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评价导向下的教学改革实践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c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評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并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围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这一问题,中小学校积极实践,探索新时代教育评价导线下的教育改革实践路径。本期“善治”栏目,走进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一中学,呈现学校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改革课堂教学和学生评价,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践之路。
其他文献
去某地参加听课活动,又见千人汇聚一幕:偌大的体育场,中央是师生,台上皆听众。四面看台,三面都有观课者,且人头济济,唯有一面不坐一人。哦,这面面向学生,只能看名师背影。  参与语文盛会,正面感受名师风采,未必有错。只是年年如此,令我不由想起10多年前的浦东,也是一次语文的盛宴,叶澜教授来了,不坐安排好的座位——学生身后的几张听课席,而是搬一个小椅子,坐在讲台前。“看课要看学生”,这是叶教授的理由。 
李祖文和他工作室的课程研发,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用心做出来的。它的价值,在于用课程建设改变人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成长。  一  让学习在学生身上真正发生,应该是教学的唯一追求。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太多公开课或家常课,大部分教师还是围绕着“教”来设计学习活动。很多语文课上,学生的学习并未真正发生。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形容当前的不少语文公开课是“鸬鹚捕鱼”。课堂就是“池塘”,教师就是“渔人”,
《夜莺的歌声》以“歌声”为线索,写了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的故事。他,巧妙地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员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了德国法西斯强盗。课文内容较长,但是“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可作为阅读指导的切入口。于是,为了体现长文短教,教学中,我以“歌声”为主线索,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含义深刻的关键句子,特别是表现小夜莺言行的句子深入细读,感悟“小夜莺”的形象,体会文章
现阶段人们越来越注重阅读,特别是对整本书阅读的呼声越来越响亮。随着家长和老师们对整本书阅读意识的逐渐加强,学生手头上的书也越来越多。在这浩如烟海的图书面前,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收获呢?整本书的阅读按照阅读的时间顺序逐渐定型为:阅读前的阅读指导课,阅读中的阅读分享课,阅读后的阅读实践课。“一书三课型”的课程探索,很多语文教师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构想,但是怎样开展?以什么形式开展?不同类型的文体形式又将怎样
黑 蛋  “不得了呐,黑蛋爹滚坡了——”一个豁牙老汉变脸失色站在当街道给一个脸色黝黑的老汉嚷嚷。我们一伙子小娃正在街道边玩甩烟盒游戏,听到了这条爆炸性新闻,撒腿就往黑蛋家跑,跑在我前面的石虎性子急,脚下一滑,啪啦,跌了一跤,他一骨碌爬起来又接着跑。  黑蛋家院子里外拥满了人,嘤嘤哭泣的、交头接耳的、蹲在脚地上一声不吭的,我从人窝缝隙挤进去,只见黑蛋爹脸色惨白躺在一张草席上,身上缠着白布,一动不动。
《游园不值》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我第一遍读时,觉得是一首别具特色的赞美春天的好诗,随着研读教材的深入,越发觉得它又是启发学生思维、发挥想象力的好教材,奥妙就在诗中的“留白之处”。  “留白”是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留白”是中国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观点,显示出中国传统艺术的智慧——“无画处皆成妙境”。这首诗中,诗人叶绍翁抱
在湖州市名师班学员与杭州市上城区骨干教师联谊活动中,德清县逸夫小学的倪晓琴老师执教了二年级写话指导课《让动词走进来》。倪老师是亲切和蔼的,学生是活泼灵动的,在师生的多元互动中,我充分感受到了学生观察想象的潜力,也领略到了教师巧妙引导的魅力。看来,定向的语言文字应用专项训练指导,确实能让学生的写话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专项训练呢?  这个学期,我向各个学校征集单元同步优秀作文,同时
听潘新和教授的讲座,对于资质平平的我来说,确实有些费劲。虽然,他的鸿篇巨著——《语文:表现与存在》,我曾经翻阅过,但终究因为深奥难懂,浅浅涉猎便弃之一旁。今天,再聽潘教授的讲座,我努力打通视听与心灵间的隔阂,集中心智走进他的“言语生命动力学之语文教育基本观”。在感知他的学术魅力的同时,深为他冲击权威、执意颠覆传统的学术精神而折服。一个真正有思想的智者,果真尖锐、理性而见地不凡!  潘教授倡导的“言
自然与质朴,本文把这样的一种风格称之为“诉求”,意思是它是语文教学风格的一种主动的、发自内在的要求,它是从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出发的一种探索。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当下的语文教育,虽然呈现出各种面貌,但是如何贴近语文、如何以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还具有很大的探索与实践空间。语文教学的风格,并不是刻意包装出来的,而是对语文本体的深刻把握后自然形成的产物。因此,自然与质朴,是语文教学风格的应然。  一、自然:
【学习目标】  1.总结单元文章中的习  作方法。  2.围绕中心,运用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方法写一段话。  3.语句通顺,感情真挚。  【教学设计】  一、回顾单元,谈话导入  1.同学们,第六单元“父母之爱”中的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我们感动。其实,我们的爸爸妈妈何尝不是如此爱着我们呢?今天这节读写结合课,我们一起再借鉴课  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