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故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ingjie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故事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数学故事,进一步提高了数学课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相较于其他阶段的数学教学,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有着较为独特的特点,这需要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既要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还要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而将数学故事应用于数学课教学中,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还能激发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开展数学课程的学习,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数学综合素养,实现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数学故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应用研究
  一、 引言
  数学故事涵盖的范围广泛,有其自身的特点,是数学文化的体现,也是数学历史的载体。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数学故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课的客观认知,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数学故事拓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在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具备数学文化素养,促进其思维发展。同时,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采用故事进行教学,有利于做好学前教育和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通过这种过渡和衔接,帮助小学生建立起对数学课程的正确认知,也能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奠定这样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实施高质量数学教学。
  二、 数学故事的特点
  (一)数学故事具有叙事性
  故事本身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文学特征,因此,教师在引入数学故事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语言创设情境。数学故事属于故事的一种,也遵循这样的特点,数学故事中涉及各种类型的数学故事,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童话、数学历史、名人逸事等。教师在数学课程中通过讲述数学故事渗透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
  (二)数学故事具有情境性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学习的难度客观存在,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首先需要考虑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为此,教师要结合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理解数学知识。而数学故事则为创设情境提供了方法和素材,教师利用数学故事创设情境,能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弱化数学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效果。
  (三)数学故事具有体验性
  教师在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讲故事,能够为学生营造引人入胜的情境。学生在这种情境体验中,感受到自己亲身经历了教师讲解的内容。这样的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契合了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自然更加愿意主动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维持长期的学习热情奠定基础。
  (四)数学故事具有逻辑性
  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描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体现出了数学故事的逻辑性。在小学数学课上,学生通过数学故事进行学习更有利于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学生在这种主观体验下能够自觉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采用数学故事教学的意义
  (一)数学故事具有知识教学的意义
  小学阶段学生受身心发展的客观影响,普遍认为数学学习枯燥且难度较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存在厌烦的心理。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低年级的学生采取趣味性和开放性的数学故事进行教學,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学生在这样的心理情境中进行学习,能够主动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互动。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将数学故事抽象成知识经验,以此获得数学知识,学生也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愉悦感,有利于培养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数学知识的积累是通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而来的,这通过不同数学家长期的验证和积累。即使再简单的数学知识也有厚重的文化内涵,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以数学故事作为切入点,还能使学生从数学故事中学习到更多的道理。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通过数学故事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为自身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的欲望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会不由自主地进行思考和探索,进而提出疑问。教师抓住这样的机会进行引导,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能够使学生不断地进行学习探索,进而深刻明白知识原理,提高对数学学习的效果。不仅如此,这种故事教学能够对学生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学生在今后接触同类的数学问题时,能够回想当时学习的情景,更有利于巩固数学知识。除此之外,数学学科中的抽象概念较多,学生难以掌握和运用,而教师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情境,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三)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
  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积累数学知识培养数学综合素养,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通过数学学习,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凸显数学学习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以故事为形式和载体进行生活化教学,这样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解决数学问题,也能将自己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方式。不仅如此,通过数学故事的讲解,还能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通过故事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学生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不断地进行推理、分类和验证,实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培养。
  四、 数学故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将数学故事应用于数学情境创设
  数学故事本身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特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以更加具体的方式理解数学中的抽象知识。就是在讲数学故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语言文字进行叙述,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电子白板,为学生呈现声音和图片,以这种方式为学生打造集声音、视频图像于一体的教学情境,更好地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探讨数学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数学故事的教育价值,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以数学课程“认识图形(一)”相关知识点举例,教师在数学课上采用数学故事进行教学,并且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今天是我们学习一年级数学的第4单元,两位新朋友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大家欢迎丁丁和蓉蓉。”在学生欢迎的过程中教室里用多媒体出示两位故事形象,接下来教师展示本节课程需要学习的各种物品,继续营造情境:“丁丁和蓉蓉为大家带来了好多的小玩具和生活用品,你们想看看是什么吗?”学生对这样的活动有着天然兴趣,教师则在引导学生对出示的物品进行辨认之后,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丁丁和蓉蓉的这些物品太乱了,同学们,你们能帮忙把这些物品分类吗?快和你的小伙伴想一想怎么才能把这些物品整理好呢?”在这样的故事情境中,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对立体图形建立感性认知的目的。
  (二)将数学故事应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课程相较于其他科目更加枯燥,并且学生难以理解数学中的各种知识点,也难以集中精力深入学习。加之数学课程的学习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缺乏有效的引导方法进行巩固,经常会存在学了又忘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要利用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学习,才能使学生不断深入,通过自己的探究以及教师的教学引导,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广角——搭配(一)”相关知识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课程中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今天灰太狼又悄悄来到了羊村,发现村长学聪明了,在村口设置了一个密码门,我们一起来看看密码是多少吧。”学生们一听灰太狼和羊村就来精神了,这时候多媒体出现灰太狼和羊村大门密码锁的画面,学生就兴趣高涨地想要解开密码锁而主动积极地思考。“后来喜羊羊被灰太狼抓走关进狼堡,还设置了一个难度更高的超级密码锁。”多媒体出示狼堡的超级密码锁,“同学们想不想帮助羊村救出喜羊羊?”学生都很想帮忙救出喜羊羊,教师就出示超级密码锁的解锁要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密码营救喜羊羊。就这样,学生在故事情节中不断思考、推理、分析,并自主尝试探索出多种方法,从而在本节课程的学习中学会如何针对数学问题进行有序地思考,学会全面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三)将数学故事应用于思维启发中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教师还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利用数学故事能够啟发学生的思维,具体来说,在利用数学故事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讲究故事的讲解方式,以引人入胜地方式带动学生思考,并且让学生参与到故事情节之中。只有学生对故事内容产生思考,学生才能感受到数学故事中蕴含的知识和道理,进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平均分”相关知识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以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活动中:“今天是明明的生日,在妈妈的建议下,明明决定请3位好朋友来家里做客,明明买了12颗糖果、8包饼干和16个橘子,怎样才能让每个小朋友同一种物品分到的同样多?”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会不断地思考,从而理解什么是平均分,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发散思考,不仅有效掌握了知识,也使学生养成了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教师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故事进行教学,首先要对数学故事的特征进行探讨,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数学故事的价值。其次,教师要明确数学故事的意义,这样才能将数学故事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进而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一系列应用措施,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葛睿婕.数学故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5).
  [2]何建宝.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学教育,2020(6):45.
  [3]骆婷婷.数学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下一代,2019(12):218.
  [4]代行佳.浅谈故事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J].教育:文摘版,2017(9):220.
  作者简介:
  陈碧玲,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海澄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自我建构、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固本养气”的过程。曹丕在《典论》中说“文以气为主”,唯有养丰厚底气,方能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德。如何“养气”?阅读是“养气工程”必不可少的一环,读天下好书,集生活体验,以养浩然正气,做有德之人。正如庄子在《逍遥游》里所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阅读量积累不够,则文气不足。因此,
摘 要:新时代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化教学原则,任课教师必须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为初中学生规划出明确的学习方向,整理、总结能够用于阅读能力训练的有价值阅读素材与资料,鼓励初中学生根据任课教师所布置的课上阅读训练任务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顺应自身学习兴趣,运用语文教师所提供的多样性学习资源,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促进初中学生个人学科能力的稳健发展。在学生完成阅读
摘 要:“三体”实验基于数学实验,更加强调体感—重物化操作;强调体悟—重内化反省;强调体系—重条例结构。这是学生通过实验进行几何学习的三个阶段。这既是三个层层递进的阶段,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三个阶段,不能单独或割裂开来。几何直观,空间想象,其实就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开辟一方几何天地,给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  关键词:体感;体悟;体系;小学几何  一、 体感:借助物理化的实验工具 体验立体化的几何知
解析几何是一门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性质的学科,它的特点是通过“数”的运算来刻画“形”的性质.但在平时解析几何教学中,师生往往过分偏重相关量的数量关系研究,却不重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