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好初中体育课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love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使学校体育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让学生在欢乐中,精神得到陶冶;在活动中,身体得到强健;在体验中,技能得到发展,真正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精通教材,学习交流
  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通读教材,做到心中有数,分析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制订出体育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教师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理解越深越透,重点就抓得越准,难点就容易突破,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同时,体育教师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体育科学知识,掌握和钻研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有关电视广播,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最优教学训练方法,随时收集加以保存,并随时查阅学习。
  二、灌输体育文化知识,提高认识
  初中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欠缺。对体育课看得很轻,认为是可上可不上的课。针对这种模糊认识,上第一节课就应给学生讲体育文化,体育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关系及与我们生活质量的关系等。通过体育文化知识的讲解和宣传,使学生明白,体育不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且还是发展潜力很大的边缘科学。从而提高其对体育的认识,增强对上好体育课的兴趣。同时要耐心讲解体质与文化学习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增强体质对促进文化学习的重要性,提高上好体育课的自觉性。懂得健康的体质是学好文化知识的物质基础,充沛的精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健康的体质不仅来自于先天的素质,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后天的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调节身体,促使精力旺盛,学好文化知识课的需要。
  三、科学施教,保证质量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技术和技能;二是身体的操练和心理的体验;三是思想品德和情感的要求。针对这些内容,教师应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制订教学计划。
  1、课堂目标要具体。应根据三个方面要求将目标具体到每一节课的任务,须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从保证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任务的标准出发。
  2、教材教法要合理。着重考虑教材是否符合任务要求,能否保证课堂目标的实现,是否适应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能否有利于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是否突出主教材,保证教学重点。教法要切实可行、符合学生的实际,切忌成人化、竞技化和达标化。
  3、教学顺序要科学。教学顺序的制定涉及的问题较多,应考虑学生认知与认识活动的特点规律,应把新教材和较复杂的教材安排在前段,以便学生用最充沛的精力投入新教材的学习和完成困难较大的学习内容。把容易引起高度兴奋的教材放在后段,以免学生过度兴奋,影响其它教材的教学效果。从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特点看,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应把发展速度和灵敏性的教材放在前面,把发展力量和耐久力的教材安排在后面。同时,还要注意身体不同部位练习交替进行。
  4、教法手段要恰当。不同教材,不同对象和不同的教学环境条件,以及不同的教学阶段,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要做到有的放矢,讲求实效,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或千篇一律,防止形式主义。常用的有: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与分解法、练习法、游戏法与比赛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等等。
  四﹑激发需要,唤醒兴趣
  体育兴趣的产生来源于需要,包括直接和间接的需要。学生如果有了这种需要,就会对某项活动产生浓厚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而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通过让学生充分认识练习的意义,使学生对学习体育的效果感到需要。学生有了这种需要,同样会产生体育兴趣。比如中长跑课,又单调又累,大多数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可是中长跑是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效手段,学生如果在锻炼中提高了自己的健康水平,使其能精力充沛的从事学习,他就情愿克服困难,进行中长跑锻炼,这样的体育需要就是一种间接的需要,因此说需要是学生产生体育兴趣的基础。
  此外,教师还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学练环境。如果师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可亲、可敬、可信、可爱,学生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在课堂中,教师也要精心筹划,全面设计好场地、器材,让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
其他文献
一、个案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女年龄:13岁籍贯:甘肃临夏班级:七年一班  二、问题行为概述  1.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较差,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2.性格方面:自卑、敏感、不合群。  3.心理方面:孤独、失却交流及温暖、对家长还有少许多怨恨  三、个案生活背景  1.—七年级开学之初由临夏转来嘉峪关就读。  2.父亲一人带她在嘉务厂,母亲与奶奶在老家生活。  四、个案分析  父亲从外地来到嘉
期刊
2010年秋季甘肃省高中新课程全面实施。历史新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与初中采取的主题+时序的通史体例截然不同,专题史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的知识诸备也要求甚高,‘给师生的教与学都带来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在学生没有扎实而充分的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知识背景前提下,如果教学衔接不好,课标目标处理欠妥的话,学生很难建立起清晰的历史知识系统,三维
期刊
一、形成逆反心理的原因  造成中学生形成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教育环境及其他外部刺激的客观因素,也有中学生主体内部的心理因素。  第一、家庭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范围内,社会、家庭中的许多不良因素也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如家庭的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
期刊
一、当前教育现状一家言  几年来的抽样调查发现,大部分中、小学生(尤其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越来越重的书包,越拖越长的学习时间,潜在地损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于这种现象,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已有深切体会。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对此熟视无睹,至今仍未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  这种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有其多方面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  1.现行中、小学教材的容量和难度向一小部分尖子学生倾斜太大,而大部
期刊
近几年来,有关中学生早恋、早孕,甚至性犯罪的报道越来越多,青少年的“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有媒体报道:14岁的女孩与哥哥发生性关系怀孕;17岁的学生因把悄悄生下的孩子扔到窗外而治罪:中学生拿压岁钱与发廊妹进行性交易……某少管所2001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在该所半年中  接收的105名少年犯中,属奸淫犯罪的达64.8%。这一切都在昭示人们:中学性教育势在必行!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当自
期刊
中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成了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但当前课堂提问存在很多问题,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面性的提问,旨在追求热闹场面,要求一问齐答,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惩罚性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教学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如何在中长跑训练项目中取得好成绩,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选运动员的选材  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业余田径训练队,中长跑占较大比重。中长跑一直被广大师生视为较困难的运动项目,选出好苗子是训练的基础。  1.从中选出好的身体形态是最主要的。在选择时应选身材高大的、小腿长、体形匀称的、髋关节小、踝关节围度小、跟踺明显、足弓较大的运动员。  2.要
期刊
常记起《论语》中的一个故事。有一次子路问老师:“听到了就立刻去做吗?”孔子说:“有父亲兄长在,怎么可以听到就做呢?”冉有也问:“听到了就立刻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就应该立刻去做!”此时在旁边的公西华疑惑地问,仲由和冉求问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得到不同的答复。这实在使我迷惑。孔子说:“冉有生性畏缩,所以要鼓励他:仲由勇气过人,敢作敢为,所以我要抑制约束他,让他慎重的退后一步。”  作为一名老师,每次
期刊
新课改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政治课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  如果说,教学设计中确定目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回答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话,那么,选择合理例题的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解决的就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
期刊
适时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法指导非常重要,现就施教新教材以来开展初中新生数学学法指导谈几点体会。  一、对初中新生进行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如果说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那么,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初中数学应该从课堂学习、课外作业和测试检查等方面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课堂学习是学习活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