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必须要积极的开展素质教育工作,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积极的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训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深入挖掘其自身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双创视域下,需要积极的开展高职食品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强化学生创新与创业意识的培养,为社会发展输送更为优质的人才。
关键词:双创视域;高职院校;食品科学;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在我國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结构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创新人才与创业人才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成为了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1]。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从双创视域下出发,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变革,提升对创新人才与创业人才的认知水平,更新教学内容与手段。特别是在目前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在开展食品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满足双创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
一、食品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需要从学生的基础能力出发,开展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与责任心,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一)基础能力要求
在高职院校开展食品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课程设置需要尊重学生基础能力的需求,重视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需要满足工具性与基础性的要求。在现阶段高职院校食品科学专业教学来看,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英语、计算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具备基本的英语技能,能够借助计算机来开展现代化管理。
(二)专业核心能力与基础能力要求
在提升食品科学专业人才综合素养的过程中,专业基础能力培养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为专业核心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铺垫作用。在食品科学技术专业中,专业基础能力体现在生物化学、化学、物理化学等方面,许多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功能与作用形成正确的认知,同时把握化学成分在贮藏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了解微生物的相关知识[2]。除此之外,需要具备检测分析食品中腐败菌、菌落总数以及致病菌的方法,掌握各种仪器的相关原理,检测分析食品中的基础成分以及各种添加剂、农药残留等。在专业核心能力方面,要求食品科学专业学生能够熟练统计分析,掌握试验设计技巧,开展食品检验分析,比如微生物检测分析、理化成分检测分析以及食品真伪检验等,同时还需要了解食品营养学以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只有具备较强的核心能力以后,才能为自己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满足双创人才的培养需求。
(三)专业拓展能力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之间的交叉也更为明显,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开展食品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针对专业拓展能力来说,主要体现在交叉学科的能力培养中,包括食品物流、食品营销、生命科学技术以及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等[3]。
二、双创视域下高职食品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分段式食品科学技术人才培养
在双创领域下,高职院校开展食品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积极的落实分段式食品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学习时间与任务进行相应的划分,将其分为学习与企业两种环节,在校学习阶段,进行企业环境模拟,从而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企业学习过程中,需要由企业技术人员开展相应的人才培养工作,指导学生进行岗位实习,同时采用校企合作考核方式,将学生在实习阶段的表现以及学校毕业设计成果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
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需要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基础,在开展企业与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分析以后,对创业课程设计进行优化,坚持职业导向的原则,保证课程内容能够实现知识深度与宽度的结合。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需要保证理论原理传授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构建有机教学整体,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又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需要适当提升实践课程的比重,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行业经验,让学生在实践课程当中了解行业的发展需求,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
(三)调整教学目标
在开展食品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在发挥学校管理者、专业带头人优势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实践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创新管理者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师实践经验的提升,同时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只有让学生参与其中,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需求。在开展课程优化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协作精神以及沟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知识体系架构,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在开展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满足当前教学工作的需求。特别是在开展食品科学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双创背景下出发,调整自身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理念,采用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蓝敏. 新工科视域下高职物联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20, v.7(20):21-23.
[2]刘袆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三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索[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 v.4;No.140(32):74-76.
[3]解慧, 张彪, 沈晓溪,等. 专业结合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例[J]. 吉林农业, 2019, 452(11):74-74.
作者简介:陈奇良,1983年,男,民族,汉族,浙江温州,大学本科, 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 重庆 409009
关键词:双创视域;高职院校;食品科学;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在我國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结构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创新人才与创业人才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成为了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1]。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从双创视域下出发,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变革,提升对创新人才与创业人才的认知水平,更新教学内容与手段。特别是在目前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在开展食品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满足双创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
一、食品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需要从学生的基础能力出发,开展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与责任心,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一)基础能力要求
在高职院校开展食品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课程设置需要尊重学生基础能力的需求,重视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需要满足工具性与基础性的要求。在现阶段高职院校食品科学专业教学来看,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英语、计算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具备基本的英语技能,能够借助计算机来开展现代化管理。
(二)专业核心能力与基础能力要求
在提升食品科学专业人才综合素养的过程中,专业基础能力培养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为专业核心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铺垫作用。在食品科学技术专业中,专业基础能力体现在生物化学、化学、物理化学等方面,许多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功能与作用形成正确的认知,同时把握化学成分在贮藏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了解微生物的相关知识[2]。除此之外,需要具备检测分析食品中腐败菌、菌落总数以及致病菌的方法,掌握各种仪器的相关原理,检测分析食品中的基础成分以及各种添加剂、农药残留等。在专业核心能力方面,要求食品科学专业学生能够熟练统计分析,掌握试验设计技巧,开展食品检验分析,比如微生物检测分析、理化成分检测分析以及食品真伪检验等,同时还需要了解食品营养学以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只有具备较强的核心能力以后,才能为自己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满足双创人才的培养需求。
(三)专业拓展能力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之间的交叉也更为明显,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开展食品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针对专业拓展能力来说,主要体现在交叉学科的能力培养中,包括食品物流、食品营销、生命科学技术以及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等[3]。
二、双创视域下高职食品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分段式食品科学技术人才培养
在双创领域下,高职院校开展食品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积极的落实分段式食品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学习时间与任务进行相应的划分,将其分为学习与企业两种环节,在校学习阶段,进行企业环境模拟,从而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企业学习过程中,需要由企业技术人员开展相应的人才培养工作,指导学生进行岗位实习,同时采用校企合作考核方式,将学生在实习阶段的表现以及学校毕业设计成果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
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需要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基础,在开展企业与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分析以后,对创业课程设计进行优化,坚持职业导向的原则,保证课程内容能够实现知识深度与宽度的结合。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需要保证理论原理传授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构建有机教学整体,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又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需要适当提升实践课程的比重,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行业经验,让学生在实践课程当中了解行业的发展需求,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
(三)调整教学目标
在开展食品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在发挥学校管理者、专业带头人优势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实践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创新管理者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师实践经验的提升,同时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只有让学生参与其中,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需求。在开展课程优化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协作精神以及沟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知识体系架构,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在开展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满足当前教学工作的需求。特别是在开展食品科学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双创背景下出发,调整自身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理念,采用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蓝敏. 新工科视域下高职物联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20, v.7(20):21-23.
[2]刘袆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三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索[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 v.4;No.140(32):74-76.
[3]解慧, 张彪, 沈晓溪,等. 专业结合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例[J]. 吉林农业, 2019, 452(11):74-74.
作者简介:陈奇良,1983年,男,民族,汉族,浙江温州,大学本科, 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 重庆 409009