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分配制度的强烈关注和分配制度存在的现实困境导致了对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基石之一的“按需分配”理论产生了误解甚至质疑。本文通过对“按需分配”理论之“需”的辨析,以期为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增强人民对马克思主义最终社会理想目标的实现的信心,提供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关键词】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 分配制度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1-0110-01
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虽困顿于自己所处时代物质和精神资源的匮乏,但美好的未来世界依然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孔子在《礼运大同篇》中指出:“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社会物质需求的渴望。在西方,人民也充满了对“按需分配”的未来世界的向往。柏拉图认为,公民﹑工匠和商人以及奴隶三个等级是国家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防止公民和工匠等级争夺社会资源,国家对这两个等级应实行共产并取消家庭,任何人不再占有私产,国家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分配。
一﹑马克思主义“按需分配”理论的解析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财富极大增长,私有制灭亡,人们得以占有自身本质。在此种前提下,国家虽然灭亡,但社会管理机构依然存在,社会管理机构将按照社会成员的合理需要,恰当地分配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马克思所讲的“按需分配”并不是按照人的欲望来分配,只有人类占有了自身本性,人的劳动不再异化为反过来控制人类自身的力量,人类摆脱对“物”的依赖才能实现真正的“按需分配”。马克思认为,需求是人的内在规定性,人的存在无法离开衣﹑食﹑住﹑行,而“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必须建立在衣﹑食﹑住﹑行的基础之上。一个摆脱外部控制力量,自覺能动性达到空前高度的人,就能够按照社会提供的资源满足自身合理的需求。恩格斯在讨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中指出:“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生活资料﹑发展和 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都将同等地,愈益充分地交归社会全体成员支配”。
二﹑“按需分配”理论的“真假需求”
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为社会主义建设所描绘的生产力水平在技术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早已达到了”。只不过在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社会里,虽然个人在物质上能够得到满足,但这种满足是发达工业社会利用技术创造了一定的消费模式通过某种媒介来影响社会中的人,使其不知什么才是本身的真正需要,什么需要才是虚假的需要。
何为“虚假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利用社会的资源,把对个人进行压抑的整体利益变成个人的并非出于自主的需要,使人的本性受到严重压抑。现代西方社会深植于资本主义制度,资本的逐利性需要不断扩大的消费市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只有不断提倡高消费和大生产才能满足它们无止境的贪婪本性,2008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明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输出它的文化模式和消费模式不断地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导致人们在这些模式的刺激下超前消费,人们开始追逐那些本身不需要或者外部因素限制他需要的外在物质对象。在“虚假需要”的影响下,人们无法再理性看待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理论,某些人甚至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理论,仅仅是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离群索居,人的需求也必然要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参与消费产品的分配,而不能脱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运行轨道去追求无法遏制的欲望。马尔库塞认为,“真实需求”由基本需求和剩余需求组成。基本需求是人类存在和发展之必需,它包括衣﹑食﹑住行,这些需求是实现人类再出发的前提,基本需求的满足是由社会生产力﹑社会分配制度和人的生理需要建构而成,以达到动态的和谐统一。在生产力不发达阶段,社会创造必要的分配制度来压制人的真实需求,这种制度是一种“必要之恶”。当通过一系列的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时,旧的社会制度被抛弃就会成为无法扭转的历史必然性,人们的剩余需要再也无法忍受资本主义制度给人性的自由自觉施加的枷锁时,必然会毫无留情地砸碎它们。
三﹑完善我国当前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支撑“按需分配”理论
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已经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继续深化改革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内在动力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問题已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人民对改革的热情,也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主要因素。为了夯实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和树立人民对实现共产主义信念的决心,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当前存在的分配不公现象。
1.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相应法律制度
在当前社会,人民对凭借个人努力所产生的收入差距扩大现象并没有异议,但对于不合理收入扩大趋势强烈不满。国家和社会应该规范和完善收入分配秩序,建构相应的制度,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我们的执法监管力度,发展和创新社会监督制度,为人民提供一个更好的良性监督平台。
2.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树立人民共同富裕的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提供基本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投入机制得到完善,但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障的现实需要相比、与相同收入水平国家相比,差距仍然不小。在教育、卫生、住房、社会救助和社会养老等五个方面的财政支出比重,我国和同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只有“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完善,我们的社会制度才有现实说服力,才会让老百姓始终如一地支持党和国家的事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本.
[2]马尔库塞.反革命和造反.波士顿.1972, 3.
[3]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刘建军.论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理论”实现的历史必然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
【关键词】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 分配制度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1-0110-01
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虽困顿于自己所处时代物质和精神资源的匮乏,但美好的未来世界依然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孔子在《礼运大同篇》中指出:“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社会物质需求的渴望。在西方,人民也充满了对“按需分配”的未来世界的向往。柏拉图认为,公民﹑工匠和商人以及奴隶三个等级是国家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防止公民和工匠等级争夺社会资源,国家对这两个等级应实行共产并取消家庭,任何人不再占有私产,国家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分配。
一﹑马克思主义“按需分配”理论的解析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财富极大增长,私有制灭亡,人们得以占有自身本质。在此种前提下,国家虽然灭亡,但社会管理机构依然存在,社会管理机构将按照社会成员的合理需要,恰当地分配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马克思所讲的“按需分配”并不是按照人的欲望来分配,只有人类占有了自身本性,人的劳动不再异化为反过来控制人类自身的力量,人类摆脱对“物”的依赖才能实现真正的“按需分配”。马克思认为,需求是人的内在规定性,人的存在无法离开衣﹑食﹑住﹑行,而“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必须建立在衣﹑食﹑住﹑行的基础之上。一个摆脱外部控制力量,自覺能动性达到空前高度的人,就能够按照社会提供的资源满足自身合理的需求。恩格斯在讨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中指出:“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生活资料﹑发展和 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都将同等地,愈益充分地交归社会全体成员支配”。
二﹑“按需分配”理论的“真假需求”
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为社会主义建设所描绘的生产力水平在技术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早已达到了”。只不过在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社会里,虽然个人在物质上能够得到满足,但这种满足是发达工业社会利用技术创造了一定的消费模式通过某种媒介来影响社会中的人,使其不知什么才是本身的真正需要,什么需要才是虚假的需要。
何为“虚假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利用社会的资源,把对个人进行压抑的整体利益变成个人的并非出于自主的需要,使人的本性受到严重压抑。现代西方社会深植于资本主义制度,资本的逐利性需要不断扩大的消费市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只有不断提倡高消费和大生产才能满足它们无止境的贪婪本性,2008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明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输出它的文化模式和消费模式不断地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导致人们在这些模式的刺激下超前消费,人们开始追逐那些本身不需要或者外部因素限制他需要的外在物质对象。在“虚假需要”的影响下,人们无法再理性看待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理论,某些人甚至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理论,仅仅是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离群索居,人的需求也必然要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参与消费产品的分配,而不能脱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运行轨道去追求无法遏制的欲望。马尔库塞认为,“真实需求”由基本需求和剩余需求组成。基本需求是人类存在和发展之必需,它包括衣﹑食﹑住行,这些需求是实现人类再出发的前提,基本需求的满足是由社会生产力﹑社会分配制度和人的生理需要建构而成,以达到动态的和谐统一。在生产力不发达阶段,社会创造必要的分配制度来压制人的真实需求,这种制度是一种“必要之恶”。当通过一系列的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时,旧的社会制度被抛弃就会成为无法扭转的历史必然性,人们的剩余需要再也无法忍受资本主义制度给人性的自由自觉施加的枷锁时,必然会毫无留情地砸碎它们。
三﹑完善我国当前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支撑“按需分配”理论
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已经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继续深化改革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内在动力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問题已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人民对改革的热情,也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主要因素。为了夯实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和树立人民对实现共产主义信念的决心,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当前存在的分配不公现象。
1.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相应法律制度
在当前社会,人民对凭借个人努力所产生的收入差距扩大现象并没有异议,但对于不合理收入扩大趋势强烈不满。国家和社会应该规范和完善收入分配秩序,建构相应的制度,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我们的执法监管力度,发展和创新社会监督制度,为人民提供一个更好的良性监督平台。
2.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树立人民共同富裕的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提供基本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投入机制得到完善,但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障的现实需要相比、与相同收入水平国家相比,差距仍然不小。在教育、卫生、住房、社会救助和社会养老等五个方面的财政支出比重,我国和同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只有“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完善,我们的社会制度才有现实说服力,才会让老百姓始终如一地支持党和国家的事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本.
[2]马尔库塞.反革命和造反.波士顿.1972, 3.
[3]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刘建军.论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理论”实现的历史必然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