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景构建与描述的语文教学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jb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囿于应试,高中语文教学总难免模式化,而要摆脱模式化,最重要的出路恐怕在于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去设计教学。因为学生个体认知的差异性,他们在面对同样的设计时总有可能表现出异于他人的想法,于是课堂也就有了多样性。基于这样的思路,笔者对《沁园春·长沙》一课的教学进行了重新分析与设计。
  一、先景,建表象
  词者,诗之别体也,句数、字数、平仄等,皆有严格之规定,因此词之用语,必定会求言简而意蕴深厚之境。今高中学生学词,基本上都是直接接触词而学之,其实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直接接触意蕴深厚之词,然后通过解构而寻其义的教学思路,有时容易陷入技术化的境地,也容易对诗词之意过度解构,从而丧失了词的那种浑然天成的美感。
  《沁园春·长沙》是一首气势恢弘的词,词虽写秋却一扫古人悲秋的传统。从词的背景来看,长沙是伟人毛泽东人格形成的重要地方,同时也是毛泽东早期参加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他的足迹遍布长沙的每一个角落,其对长沙既有基于乡情的朴素情感,也有基于革命理想的大爱。在学生解读词之前,如果学生没有这种直观的认识,那很难让学生走入毛泽东作词时的内心。
  于是,笔者设计先将长沙之景呈现给学生,呈现分为两步:一是宏观长沙之景,二是湘江、橘子洲。其中,關注山红、水绿、鹰飞、鱼游等细节,并可通过视频等来呈现。这些景致的直接呈现,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给学生造成一个视觉效果,待学生的思维中表象生成之时,再提出问题:如果让你用文字来描述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并想像你就在这一景色之中,又或者你就是长于斯的求学者、创业者,你会如何构造文意、运用文字呢?
  在此问题的驱动之下,学生的学习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后文,构文意
  今天学生所能运用的文字当然是白话文,但这与后面所要进行的《沁园春·长沙》的学习并无冲突,相反还可以为后者奠定一个认知基础。在引导学生著文的时候,可以分成两个步骤:
  第一步,让学生写景。就写刚才多媒体中呈现的景色,不出意外,学生肯定会用文字去直观地描述所看到的红山、绿水、飞鹰、游鱼。这里笔者特别强调一点,即必须将自己(学生)置身于情境当中,要给自己一个完整的视角以同时看到上述景致。有了这个要求,学生就将自己与文意融合了起来,自然,学生通过满山皆红(学生用语)而猜测这是一个秋天;于是有学生写到:站在湘江边的山头上,眼看着满山红色,不禁感觉秋意甚浓。而看着湘江河水向北流去,亦觉时光流逝真如流水。天空的飞鹰,水底的鱼儿,还有站立在江边山头的我,这也是一幅醉人的画面……
  这样的写作在笔者意料当中,文中虽然有“人”(学生自己),但并没有将人在景中真正凸显出来,因而人与景不够交融。而要改变这样的现状,需要的不只是教师的引导,更应当是问题的驱动,于是教学进入第二个环节。
  第二步,给出文章背景。在给出背景之时,强调一个因素,即文章的作者毛泽东。提及毛泽东,学生就会立即想到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在已经学过的《沁园春·雪》一文中的豪情壮志,他们立马意识到如果是风华正茂的毛泽东身处当时的长沙,一定不会是缠绵绯侧的文风。待学生有了这样的认知之后,再向学生介绍毛泽东在长沙的学习、生活与革命经历,同时强调这个时候的毛泽东已经在革命的熏陶之下,理想非常宏大,志向非常高远,有着浓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着胸怀天下的豪情壮志。
  于是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彼时的毛泽东,面对这样的长沙秋景,你又会如何描述这个景色?你又会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怀?
  有了这两个问题的驱动,学生的心境就不同了。虽然他们不可能有那个历史时代毛泽东的心境,但以往的认知加上即时的介绍,还是可以让学生对写长沙秋景与心中豪情壮志有着深度的构思的。于是他们的文字也就有所不同了:长沙的深秋秋高气爽,被枫叶染得通红的群山,与那碧水北流的湘江,这才是我可爱的祖国。看到天上、水里自由的雄鹰与鱼儿,想到曾经与少年同学们畅游长沙,心中的信念欲加坚定:天下英雄出我辈,国家兴亡志待酬……
  三、再词,入词境
  有了前面的认知作为基础,那《沁园春·长沙》一词的呈现就水到渠成了。笔者特别注意了一个顺序:先给学生呈现一段配景朗诵,让学生在声音的冲击之下,感受词的意境高远。然后,再向学生呈现全词的文字。
  结果不出笔者意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被该词打动了,很多学生都眼含热泪一字一词地琢磨词中的词句:读到“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的时候,学生感觉到的那个独立寒秋的分明就是自己;读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时候,又惊讶于诗人何以有这样的视角;而读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时,学生又会油然而生一种豪迈之感;读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时,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意气奋发的书生;而“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何尝又不是学生内心的一种渴望……
  再后,笔者让学生一起一起朗诵《沁园春·长沙》,这个时候笔者惊异地发现,很多以往需要指导的断句、语气等,却不再需要作过多的强调了。学生心中自然流淌出来的那种感情告诉笔者:学生们已经走入了诗境!
  如此,在层层铺垫中,学生对《沁园春·长沙》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其过程更自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有兴趣于此思路者,不妨一试。
  [作者通联:江苏张家港市港口学校]
其他文献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是作家高尔基笔下的英雄形象:海燕。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关于英雄的小说:《丹柯》。同学们通过预习了解了小说的情节,下面我们来齐读导学案上的故事情节,加深印象。  师:丹柯身上究竟有什么美好的品质,能让我们尊他为“英雄”呢?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是为了表达什么主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品味形象,探讨主题。(板书:
随着新课标、新高考的逐步推进,新教材对传统优秀文化教育越来越重视。统编新教材中,初中古诗文选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高中古诗文67篇,占全部课文数(136篇/首)的49.3%。而且,近年中高考语文试卷也高度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去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宝库中文字的精粹、文章的精妙、文化的精深。   新课程改革呼唤对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
摘 要 《沁园春·长沙》既是一首足以彪炳千古的瑰伟之作,也是一首具有崇高美学风范的大美之作。诗人通过精美的艺术构思,描繪出壮美的自然风光,歌颂了大美的青春理想,使这首词呈现出豪迈大气、开阔雄健、俊逸奔放的壮美特征,具有饱满而丰沛的审美内涵。这是一首自然美与青春美的壮歌,是青少年美育的极佳范本。   关键词 自然美;青春美;理想美;《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是一首足以彪炳千古的瑰伟之
欧拉(Leoard Euler,1707~1783)是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生于瑞士的巴塞尔。他的父亲对数学颇有研究,是欧拉的第一个数学教师。欧拉从19岁起开始写作,直到76岁。欧拉不仅对高深的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造诣极高,而且对代数应用题也很重视,他认为这些古老的问题在数学发展史中起着重大作用,他并不认为解这类初等数学问题是有损尊严的事。因此他在他的名著《代数基础》中就搜集了很多生活
摘 要 在进行小说阅读教学时,通常做法是以作者呈现出的“应该这么写”作为逻辑起点。而本文旨在以小说《孔乙己》为例,尝试以分析“不应该那么写”的原因作为逻辑起点,从而探寻一条小说阅读教学的别样路径,即“逆向探寻法”。  关键词 小说阅读;《孔乙己》;逆向探寻  “文本是有意义的语句的序列,它们传达信息表达共同的主题,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的特点。”[1]作为“有意义的语句序列”的文本,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
写作教学情况较为复杂,有的写作课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写作知识上,也有的课主要是作文范文的阅读分析,或是有写但却停留于浅层次思考与表达。写作课上学生没有写,教师没有在学生写时给予指导提升,学生自然就不会写。叶圣陶提出:“写作系技能……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写作教学即是组织指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写作任务,在写的深度实践中体验并生成写作技能。本文以写作公开课“写好记叙文中的‘转’”为
《希望》写于1925年1月1日,发表于1925 年1月19日《语丝(周刊)》第10期。  关于《希望》的创作动因,鲁迅在《〈野草〉英译本序》中写道:“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鲁迅这样说,透出两层意思:一是当时青年非常消沉;二是鲁迅希望青年走出消沉,追求希望。而《野草》研究者们只看到了这首散文诗所表现的鲁迅思想消极阴暗之一面,而忽视了鲁迅创作本诗的积极意义,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缺憾。  先生已仙
一  众所周知,《别了,“不列颠尼亚”》是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佳作。人教版将它编列在高一语文必修教材“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其之所以入选,不仅是因为其所报道的“香港回归”事件本身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还因为报道对于事件的历史含蕴的深入挖掘所酿就的意味深醇。这种意味如暗香浮动,幽韵满纸。教参编者闻香辨色,说它有“厚重感”“历史的纵深感”,说它是关于香港回归的众多报道中“最别致
《湘夫人》选自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賞》,属于自主赏析篇目,因此在学习这一课的时候,我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学生自主翻译诗歌,发现问题,思考讨论。在自主翻译环节,学生对“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提出疑问:网怎么挂在树上呢?我没有急于解答学生的问题,而是把问题反抛给他们:是啊,你是怎么想的呢?在我的搁置、等待、启发与期盼下,学生想象的翅膀张开了。  生1:湘君看到鸟儿在水草里成双成对,想到
李森祥的短篇小说《台阶》自1988年发表于《上海文学》以来,很受人们喜爱,曾先后入选人教版、苏教版和鲁教版语文教材。但就是这样一篇很受欢迎的文本,对其主旨的解读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给一线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那么,如何才能对《台阶》进行较为合理较为恰当的有边界的教学性解读呢?  我们以为,首先得明确《台阶》是一篇小说,不是散文。小说主要“通过虚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对社会生活、人生世相的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