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提问不科学,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关键词:巧妙设疑;提高效率;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作者简介:陈瑞琼(1980—),女,福建德化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的内在动力。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当学生无疑时,要寻疑;有疑时,要解疑。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问题。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①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②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③提问过于急于求成;④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如,“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⑤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提问可从以下点入手:
一、抓住契机,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就水到渠成。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可引导学生思考:题目中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组反义词,分别是指什么?为什么要加引号?文中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不同的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要让学生对文本感兴趣,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出来。如在教学《将相和》“完璧归赵”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蔺相如是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还是故意吓唬吓唬秦王?为什么?”这里采用的是“曲问”,不但答案不能直接从课本中找到,而且问题中包孕着多种诱答的因素。它需要学生围绕是真撞还是假撞进行多向的思考。这样的“曲问”,不仅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力度。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分层设计,化难为易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最终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理想境界。如教学《索溪峪的“野”》这一课时,要让学生弄清楚“文中为何说索溪峪是‘野’的?”首先就要让学生先找着索溪峪的“野”体现在什么地方,然后才说说为何说它是“野”的。这个问题应该是一步一步推进的,是慢慢来的。如果一开始就要学生回答“为什么要说索溪峪是‘野’的?”这就无形中把问题给拔高了。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四、一题多解,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止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后,教师这样问:“乌鸦真聪明,想出好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我们的同学更聪明,大家动动脑子想想,还有哪些办法能让乌鸦喝到水?”结果,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我有更好的办法。乌鸦可以找来一根吸管,就可以像我们喝汽水一样喝到水了。”有的说:“乌鸦可以把瓶子弄倾斜,就可以喝到水。”有的学生说:“乌鸦可以在瓶身啄开一个小洞,就可以喝到水了。”……只要学生思路正确,答案可以百花齐放,这不就是创造性思维了吗?
五、矛盾设问,增强力度
矛盾是思维的“催化剂”。根据课文矛盾点来设计疑问,形成一种认知冲突,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力度。课文的矛盾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课文中隐含着的“矛盾”,它其实是作者的用心之笔。教师要善于捕捉问点,引导学生在对立统一中理解课文。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样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焦急”是着急的意思,“耐心”是不着急,“焦急而又耐心”岂不是自相矛盾了吗?教师设计的这个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老奶奶崇敬周总理的情感。另一类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的“矛盾”。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文中写到小女孩抽出一根火柴:“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多么温暖、多么光亮的火焰啊……”学生困惑了:一根小小的火柴发出的光和热,真有那么温暖、那么光亮吗?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教师由此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矛盾,想原因,找答案,明好处,从而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力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如果问得巧妙,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并能有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才能碰撞出学生智慧的火花,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巧妙设疑;提高效率;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作者简介:陈瑞琼(1980—),女,福建德化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的内在动力。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当学生无疑时,要寻疑;有疑时,要解疑。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问题。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①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②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③提问过于急于求成;④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如,“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⑤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提问可从以下点入手:
一、抓住契机,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就水到渠成。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可引导学生思考:题目中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组反义词,分别是指什么?为什么要加引号?文中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不同的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要让学生对文本感兴趣,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出来。如在教学《将相和》“完璧归赵”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蔺相如是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还是故意吓唬吓唬秦王?为什么?”这里采用的是“曲问”,不但答案不能直接从课本中找到,而且问题中包孕着多种诱答的因素。它需要学生围绕是真撞还是假撞进行多向的思考。这样的“曲问”,不仅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力度。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分层设计,化难为易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最终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理想境界。如教学《索溪峪的“野”》这一课时,要让学生弄清楚“文中为何说索溪峪是‘野’的?”首先就要让学生先找着索溪峪的“野”体现在什么地方,然后才说说为何说它是“野”的。这个问题应该是一步一步推进的,是慢慢来的。如果一开始就要学生回答“为什么要说索溪峪是‘野’的?”这就无形中把问题给拔高了。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四、一题多解,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止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后,教师这样问:“乌鸦真聪明,想出好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我们的同学更聪明,大家动动脑子想想,还有哪些办法能让乌鸦喝到水?”结果,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我有更好的办法。乌鸦可以找来一根吸管,就可以像我们喝汽水一样喝到水了。”有的说:“乌鸦可以把瓶子弄倾斜,就可以喝到水。”有的学生说:“乌鸦可以在瓶身啄开一个小洞,就可以喝到水了。”……只要学生思路正确,答案可以百花齐放,这不就是创造性思维了吗?
五、矛盾设问,增强力度
矛盾是思维的“催化剂”。根据课文矛盾点来设计疑问,形成一种认知冲突,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力度。课文的矛盾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课文中隐含着的“矛盾”,它其实是作者的用心之笔。教师要善于捕捉问点,引导学生在对立统一中理解课文。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样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焦急”是着急的意思,“耐心”是不着急,“焦急而又耐心”岂不是自相矛盾了吗?教师设计的这个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老奶奶崇敬周总理的情感。另一类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的“矛盾”。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文中写到小女孩抽出一根火柴:“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多么温暖、多么光亮的火焰啊……”学生困惑了:一根小小的火柴发出的光和热,真有那么温暖、那么光亮吗?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教师由此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矛盾,想原因,找答案,明好处,从而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力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如果问得巧妙,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并能有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才能碰撞出学生智慧的火花,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