够写出最为简单的运算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的进行数学竞赛,把所学的知识放到竞赛的内容中,让学生在紧张刺激的竞赛中取得得成功,进而感受到竞争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谢胜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应把握的几个关系[J].新课程(上),2016,07:80+82.
  [2]董凤平.创设有效情境,构建高效数学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143-144.
其他文献
摘要:实验中经常会出现“问题”数据,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认为它会阻碍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忽略了其蕴含的科学教育内涵,因而处理得不是很恰当。有鉴于此,本文以课堂中的“问题”数据为例,通过问题呈现、原因分析来明确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内在的思维状态,从而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化危机为转机,高效完成实验。  关键词:“问题”数据;科学素养;原因分析;优化调整  数据是科学探究中重要的实证依据,实事求
任意翻阅一本中小学语文教材,我们都能发现课本中的选篇多数经过编写者的润色、修改,也就是说学生读到的作品是经过教材编写者处理后的作品。这种处理在教材中呈现为三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