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时,若能使之成为良性循环,他们将受用终身。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实际;结合
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给数学的定义是:“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迄今为止,这一定义仍不失为最适当的定义。一方面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抽象,因而“数学来源于生活”;另一方面,数学又将其方法和理论广泛应用于客观世界,即“数学应用于生活”。
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有两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一是片面强调数学教学生活化,对数学概念产生了一些误解;另一种现象是片面强调数学化,过分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严谨性和逻辑性,使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和信心,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严重脱。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1 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
记得课改第一年,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我想在教学中要注重知识形象化,教师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从小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材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在“可爱的校园”情境图中,我除了让学生数一数图中的实物外,还把学生带出教室,让他们数一数我们的校园里10以内的数,使小朋友初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再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和计算”时,我就模拟买卖商品的情景,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开展活动。如:一个学生拿2元钱买单价是1元4角的圆珠笔,售货员怎样找钱?这一系列问题既形象直观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2 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华罗庚语)这正是对数学应用性的精彩叙述。《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努力挖掘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也就是数学练习要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学用相结合,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我让学生现场测量一下教室的长与宽,再告诉学生几种地砖的规格,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和所学知识,设计出一套最符合实际的铺地砖的方案。整个过程都是新知识的内化过程,更是知识的应用过程。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存在于现实,并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地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让数学走进生活,把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课堂生活化,就能使学生认识数学。
数学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说,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他们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式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是加强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课标》特别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
[2]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3] 华罗庚 《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
[4] 巴班斯基 《论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
[5] 苏赫姆林斯基 《论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实际;结合
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给数学的定义是:“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迄今为止,这一定义仍不失为最适当的定义。一方面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抽象,因而“数学来源于生活”;另一方面,数学又将其方法和理论广泛应用于客观世界,即“数学应用于生活”。
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有两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一是片面强调数学教学生活化,对数学概念产生了一些误解;另一种现象是片面强调数学化,过分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严谨性和逻辑性,使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和信心,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严重脱。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1 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
记得课改第一年,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我想在教学中要注重知识形象化,教师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从小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材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在“可爱的校园”情境图中,我除了让学生数一数图中的实物外,还把学生带出教室,让他们数一数我们的校园里10以内的数,使小朋友初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再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和计算”时,我就模拟买卖商品的情景,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开展活动。如:一个学生拿2元钱买单价是1元4角的圆珠笔,售货员怎样找钱?这一系列问题既形象直观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2 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华罗庚语)这正是对数学应用性的精彩叙述。《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努力挖掘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也就是数学练习要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学用相结合,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我让学生现场测量一下教室的长与宽,再告诉学生几种地砖的规格,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和所学知识,设计出一套最符合实际的铺地砖的方案。整个过程都是新知识的内化过程,更是知识的应用过程。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存在于现实,并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地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让数学走进生活,把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课堂生活化,就能使学生认识数学。
数学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说,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他们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式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是加强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课标》特别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
[2]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3] 华罗庚 《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
[4] 巴班斯基 《论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
[5] 苏赫姆林斯基 《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