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剧《弄臣》是作曲家威尔第创作中期的代表作品,也是他较为成熟的作品,这部作品是根据法国著名作曲家维克多·雨果的戏剧《国王寻乐》改编而成的一部歌剧,曼图亚公爵是个纵情声色的花花公子,而黎戈莱托是个宫廷的小丑,专门为公爵出谋划策,诱奸臣民的妻女,并对受害的朝臣百般羞辱和嘲讽。这引起了群臣强烈的憎恶,共同谋划报复黎戈莱托。然而,黎戈莱托直到自己的女儿遭到主人的玷污后才幡然醒悟。这部歌剧无论在音乐语言和音乐技法的运用方面,还是在思想内容的深刻方面,都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完美的作品,现已成为世界歌剧史上最富有艺术魅力的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里,人物形象鲜明、深刻、故事情节感人、矛盾冲突尖锐,使它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和动人的魄力,特别是主人公“弄臣”黎戈莱托经过威尔第新颖、贴切的笔调刻画后变得栩栩如生、光彩耀人,并成为舞台上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
一、公爵手下的工具
《弄臣》这部歌剧反映的是16世纪的意大利,在那个时期,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整个欧洲处在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的末期,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得贵族们享受着奢侈、腐化的生活,而对于广大的平民来说,生活是非常艰辛的,对于残疾的黎戈莱托来说,生活又是非常无奈的。在这部歌剧中,黎戈莱托是一个深处社会底层而又有着残疾的宫廷弄臣。虽然这样,但他仍然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渴望有一个自由平等的地位,在他看来,这比他的生命还重要。然而在那样一个自由遭受践踏,道德标准被任意扭曲以及阴暗世俗观念的年代里,这些愿望对于他来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而得来的只是别人的嘲弄、歧视和辱骂。黎戈莱托对人格尊严的追求没有实现,这使得他内心发生了畸变,从而对现实产生了一种非常仇视的心理,报仇便成了他发泄痛苦和不满的最好方式与手段。但自身地位的低下又使得他自己根本无法实现这个夙愿,然而,好色的公爵恰恰帮助了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黎戈莱托成了公爵猎色的帮凶,他昧着良心去操弄臣的贱业,像一条狗似的伺候公爵,在这个过程中,他寻找到了心理的平衡和满足,并且似乎找回了一些做人的尊严。然而,后来女儿的受辱,使得他的尊严被彻底的践踏。
曼图亚公爵是个内心充满邪恶的花花公子,他以占有和玷污女人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意义,他凭借自己潇洒的外表和高贵的身份赢得他所倾慕的女人芳心,得到之后,又随意的丢弃,就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如果今天我爱上了这个,也许明天我却喜欢上那个,所谓忠诚,不过是爱情的暴君。”这就是他的爱情哲学,然而黎戈莱托就成了公爵的帮凶。黎戈莱托首次出场留给观众的是一个滑稽丑怪令人捧腹的形象,驼着背,穿着夸张的小丑服装得意洋洋的大笑着从朝臣中冲了出来,这个小丑要帮助公爵占有切普拉诺伯爵的妻子,他却假心假意地问着切普拉诺伯爵:“您有什么心病吗?”在黎戈莱托和公爵商量如何甩开碍手碍脚的切普拉诺并最终占有他的妻子这场戏时,黎戈莱托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滑稽小丑的形象了,而是一个添加了许多邪恶的成分、一个助纣为虐的角色——他教公爵“把她抢过来,留在身边”;“把切普拉诺关进铁窗,把他放逐荒郊,甚至将他脑袋砍下”。当曼图亚公爵告诫着黎戈莱托的玩笑太过分,当心引起公怒时,黎戈莱托则表现出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他们无隙可乘,我不害怕他们,有公爵您庇护,谁敢伤害小人!”活脱脱将一个不可一世的小丑形象表现出来。
黎戈莱托的出场一方面揭示了他性格的一个侧面,另一方面也为戏剧冲突创造了条件,推进了剧情的发展。在黎戈莱托刚刚出场的这一阶段看来,他与曼图亚公爵之间相互配合的默契,一个寻花问柳,到处撒播爱情的宣言;一个投其所好、为虎作伥。在观众眼里他们之间更像是一对臭味相投的狐朋狗友。此时,他们把对方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黎戈莱托利用公爵的风流好色腐蚀他,使它堕落,促使他去干暴虐无道,道德败坏的事情,并怂恿他去破坏朝臣的家庭,勾引和玷污他们的妻女,应该说在黎戈莱托眼中,公爵只是一个拥有无上权利的庇护者;而公爵只是将利戈莱托作为自己猎艳的鹰犬,一个任意指使的工具。然而这种看似默契的关系终究会被打破,在第一幕的第二场中,黎戈莱托内心独白:“我伺候的这位主人,快活年轻、有权有势、漂亮英俊,睡意朦胧时还要命令我‘小丑讲个笑话来听’,我就得立刻遵命,多么的痛苦。”短短的几句话道出了黎戈莱托埋在内心对公爵的妒忌,也道出了他对公爵的不满。终于,女儿吉尔达的受辱,使黎戈莱托对曼图亚公爵的憎恶到了极点,两个人的矛盾彻底被激化。
黎戈莱托与曼图亚公爵在那个时代分属于不同的等级,压迫与被压迫、统治与被统治成为双方关系发展的起点,代表着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公爵根本就不会与一个下等的小丑有着所谓的共同利益,黎戈莱托只不过是公爵手下的工具罢了。
二、 朝臣眼中的恶人
黎戈莱托与朝臣们的冲突,在这部歌剧中它虽然不是推动全剧情节发展的要戏剧冲突,但它却是引发该剧主要矛盾冲突不可缺少的条件。以生活在社会上层的切普拉诺伯爵为代表的朝臣和宫廷弄臣黎戈莱托也是分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并代表着不同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在切普拉诺等伯爵们的眼中,地位低下的黎戈莱托就像一个小丑,可以任由他们摆布、讽刺、嘲笑,甚至是打骂。但黎戈莱托却渴望获得平等与尊重,这样的侮辱让他无法忍受,因此他内心激发出了对切普拉诺等朝臣们的强烈愤恨,这在第一幕的第二场黎戈莱托内心独白中就有所体现:“让你们尝尝苦头,让你们体验痛苦的感受,经常污辱我的侍臣,我恨不得咬死你们,我的邪恶都是你们造成的。”
在曼图亚公爵调戏切普拉诺伯爵夫人的这场戏中,黎戈莱托假心假意地关心切普拉诺,故意让他去忍受这种耻辱,并又嘲弄和讥讽对曼图亚公爵心生不满的切普拉诺伯爵。原以为这些就足够切普拉诺难受的了,然而黎戈莱托却向公爵提议,“砍下切普拉诺的头并占有他的妻子”这个最为邪恶的主意,这被站在一旁的切普拉诺伯爵和群臣们听到了,他们对黎戈莱托充满愤怒,他们决定要惩罚黎戈莱托。
另外,在女儿被公爵侮辱的蒙特罗内伯爵出现的这场戏中,黎戈莱托表现得更为邪恶。在威尔第笔下,黎戈莱托与蒙特罗内伯爵之间的冲突比前两个冲突更为激烈。在剧中,黎戈莱托与蒙特罗内伯爵都有受到过伤害,原本应该是同病相怜,却因为心里畸变而将几乎所有贵族朝臣都看成自己的敌人。蒙特罗内伯爵的女儿被公爵侮辱后,这位老父亲表现得非常愤怒,他很痛苦,然而黎戈莱托却嘲笑他——这个为捍卫自己女儿名誉与尊严而进行抗争的老父亲,黎戈莱托丑恶的形象令人们产生厌恶之心。此时,蒙特罗内伯爵并非像切普拉诺那样懦弱,为了女儿的名誉,他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高尚伟大的父亲形象与这个小丑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悲痛欲绝的蒙特罗内伯爵面对黎戈莱托的这种嘲笑,心中的满腔怒火爆发了:“你竟敢嘲笑做父亲的悲愤,我诅咒你,你不得好报!”蒙特罗内伯爵的诅咒使黎戈莱托惊慌失措,因为他也有一个挚爱的女儿。黎戈莱托与蒙特罗内伯爵的这种冲突已经达到了顶点,这就为黎戈莱托悲剧性命运的发展做了铺垫,从而使得剧情继续发展下去。
三、 女儿心中的慈父
黎戈莱托的女儿吉尔达是个天真美丽而又善良的姑娘,黎戈莱托视她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以至于自己的全部。由于蒙特罗内的“诅咒”在黎戈莱托的脑海中忽隐忽现, 一直缠绕着他,让他无法自拔,他担心自己的女儿。在这部歌剧中,作者不单单揭示了黎戈莱托丑恶的一面,也展示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捍卫女儿名誉的慈父。
在剧中的第二场,黎戈莱托忧心忡忡地走进家门,他最珍爱的女儿——可爱而又美丽的姑娘,飞快地跑来迎接他,并扑向父亲的怀抱。在女儿眼中,父亲是高大的、神圣的;在父亲心里,女儿是他生命的全部,是他生命的支撑:“你在我身旁,抑郁的心灵才会变得欢欣……你是我的命根,没有你,我何必在这世界上苟且偷生?”可见女儿在他心中地位。黎戈莱托又叫来了保姆,对她叮嘱了起来,“啊,我的女儿纯洁美丽,我把女儿托付给你,你要当心,时刻注意别让鲜花被污染。”这一个深爱女儿的父亲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而此时此刻,黎戈莱托却怎么也不会想到女儿已经爱上了乔装化名的公爵,而绑架女儿行动正悄无声息地进行着。
在《诱拐》这场戏中,黎戈莱托性格中善与恶的方面无疑都有了进一步的开展。朝臣们来到黎戈莱托家附近,欺骗他说,他们是来绑架切普拉诺夫人的,黎戈莱托紧张而又不安的情绪立刻被打消了。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女儿被抢走,他意识到“诅咒”应验了,此时,他的命运将一步一步的走向悲剧的终点。
第二幕是展现黎戈莱托性格的重场戏。黎戈莱托伟大的父亲形象进一步升华——从一个珍爱女儿的慈父发展为捍卫女儿清白和名誉而不惜一切的伟大父亲。黎戈莱托寻找被抢走的女儿,“你们这些强盗,得到了多少财宝,将我女儿卖掉?你们认为金钱最重要,要知道,女儿是我的无价宝。如果你们不把她交给我,我就要和你们拼个你死我活;为了保护女儿的名誉,强暴面前我决不示弱。”这既表现女儿在他心中地位的重要,也反映出他内心积压多年仇恨之情。他老泪纵横的哀求他们“老爷们,发发善心,把女儿还给我这个可怜的父亲。这对你们毫无损害,对我却意味着有了整个世界”。面对此时满脸泪痕的黎戈莱托,观众并不认为这是他助纣为虐的结果,而是给予更多的同情与怜悯。
随后,黎戈莱托找到女儿无比兴奋和幸福,然而,他一直努力设法逃避的事情发生了——女儿被公爵玷污了。这让他痛苦万分,此时心中的痛苦已经转化成愤怒的火焰与仇恨:他决心要报仇。但是天真善良并对爱情痴迷的女儿吉尔达却让父亲放弃复仇的念头,他们发生了分歧,这也就为最后吉尔达为爱献身埋下了伏笔。
第三幕是高潮也是结局。为了让女儿对公爵彻底死心,也是为自己的暗杀寻找更充分的理由。在这场戏中,黎戈莱托带女儿到旅馆去,吉尔达亲眼看公爵和别的女人调情的丑行。虽然目睹这一切让这个天真烂漫而又一尘不染的姑娘感到吃惊又愤怒,但她依然要为爱情奉献自己的生命。黎戈莱托暗杀伯爵的决心已经不可改变了,他要让杀手一下子结束伯爵的生命。然而,当他打开那个自认为是装着公爵死尸的袋子时,他如何也没有想到竟是自己的女儿:“我的女儿!天啊,我的女儿!”
他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切,然而这都是真的,他全力谋划的复仇计划导致的结局,却是女儿的死亡。黎戈莱托发出了绝望的呼喊:“吉尔达,我的吉尔达,她死了,啊,这个老家伙的诅咒啊!”这个伴随着他让他挥之不去的阴影将全剧推向了高潮。从而黎戈莱托这一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得以完成。
通过对黎戈莱托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曲家威尔第把中心人物放在具体的情节发展过程中来刻画,并且通过与其他人物的复杂关系来揭示中心人物的性格、情感以及行为,从而将人物的命运推向了全剧发展的最顶点,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时雨,张宁著.歌剧殿堂的设计师——威尔第[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8.
[2] 刘诗嵘著.歌剧大师威尔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丁毅洋著.西洋著名歌剧剧作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
[4]于润洋著.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一、公爵手下的工具
《弄臣》这部歌剧反映的是16世纪的意大利,在那个时期,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整个欧洲处在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的末期,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得贵族们享受着奢侈、腐化的生活,而对于广大的平民来说,生活是非常艰辛的,对于残疾的黎戈莱托来说,生活又是非常无奈的。在这部歌剧中,黎戈莱托是一个深处社会底层而又有着残疾的宫廷弄臣。虽然这样,但他仍然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渴望有一个自由平等的地位,在他看来,这比他的生命还重要。然而在那样一个自由遭受践踏,道德标准被任意扭曲以及阴暗世俗观念的年代里,这些愿望对于他来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而得来的只是别人的嘲弄、歧视和辱骂。黎戈莱托对人格尊严的追求没有实现,这使得他内心发生了畸变,从而对现实产生了一种非常仇视的心理,报仇便成了他发泄痛苦和不满的最好方式与手段。但自身地位的低下又使得他自己根本无法实现这个夙愿,然而,好色的公爵恰恰帮助了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黎戈莱托成了公爵猎色的帮凶,他昧着良心去操弄臣的贱业,像一条狗似的伺候公爵,在这个过程中,他寻找到了心理的平衡和满足,并且似乎找回了一些做人的尊严。然而,后来女儿的受辱,使得他的尊严被彻底的践踏。
曼图亚公爵是个内心充满邪恶的花花公子,他以占有和玷污女人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意义,他凭借自己潇洒的外表和高贵的身份赢得他所倾慕的女人芳心,得到之后,又随意的丢弃,就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如果今天我爱上了这个,也许明天我却喜欢上那个,所谓忠诚,不过是爱情的暴君。”这就是他的爱情哲学,然而黎戈莱托就成了公爵的帮凶。黎戈莱托首次出场留给观众的是一个滑稽丑怪令人捧腹的形象,驼着背,穿着夸张的小丑服装得意洋洋的大笑着从朝臣中冲了出来,这个小丑要帮助公爵占有切普拉诺伯爵的妻子,他却假心假意地问着切普拉诺伯爵:“您有什么心病吗?”在黎戈莱托和公爵商量如何甩开碍手碍脚的切普拉诺并最终占有他的妻子这场戏时,黎戈莱托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滑稽小丑的形象了,而是一个添加了许多邪恶的成分、一个助纣为虐的角色——他教公爵“把她抢过来,留在身边”;“把切普拉诺关进铁窗,把他放逐荒郊,甚至将他脑袋砍下”。当曼图亚公爵告诫着黎戈莱托的玩笑太过分,当心引起公怒时,黎戈莱托则表现出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他们无隙可乘,我不害怕他们,有公爵您庇护,谁敢伤害小人!”活脱脱将一个不可一世的小丑形象表现出来。
黎戈莱托的出场一方面揭示了他性格的一个侧面,另一方面也为戏剧冲突创造了条件,推进了剧情的发展。在黎戈莱托刚刚出场的这一阶段看来,他与曼图亚公爵之间相互配合的默契,一个寻花问柳,到处撒播爱情的宣言;一个投其所好、为虎作伥。在观众眼里他们之间更像是一对臭味相投的狐朋狗友。此时,他们把对方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黎戈莱托利用公爵的风流好色腐蚀他,使它堕落,促使他去干暴虐无道,道德败坏的事情,并怂恿他去破坏朝臣的家庭,勾引和玷污他们的妻女,应该说在黎戈莱托眼中,公爵只是一个拥有无上权利的庇护者;而公爵只是将利戈莱托作为自己猎艳的鹰犬,一个任意指使的工具。然而这种看似默契的关系终究会被打破,在第一幕的第二场中,黎戈莱托内心独白:“我伺候的这位主人,快活年轻、有权有势、漂亮英俊,睡意朦胧时还要命令我‘小丑讲个笑话来听’,我就得立刻遵命,多么的痛苦。”短短的几句话道出了黎戈莱托埋在内心对公爵的妒忌,也道出了他对公爵的不满。终于,女儿吉尔达的受辱,使黎戈莱托对曼图亚公爵的憎恶到了极点,两个人的矛盾彻底被激化。
黎戈莱托与曼图亚公爵在那个时代分属于不同的等级,压迫与被压迫、统治与被统治成为双方关系发展的起点,代表着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公爵根本就不会与一个下等的小丑有着所谓的共同利益,黎戈莱托只不过是公爵手下的工具罢了。
二、 朝臣眼中的恶人
黎戈莱托与朝臣们的冲突,在这部歌剧中它虽然不是推动全剧情节发展的要戏剧冲突,但它却是引发该剧主要矛盾冲突不可缺少的条件。以生活在社会上层的切普拉诺伯爵为代表的朝臣和宫廷弄臣黎戈莱托也是分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并代表着不同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在切普拉诺等伯爵们的眼中,地位低下的黎戈莱托就像一个小丑,可以任由他们摆布、讽刺、嘲笑,甚至是打骂。但黎戈莱托却渴望获得平等与尊重,这样的侮辱让他无法忍受,因此他内心激发出了对切普拉诺等朝臣们的强烈愤恨,这在第一幕的第二场黎戈莱托内心独白中就有所体现:“让你们尝尝苦头,让你们体验痛苦的感受,经常污辱我的侍臣,我恨不得咬死你们,我的邪恶都是你们造成的。”
在曼图亚公爵调戏切普拉诺伯爵夫人的这场戏中,黎戈莱托假心假意地关心切普拉诺,故意让他去忍受这种耻辱,并又嘲弄和讥讽对曼图亚公爵心生不满的切普拉诺伯爵。原以为这些就足够切普拉诺难受的了,然而黎戈莱托却向公爵提议,“砍下切普拉诺的头并占有他的妻子”这个最为邪恶的主意,这被站在一旁的切普拉诺伯爵和群臣们听到了,他们对黎戈莱托充满愤怒,他们决定要惩罚黎戈莱托。
另外,在女儿被公爵侮辱的蒙特罗内伯爵出现的这场戏中,黎戈莱托表现得更为邪恶。在威尔第笔下,黎戈莱托与蒙特罗内伯爵之间的冲突比前两个冲突更为激烈。在剧中,黎戈莱托与蒙特罗内伯爵都有受到过伤害,原本应该是同病相怜,却因为心里畸变而将几乎所有贵族朝臣都看成自己的敌人。蒙特罗内伯爵的女儿被公爵侮辱后,这位老父亲表现得非常愤怒,他很痛苦,然而黎戈莱托却嘲笑他——这个为捍卫自己女儿名誉与尊严而进行抗争的老父亲,黎戈莱托丑恶的形象令人们产生厌恶之心。此时,蒙特罗内伯爵并非像切普拉诺那样懦弱,为了女儿的名誉,他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高尚伟大的父亲形象与这个小丑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悲痛欲绝的蒙特罗内伯爵面对黎戈莱托的这种嘲笑,心中的满腔怒火爆发了:“你竟敢嘲笑做父亲的悲愤,我诅咒你,你不得好报!”蒙特罗内伯爵的诅咒使黎戈莱托惊慌失措,因为他也有一个挚爱的女儿。黎戈莱托与蒙特罗内伯爵的这种冲突已经达到了顶点,这就为黎戈莱托悲剧性命运的发展做了铺垫,从而使得剧情继续发展下去。
三、 女儿心中的慈父
黎戈莱托的女儿吉尔达是个天真美丽而又善良的姑娘,黎戈莱托视她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以至于自己的全部。由于蒙特罗内的“诅咒”在黎戈莱托的脑海中忽隐忽现, 一直缠绕着他,让他无法自拔,他担心自己的女儿。在这部歌剧中,作者不单单揭示了黎戈莱托丑恶的一面,也展示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捍卫女儿名誉的慈父。
在剧中的第二场,黎戈莱托忧心忡忡地走进家门,他最珍爱的女儿——可爱而又美丽的姑娘,飞快地跑来迎接他,并扑向父亲的怀抱。在女儿眼中,父亲是高大的、神圣的;在父亲心里,女儿是他生命的全部,是他生命的支撑:“你在我身旁,抑郁的心灵才会变得欢欣……你是我的命根,没有你,我何必在这世界上苟且偷生?”可见女儿在他心中地位。黎戈莱托又叫来了保姆,对她叮嘱了起来,“啊,我的女儿纯洁美丽,我把女儿托付给你,你要当心,时刻注意别让鲜花被污染。”这一个深爱女儿的父亲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而此时此刻,黎戈莱托却怎么也不会想到女儿已经爱上了乔装化名的公爵,而绑架女儿行动正悄无声息地进行着。
在《诱拐》这场戏中,黎戈莱托性格中善与恶的方面无疑都有了进一步的开展。朝臣们来到黎戈莱托家附近,欺骗他说,他们是来绑架切普拉诺夫人的,黎戈莱托紧张而又不安的情绪立刻被打消了。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女儿被抢走,他意识到“诅咒”应验了,此时,他的命运将一步一步的走向悲剧的终点。
第二幕是展现黎戈莱托性格的重场戏。黎戈莱托伟大的父亲形象进一步升华——从一个珍爱女儿的慈父发展为捍卫女儿清白和名誉而不惜一切的伟大父亲。黎戈莱托寻找被抢走的女儿,“你们这些强盗,得到了多少财宝,将我女儿卖掉?你们认为金钱最重要,要知道,女儿是我的无价宝。如果你们不把她交给我,我就要和你们拼个你死我活;为了保护女儿的名誉,强暴面前我决不示弱。”这既表现女儿在他心中地位的重要,也反映出他内心积压多年仇恨之情。他老泪纵横的哀求他们“老爷们,发发善心,把女儿还给我这个可怜的父亲。这对你们毫无损害,对我却意味着有了整个世界”。面对此时满脸泪痕的黎戈莱托,观众并不认为这是他助纣为虐的结果,而是给予更多的同情与怜悯。
随后,黎戈莱托找到女儿无比兴奋和幸福,然而,他一直努力设法逃避的事情发生了——女儿被公爵玷污了。这让他痛苦万分,此时心中的痛苦已经转化成愤怒的火焰与仇恨:他决心要报仇。但是天真善良并对爱情痴迷的女儿吉尔达却让父亲放弃复仇的念头,他们发生了分歧,这也就为最后吉尔达为爱献身埋下了伏笔。
第三幕是高潮也是结局。为了让女儿对公爵彻底死心,也是为自己的暗杀寻找更充分的理由。在这场戏中,黎戈莱托带女儿到旅馆去,吉尔达亲眼看公爵和别的女人调情的丑行。虽然目睹这一切让这个天真烂漫而又一尘不染的姑娘感到吃惊又愤怒,但她依然要为爱情奉献自己的生命。黎戈莱托暗杀伯爵的决心已经不可改变了,他要让杀手一下子结束伯爵的生命。然而,当他打开那个自认为是装着公爵死尸的袋子时,他如何也没有想到竟是自己的女儿:“我的女儿!天啊,我的女儿!”
他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切,然而这都是真的,他全力谋划的复仇计划导致的结局,却是女儿的死亡。黎戈莱托发出了绝望的呼喊:“吉尔达,我的吉尔达,她死了,啊,这个老家伙的诅咒啊!”这个伴随着他让他挥之不去的阴影将全剧推向了高潮。从而黎戈莱托这一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得以完成。
通过对黎戈莱托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曲家威尔第把中心人物放在具体的情节发展过程中来刻画,并且通过与其他人物的复杂关系来揭示中心人物的性格、情感以及行为,从而将人物的命运推向了全剧发展的最顶点,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时雨,张宁著.歌剧殿堂的设计师——威尔第[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8.
[2] 刘诗嵘著.歌剧大师威尔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丁毅洋著.西洋著名歌剧剧作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
[4]于润洋著.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