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中真正落实 “以生为本”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uufhuh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数学知识,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潜能,让他们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一、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
  常言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数学课堂亦是如此,以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开始数学课堂的教学,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教学《奇妙的图形密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玩拼图入手,给出一个不完整的“姚明”的拼图,师问:“同学们,猜猜这是哪位体育明星呢?”生答:“姚明。”教师继续问:“那我们应该选哪一块拼图拼上去呢?”学生们选了一块正确的。教师追问:“为什么不选另一块?”生:“因为要没有缝隙。”教师指出我们在玩拼图时要做到“无空隙”。接着用同样的方法提出“不重叠”这个概念,为引入“密铺”做了铺垫。这样,学生兴致高涨,学习就变成一种自觉喜欢的兴趣。
  贴近我们生活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进入课堂,乐于接受知识,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
  二、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数学学习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思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克服困难而获得成功,就会感到满足,就有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因而,我们要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为学生提供“先学”的机会
  为了实现课堂中的高效,教学设计中可以安排“先学”这一环节,即教师课前设计好关于探索新知的一些数学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看书,理解教材,从而解答相应的问题。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更为下一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质疑、解疑的课堂生态
  首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质疑,解疑,把没有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其次,由学生上讲台把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其余学生上台讲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点拨,但决不能代替学生思考。
  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样,使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探究,获取知识,在主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撞击出智慧的火花。
  三、开展激情四射的探究活动
  1.激发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情感
  数学教学是以练习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数学学习单调而枯燥,从而产生厌倦心理。赞科夫曾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有效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者应该自己充分进入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与学生进行彼此毫无分歧和亲密无间的交流。”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情”激趣,自己要“身临其境”地进入角色,激情四溢,以自身的情趣去感染、激发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情感。一旦学生有了积极的参与,就会形成对教师的期待、知识的渴望,就会激发创造的欲望,就会从“乐学”到“会学”再到“学会”。
  2.引导学生探究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探究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认识一元以下的人民币》教学片段:
  师:爱学习的白兔一想,他正好缺一个卷笔刀,一个卷笔刀1元2角,怎么付1元2角钱?小朋友们以四人为一小组把信封里的钱拿出来试着去付一付1元2角,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付的,我们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最多!只要付款方式正确,老师就把这个卷笔刀卖给你。(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们请一组小朋友上来展示一下你们是怎么付的?
  学生展示方法:
  方法一:一张1元
其他文献
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包含内容相对较为广泛,尤其是近年来,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给整个教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以及挑战。现今社会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在科技文玩兴起发达的时代里,教学的核心也逐渐地发生了偏移,对于学生和教师要求也日益提高,小学科学课作为学生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创新动手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
现如今,我国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并不断加大了扶持力度,进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以期达到更高的教学效率,并最终实现素质教育。本文详述了生成性课堂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助力生成性教学的措施,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  为了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呈现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性,使得生成性的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阶段得到有效发展。  一、生成性课堂的概念  所谓课堂
小学阶段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做到讲解知识,“传道授业解惑也”之外,更要让孩子们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优秀的个人品质,使他们能够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本文在小学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对当前教学中的学困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试图找出孩子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提高小学的教育质量提供更为有效的途径。  在学习中,学生接受知识的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写话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有的学生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说起,不知怎样表达,有的则说不清,道不明。为改变这种情况,我进行了低年级的读写结合的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写话阶段的要求是: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3月24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率领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农业等部门负责人到来宾市,检查指导抗旱保春耕、城乡风貌改造和城市建设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