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常会有这样的困惑:老师的每一节课都能听懂,可是为什么在考试的时候却还是不会做题呢?对此,我们应在复习阶段(包括单元复习、章节复习、阶段复习、中考总复习等)有意识地从教师的教学行为方面作出调整,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成绩能有较大的提升。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知识,特此总结了复习课的基本模式——”“点”式复习课、“线”式复习课、“面”式复习课和“锥”式复习课。下面笔者就四种复习课分别加以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复习策略 高效学习
一、“点”式复习课把每一单元或每一章节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习题进行集中复习,是一种以追求双基的覆盖性、典型性,让学生从“会”到“对”(技能性)、从“大概”到“肯定”(概念性)的强化性认知体验(或训练)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双基落实的有效性。1、“点”式复习课的设计原则覆盖性原则:“点”式复习课意在呈现每一个独立的知识点,因而课前教师要梳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复习过程中应该将所复习的基础内容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尽量覆盖到,力争无遗漏。典型性原则: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公平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能参与,都能得到及时反馈。2、“点”式复习课的教学策略上好“点”式复习课应遵循“短频快”策略,即完成习作或思考有时间限制要求的问题并即时进行反馈、检测。“点”式复习课是具有反复性或螺旋性的过程,应注意错误率比较集中的问题,做好改错反思,寻找错因,及时进行总结,以利于吸取教训,力求相同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二、“线”式复习课把某一个知识,沿着知识结构的纵向分布及递进的脉络进行例题(习题)设计,是一种以追求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向纵深拓展,让学生对某个知识的重点、难点从“一般掌握”到“熟练掌握”、“一般认识”到“深刻认识”的认知体验与过程的教学模式。1、“线”式复习课的设计原则发散性原则:注重题目的发散性,善于将例题变式,从单个知识点向多个知识点发散,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作系列的变化,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聚向性原则:注重习题的本质属性,善于将习题归类———考查同一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作出多种不同的命题,往往多个答案聚向一个方法。2、“线”式复习课的教学策略“线”式复习课要注重变式教学的研究,即题目表达方式不同,但本质基本相同,数量关系,解答方法基本一样。通过这样的归类训练,学生便能在平时的学习中做有心人,加强方法的积累和归纳,并能分析异同,把知识从一个角度迁移到另一个角度,最终达到常规图形能熟悉、常规结论要记忆、类同方法全套用、独创解法受启发的层次,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三、“面”式复习课按数学思想方法的某个层面展开例题(习题)设计,旨在追求让学生正确(较好)地把握数学思想方法,是以数学思想方法为载体的一种教学模式。1、“面”式复习课的设计原则综合性原则:力求将知识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全部呈现。不但注重知识的章节内容本身,更要重视知识的迁移使用。开放性原则:开放性问题的本质是问题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其特征是对问题只有原则性的要求,这类问题是依赖于解决问题者的水平转化为确定性问题的,常蕴含多个确定性问题。探究性原则:重视对学生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的相互配合训练、协调发展,注重预感、尝试、归纳、猜想等问题的训练,让学生获得数学探索的经历和体验。2、“面”式复习课的教学策略“面”式复习课要注重合作学习、演讲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的使用,并且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要尽量覆盖复习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能体现“通性通法”,并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针对性、典型性、灵活性要强。
四、“锥”式复习课以课题学习、项目学习为载体,旨在培养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能力及更高要求学力,是以一个支点出发,让学生围绕这个支点主动探索扩散到各个领域的知识(类似于圆锥体)的一种复习提高模式。1、“锥”式复习课的设计原则综合性原则:综合开展研究,强调知识间融合、课内外沟通、校内外联系,引导学生综合地运用数学知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合作性原则:“锥”式复习课要给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在教学设计时有意关注不同层面的学生间的合作,促进共同认知,全面提升。2、“锥”式复习课的教学策略由于学生的能力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探索、理解及运用程度,因而巧妙利用没有定论的数学问题,“将疑激疑”,启发学生的思考,尽力去发现、发掘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及实践能力。
总之,通过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在提高复习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重建。我們会坚持关于教学方法和理念的研究,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意识,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高效复习之路。
(作者单位:河北省广平县南韩村乡初级中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复习策略 高效学习
一、“点”式复习课把每一单元或每一章节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习题进行集中复习,是一种以追求双基的覆盖性、典型性,让学生从“会”到“对”(技能性)、从“大概”到“肯定”(概念性)的强化性认知体验(或训练)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双基落实的有效性。1、“点”式复习课的设计原则覆盖性原则:“点”式复习课意在呈现每一个独立的知识点,因而课前教师要梳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复习过程中应该将所复习的基础内容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尽量覆盖到,力争无遗漏。典型性原则: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公平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能参与,都能得到及时反馈。2、“点”式复习课的教学策略上好“点”式复习课应遵循“短频快”策略,即完成习作或思考有时间限制要求的问题并即时进行反馈、检测。“点”式复习课是具有反复性或螺旋性的过程,应注意错误率比较集中的问题,做好改错反思,寻找错因,及时进行总结,以利于吸取教训,力求相同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二、“线”式复习课把某一个知识,沿着知识结构的纵向分布及递进的脉络进行例题(习题)设计,是一种以追求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向纵深拓展,让学生对某个知识的重点、难点从“一般掌握”到“熟练掌握”、“一般认识”到“深刻认识”的认知体验与过程的教学模式。1、“线”式复习课的设计原则发散性原则:注重题目的发散性,善于将例题变式,从单个知识点向多个知识点发散,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作系列的变化,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聚向性原则:注重习题的本质属性,善于将习题归类———考查同一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作出多种不同的命题,往往多个答案聚向一个方法。2、“线”式复习课的教学策略“线”式复习课要注重变式教学的研究,即题目表达方式不同,但本质基本相同,数量关系,解答方法基本一样。通过这样的归类训练,学生便能在平时的学习中做有心人,加强方法的积累和归纳,并能分析异同,把知识从一个角度迁移到另一个角度,最终达到常规图形能熟悉、常规结论要记忆、类同方法全套用、独创解法受启发的层次,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三、“面”式复习课按数学思想方法的某个层面展开例题(习题)设计,旨在追求让学生正确(较好)地把握数学思想方法,是以数学思想方法为载体的一种教学模式。1、“面”式复习课的设计原则综合性原则:力求将知识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全部呈现。不但注重知识的章节内容本身,更要重视知识的迁移使用。开放性原则:开放性问题的本质是问题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其特征是对问题只有原则性的要求,这类问题是依赖于解决问题者的水平转化为确定性问题的,常蕴含多个确定性问题。探究性原则:重视对学生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的相互配合训练、协调发展,注重预感、尝试、归纳、猜想等问题的训练,让学生获得数学探索的经历和体验。2、“面”式复习课的教学策略“面”式复习课要注重合作学习、演讲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的使用,并且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要尽量覆盖复习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能体现“通性通法”,并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针对性、典型性、灵活性要强。
四、“锥”式复习课以课题学习、项目学习为载体,旨在培养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能力及更高要求学力,是以一个支点出发,让学生围绕这个支点主动探索扩散到各个领域的知识(类似于圆锥体)的一种复习提高模式。1、“锥”式复习课的设计原则综合性原则:综合开展研究,强调知识间融合、课内外沟通、校内外联系,引导学生综合地运用数学知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合作性原则:“锥”式复习课要给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在教学设计时有意关注不同层面的学生间的合作,促进共同认知,全面提升。2、“锥”式复习课的教学策略由于学生的能力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探索、理解及运用程度,因而巧妙利用没有定论的数学问题,“将疑激疑”,启发学生的思考,尽力去发现、发掘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及实践能力。
总之,通过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在提高复习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重建。我們会坚持关于教学方法和理念的研究,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意识,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高效复习之路。
(作者单位:河北省广平县南韩村乡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