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培训过程质量的评价问题研究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86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按照培训时间进度的安排,把培训划分为训前、训中和训后三个阶段。“训中”是指集中培训过程这个阶段。本文以培训的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为前提,按照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标准,采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方式,探讨了中职教师培训过程质量的评价问题,以培训管理、培训中的“教”、培训中的“学”为核心构建了一个由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所组成的对培训过程质量进行评价的体系。
  关键词:中职教师;培训过程;培训质量;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5-0054-04
  一个完整的培训过程是由训前、训中和训后三个阶段构成。“训中”是指从培训方案的实施到培训实际开展的这个过程,也是指在从学员开始报到到培训结束之间的阶段。在开展的培训活动中,“训中”通常是由各个时间节点与不同的培训专题相串联构成。对中职教师开展的“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培训质量的评价,包括了对培训准备工作的评价、培训过程的评价和培训后的跟踪评价三个部分。本文着重探讨中职教师培训过程这个环节的质量评价问题。
  一、中职教师培训质量评价现状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对中职教师培训质量的评价大部分集中在对培训机构的评价方面。评价主体有培训机构、参训的中职师资;评价内容主要有培训机构的培训管理、培训服务、培训内容等;评价形式主要是他评;在评价方法上是以激励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为主。综合这些对中职教师培训质量的评价研究发现,在中职教师培训质量的评价上存在着以下不足。第一,在关于评价目的和要求上,长期以来主要是从管理和考核角度,往往就为某一项目的评价而评价,缺乏对培训的专业化和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等要求。第二,在评价主体和方法上,由于影响甚至决定培训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培训管理、培训中的教、培训中的学,而在现有的评价方法中,评价主体和客体的选择只有培训机构和参加培训的教师,而作为承担各个专题的主讲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被忽略了,很少成为评价的主体。另外,在现有评价方式上,往往只注重互评,缺少自评。第三,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上,由于受到评价目的的制约,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没有涉及主要针对培训“教”与“学”方面的评价,没有构建出能促进培训的专业化、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尤其缺乏针对中职教师不同于一般教师在职业特殊性上的评价指标。虽然在现有的对中职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方式中也有相应的指标,但这些评价指标对培训过程的描述过于简单,针对性、可操作性和规范性不强,甚至培训过程的关键指标的权重无法进行有效的界定。由此可见,按照现有的方法对中职师资培训质量评价结果在信度和效度上都较为缺乏,也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培训过程的质量状况。
  二、中职教师培训过程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一)建立培训专业化的指标
  通过对2013—2015年我院所承担的中职师资培训“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的”调查表明,由于培训的实效性不强,约68.3%的中职教师参与培训的意愿不强。我们知道,要提高培训的实效性,首先要建立起培训专业化的标准,培训专业化标准包括培训机构的专业化和培训者的专业化两个方面。
  在培训机构的专业化方面,不仅要求在培训过程中对培训管理要具有系统性、规范性的要求,而且还需要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培训课程标准等来防止培训的随意性。
  培训者的专业化不仅需要有培训教师的资质标准和对参训教师培训合格标准等,而且也要求教师向培训者转化,实现从专门到专业、从任务单一型的教师向任务多重型培训师的转换。在职业培训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培训教师岗位的分类上,把培训教师分为培训管理者、培训讲师和培训课程设计者三类。由于在培训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培训教师和培训管理者,因此,本文所讨论的主要是针对这两者而言,并把这两者作为评价对象。
  (二)建立促进中职教师专业成长的指标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中职教师是履行职业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与非职业学校教师相比,除了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还要求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并达到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在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促进中职教师的专业成长应成为中职师资培训的目的之一。因此,对“训中”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就是要突出或者促进该目的实现,尤其应该增加在职业技能水平方面的评价指标。
  (三)“训中”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评价作为一种手段,是服务于评价目的的。对中职教师培训过程(训中)质量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促进培训的专业化;二是促进中职教师专业成长,为项目实施者提供信息反馈,起到对培训质量的诊断和改善的作用;三是促使高质量培训结果的形成。因此,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评价理论是对评价问题探讨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具体的评价模型可以柯克帕特里克模型为指导,注重反应层与学习层的评价,对“训中”质量的评价基本不涉及对结果层的评价。
  三、中职教师培训过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的主客体及评价的核心内容
  根据培训过程的时间界定,培训过程的质量是以 “训前”规划和准备工作为基础的,不涉及“训后”的相关培训的评价事项。在培训的专业化、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下,培训过程质量评价的核心内容分别为:培训管理者,评价的核心是培训的专业化;培训师,评价的核心是专业化;参训学员,评价的核心是专业成长。这样,一方面培训管理者、培训师、参训学员相互之间既是评价主体,也是评价的客体;另一方面,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基于增强培训的专业化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目的而设置。
  (二)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权重
  根据评价主体和核心内容,对培训过程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培训管理、培训中的教、培训中的学三个部分,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并注重培训的专业化和对参训教师专业成长的诉求,确定了由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以及相应的评价标准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咨询法,确定对“训中”培训质量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   1.培训过程质量评价体系的结构和权重
  对培训过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仍然按照通常采用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形式来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在对“训中”管理质量的评价方面,主要是针对承担培训任务的组织者(机构)的组织管理方面进行评价。其中,以管理团队、管理职能和管理制度构成对承担培训任务的组织者在管理质量方面的评价;在对“训中”教的质量评价方面,主要是针对实施培训任务的教师(培训师),在教学能力上进行评价。其中,以基本素养、分析和规划培训主题的能力、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能力和反思的能力构成对教师在教学质量方面的评价;在对“训中”的学的评价方面,主要是针对参训学员,对其学习质量进行评价。其中,以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生成性(知识、技能迁移)构成对参训学员在学习质量上的评价,如表1所示。
  2.培训过程质量评价的要点和标准
  为了增加培训过程质量评价的有效性,需要在三级指标上确定评价要点和标准,这是对培训过程的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在表1评价的三级指标内涵上确定可测量的观测点。按照培训过程所建立的每个三级指标评价要点和标准,并依据每个可测量所赋予的权重进行分值确定和计算,就可以完成对培训过程的质量评价,如表2所示。
  虽然中职教师在职业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共性,但由于专业不同,也具有差异性。中职师资在培训过程(训中)这个阶段的培训质量评价体系应针对中职师资职业特点的共性来构建。其中,评价体系中所设计的评价指标和权重,在反映中职师资职业特点的差异性方面还需要更加细化,尤其是还需要增加关于中职教师作为“双师型”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参考文献:
  [1]贺文瑾,石伟平.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73-78.
  [2]赵宝柱,曹晔,刘永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评价体系建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22):50-55.
  [3]魏娜,欧阳明.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质量评价体系建设[J].教育学术月刊,2012(1):94-96.
  [4]唐智彬,石伟平.国际视野下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路[J].教师教育研究,2012,24(2):57-62.
  [5]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B/OL].(2013-07-29).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
  ss/htmlfiles/moe/s248/201307/154720.html.
  [6]余新.从欧美培训师研究看我国教师培训师专业能力建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27(3):16-19.
  [7]吴卫东.教师培训师: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化目标[J].教育发展研究,2012(8):71-75.
  (责任编辑:王璐)
其他文献
摘要: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是高等职业院校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关键。政府、学校、企业合作建立技术服务中心,可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为产业升级服务。本文从省级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思想出发,提出了以体育保健专业的技术技能为核心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
摘要:通过对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词汇习得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学生词汇习得策略的使用情况,证实了词汇习得策略与词汇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探究提高词汇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词汇习得的策略。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词汇习得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10-0048-04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素材,是语言习得的基础。
教育部近日公布首批涉及18个大类的410个高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填补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领域的空白。  此次公布的教学标准在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招生对象、学制与学历、就业面向、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证书、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等十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一直没有国家统一的教学标准要求,导致学校在教学中无标准可循、人才培
摘要:高职学业评价领域因其评价理念和操作模式滞后以及工作过程评价的缺失,很难支撑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执于事实性知识和操作技能两端的学业评价范式,无法满足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诊断和评价的要求。高职学业评价必须要针对跨职业、跨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依据新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模式进行,从评价制度、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以及评价的构成,都要围绕综合职业能力本位进行重构和反思。  关键词:高职;学业评价
摘要:构建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是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面临的不利局面的有效举措。本文根据河北省产业结构特点,阐述了构建多个政府部门协同管理、培训机构多元化、市场需求与人才培训相互促进、培训模式灵活多样、学员受训宽进严出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的途径。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
关于职业教育理论创新  职业教育的理论创新,在教育思想层面,要体现对三个关键词的深刻把握:第一个词是“教育”,教育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与培训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二个词是“职业”,这里讲的是职业教育,不是普通教育,这两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第三个词是“高等”,中国的职业教育有层次的区别。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解读,“教育”是本质定位,“职业”是特征定位,“高等”是层次定位。在教学思想层面,要体现对四个
摘要: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本研究以常州大学城为例,剖析兼职教师的来源,并基于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揭示其蕴含的机理,科学厘清兼职教师的理念,提出设立兼职教师的管理机构和构建兼职教师数据库两个平台,制定兼职教师的长效机制,关注兼职教师的经济利益并采取“1 N”的兼职教师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来源;机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美国学历资格框架(DQP)是美国新兴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工具,其核心是围绕大学生在毕业取得某一层次学历时应具备的学业资格——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及其融合应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具有较强的匹配性。本研究以学历资格框架中应用学习领域的要求为基础,结合其他学习领域的参照点要求,根据学生学习认知发展规律与应用能力培养过程,提出了应用型学习的层次结构模型,包括阐述知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任务实践、构建
战争往往一触即发!围绕着“猎杀和反猎杀”这一主题,无数貌似柔弱的海洋动物们展开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计策”大比拼。  虚伪的合作  很明显,当寄居蟹的祖先发现藏到空螺壳里远比自己身上那片薄薄的盔甲防御效果更好时,它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为此,它不惜让腹部变得柔软,让某些胸足萎缩退化,甚至为了适合螺壳的形状,不惜扭曲自身。问题是,还有更可怕的对手,比如螃蟹,可以用粗壮的螯足夹裂螺壳!  于是,不知道从
近几年来,超迷你的豆丁海马已经成为潜水度假区里最受欢迎的明星,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水晶宫里的超级名模”。它的粉丝遍布世界各地,从现实社会到网络世界都刮起了一阵豆丁海马的旋风。那些痴迷于它的潜水客们,更是身体力行,戴着放大镜潜水,只为寻觅它的芳踪。  那么,豆丁海马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豆丁海马也被称为“侏儒海马”,体长约1~2.5厘米,不但是最迷你的海马,也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小的脊椎动物。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