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教师不仅需要加大对学生的关注力度,还要加强指导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语文教学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促进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方法提升提问的质量,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6-0021-02
引 言
新课程改革提倡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创新思维及个人的美好品德等。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采取科学的提问方法,做好提问工作,让学生在问题中获得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解析
(一)时间
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1]。由于一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而且课堂时间比较有限,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往往直接忽视课堂提问这一环节,课堂上只是讲解书本内容,并没有和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和互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听讲,并没有融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因此很难提高学习效率。还有一些教师可能设计了课堂提问环节,但是没有把握住重点,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
(二)角度
当前,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之所以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是因为教师没有掌握好提问的角度。第一,部分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语文教学内容设置提问,而是凭空臆想,提出的问题也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第二,教师提问的角度单一,没有从多角度发问。课堂上,教师一般是单方面提问,没有创新,很难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第三,教师提问的方式比较传统,而学生对这种提问模式已经厌倦,所以参与积极性不高。
(三)难度
教师如果不能掌握提问技巧,那么提出的问题就很难适应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非常简单,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有效锻炼;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较大,学生又很难解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除此之外,一些语文教师可能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难度越大,学生的思考能力越强。由此可见,问题的难易程度是影响最终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提出一些有助于启发思维并且适合学生这一年龄段思考的语文问题,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应用现状
(一)忽略提问的效果
当前,一些教师已经在课堂上加入了提问环节,也践行了提问教学模式,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无法提高教学质量。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忽略了提问的效果,只是开展了提问活动,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课本内容整合具体的提问资源,认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就实现了提问的效果。受这种想法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随意提问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没有针对性,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可能使学生的学习陷入被动境地。
(二)学生存在认知偏差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对一些语文问题无从下手或者存在错误理解。同时,在教师提出一些和语文相关的问题后,学生不能进行正确思考,无法掌握重要的语文知识。再者,如果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存在提问的偏差和误区,并不能做到分层次、有效提问,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提升。
(三)教学方式单一
如果教师一直采取一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厌烦情绪,甚至逐渐失去学习的耐心。同样,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采取单一的提问方式,只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学生就无法产生学习兴趣,也不会主动思考和探索教师提出的问题。据笔者观察,大部分语文教师的提问模式比较相似,并且只是采取一种方式,即直接询问。这种询问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学习,无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三、提升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的对策
(一)坚持提问
不管在教学领域还是在其他发展领域,坚持都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所以,教师需要坚持提问,在每堂课上都要提问。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古诗词内容时,由于古诗词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其中有一些内容是必考知识,是教学的重点,所以教师要坚持提问,既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背诵相关的内容,又要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语文问题。
(二)创新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课文《钓鱼的启示》时,教师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距离规定钓鱼的时间仅仅剩下两个小时,为什么父亲坚持要将鱼放回去?”这时,教师要让学生针对该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然后回答问题。有些学生回答道:“因为父亲害怕被鱼塘管理者罚钱。”还有一些学生回答:“父亲能够经受住鱼的诱惑。”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教師可以继续发问:“其他同学有不同的看法吗?”这时候,学生可能会回答道:“因为父亲具有诚信精神,遵守鱼塘的规定。”对于这个答案,教师很满意。这时,有些学生可能会恍然大悟,从而加深对该篇课文的理解,也能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掌握提问艺术
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教师也要掌握提问的艺术性。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课文《草船借箭》时,教师要采取差异化提问方式,凸显提问的艺术性。针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深化提问内容,如这篇课文想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课文中人物性格特点的差异,课文应该怎样划分层次等。对于一些学困生,教师首先要提问他们字词的读音和写法,以及课文的朗读等表层知识,让这些学生打好基础,然后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真正实现提问的艺术性。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主题写一篇几百字的作文。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开展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入学生的讨论队伍中,为学生提供有益的指导,并且分享自己经历过的一些令人感动的事件,然后提问一些学生,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这种方法,能够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教师要以温和的态度帮助学生纠正,从而让学生充满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五)提高有效提问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有效提问的意识,从而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课文《观潮》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该课文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其次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从课文中的哪些方面我们能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和壮观?”这时,学生会通读课文,找到相关的句子并且做出详细的回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师还要围绕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设置有效的提问方式。由于这篇课文是描写自然景观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该课文为依托,介绍自己游览过的一些风景区,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学习的自信。
结 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思维想象等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课堂提问环节,并建立科学的提问模式,从而让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祁勤业.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学周刊,2020(19):75-76.
作者簡介:杨小萍(1972.11-),女,甘肃武威人, 专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6-0021-02
引 言
新课程改革提倡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创新思维及个人的美好品德等。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采取科学的提问方法,做好提问工作,让学生在问题中获得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解析
(一)时间
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1]。由于一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而且课堂时间比较有限,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往往直接忽视课堂提问这一环节,课堂上只是讲解书本内容,并没有和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和互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听讲,并没有融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因此很难提高学习效率。还有一些教师可能设计了课堂提问环节,但是没有把握住重点,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
(二)角度
当前,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之所以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是因为教师没有掌握好提问的角度。第一,部分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语文教学内容设置提问,而是凭空臆想,提出的问题也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第二,教师提问的角度单一,没有从多角度发问。课堂上,教师一般是单方面提问,没有创新,很难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第三,教师提问的方式比较传统,而学生对这种提问模式已经厌倦,所以参与积极性不高。
(三)难度
教师如果不能掌握提问技巧,那么提出的问题就很难适应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非常简单,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有效锻炼;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较大,学生又很难解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除此之外,一些语文教师可能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难度越大,学生的思考能力越强。由此可见,问题的难易程度是影响最终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提出一些有助于启发思维并且适合学生这一年龄段思考的语文问题,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应用现状
(一)忽略提问的效果
当前,一些教师已经在课堂上加入了提问环节,也践行了提问教学模式,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无法提高教学质量。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忽略了提问的效果,只是开展了提问活动,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课本内容整合具体的提问资源,认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就实现了提问的效果。受这种想法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随意提问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没有针对性,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可能使学生的学习陷入被动境地。
(二)学生存在认知偏差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对一些语文问题无从下手或者存在错误理解。同时,在教师提出一些和语文相关的问题后,学生不能进行正确思考,无法掌握重要的语文知识。再者,如果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存在提问的偏差和误区,并不能做到分层次、有效提问,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提升。
(三)教学方式单一
如果教师一直采取一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厌烦情绪,甚至逐渐失去学习的耐心。同样,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采取单一的提问方式,只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学生就无法产生学习兴趣,也不会主动思考和探索教师提出的问题。据笔者观察,大部分语文教师的提问模式比较相似,并且只是采取一种方式,即直接询问。这种询问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学习,无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三、提升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的对策
(一)坚持提问
不管在教学领域还是在其他发展领域,坚持都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所以,教师需要坚持提问,在每堂课上都要提问。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古诗词内容时,由于古诗词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其中有一些内容是必考知识,是教学的重点,所以教师要坚持提问,既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背诵相关的内容,又要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语文问题。
(二)创新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课文《钓鱼的启示》时,教师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距离规定钓鱼的时间仅仅剩下两个小时,为什么父亲坚持要将鱼放回去?”这时,教师要让学生针对该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然后回答问题。有些学生回答道:“因为父亲害怕被鱼塘管理者罚钱。”还有一些学生回答:“父亲能够经受住鱼的诱惑。”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教師可以继续发问:“其他同学有不同的看法吗?”这时候,学生可能会回答道:“因为父亲具有诚信精神,遵守鱼塘的规定。”对于这个答案,教师很满意。这时,有些学生可能会恍然大悟,从而加深对该篇课文的理解,也能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掌握提问艺术
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教师也要掌握提问的艺术性。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课文《草船借箭》时,教师要采取差异化提问方式,凸显提问的艺术性。针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深化提问内容,如这篇课文想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课文中人物性格特点的差异,课文应该怎样划分层次等。对于一些学困生,教师首先要提问他们字词的读音和写法,以及课文的朗读等表层知识,让这些学生打好基础,然后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真正实现提问的艺术性。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主题写一篇几百字的作文。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开展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入学生的讨论队伍中,为学生提供有益的指导,并且分享自己经历过的一些令人感动的事件,然后提问一些学生,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这种方法,能够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教师要以温和的态度帮助学生纠正,从而让学生充满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五)提高有效提问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有效提问的意识,从而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课文《观潮》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该课文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其次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从课文中的哪些方面我们能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和壮观?”这时,学生会通读课文,找到相关的句子并且做出详细的回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师还要围绕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设置有效的提问方式。由于这篇课文是描写自然景观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该课文为依托,介绍自己游览过的一些风景区,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学习的自信。
结 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思维想象等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课堂提问环节,并建立科学的提问模式,从而让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祁勤业.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学周刊,2020(19):75-76.
作者簡介:杨小萍(1972.11-),女,甘肃武威人, 专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