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近台儿庄,迎面而来的是拱桥楼台、桨声灯影、廊腰蔓回、绿柳重檐。这古朴幽雅的景致不是江南水乡吗?但地理、历史常识提醒我,这里是长江以北的山东,是抗战时曾浴血奋战、被战火“夷为平地”的地方。为探就里,我专门参观了“台儿庄古城重建展馆”,领略了这千年古城的前世今生。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自修建以来,就是连接南北的主要通衢。
地处枣庄境内的台儿庄,处于南北的交汇处,是通往京师的要道和中转站。据载,自明朝以后,每年从这里运往京都粮食达400万石,路过的船只多达7700余艘。而江浙一代的丝绸、瓷器、竹器、工艺品也纷纷运往台儿庄,再由此转向北方各地。北方的木材、皮货、煤炭等也由此转向各地。毫不夸张地说,台儿庄是沟通中国南北的交通枢纽集散地,是水陆码头兼备的中国名镇。城依水而建,人因城而聚,著名的晋商、徽商很快云集。他们沿运河岸开渠,将河水引进陆地,河渠两岸建商铺、修大院、造客栈,形成数公里长的水街水巷。史书记载旧时的台儿庄曾是“一河渔水、十里歌声,夜不罢市”。朝廷专门在这里设“大衙门”,派三品高官带600近卫军常年驻守。康熙皇帝曾八次途经台儿庄视察河政,在此逗留期间,他曾留下诗一首:“韩庄水气照楼台,雨后斜阳岸不开。最是长亭深处好,风帆一一入眼来。”据老人回忆在民国时期,这里经常有数百条船停靠中转,运河码头沿街是十里繁华。
从台儿庄地图看,沿河码头有近20个,都以姓氏取名,或谢家,或霍家或郁家,可见当时的码头是私人建造,民营经济相当活跃。
千百年来,台儿庄商贾云集,一派繁荣。然而,日寇入侵,这里地处军事要冲,一场恶战过后,虽敌败我胜,但台儿庄已被夷为平地。当时的国民政府,虽也下令修复了一些街道,但要恢复旧貌仍是纸上谈兵。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力强大,按原貌修复并扩大旧城的宏伟计划提上日程。有关单位在国内外广泛收集旧台儿庄的照片、绘画及全景图。规划时,细至一街一巷,甚至大院、商铺位置、旧貌都仔细推敲。钱从哪里来?五家国有煤矿共出50万吨煤加上各方面集资近50亿元作基金以维修、重建,历经十来年苦战,一座既旧也新的台儿庄城出现在游人面前。
漫步街上,但见街巷沿纵横交错的河汊而建,街中有巷,巷中有街。街巷间绿树掩映,花草遍地。比起丽江、周庄,这里有的小河幽长,故而街窄巷深;有的长廊沿河而建,曲径通幽,时而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商铺、大院、馆站沿河而建,其间夹杂一些楼台亭阁、牌坊、庙宇。河水清澈,垂柳拂岸,古意盎然。重建的旧街别有风情:官衙、邮政、驿栈、当铺、油房、青楼再现民国旧貌。站在步云廊桥上,但见河中舟楫摇曳,笑语声喧,果然是:“一眼望五桥,五桥汇一水”的壮观景象。不是江南,酷似江南,这是台儿庄古镇给人的最初印象。但当游人的脚步越往旧城延伸,散落在街巷间的断垣残壁、弹洞刀痕仿佛在注视着你,向你述说1938年那场关乎民族存亡之战中,中华儿女所抒写的民族豪情,向你展示这座秀美城市的另一种阳刚之美。
著名歌词作家乔羽在《台儿庄小唱》中写道:
台儿庄/我的家/当年一场血战,从此名扬天下/爹说/子弹打穿咱墙上的砖/娘说/炮弹掀翻咱房上的瓦/好一场厮杀/千百个好儿男/将强敌/歼灭在咱的屋檐下/。
此歌由名作曲家吕启明作曲,唱响全国,真实再现了当年台儿庄“无墙不饮弹,无土不沃血”及中华铁血男儿奋勇杀敌的悲壮场景。
台儿庄被誉为“世界上保存二战遗址最多的城市”。其大战文化主题景点就有53处,分布在古城大街小巷中,一处处战时图片、影像、实物标志、碑记,虽已被岁月染黄,但影像、字迹仍可辨识。占地40亩的台儿庄古城大战遗址公园内有义丰恒商号、仁寿堂药店、清真寺等清末明初建筑11栋,其断壁颓垣上,那密集的弹孔承载着中国军人不畏强敌、奋勇杀敌的豪情。袁家巷弹孔墙是中日军队多次巷战的地方。狭窄巷中,当时尸积如山,血流成河,那墙上刀痕、弹洞见证无数次惨烈的白刃战,刀光剑影,浴血拼杀。用手触摸壁上弹痕都觉指尖血迹未干。1938年3月,两万多名中国将士的血肉之躯,已悉数植进这座城池。他们与城市一起在烈火中永生。
时光流逝,遗物依旧,桩桩件件都在诉说着77年前这里发生的那场大血战……
1937年底日寇攻占南京。此时华北大部沧陷。惟李宗仁率领的第五战区仍驻守徐州。日寇为拔掉夹在南北的这颗钉子,便决定派华北方面军的矶谷第10师团、坂垣第5师团南下,又派华中派遣军吉良辅第9师团沿津浦线和大运河北上,企图快速会师台儿庄,再并力进攻徐州,而后拿下武汉。而我方实施的是拖住、粉碎对方快速攻下徐州的战略部署,集中兵力会战徐州,以缓解敌人对武汉的进攻。
滕县是台儿庄的门户,台儿庄又是徐州的门户,两道门洞开一道都会威胁徐州。川军王铭章师长死守滕县,从1938年3月14日晨到18日中午,终以身殉国,以伤亡万人的代价,粉碎了矶谷军团速战台儿庄的企图。此役拖住敌人4天半,有利于我军集结军队,确保了台儿庄大捷,更充分保证了徐州会战的战略部署。第五战区最高长官李宗仁后来总结说:“滕县一战,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若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
滕县死守,缓缓拉开了台儿庄会战的序幕。1938年3月23日,碰了钉子的矶谷军团冲到台儿庄北泥沟车站,台儿庄会战打响。我军已作好了战略部署 ,由孙连仲第2集团军沿运河布防,孙派池峰城所部第三十一师进驻台儿庄,为中央部队;守城司令是王冠五。
矶谷派福荣真平大佐带五千人攻城。清晨,战斗打响,敌人动用十数架飞机狂轰滥炸,又调重炮二十门,迫击炮五十门一字排开,瞄准城区狂射,一时爆炸声撕心裂肺,响彻云霄。台儿庄一隅之地就落下炸弹近万枚,一时烟尘滚滚,火光冲天。但城墙皆以条石垒成,轰炸破损有限。炮停,敌人蜂拥爬城,一时机枪、步枪齐发,手榴弹齐扔,敌人丢下密密麻麻尸体狼狈而逃。如此恶战,一日之间,少则五六回合,多则十余回合。待到入夜,守军组成夜袭队,三五一群,携大刀、手榴弹,出城摸入敌营,一阵手榴弹后,用刀乱砍,敌人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中成了断头鬼。 恶战十余日,台儿庄早已面目全非。古城房屋夷为平地。城内城外,尸积如山,恶臭熏天,真是运河皆赤水,黄土变血泥。双方士兵都用尸首作掩体相互对射。此时敌人攻城五千人已折去十之六七,已失去攻击力。我军也折损过万。4月3日,日军靠援军占领了台儿庄的四分之三。守城的池峰城师只剩十分之二三。孙连仲请求李宗仁准他“撤退休整”,李宗仁回答是:“退出台儿庄,必功亏一篑……务必死守一日,待主力发动反攻。”池峰城师长电告孙连仲:“部队已经打光,请允从台儿庄撤退。”孙的回答是:“士兵打光,你填上。你填过了,我跟着来填……有敢退过运河者,当杀无赦。”最后全军上下皆以一死之决心投入残酷的巷战。入夜,孙连仲派来的夜袭队赶到。池峰城将其分数十小组,穿上日军衣服,伪装成日军,带上煤油、鞭炮,分头摸出庄外混入敌营,一阵冲杀,大刀翻飞,手榴弹乱炸,四面火起,炮声震天,敌军阵营大乱。1938年4月6日晨,矶谷率所部及援军万余人准备对台儿庄发动最后总攻。兵未出,背后枪炮声大作,喊杀声如雷,原来是我方援军汤恩伯所部二十军团五万人如飞而至,杀到台儿庄,将矶谷敌军团团围住,奋勇冲杀。战局立时大变。池峰城在城内见援军已到,立即杀出城来,里外夹击,白刃格斗,台儿庄数十里地一时烟尘滚滚,杀声震天。矶谷无计可施,狼狈逃窜,伤员、坦克、火炮、车仗营帐、被服、粮秣尽弃于野,绵延十余里。日军撤退途中,又遭川军孙震第四十一军侧面追击。中国军队重创矶谷支队与坂木支队,大获全胜,清点战果计得日军步枪万余支、轻重机枪近千挺、大炮一百三十门、战车四十辆、坦克三十余辆,战场日军遗尸七八千具,计算其兵员损失,计约一万二千人。我军死伤二万余人,胜利代价颇为惨重。
在枣庄市、台儿庄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序言里,一再突出“台儿庄大战”的最高指挥长官李宗仁的总结评语:“川军以自己的牺牲换取了整个战局的胜利。”还具体评价说:“滕县死守,挫乱凶锋,阻敌锐进,使我军得以适时赶到,取得台儿庄大捷,使战役中心徐州转危为安。”总指军官评估至为贴切!
滕县死守,拉开了台儿庄大战序幕,川军死死咬住敌人,狠狠打击了矶谷军团南下气焰,拖住了它进攻的脚步,给大战台儿庄创造了准备的空间和时间,支撑、扭转了整个战局。说台儿庄大战的胜利是滕县王铭章师长和他的万名川军死守孤城、以身殉国换来的也不为过。山东人民最知道这一点。他们在枣庄为王铭章修亭园、办展馆,突出他和川军的光辉事迹,让后人永远铭记和瞻仰。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自修建以来,就是连接南北的主要通衢。
地处枣庄境内的台儿庄,处于南北的交汇处,是通往京师的要道和中转站。据载,自明朝以后,每年从这里运往京都粮食达400万石,路过的船只多达7700余艘。而江浙一代的丝绸、瓷器、竹器、工艺品也纷纷运往台儿庄,再由此转向北方各地。北方的木材、皮货、煤炭等也由此转向各地。毫不夸张地说,台儿庄是沟通中国南北的交通枢纽集散地,是水陆码头兼备的中国名镇。城依水而建,人因城而聚,著名的晋商、徽商很快云集。他们沿运河岸开渠,将河水引进陆地,河渠两岸建商铺、修大院、造客栈,形成数公里长的水街水巷。史书记载旧时的台儿庄曾是“一河渔水、十里歌声,夜不罢市”。朝廷专门在这里设“大衙门”,派三品高官带600近卫军常年驻守。康熙皇帝曾八次途经台儿庄视察河政,在此逗留期间,他曾留下诗一首:“韩庄水气照楼台,雨后斜阳岸不开。最是长亭深处好,风帆一一入眼来。”据老人回忆在民国时期,这里经常有数百条船停靠中转,运河码头沿街是十里繁华。
从台儿庄地图看,沿河码头有近20个,都以姓氏取名,或谢家,或霍家或郁家,可见当时的码头是私人建造,民营经济相当活跃。
千百年来,台儿庄商贾云集,一派繁荣。然而,日寇入侵,这里地处军事要冲,一场恶战过后,虽敌败我胜,但台儿庄已被夷为平地。当时的国民政府,虽也下令修复了一些街道,但要恢复旧貌仍是纸上谈兵。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力强大,按原貌修复并扩大旧城的宏伟计划提上日程。有关单位在国内外广泛收集旧台儿庄的照片、绘画及全景图。规划时,细至一街一巷,甚至大院、商铺位置、旧貌都仔细推敲。钱从哪里来?五家国有煤矿共出50万吨煤加上各方面集资近50亿元作基金以维修、重建,历经十来年苦战,一座既旧也新的台儿庄城出现在游人面前。
漫步街上,但见街巷沿纵横交错的河汊而建,街中有巷,巷中有街。街巷间绿树掩映,花草遍地。比起丽江、周庄,这里有的小河幽长,故而街窄巷深;有的长廊沿河而建,曲径通幽,时而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商铺、大院、馆站沿河而建,其间夹杂一些楼台亭阁、牌坊、庙宇。河水清澈,垂柳拂岸,古意盎然。重建的旧街别有风情:官衙、邮政、驿栈、当铺、油房、青楼再现民国旧貌。站在步云廊桥上,但见河中舟楫摇曳,笑语声喧,果然是:“一眼望五桥,五桥汇一水”的壮观景象。不是江南,酷似江南,这是台儿庄古镇给人的最初印象。但当游人的脚步越往旧城延伸,散落在街巷间的断垣残壁、弹洞刀痕仿佛在注视着你,向你述说1938年那场关乎民族存亡之战中,中华儿女所抒写的民族豪情,向你展示这座秀美城市的另一种阳刚之美。
著名歌词作家乔羽在《台儿庄小唱》中写道:
台儿庄/我的家/当年一场血战,从此名扬天下/爹说/子弹打穿咱墙上的砖/娘说/炮弹掀翻咱房上的瓦/好一场厮杀/千百个好儿男/将强敌/歼灭在咱的屋檐下/。
此歌由名作曲家吕启明作曲,唱响全国,真实再现了当年台儿庄“无墙不饮弹,无土不沃血”及中华铁血男儿奋勇杀敌的悲壮场景。
台儿庄被誉为“世界上保存二战遗址最多的城市”。其大战文化主题景点就有53处,分布在古城大街小巷中,一处处战时图片、影像、实物标志、碑记,虽已被岁月染黄,但影像、字迹仍可辨识。占地40亩的台儿庄古城大战遗址公园内有义丰恒商号、仁寿堂药店、清真寺等清末明初建筑11栋,其断壁颓垣上,那密集的弹孔承载着中国军人不畏强敌、奋勇杀敌的豪情。袁家巷弹孔墙是中日军队多次巷战的地方。狭窄巷中,当时尸积如山,血流成河,那墙上刀痕、弹洞见证无数次惨烈的白刃战,刀光剑影,浴血拼杀。用手触摸壁上弹痕都觉指尖血迹未干。1938年3月,两万多名中国将士的血肉之躯,已悉数植进这座城池。他们与城市一起在烈火中永生。
时光流逝,遗物依旧,桩桩件件都在诉说着77年前这里发生的那场大血战……
1937年底日寇攻占南京。此时华北大部沧陷。惟李宗仁率领的第五战区仍驻守徐州。日寇为拔掉夹在南北的这颗钉子,便决定派华北方面军的矶谷第10师团、坂垣第5师团南下,又派华中派遣军吉良辅第9师团沿津浦线和大运河北上,企图快速会师台儿庄,再并力进攻徐州,而后拿下武汉。而我方实施的是拖住、粉碎对方快速攻下徐州的战略部署,集中兵力会战徐州,以缓解敌人对武汉的进攻。
滕县是台儿庄的门户,台儿庄又是徐州的门户,两道门洞开一道都会威胁徐州。川军王铭章师长死守滕县,从1938年3月14日晨到18日中午,终以身殉国,以伤亡万人的代价,粉碎了矶谷军团速战台儿庄的企图。此役拖住敌人4天半,有利于我军集结军队,确保了台儿庄大捷,更充分保证了徐州会战的战略部署。第五战区最高长官李宗仁后来总结说:“滕县一战,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若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
滕县死守,缓缓拉开了台儿庄会战的序幕。1938年3月23日,碰了钉子的矶谷军团冲到台儿庄北泥沟车站,台儿庄会战打响。我军已作好了战略部署 ,由孙连仲第2集团军沿运河布防,孙派池峰城所部第三十一师进驻台儿庄,为中央部队;守城司令是王冠五。
矶谷派福荣真平大佐带五千人攻城。清晨,战斗打响,敌人动用十数架飞机狂轰滥炸,又调重炮二十门,迫击炮五十门一字排开,瞄准城区狂射,一时爆炸声撕心裂肺,响彻云霄。台儿庄一隅之地就落下炸弹近万枚,一时烟尘滚滚,火光冲天。但城墙皆以条石垒成,轰炸破损有限。炮停,敌人蜂拥爬城,一时机枪、步枪齐发,手榴弹齐扔,敌人丢下密密麻麻尸体狼狈而逃。如此恶战,一日之间,少则五六回合,多则十余回合。待到入夜,守军组成夜袭队,三五一群,携大刀、手榴弹,出城摸入敌营,一阵手榴弹后,用刀乱砍,敌人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中成了断头鬼。 恶战十余日,台儿庄早已面目全非。古城房屋夷为平地。城内城外,尸积如山,恶臭熏天,真是运河皆赤水,黄土变血泥。双方士兵都用尸首作掩体相互对射。此时敌人攻城五千人已折去十之六七,已失去攻击力。我军也折损过万。4月3日,日军靠援军占领了台儿庄的四分之三。守城的池峰城师只剩十分之二三。孙连仲请求李宗仁准他“撤退休整”,李宗仁回答是:“退出台儿庄,必功亏一篑……务必死守一日,待主力发动反攻。”池峰城师长电告孙连仲:“部队已经打光,请允从台儿庄撤退。”孙的回答是:“士兵打光,你填上。你填过了,我跟着来填……有敢退过运河者,当杀无赦。”最后全军上下皆以一死之决心投入残酷的巷战。入夜,孙连仲派来的夜袭队赶到。池峰城将其分数十小组,穿上日军衣服,伪装成日军,带上煤油、鞭炮,分头摸出庄外混入敌营,一阵冲杀,大刀翻飞,手榴弹乱炸,四面火起,炮声震天,敌军阵营大乱。1938年4月6日晨,矶谷率所部及援军万余人准备对台儿庄发动最后总攻。兵未出,背后枪炮声大作,喊杀声如雷,原来是我方援军汤恩伯所部二十军团五万人如飞而至,杀到台儿庄,将矶谷敌军团团围住,奋勇冲杀。战局立时大变。池峰城在城内见援军已到,立即杀出城来,里外夹击,白刃格斗,台儿庄数十里地一时烟尘滚滚,杀声震天。矶谷无计可施,狼狈逃窜,伤员、坦克、火炮、车仗营帐、被服、粮秣尽弃于野,绵延十余里。日军撤退途中,又遭川军孙震第四十一军侧面追击。中国军队重创矶谷支队与坂木支队,大获全胜,清点战果计得日军步枪万余支、轻重机枪近千挺、大炮一百三十门、战车四十辆、坦克三十余辆,战场日军遗尸七八千具,计算其兵员损失,计约一万二千人。我军死伤二万余人,胜利代价颇为惨重。
在枣庄市、台儿庄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序言里,一再突出“台儿庄大战”的最高指挥长官李宗仁的总结评语:“川军以自己的牺牲换取了整个战局的胜利。”还具体评价说:“滕县死守,挫乱凶锋,阻敌锐进,使我军得以适时赶到,取得台儿庄大捷,使战役中心徐州转危为安。”总指军官评估至为贴切!
滕县死守,拉开了台儿庄大战序幕,川军死死咬住敌人,狠狠打击了矶谷军团南下气焰,拖住了它进攻的脚步,给大战台儿庄创造了准备的空间和时间,支撑、扭转了整个战局。说台儿庄大战的胜利是滕县王铭章师长和他的万名川军死守孤城、以身殉国换来的也不为过。山东人民最知道这一点。他们在枣庄为王铭章修亭园、办展馆,突出他和川军的光辉事迹,让后人永远铭记和瞻仰。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