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五位一體”的目标体系。从三十年前的“四个现代化”到今天的“五位一体”,新增加的维度是生态文明。仅此便可说明,无论在社会议程上,还是在政府的政策议程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已被列入优先级。这是新的社会共识,反映了重要的社会变迁。
不过,随着这个词汇的日益流行,我担心它会变成轻飘肤浅的口号。这是因为,人们太容易将“发展”想象为一列不断向前开进的列车,以为它的第一个到站是“经济繁荣”。然后继续前进,下一站便是“生态文明”。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生态文明”概念被推上历史的前台,它的背景板,是极为严重的生态危机。它要求我们从生态的角度,也就是从“文明/危机”的角度,对经济发展与技术应用进行反思,反思其代价、后果与风险。
让我们先看一个例子。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消息:
2012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之癌症研究署(IARC)将“柴油尾气污染”从“可能致癌”调升到“确定致癌”,即一类致癌物。研究表明柴油尾气与肺癌和膀胱癌关系紧密。柴油却仍被列为最经济能源之一,IARC的决定受到相关产业抵制。
这位网友感叹说,“当经济与健康矛盾时,人们却忘记生命只有一次。”许多跟帖者转发并重复同样的感慨。有一位说比较直接:“对柴油公交致命打击,利好新能源”。我也转发了,并加上评论:“这是对石油能源宣战,信号弹冉冉升起”。我知道这样说像是文艺腔,但重要的是说出事实:绿色能源正在试图战胜传统能源,而论证传统能源与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之间的关联,正是新能源的全球战略之一。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致癌环境中,那还谈什么文明和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核心问题就是要消除环境风险与健康风险。但这是一个典型的“知易行难”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谓生态文明建设,究竟需要做什么呢?
我认为第一步需要做的,是社会警醒,即在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未来风险问题上,提高公众的警觉与认识。这需要克服两个障碍。障碍之一是所谓“吉登斯悖论”,即越是知道环境风险严重,个人反而越是无所谓。理由在于讨论不出结果,反正人人都会受害,个人行动的成效微不足道等等。障碍之二是所谓“替罪羊心态”,即不去努力消除风险,反而把指出风险的人当成麻烦制造者对待。克服障碍的基本方法,是在专家的普遍性科学知识与公众日常生活中的地方性知识之间,建立相互对话与沟通的开放平台。
第二步工作是社会协商。当前最紧迫的工作是发展出对于“邻避现象”的调解机制。过去两年中,围绕着建设项目而发生的“邻避运动”迅速增加,受邻避影响的各种项目,相信总共有数千亿元规模。难道这真的是群众无理取闹吗?毋宁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风险警觉,而风险忧虑已经成为公众行为的基本驱动力之一。
从更大范围来看,风险规避策略在各个阶层都表现明显。首先是富裕阶层纷纷向外移民;其次,一般城市居民,更愿意响应或同情邻避诉求,并试图抗议风险源的进入;再次,社会底层例如农民,会表现出破坏性抗争或高额索求补偿两种极端行为。很明显,从自己的亲身感受出发,公众对于经济发展的环境恶果产生了强烈的质疑。问题在于,这些质疑,最终会指向每一个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只有在一种积极协商的程序中,人们才有可能反思自身,并对风险分配达成有意义的妥协。
但是说到底,我们需要迈出第三步,就是社会创新。意思是说,需要有一种新的技术方式,使我们同时达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公平。有一种号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设想是,通过“建筑物载能”,发展高度分散的太阳能或风能发电,再借助于网络与密集计算技术,汇聚成智能电网。经验证明,没有人能够事先规定哪些创新会成功。但是,生态文明建设如果包含有这样的创新设想,它将给全社会带来真正的激励和美好愿景。
不过,随着这个词汇的日益流行,我担心它会变成轻飘肤浅的口号。这是因为,人们太容易将“发展”想象为一列不断向前开进的列车,以为它的第一个到站是“经济繁荣”。然后继续前进,下一站便是“生态文明”。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生态文明”概念被推上历史的前台,它的背景板,是极为严重的生态危机。它要求我们从生态的角度,也就是从“文明/危机”的角度,对经济发展与技术应用进行反思,反思其代价、后果与风险。
让我们先看一个例子。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消息:
2012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之癌症研究署(IARC)将“柴油尾气污染”从“可能致癌”调升到“确定致癌”,即一类致癌物。研究表明柴油尾气与肺癌和膀胱癌关系紧密。柴油却仍被列为最经济能源之一,IARC的决定受到相关产业抵制。
这位网友感叹说,“当经济与健康矛盾时,人们却忘记生命只有一次。”许多跟帖者转发并重复同样的感慨。有一位说比较直接:“对柴油公交致命打击,利好新能源”。我也转发了,并加上评论:“这是对石油能源宣战,信号弹冉冉升起”。我知道这样说像是文艺腔,但重要的是说出事实:绿色能源正在试图战胜传统能源,而论证传统能源与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之间的关联,正是新能源的全球战略之一。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致癌环境中,那还谈什么文明和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核心问题就是要消除环境风险与健康风险。但这是一个典型的“知易行难”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谓生态文明建设,究竟需要做什么呢?
我认为第一步需要做的,是社会警醒,即在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未来风险问题上,提高公众的警觉与认识。这需要克服两个障碍。障碍之一是所谓“吉登斯悖论”,即越是知道环境风险严重,个人反而越是无所谓。理由在于讨论不出结果,反正人人都会受害,个人行动的成效微不足道等等。障碍之二是所谓“替罪羊心态”,即不去努力消除风险,反而把指出风险的人当成麻烦制造者对待。克服障碍的基本方法,是在专家的普遍性科学知识与公众日常生活中的地方性知识之间,建立相互对话与沟通的开放平台。
第二步工作是社会协商。当前最紧迫的工作是发展出对于“邻避现象”的调解机制。过去两年中,围绕着建设项目而发生的“邻避运动”迅速增加,受邻避影响的各种项目,相信总共有数千亿元规模。难道这真的是群众无理取闹吗?毋宁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风险警觉,而风险忧虑已经成为公众行为的基本驱动力之一。
从更大范围来看,风险规避策略在各个阶层都表现明显。首先是富裕阶层纷纷向外移民;其次,一般城市居民,更愿意响应或同情邻避诉求,并试图抗议风险源的进入;再次,社会底层例如农民,会表现出破坏性抗争或高额索求补偿两种极端行为。很明显,从自己的亲身感受出发,公众对于经济发展的环境恶果产生了强烈的质疑。问题在于,这些质疑,最终会指向每一个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只有在一种积极协商的程序中,人们才有可能反思自身,并对风险分配达成有意义的妥协。
但是说到底,我们需要迈出第三步,就是社会创新。意思是说,需要有一种新的技术方式,使我们同时达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公平。有一种号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设想是,通过“建筑物载能”,发展高度分散的太阳能或风能发电,再借助于网络与密集计算技术,汇聚成智能电网。经验证明,没有人能够事先规定哪些创新会成功。但是,生态文明建设如果包含有这样的创新设想,它将给全社会带来真正的激励和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