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与“火炉”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jysd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侯孝贤是一位非常具有个性风格的导演,他导演的电影体现了对社会人生的真诚质朴的关注,总体上呈现的是一种恬淡、自然、达观的诗意意境,其影片的艺术风格体现出“冰山”与“火炉”的艺术效果。侯孝贤影片的艺术风格,是其外道内儒人文情怀的最好体现。
  [关键词]侯孝贤 电影导演 艺术风格 人文情怀
  
  侯孝贤是一位非常具有个性风格的台湾电影导演,他凭借自己固守的那份坚韧与执着,不断地抒发着面对个体成长与人世沧桑地感叹。1989年9月,侯孝贤以其独具匠心之力作《悲情城市》夺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成为继黑泽明、稻垣浩和萨耶哲雷之后获得该奖的第四个亚洲人与第一个中国人。凭借这样庄严而神圣的典礼,他无疑接近了世界电影顶级大师的地位。廖庆松是剪辑过侯孝贤所有影片的剪辑师,他这样评价侯孝贤:“外表是冰山,内心是火炉!”这“冰山”、“火炉!”之喻,非常形象而妥帖,既是对侯孝贤其人的评价,也是对其电影艺术的评价。侯孝贤电影总体上给人一种恬淡、自然、达观的诗意意境,自然的有些“冷”,达观的有些“远”。恬淡的有些“静”。
  侯孝贤电影呈现的是一种恬淡、自然、达观的诗意意境。在《悲情城市》中,诗意化的叙事和诗句的造型直接出现在影像中,文清所书写的文字弥漫着浓郁的诗歌味道。比如文清在监狱中所写的:“生离祖国/死归祖国/死生天命/无想无念/……”,文清在古典名曲《罗蕾莱》中跟宽美讲述的童年故事,都是在一种诗的基调里来造型的。诗句表达的是儒家的情怀和佛家的达观,“死生天命/无想无念”看似达观,实则意在“死归祖国”的情怀。此外。侯孝贤还注重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和谐方式的呈现,试图营造一种诗意。《童年往事》中仰拍的在微风中摇动的树木,《风柜来的人》中四少年在蓝色海滩上的跳舞,除了夕阳就是大海的环境里,人,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命状态只因太阳的起起落落而变化。这种尊重环境的电影形态与传统诗歌所崇尚的意境是一致的。朱天文所记忆的候孝贤在拍《恋恋风尘》时说的一句话,侯孝贤说:“(影片)应该是从少男的情怀辐射出来的调子。纯净哀伤,文学的气味会很浓。是诗的。”在这种主观化和个人化的美学倾向下,无怪乎侯孝贤被影评人认为“基本上是个抒情诗人而不是说故事的人。”
  侯孝贤有意在影片中制造冷淡感、平淡感,淡化人物过于激烈的感情。在冷淡的外表下涌动着感情的热流。这种“隐介藏形”之举,可谓善于静中藏动。此类技艺在处理人物死别生离的情景时,运用得尤为出色。《悲情城市》里大哥林文雄的死,便毫无铺垫,从牌桌上走出来,就被人一枪击中倒地,在看似突兀中让人浮想联翩。《恋恋风尘》中阿云与阿远的分手,导演将他们爱情的高潮戏——写信的一幕断然砍掉,刻意冲淡感情成分又造成了画外之音。离别后阿云回乡。镜头则避开主人公,突出阿云、阿远家人的表情举措,取得了欲盖弥彰的艺术效果。这些意在笔墨之外之举,表现得何等平淡与含蓄!这种平淡效果的营造,在该片的音乐设计上也有所体现:全片无任何背景音乐,只在几处出现了片断吉他声。由此可以窥见侯孝贤其用“墨”之“吝啬”和造“情”之丰富。
  侯孝贤影片的平淡与含蓄之处常常透露出冷寂。冷寂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境界,它可以促人思考,并使人神凝意远。侯孝贤往往以一颗平静、淡然的心拍摄影片,力求让片子拍得远一点、冷一点,一是艺术家的冷眼观察,一是艺术家刻意在影片中制造冷感。这种不落言诠的导演技巧实为匠心独运。因为艺术家的冷眼旁观,便是艺术家所取的客观态度,他似乎总是站在旁观的第三者的角度来描摹生活,看取人生。这样的观察角度,是其“冷眼看生死”的“俯视”方式的反映:在冷漠的客观视野里,透视出凝思默想,潜隐着对真、善、美的讴歌。这种不露声色的对客观世界的摹写。也和静观默察的古典美学传统气息相连。应该承认,比之于溢于言表的激情性表现,它承载的信息量更大,更丰富,因而也更显导演的艺术功力。《恋恋风尘》里对阿云、阿远之间恋情的描摹,笔墨素淡到几近于零,但那淡淡的、纯纯的爱,却特别能打动人心。《好男好女》中对那一群热血青年爱国行为的表现,冷然处之。就像鲁迅的作品,在凛冽的外表下,潜藏着作者丰富、炽热的情感。即便是后期手法有所变化的《海上花》,长长的中景镜头,固定机位的拍摄,那些妓女的生活,总困顿在一个状态里,几乎成了油画般固定在画格中,冷漠到几近冷酷的地步。然而,它的艺术表达效果,却决非言语所能言道尽的。
  从思想深处来说,侯孝贤影片冷寂中的热烈,平淡掩盖下的情绪的涌动,根源于他那外道内儒的人文情怀。
  台湾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间虽经历了政权的不断更迭,而其思想的根本仍然体现了儒、道两家的精神。儒、道两家,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两大高峰。一直对后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候孝贤的影片体现了一种道家的观照方式。道家很讲究“澄怀观道”,在一定的距离之外,采用静然、冷漠的态度对现实世界、社会人生进行观照,而且是在尊重对象独立的前提之下进行的,也就是说,这种“冷眼”在紧随潇洒、自由之后,切入了对自然、生命深切体验之后的热爱、尊重、理解与宽容,是一种东方式的达观的人生态度,而不是毫无感知的呆望。另一方面,侯孝贤的影片在道家观照方式中表现出了儒家思想对当下社会的人文关怀。侯孝贤的影片就像沈从文的文学作品一样。表面上没有鲜明的思想性,实则有关注当下社会的目的。如影片《冬冬的假期》中。围绕冬冬以及他周围的人、物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冬冬与自然的关系,冬冬与外公外婆的关系,疯女与妹妹的关系,外公与舅舅的关系,外公与乡村人的关系:等等,都由对立、冲突逐渐滑向渗透与协调,全片表达了一种现实人生的和谐与满足,影片表现了儒家思想所体现的和谐与肯定。
  侯孝贤在《电影,是一种乡愁》一文中说:“我拍戏很希望能拍出当下人的神采。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元素。我本来想拍《沈从文自传》,但因为卡在人的问题上:我在意人的眼神!那是描写一个动乱的时代,人很瘦的眼神里,充斥着不安跟认命,那是我们这个年代很难找到的角色,现代人演不出那种对生命默认的神情。”语句中流露出对沈从文艺术风格的赞赏,以及对社会、人生命运的密切关注。他影片的艺术风格,正是这种外道内儒人文情怀的最好体现。
其他文献
[摘要]第六代导演的作品执着于表现现实,追随现实主义流派主将巴赞的写实风格,力求表现生存现实和生活的原生状态,以独特的韵味叙说着生活的无序和无奈。  [关键词]第六代导演 巴赞 写实主义    安德烈·巴赞(1918—1958)法国电影理论家,影评人,法国著名电影杂志《电影手册》创始人之一。巴赞发现并阐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的重要价值,他推崇现实主义美学,通过在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发表的一
摘要 《佛在耻辱中倒塌》以纪实的拍摄手法描述了阿富汗小女孩巴克泰一天的经历。电影通过巴克泰求学一天中的遭遇,揭露恐怖主义如何摧残人类文明之花,对恐怖主义进行严厉的批判,引起人们对恐怖主义和战争的思考。  关键词 恐怖主义 儿童 文明    2008年第58届柏林电影节上,伊朗导演汉娜·玛克玛尔巴夫以影片《佛在耻辱中倒塌》摘走本届电影节水晶熊奖/和平奖桂冠。该片以纪实的手法描述了居住在阿富汗巴米扬大
问:我儿子4岁,我感觉他太没有上进心了。比如幼儿园要求他们会数1-100的数字,他总是数到10时就卡牢。那天我带他去散步,路上就想趁机教他数数,可他数来数去数不好。我开始威胁他,说数不好就不玩了回家,没想到他说:“那我们还是回家吧。”我想大概他是数累了,应该激发他一下,就教育他说,要是数不好数还怎么当奥特曼呀(因他平时最喜欢奥特曼),儿子居然仰起小脸恳求道:“那我们就不当奥特曼,好不好?”其实儿子
[摘要]红色经典电影歌词是经典中的经典、诗歌中的诗歌,达到了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完美统一。本论文从文学的角度对红色经典电影歌词进行了解读,阐述了它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为电影歌曲的欣赏、创作提供一个视角、一種借鉴和一些方法。  [关键词]经典 红色 抒情 形象 音乐  一部经典的电影,除了要有经典的情节、经典的画面、经典的对话。还要有经典的电影歌曲:一部经典的电影歌曲,除了要有经典的曲调、经典的旋律,
本刊不久前推出了增刊《获奖秘籍》,在整理照片的拍摄数据的时候,编辑们发现,尽管影友中有不少人使用佳能EOS 5D Mark Ⅱ、尼康D3s等高端数码单反相机,但使用入门级单反相机,乃至袖珍数码相机的用户仍有很多,不少好作品就是用并不“先进”,甚至是好几年以前购买的数码相机拍摄的,同样获得了大奖!旧的相机一定不好吗?什么时候决定器材的升级换代?这些影友有什么秘诀吗?    新相机不好吗?  为什么不
乡野小菜的美味  李 馨    你所了解的相机历史已有170多年,而你经历的手机发展史不过20余年;你用相机拍照的时间可能超过了半个世纪,但拿起手机拍照却不会超过10年;也许1000万像素的专业单反相机早已不在你的选择之列,但你拥有的拍照手机1200万像素已算高端??    非专业的快乐  在拿着专业相机搞创作的摄影圈谈“手机摄影”,总有班门弄斧之嫌。尽管如此,仍有一大批玩家用手机拍下了众多精彩的
[摘要] 蒂姆·波顿的影片以怪异的风格、荒诞的剧情、前卫的手法在好莱坞独树一帜,惊世骇俗的视觉设计理念,使他征服了全球疯狂影迷的心。弗洛伊德认为,文艺创作的原动力是本能冲动的升华。潜意识中的愿望要想得到表现和满足,一是通过各种无意識过程如梦巧妙地表现出来,二是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使其得以升华。而蒂姆·波顿将“梦”的制造与幻想的“艺术”集合起来,融合在影像世界中,让观众从中得到了满足的快感。  [关键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处在困境中的这个小主人公的挣扎与追寻,体现此人物塑造的鲜活性及强烈的时代气息,这也正是这部小说被誉为“现代经典”之一的主要原因所在。  [关键词]精神荒原 霍尔顿 苦闷 追寻    《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于1951年,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被称为美国20世纪文学的“现代经典”,时至今日美国文学界对这部长篇小说依然存在不同评价,但60年代
主要规格  焦距17-50mm  光圈F2.8-32  视角78° 45’-31° 11’  镜片构成14组19片  最近摄距0.29m  最大摄影倍率1∶4.8  体积94.5mm×79.6mm  重量570g  光圈叶片数7片    佳能EOS 7D和尼康D300s的发布,打破了不少影友的平民全幅单反梦,索尼近来的主攻目标也集中在APS-C画幅的低端市场,由此看来APS-C画幅还将在上至准专业
摘要 电影《色·戒》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短篇小说,通过电影与小说的对照阅读,可以发现两者的细微差异,进而对李安电影的得与失作出探讨。  关键词 《色·戒》情感 性爱    李安执导的《色·戒》最近倍受媒体关注,一是由于《色·戒》不久前在水城威尼斯捧得金狮奖,李安为华人电影在世界影坛再次谱写了荣誉,二是影片内容涉及到性与政治。性与政治是最容易触动人们神经的两个问题。影片里有大量表现男女性爱的激情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