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x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上至学校管理者、教师,下至学生、家长都形成了这样的习惯思维——学习历史即背书。这样,历史教育的意义就被扭曲了。学生只是被动、机械地占有知识,使课堂变得压抑、沉闷,缺乏应有的生命活力。教育是人的教育,这就决定着教育要关注生命,关注现实的社会,不断完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人生,因此,新课标下应该让历史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让历史课堂绽放异彩
  
  首先,必须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要用统一的尺子来衡量学生。有“生命”的课堂要求我们学会真心与学生进行自然地交流、对话,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所思,思中有所得,充分展现其本应有的自然状态,将他们的本性充分展现。
  其次,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当学生失去了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权利,失去了选择自己喜欢的知识的权利时,学生是痛苦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创造必要的前提,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回归历史教育的原始初衷。
  
  二、课堂改革的特点
  
  1.历史课堂应该是师生交流的平台。传统教学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传统教学忠诚于学科,但背弃了学生,几乎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现有水平,把教学看成单向的行为,知识成了统治者。这种教学实质上就是“知识专制”。教师的任务似乎是把传播知识作为工作的主要对象,而学生处于教育的边缘。有“生命”的课堂应该是对话式课堂,它可以是学生和教师的对话,也可以是学生和学生的对话。对话的过程就是思想、真理、情感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在对话中碰撞、激发出思维的火花,闪现出新鲜的见解。对话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和策略,而且是学生的品德、个性、合作精神等培养与形成的土壤,对话本身就是教育。
  2.历史课堂应该是生活的原课堂。历史教学要为现实服务,我们应该在生活中找寻历史。它要求我们把教育、教学内容从书本里、课堂中引向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捕捉、观察、实验,对信息进行查找、选择、分析、加工和有效利用,培养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应该把历史变成一个干瘪的老人,让它失去青春的光泽。例如在讲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时,学生熟悉的生产张裕葡萄酒的张裕股份公司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历史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要让历史教材中枯燥的文字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3.历史课堂应该彰显教师的生命活力。现实社会中不是把教师这个职业看成是一味付出的职业,就是看成为生计而工作的职业,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悲哀。对教师而言,课堂是其生命价值得到体现的场所,因此历史课堂也是教师彰显生命活力的课堂。让教师体会职业带给自己的内在生命价值与生活的欢乐,体验到幸福和充实,懂得自己的高尚与尊严就在于是用生命点燃生命,教师的幸福与欢乐就在于他是用生命享受生命。
  
  三、课堂改革的措施
  
  1.改变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生命活力。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真正成为有生命课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是一种富有创新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它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和促进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我们可以将现代的信息技术和历史课堂进行整合,利用现代的网络让学生看到课文中未曾提及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学生在情感的熏染中,在情境的氛围中感知历史,陶冶性情。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探究中获取真理。总之,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给学生一片自由的蓝天。
  2.改变教师的角色,创设新型课堂。要让课堂成为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课堂,首先必须改变教师的角色,教师应该由一个控制者、权威者、知识的传播者变成学生的朋友、学习的顾问、合作学习的同伴、学习的指导者。例如,在课堂提问中,应允许一部分学生暂时保留自己并不十分正确的意见,通过教学过程慢慢领会更为正确的见解。教师要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不怕出错和失败。要宽容学生的过错,容忍学生的“挑衅”。现代教学观把犯错误视为获取知识的必然过程,教育者也就理所当然在课堂上要竭力保护学生的求知热情,要爱护他们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心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
  
  四、改革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我们亟需改变的是学生被动的、与个体体验相脱离的学习方式,而不是否定“双基”学习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所以不要打着“快乐教学”的旗号,逃避“双基”的学习。
  第二,教师还要帮助学生不断克服由于自身认识局限性所导致的主观性偏差。对学生的错误要进行引导。所以不要打着“学生主体性”的旗号,弱化教师应尽的责任。
  第三,事实上生动的、富有启发的讲授在某些知识类型的教学中仍然是十分有效的,所以不要打着“探究”的旗号,盲目探究。
  总之,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呼唤有“生命”的课堂,让我们走出历史教学的荒漠,走进学生的心灵。
  
其他文献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依法治国,高校是社会的有机结合体,高校依法治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水平离不开辅导员工作的法治化。目前在辅导员工作中存在许多违背法治精神的地方,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法治化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当前的法治化现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阐述了辅导员工作法治化对于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所起到的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全面依法治国;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
桥梁工程的建设在公路事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施工的具体过程中,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能够提高施工的质量,增强施工的效果,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和传统以来农民的弱语权,城市重金属污染防治日渐成效,而农村再次成为了重金属污染转移的承担者。重金属污染转移至农村必将必将损害农民的权益,影响社会的稳定,严重滞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重金属污染城乡转移中农民的权益保护要从立法、制度完善等方面考虑。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转移;农民权益;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2.6;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
摘要: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生命线、传家宝,为提升研究生党员再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生党员再教育“五步走”战略要求以思想引导为首要任务,以健全的组织制度为基础,以网络平台为载体,依托各类校园活动,开展研究生党员特色党建工作。  关键词:群众路线;研究生党员;再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2-0039-01  作者简介:尹春苹(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前所未有的磅礴气势冲击着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为践行新课标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我们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不论是体制改革,还是育人方式的转变,不管是教与学行为的变化,还是评价手段的调节,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诸多的改革实践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    一、专业打造,让课改成就自己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要让课改走向成功,就必须
衣食住行是人生最重要的四件事,衣指的就是服饰。服饰的特点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其存在的特有的时代背景,通过探讨当代服饰伦理的现象及解决对策,能够规范当代服饰的发
摘要:目前,不断大量出现的操纵市场的行为是严重影响我国的证券市场日常良性运行的重要障碍。于是,形成正确认定操纵市场行为并对其进行科学追责的体系成为防止这一违法行为继续影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可是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系统的规定,只是对操纵市场行为的种类和由此可能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做了概括规定。因此,证券市场秩序的良性运行,离不开对操纵市场行为四种类型中各个具体行为的正确判定以及运用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患者眼中,他“态度认真,工作积极热忱,对待病人关怀备至,是好医生”.的确,作为一名麻醉科医生,他已用30余年的奋斗历程诠释了“医乃仁心,大医精诚”的真谛,缔造了多如繁星
摘要:近期,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这同时预示着我国老龄化社会已经来临。老年人犯罪案件猛增,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如何预防老年人犯罪已经迫在眉睫。从老年人犯罪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其犯罪原因并从社会环境与法制设计角度提出一些见解,希望对预防和处理老年犯罪提供助益。  关键词:老龄化;犯罪现状;预防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4.3;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