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重要的教学科研主体之一,具备一些突出的优势,但也面临着角色转换、职业发展等困惑。本文结合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关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青年教师 队伍建设 教学科研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305-02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大批青年教师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青年教师既有突出的优势,但也面临这一阶层所特有的许多问题,如:教师的角色转换问题、待遇问题、职业成长道路设计问题等等。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和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大计,因而我们今天提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特点
近年来,大多数补充到高校的青年教师已逐渐成为本专科教学的主体,他们具有知识结构合理,专业基础扎实,活泼上进、思维活跃,敢于发表自己观点,成就动机强烈,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等突出的优势。与此同时青年教师参加工作的时间短,教学任务重,科研经验少,职业素养和能力欠缺,关联资源少,使不少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速度缓慢。具体来说高校青年教师表现为如下特点:
第一,面临迅速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很多青年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一直是由大学本科直接进入研究生,没有参加工作的社会经验。因此,很多青年教师工作一两年还没有实现角色的转换,仍然囿于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处事方法来行事,缺乏应有的角色认知和转换。特别是很多青年教师都是非师范院校毕业,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水平也相对欠缺,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握教育规律和心理规律,因而也限制了他们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到他们由学生到教师角色的顺利转换。
第二,待遇发展诉求问题。由于年龄结构的原因,很多青年教师刚刚毕业就已经到了比较集中的婚育高峰期,面临着结婚生子、安家置业等各方面的生活压力,因此,他们对待遇的期望相对要高一些。而由于行业特点的限制,很多青年教师在薪酬待遇方面往往处于相对较低的地位,有限的收入使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倍感压力。加之,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比较突出,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对待遇的满意度比较低。此外他们在个人发展上所能获取的资源也相对有限,涉及个人发展和前途的一些机会相对比较少。
第三,青年教师的发展一般需要经历适应期、成长期和成熟期这样一个发展历程。在适应期(即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1-2年里),许多青年教师刚刚走向教师岗位,初次登上讲台的他们对于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讲授专业知识显得茫然无措。因此一般来说,他们都要经历调适心理、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尽快熟悉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这样一个调适过程。经过适应期之后,青年教师基本具备了一定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进入了业务水平提高和发展阶段,开始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时他们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够反思教学,逐渐走向了明晰阶段。而且这一时期,他们的参与意识强,开始融入教学和科研的团队,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概况以及前言动态,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提高。积极上进、专业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在这个时候会脱颖而出,成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骨干。这便是青年教师的成长期(即工作的2-3年后)。成长期过后,青年教师即将进入了成熟期(即工作的5-10年).在这一时期,青年教师已经完全适应教学和科研工作,有了良好的认知结构和专业素养,对专业知识和学科结构有了全面的认识,已经具备教学和科研的问题意识,积累了较为深厚的教学功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一些业绩突出的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学科带头人。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师资队伍水平作为高校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在高校办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被公认。青年教师这一群体蕴藏着无穷的潜力,是未来高校发展的主力军,也是高校凸显后发优势的着力点。搞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项战略任务,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为此我们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及其成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以教学科研为载体,加强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
教师如想顺利通过教学关,站稳讲台,就必须通过教学和科研这个环节。只有如此才能积累第一手资料和教学经验,做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我们可采取如下途径:首先,创造各种学习条件,如:讲座、研讨班、教育理论学习班、教育技术培训班等,有计划地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和知识的培养。鼓励他们认真参加教学实践,逐步培养备课能力、讲课艺术和语言修养,尽快把能力的储备变为能力。第二,通过“传”、“帮”、“带”,由较高造诣和学术水平的教授指导青年教师,在“怎样做人、怎样做学问、怎样传授知识”等多方面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使青年教师明确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第三,通过吸收青年教师参加课题组、教研组,督促和引导青年教师熟悉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完成科研任务,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锤炼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①
(二)开展公开教学、观摩教学活动
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公开教学、观摩教学活动,快速提高青年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洞察学生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通过反复改进,使其在业务上不断精益求精,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核公开教学观摩教学的效果:能否熟练地完成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能否熟练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语言表达、手势等;能否巧妙地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考察其应变能力;如何用自己的感受与行为去影响学生,考察其教书育人的能力。如此的培养过程,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青年教师能够迅速成长。②
(三)加强人文关怀,创新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机制
确定教师的主体地位,为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做好服务提供保障,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同时创新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机制,如建立适宜的“培养和使用机制”,使青年教师能够将个人成长与梯队建设、个人兴趣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创设“竞争与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积极投身教学和科研,使他们能够顺利成长;创设“约束机制与服务机制”,加大青年教师培养的“推”和“拉”力度的同时,要对哪些无法胜任工作的青年教师进行淘汰。
(四)有计划开展培训,着力提高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将带来教育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随之还将带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料等多方面的变化,并以此改进教学效果。教师作为新知识的传授者,只有熟悉并了解了信息知识,掌握了信息应用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在教学改革中更主动、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提高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成为师资队伍培养的重要内容。
为此,可以有计划利用校园网、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资源,对青年教师进行分期分批的培训,鼓励和督促青年教师掌握教育、信息技术,把它变成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的真正工具和手段。
(五)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教师良好的人格形象
教师对学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良好的师德和人格形象是学生学习榜样和人格示范。教师师德的高下,将对一代甚至几代人才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师德建设的具体实施中,首先,要把师德培养纳入青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对新上岗的教师举行一定时间的师德培训,把师德教育寓于青年教师业务培养之中。其次,建立健全师德制度,为教师指出应尽的师德义务和要求。如师德建设工作条例、实施细则、师德公约等。第三,建立奖罚机制。对师德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增强其荣誉感,并与晋级、评聘、职称评审挂钩;对违反师德要求的人和事进行批评教育。第四,建立学校、社会师德监督机制,形成督促师德建设的良好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组织师德监督检查小组,设立师德信箱,建立师德监督网站等,通过多种渠道,对教师师德起示范和警戒作用,不断鼓励教师严格自律,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六)妥善考虑青年教师对待遇的诉求,坚持事业留人,情感留人
要妥善考虑青年教师对待遇和发展的诉求,坚持“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优劳优薪,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以此激发广大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有效地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此外,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更应注重人文素养,弘扬团队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探索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方面,可以采取“全面培养有特色、严谨把关有特点、管理规范有特效、精益求精有特长”的培养模式,举全校之力,关注青年教师的成才成长。真正做到以事业留人,以情感留人。
(七)严把进口关,全面提升青年教师这一高校后备力量的层次和水平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决策部门和高校人事部门应严把教师队伍进校关,保证高校教师的基本质量。使高校教师在进校时就具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和教学学术水平。
选留和引进掌握一定教育理论,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毕业研究生,是提升教师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在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博士生培养中,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其教学技能。如为研究生们开设一些教育理论选修课,使其掌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同时让他们以助教身份参加教学实践,增加对教学的感性认识,为他们将来选择高校教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高校教师队伍准备优质师源。
注释:
①刘瑞贤.高校青年教师成长道路与特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8(2).第51页.
②祝建材.抓好青年教师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11月1日.
参考文献:
[1]王垒.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牛维麟.新世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1(20).
关键词 青年教师 队伍建设 教学科研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305-02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大批青年教师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青年教师既有突出的优势,但也面临这一阶层所特有的许多问题,如:教师的角色转换问题、待遇问题、职业成长道路设计问题等等。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和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大计,因而我们今天提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特点
近年来,大多数补充到高校的青年教师已逐渐成为本专科教学的主体,他们具有知识结构合理,专业基础扎实,活泼上进、思维活跃,敢于发表自己观点,成就动机强烈,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等突出的优势。与此同时青年教师参加工作的时间短,教学任务重,科研经验少,职业素养和能力欠缺,关联资源少,使不少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速度缓慢。具体来说高校青年教师表现为如下特点:
第一,面临迅速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很多青年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一直是由大学本科直接进入研究生,没有参加工作的社会经验。因此,很多青年教师工作一两年还没有实现角色的转换,仍然囿于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处事方法来行事,缺乏应有的角色认知和转换。特别是很多青年教师都是非师范院校毕业,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水平也相对欠缺,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握教育规律和心理规律,因而也限制了他们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到他们由学生到教师角色的顺利转换。
第二,待遇发展诉求问题。由于年龄结构的原因,很多青年教师刚刚毕业就已经到了比较集中的婚育高峰期,面临着结婚生子、安家置业等各方面的生活压力,因此,他们对待遇的期望相对要高一些。而由于行业特点的限制,很多青年教师在薪酬待遇方面往往处于相对较低的地位,有限的收入使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倍感压力。加之,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比较突出,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对待遇的满意度比较低。此外他们在个人发展上所能获取的资源也相对有限,涉及个人发展和前途的一些机会相对比较少。
第三,青年教师的发展一般需要经历适应期、成长期和成熟期这样一个发展历程。在适应期(即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1-2年里),许多青年教师刚刚走向教师岗位,初次登上讲台的他们对于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讲授专业知识显得茫然无措。因此一般来说,他们都要经历调适心理、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尽快熟悉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这样一个调适过程。经过适应期之后,青年教师基本具备了一定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进入了业务水平提高和发展阶段,开始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时他们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够反思教学,逐渐走向了明晰阶段。而且这一时期,他们的参与意识强,开始融入教学和科研的团队,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概况以及前言动态,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提高。积极上进、专业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在这个时候会脱颖而出,成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骨干。这便是青年教师的成长期(即工作的2-3年后)。成长期过后,青年教师即将进入了成熟期(即工作的5-10年).在这一时期,青年教师已经完全适应教学和科研工作,有了良好的认知结构和专业素养,对专业知识和学科结构有了全面的认识,已经具备教学和科研的问题意识,积累了较为深厚的教学功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一些业绩突出的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学科带头人。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师资队伍水平作为高校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在高校办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被公认。青年教师这一群体蕴藏着无穷的潜力,是未来高校发展的主力军,也是高校凸显后发优势的着力点。搞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项战略任务,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为此我们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及其成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以教学科研为载体,加强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
教师如想顺利通过教学关,站稳讲台,就必须通过教学和科研这个环节。只有如此才能积累第一手资料和教学经验,做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我们可采取如下途径:首先,创造各种学习条件,如:讲座、研讨班、教育理论学习班、教育技术培训班等,有计划地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和知识的培养。鼓励他们认真参加教学实践,逐步培养备课能力、讲课艺术和语言修养,尽快把能力的储备变为能力。第二,通过“传”、“帮”、“带”,由较高造诣和学术水平的教授指导青年教师,在“怎样做人、怎样做学问、怎样传授知识”等多方面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使青年教师明确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第三,通过吸收青年教师参加课题组、教研组,督促和引导青年教师熟悉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完成科研任务,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锤炼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①
(二)开展公开教学、观摩教学活动
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公开教学、观摩教学活动,快速提高青年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洞察学生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通过反复改进,使其在业务上不断精益求精,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核公开教学观摩教学的效果:能否熟练地完成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能否熟练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语言表达、手势等;能否巧妙地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考察其应变能力;如何用自己的感受与行为去影响学生,考察其教书育人的能力。如此的培养过程,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青年教师能够迅速成长。②
(三)加强人文关怀,创新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机制
确定教师的主体地位,为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做好服务提供保障,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同时创新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机制,如建立适宜的“培养和使用机制”,使青年教师能够将个人成长与梯队建设、个人兴趣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创设“竞争与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积极投身教学和科研,使他们能够顺利成长;创设“约束机制与服务机制”,加大青年教师培养的“推”和“拉”力度的同时,要对哪些无法胜任工作的青年教师进行淘汰。
(四)有计划开展培训,着力提高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将带来教育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随之还将带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料等多方面的变化,并以此改进教学效果。教师作为新知识的传授者,只有熟悉并了解了信息知识,掌握了信息应用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在教学改革中更主动、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提高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成为师资队伍培养的重要内容。
为此,可以有计划利用校园网、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资源,对青年教师进行分期分批的培训,鼓励和督促青年教师掌握教育、信息技术,把它变成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的真正工具和手段。
(五)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教师良好的人格形象
教师对学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良好的师德和人格形象是学生学习榜样和人格示范。教师师德的高下,将对一代甚至几代人才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师德建设的具体实施中,首先,要把师德培养纳入青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对新上岗的教师举行一定时间的师德培训,把师德教育寓于青年教师业务培养之中。其次,建立健全师德制度,为教师指出应尽的师德义务和要求。如师德建设工作条例、实施细则、师德公约等。第三,建立奖罚机制。对师德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增强其荣誉感,并与晋级、评聘、职称评审挂钩;对违反师德要求的人和事进行批评教育。第四,建立学校、社会师德监督机制,形成督促师德建设的良好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组织师德监督检查小组,设立师德信箱,建立师德监督网站等,通过多种渠道,对教师师德起示范和警戒作用,不断鼓励教师严格自律,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六)妥善考虑青年教师对待遇的诉求,坚持事业留人,情感留人
要妥善考虑青年教师对待遇和发展的诉求,坚持“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优劳优薪,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以此激发广大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有效地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此外,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更应注重人文素养,弘扬团队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探索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方面,可以采取“全面培养有特色、严谨把关有特点、管理规范有特效、精益求精有特长”的培养模式,举全校之力,关注青年教师的成才成长。真正做到以事业留人,以情感留人。
(七)严把进口关,全面提升青年教师这一高校后备力量的层次和水平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决策部门和高校人事部门应严把教师队伍进校关,保证高校教师的基本质量。使高校教师在进校时就具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和教学学术水平。
选留和引进掌握一定教育理论,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毕业研究生,是提升教师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在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博士生培养中,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其教学技能。如为研究生们开设一些教育理论选修课,使其掌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同时让他们以助教身份参加教学实践,增加对教学的感性认识,为他们将来选择高校教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高校教师队伍准备优质师源。
注释:
①刘瑞贤.高校青年教师成长道路与特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8(2).第51页.
②祝建材.抓好青年教师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11月1日.
参考文献:
[1]王垒.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牛维麟.新世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