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文化交流,还是文化霸权?——从《大清律例》首个英译本中的文化误读切人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xia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清律例》首个英译本在微观层面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上,存在着较多“不忠实”的现象,甚至是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一种“误读”.文化误读有无意性误读和蓄意性误读之分,翻译目的 直接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基于勒菲弗尔翻译操纵理论,文章揭示出小斯当东翻译《大清律例》中的误读是一种蓄意性误读,根本目的 在于——服务于英国想要控制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和迎合“西方法律文明中心主义”文化霸权的意识形态.小斯当东《大清律例》译本需要重新评价和定位,无论是采取忠实、简化还是改写的翻译策略,这种蓄意性文化误读不过是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实质是意识形态对翻译实施的一种文化霸权和权力操纵.
其他文献
在明清美人画创作兴盛环境的影响下,《红楼梦》中也出现了此类画作,其中四幅具有典型性:秦可卿房间中的《海棠春睡图》、贾母房间中的《艳雪图》以及宁国府小书房和怡红院中
最近出版的30卷、总字数约1000万字的《李学勤文集》收录了李学勤先生自1956年至2018年期间所撰写的中文论著.这套文集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李学勤先生学术成果,为学者们
史嵩之在抗金、灭金、抗蒙过程中建立的军功,是其赖以入相的政治资本。在外部形势相对缓和之际,恰逢其父史弥忠去世,宋理宗次日即下诏起复史嵩之。由于此前朝臣对其评价不高和政见上有分歧,故而遭到朝臣与四学的强烈反对,指责其不孝与奸深。而宋理宗自端平入洛之后,相当支持与信任史嵩之,次日起复史嵩之即全是宋理宗的意见,但随着朝臣与四学利用天理、人心对其进行劝阻,宋理宗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最后这一事件以史嵩之解官持服告终。由此可见,除去在起复时间上的不妥外,南宋外部形势的缓和、内部矛盾的激化和宋理宗态度的转变,才是史嵩之
明末清初的戏剧家、小说家、戏剧理论家李渔在西方社会广受好评,李渔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研究情况是近年来国内学界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而论及法国的李渔传播概况,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资料却屈指可数。本文拟对李渔作品在法国的译介与研究情况进行全面梳理,从中国俗文学在法国的译研特点、中西方读者认知差异、中西方译者主体不平衡等方面总结李渔作品在法国传播的历史特点及存在问题,思考可资借鉴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有益经验。
北宋理学家邵雍的诗集《伊川击壤集》中存有大量以易卦入诗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邵雍易学观念、“观物”思想和“安乐”情怀,还体现了易卦间的对应关系对其诗歌对偶修辞
诗话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中国诗话的典型代表,严羽《沧浪诗话》在西方的英译与传播已有近百年历史,诞生了多种英语译本.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首译张彭春译本
近年来经济新常态到来,营改增政策全面推行,增值税税率不断下降,国有企业在日新月异的经济背景下面临的税务工作更加复杂,各类税务风险也在逐渐凸显.国有企业规模和业务的复
陈澧是清代岭南大儒,创立了东塾学派,在词学领域亦有卓越贡献,对岭南词人影响颇大。他继承了白石“清空”的词风,同时又加以创造性的转化,变“绮怨”为“淡逸”,具体体现在词意与词境两个方面。从词意上说,白石词多哀怨之音,陈澧词则时有超逸之情;从词境上说,白石词多绮丽之风,陈澧词则颇为淡雅。这种变化,是因为陈澧在身世际遇、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等方面都与白石有所不同。在浙派已入末流,学姜、张者徒事模拟,肤廓饾饤、空虚无物之作充斥词坛的时候,陈澧词发挥了积极的影响。
为了满足自身发展和经济建设要求,企业纷纷加强内部管理,将财务管理工作作为改革重点,创新财务管理方式,提升会计管理水平.不过目前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问题,需要采
南北两位国学大师饶宗颐和李学勤先生近年先后仙逝,两位皆是通才式的学术泰斗,著述甚丰,涉及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学、考古学、文献学、艺术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字学特别是古文字学等众多学科。这两位大师取得这些伟大学术成就的原因是值得我们总结的。李学勤先生所说“一些的一切,一切的一些”,实际上是他自己学术成就实践和理论概括。李先生这一理论总结是学者如何处理学术研究中“专”“博”问题的一个具有范式作用的方法与途径。李学勤先生60年来的学术研究生涯一直具有一个风向标的作用,是一位引领着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领域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