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如今小学美术教师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勇于探索与创新,将传统文化渗透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既可以掌握美术创作技巧,又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知识,从而主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传统文化 浸润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4.035
一、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浸润传统文化的意义
传统文化知识包罗万象、内涵丰富,涵盖古诗词、雕塑、古曲、国画、刺绣、书法等诸多文化形态,其中,以国画为代表的美术作品可以为人们带来独特美的享受。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许多美术作品走出国门,将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魅力展现给世界各地的人们。同时,小学美术教材中也收录了优秀的美术作品,为小学生带来了美的熏陶。由此可见,小学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間具有较高的知识契合度,这为传统文化知识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良好渗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小学美术课堂中浸润传统文化的策略
1.丰富教学内容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与传统文化资源有效结合,如:文物古迹、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传统文化资源,经历了长期人类文化发展和积淀,能够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精华。
例如,在《画戏剧脸谱》教学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前对当地的民间戏曲加强了解,并对戏剧人物的脸谱进行观察,同时对戏剧的人物种类以及不同脸谱所代表的人物形象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戏剧脸谱的特点。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再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古代人物,比如关羽、张飞、曹操等,和提前准备好的戏剧脸谱,引导学生进行人物脸谱配对。通过美术教学与传统戏曲的有效结合,能够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增加了解,并进一步感受戏剧脸谱的审美价值和魅力。
2.引入民间技艺
剪纸、陶瓷、捏糖人、元宵花灯、写对联等都是民间技艺的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古到今,这些技艺已经在现今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丰富着传统文化的宝库。比如“上青桥灯”,已成为中国民俗文化非遗项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学习这一民间技艺,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古代的民风、民俗、民情,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3.结合实践活动
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的有效激发加强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纯理论或纯技巧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有效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例如,在每年春节前,教师中组织“年画添喜庆”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年画的民间传说及用途,以及年画常用色彩等进行了解,并指导学生动手进行年画绘制,并将学生绘画作用进行张贴和展示,使学生能够从制作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使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体现。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符合学生个性化成长与社会创新发展的需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美术技能的基础上,应提醒学生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学生的想象力,为社会培养具备爱国主义精神、品质优异的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玉涛《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与发展》,《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第7期。
[2] 张岩《浅谈渗透在美术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新校园(阅读版)》2018年第1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传统文化 浸润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4.035
一、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浸润传统文化的意义
传统文化知识包罗万象、内涵丰富,涵盖古诗词、雕塑、古曲、国画、刺绣、书法等诸多文化形态,其中,以国画为代表的美术作品可以为人们带来独特美的享受。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许多美术作品走出国门,将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魅力展现给世界各地的人们。同时,小学美术教材中也收录了优秀的美术作品,为小学生带来了美的熏陶。由此可见,小学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間具有较高的知识契合度,这为传统文化知识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良好渗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小学美术课堂中浸润传统文化的策略
1.丰富教学内容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与传统文化资源有效结合,如:文物古迹、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传统文化资源,经历了长期人类文化发展和积淀,能够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精华。
例如,在《画戏剧脸谱》教学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前对当地的民间戏曲加强了解,并对戏剧人物的脸谱进行观察,同时对戏剧的人物种类以及不同脸谱所代表的人物形象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戏剧脸谱的特点。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再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古代人物,比如关羽、张飞、曹操等,和提前准备好的戏剧脸谱,引导学生进行人物脸谱配对。通过美术教学与传统戏曲的有效结合,能够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增加了解,并进一步感受戏剧脸谱的审美价值和魅力。
2.引入民间技艺
剪纸、陶瓷、捏糖人、元宵花灯、写对联等都是民间技艺的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古到今,这些技艺已经在现今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丰富着传统文化的宝库。比如“上青桥灯”,已成为中国民俗文化非遗项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学习这一民间技艺,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古代的民风、民俗、民情,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3.结合实践活动
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的有效激发加强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纯理论或纯技巧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有效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例如,在每年春节前,教师中组织“年画添喜庆”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年画的民间传说及用途,以及年画常用色彩等进行了解,并指导学生动手进行年画绘制,并将学生绘画作用进行张贴和展示,使学生能够从制作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使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体现。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符合学生个性化成长与社会创新发展的需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美术技能的基础上,应提醒学生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学生的想象力,为社会培养具备爱国主义精神、品质优异的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玉涛《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与发展》,《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第7期。
[2] 张岩《浅谈渗透在美术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新校园(阅读版)》201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