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在Goldberg构式语法的基本理论、认知语言学转喻理论指引下,通过思辨的方法对英汉语中进入双及物构式的动词和论元进行研究,发现转喻对双及物构式的语义构建和语义解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双及物构式 语义 转喻
引言
Goldberg(1995)认为,C是一个独立的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form-
meaning correspondences),而无论是形式或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构式推知”(参见陆俭明,2004)。用公式可以概括为:C=W1 W2 W3 ... 构式义(C表示构式,W表示组成构式的词语)。构式范围比较广,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包括词、合成词、习语、共变条件构式(the more...the more...)、双及物构式、被动式等。本文旨在用转喻理论对双及物构式的语义构建和解读进行分析。
一、相关方面研究
在近十年来,对双及物构式的研究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且成果颇为丰硕。国外这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有Green(1974),Goldberg(1995)等。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马庆株(1983)、张伯江(1999)、徐盛桓(2001)、陆俭明(2002)、钟守满、李芬(2004)、石毓智(2004)、程琪龙(2004)、张建理(2006)、熊学亮(2007)、严辰松(2007)等。
主要研究贡献可以粗略地概括为几点:
(一)对双及物构式本身的研究。如Goldberg(1995)研究发现,双及物构式表示一个非常具体的语义结构:一个自愿的施事和一个自愿的接受者之间的成功转移,这也就是被中外学者一致公认的双及物的原型义;Goldberg(1995)、徐盛桓(2001)、刘国辉(2007)都指出不论能进入双及物构式的动词怎么变化,构式中的传递语义都是强制性的,都是构式本身赋予句子的,只是强度有梯度变化。
(二)关于进入双及物构式动词的分类。如马庆株(1983)将进入双宾语结构的动词分为:给予类、取得类、准予取类、表称类、结果类、原因类、时机类、交换类、使动类、处所类、度量类、动量类、时量类、第一宾语为虚指宾语(逛他两天北京城)共14类(参见张伯江,1999);张建理(2006)根据Goldberg的描述,对可进入该构式的动词大致归为九种:给予动词、瞬时弹射动词、发送动词、连续致使定向性伴随移动动词、许诺性给予动词、传讯动词、传讯工具动词、原创动词、获得动词。
(三)关于英汉双及物构式的对比研究。如石毓智(2004)将英汉能进入双及物构式的动词进行比较后发现,英语为右向动词,而汉语既可以为左向动词,也可以为右向动词,甚至还可以是左右向动词(如:借);张建理(2006)发现,英汉语双宾语句中均存在给予义构式,但汉语双宾语句中除了存在给予义构式外,还存在取得义构式,这与石毓智的研究结果在本质上不谋而合。
(四)关于双及物构式中的认知机制研究。如Goldberg(1995)认为,双及物构式中隐喻的存在,使得我们看到自愿性限制在源域中没有违背,而自愿性却没有被映射到目标域中;严辰松(2007)认为,进入“双及物”结构表达“给予”意义的动词,有许多原来只是表述“给予”事件的一个部分/分事件,转喻的机制使它们能够以分事件的身份代表“给予”事件的整体;钟守满、李芬(2004)运用距离象似性、客体移动方向和意象图式的分析方法,对二十七个英语言语行为动词进行了语义认知结构分析。
二、理论参考
转喻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用以丰富语言的手段,基于人们的基本经验,是人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Ungerer
关键词: 双及物构式 语义 转喻
引言
Goldberg(1995)认为,C是一个独立的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form-
meaning correspondences),而无论是形式或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构式推知”(参见陆俭明,2004)。用公式可以概括为:C=W1 W2 W3 ... 构式义(C表示构式,W表示组成构式的词语)。构式范围比较广,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包括词、合成词、习语、共变条件构式(the more...the more...)、双及物构式、被动式等。本文旨在用转喻理论对双及物构式的语义构建和解读进行分析。
一、相关方面研究
在近十年来,对双及物构式的研究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且成果颇为丰硕。国外这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有Green(1974),Goldberg(1995)等。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马庆株(1983)、张伯江(1999)、徐盛桓(2001)、陆俭明(2002)、钟守满、李芬(2004)、石毓智(2004)、程琪龙(2004)、张建理(2006)、熊学亮(2007)、严辰松(2007)等。
主要研究贡献可以粗略地概括为几点:
(一)对双及物构式本身的研究。如Goldberg(1995)研究发现,双及物构式表示一个非常具体的语义结构:一个自愿的施事和一个自愿的接受者之间的成功转移,这也就是被中外学者一致公认的双及物的原型义;Goldberg(1995)、徐盛桓(2001)、刘国辉(2007)都指出不论能进入双及物构式的动词怎么变化,构式中的传递语义都是强制性的,都是构式本身赋予句子的,只是强度有梯度变化。
(二)关于进入双及物构式动词的分类。如马庆株(1983)将进入双宾语结构的动词分为:给予类、取得类、准予取类、表称类、结果类、原因类、时机类、交换类、使动类、处所类、度量类、动量类、时量类、第一宾语为虚指宾语(逛他两天北京城)共14类(参见张伯江,1999);张建理(2006)根据Goldberg的描述,对可进入该构式的动词大致归为九种:给予动词、瞬时弹射动词、发送动词、连续致使定向性伴随移动动词、许诺性给予动词、传讯动词、传讯工具动词、原创动词、获得动词。
(三)关于英汉双及物构式的对比研究。如石毓智(2004)将英汉能进入双及物构式的动词进行比较后发现,英语为右向动词,而汉语既可以为左向动词,也可以为右向动词,甚至还可以是左右向动词(如:借);张建理(2006)发现,英汉语双宾语句中均存在给予义构式,但汉语双宾语句中除了存在给予义构式外,还存在取得义构式,这与石毓智的研究结果在本质上不谋而合。
(四)关于双及物构式中的认知机制研究。如Goldberg(1995)认为,双及物构式中隐喻的存在,使得我们看到自愿性限制在源域中没有违背,而自愿性却没有被映射到目标域中;严辰松(2007)认为,进入“双及物”结构表达“给予”意义的动词,有许多原来只是表述“给予”事件的一个部分/分事件,转喻的机制使它们能够以分事件的身份代表“给予”事件的整体;钟守满、李芬(2004)运用距离象似性、客体移动方向和意象图式的分析方法,对二十七个英语言语行为动词进行了语义认知结构分析。
二、理论参考
转喻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用以丰富语言的手段,基于人们的基本经验,是人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Unge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